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考力代羊     
贵州省饲育的考力代羊,系建国前从新西兰引入的肉毛兼用半细毛羊品种。原饲养于甘肃省甘盐池种羊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实验农场、山东省昌乐种羊场等。1954年底经农业部批准,全部调来贵州省,饲养于威宁种羊场。考力代羊引入贵州二十八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进行了选育提高和改善饲养等工作,羊群数量迅速增长,品质明显提高,已形成能适应贵州山地放牧条件、具有一定生产性能的类群。1981年底,主要饲养单位威宁种羊场有考力代羊755只,其中繁殖母羊303只、种公羊和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卫星技术对云南半细毛羊、凉山半细毛羊、贵州半细毛羊、彭波半细毛羊、罗姆尼羊和考力代羊基因组DNA进行了17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以期为半细毛羊品种的遗传关系做出评价,同时为这些品种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6个研究群体PIC值均大于0.5,表明遗传多样性都极为丰富;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表明,6个群体Nm值均在1以上,Fst值均在0.6以下,说明群体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迁移或者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中贵州半细毛羊和考力代羊间存在最大的基因流(Nm=12.065)、最小的变异系数(Fst=0.020 3)、最高的遗传一致度(0.862)及最小的遗传距离(0.148),显示出两个群体较近的亲缘关系;UPGMA聚类图显示6个群体聚为两个大支,贵州半细毛羊、考力代羊、彭波半细毛羊聚为一支,云南半细毛羊、罗姆尼羊及凉山半细毛羊聚为另一支。  相似文献   

3.
无角陶塞特羊(Poll Dorset)原产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属内毛兼用型半细毛羊。该品种采用复杂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而成。杂交母本是雷兰羊和有角陶塞特羊,父本为考力代羊。其杂种再与有角陶塞特公羊回交,从后代中选择无角个体进行培育而成。无角陶塞特羊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4.
3.3 羊的品种 本次共调查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威宁绵羊和考力代羊、贵州半细毛羊等6个品种。其数量消长情况是:黔北麻羊和威宁绵羊分别下降26.45%和80.83%,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考力代羊和贵州半细毛羊分别增长18.44%、6.73%、333.9%和75.57%。其结果表明:①贵州山羊在“六五”  相似文献   

5.
1964—1974年,我们与海林农场协作,用考力代羊与三江羊进行杂交和部分横交试验,但材料不完整,对东北半细毛羊含考力代羊的适宜血液,和培育东北半细毛羊的途径尚难做出结论。1975年发现该场一代羊,毛长偏短,细度偏细,被毛结构较差。但成年母羊的毛量和体重都超过了育种指标。唯毛长不符合育种指标。为此1976年又在该场的狼牙山队,继续用考力代羊与一代羊(称东北半细毛类型  相似文献   

6.
搞好小尾寒羊肥羔生产促进肉羊养殖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肉羊业发展还比较落后,虽然自60年代起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肉毛兼用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品种,开展了杂交改良工作,但以生产羊毛为主。我国的羊肉生产长期以来主要是育肥大羊或利用淘汰老残羊育肥,生产方式落后,周期长产肉水平低,肥羔生产基本还是空白。我国发展肉羊养殖业有一定的有利条件,因为我国有几个产肉性能较好的绵羊、山羊品种。绵羊有牧区的阿勒泰羊、乌珠穆泌羊,有农区的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和同羊等。山羊有陕南白山羊、南江黄羊、马头山羊、贵州白山羊、福清山羊等。尤其是小尾寒羊具有成熟早、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  相似文献   

7.
特克赛尔肉羊杂交半细毛羊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克赛尔羊原产于荷兰,是当前世界上优良的肉毛兼用型品种。有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耐粗饲,适应性强,产肉多,肉质好等特点。而当地半细毛羊体格较小,体重不大,产肉性能和产毛量都不高。为此,我们引入特克赛尔羊与其进行杂交试验,为提高羊只产肉性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羊 供试的特克赛尔公羊系黑龙江省畜牧局统一提供;东北半细毛羊公羊系勃利种羊场培育;供试母羊为本场东北半细毛羊,并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用特克赛尔公羊配种,对照组用东北半细毛羊公羊配种。12 配种方式与测试方法 配种均…  相似文献   

8.
阿垦肉毛兼用细毛羊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前言 阿垦肉毛兼用细毛羊是正在培育中的新品种,由3个品系组成。154为自选品系,数量多、规模大、适应性强,生长快和产肉性能高;157品系引入林肯公羊导血,体型和羊毛品质有明显的改善,毛长和净毛率分别提高30.88%和10%;420品系引入德美羊血液,肉用体型明显,产肉性能在纯放牧条件下,6月龄羔羊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提高17.33%和5.25%。 阿垦肉毛蒹用细毛羊(简称阿垦羊)选育研究是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一八一团场进行。基础羊群是60年代以当地肉脂兼用大尾羊为母本,苏联阿尔太、高加索毛  相似文献   

9.
考力代羊在昭觉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及改良本地藏羊的效果雷世龙,蒲元成,尔古日旦,孙子汉呷考力代羊,早在解放前便引入我国,解放后,又先后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引入相当数量。几乎遍布全国养羊地区。饲养在我国东部沿海、东北及云南等地,其适应性较好,生产性能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1分类根据羊毛类型分类。细毛型,如美国美利奴羊、兰布列羊等;中毛型,如南丘羊、萨福克羊等;长毛型,如罗姆尼羊等;杂交型,如北加索羊等;地毯毛型,如黑面高原羊等;羔皮用型,如卡拉库尔羊等。按照生产性能细毛羊又细分为三类,即毛用细毛羊,如中国美利奴羊等;毛肉兼用细毛羊,如新疆细毛羊等;肉毛兼用细毛羊,如德国美利奴羊等。半细毛羊又细分为二类,即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如茨盖羊等;肉毛兼用半细毛羊,如考力代羊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美利奴羊(以下简称中美羊)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引入澳洲美利奴羊和波尔华斯羊的基础上,由我国自主选育,于80年代中期培育成功的。其生产性能和羊毛品质达到了国际细毛羊品种的先进水平,是我国唯一与澳洲美利奴羊媲美的细毛羊品种。中美羊经过近30年的育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 林肯羊(Lincoln Long Wool)原产英国,是世界著名的长毛羊品种,其特点是体大、羊毛细度均匀而适中,羊毛生长快,丝光光泽好,净毛量高。林肯羊对世界养羊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参与了考力代、波尔华斯、北高加索、哥伦比亚等优良品种的培育。为了克服我国细毛羊毛短、黄油汗,弯曲小,净毛量低的缺点和发展半细毛羊,我国于1981年再次引入140只林肯种羊。  相似文献   

13.
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1987年育成于青海省英德尔种羊场和河卡种羊场,对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反应明显,该品种系采用复杂杂交方式育成。根据含罗姆尼羊血液的多少分为罗茨新藏和茨新藏两种类型。本文主要是针对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特点,结合笔者在青海学习实践的工作经验和青海实际,对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育种繁殖和饲养管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波德代品种绵羊及其种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波德代品种绵羊(Borderdale sheep)产于世界上最著名的羔羊肉产地--新西兰南岛的坎特伯里平原.是新西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用边区来斯特羊与考力代羊杂交,从一代中进行严格选择,然后横交固定至4~5代,培育而成的肉毛兼用绵羊品种. 波德代羊,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体格大,肉毛兼用体型明显.羊毛同质,被毛呈毛丛结构,羊毛密度、匀度、弯曲、光泽、油汗良好,毛长10~15cm,细度48~56支,净毛率65%以上.在新西兰的肉用绵羊品种中,波德代羊耐干旱、耐粗饲、适应性强,母羊难产少,同时早熟性好,羔羊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5.
东北羊细毛羊是我国自行培育的第一个毛肉兼用型半细毛羊新品种。近几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数量和质量都有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就其东北半细毛羊本身在产毛量和产肉性能等方面与国外优良品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解决这一问题,东北半细毛羊选育提高被省科委列为黑龙江省“八五”期间重点攻关课题。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统一东北半细毛羊的体型外貌,努力提高毛长、毛量和剪毛后体重,在东北半细毛羊原畜种指标的基础上,各种类型羊毛长均提高1厘米,产毛量均提高0.5千克,剪毛后体重均提  相似文献   

16.
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北细毛羊是上个世纪60年代培育的毛肉兼用型细毛羊品种,是东北农牧交错地区饲养的主要绵羊品种,但存在着肉用性能不突出等缺陷。因此,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作为父本品种与其进行二元杂交,将其F1代(SN)与同龄纯种东北细毛羊进行了生长发育及产毛性能的比较,目的在于探索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其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南东F1代羊的3月龄重、6月龄重和周岁体重、哺乳期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同龄的东北细毛羊(P0.01);南东F1代羊的被毛仍为同质细毛,虽然羊毛长度和产毛量低于东北细毛羊,羊毛纤维直径有所增加,但剪毛后体重显著高于东北细毛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的杂交组合可以作为较佳的杂交组合在东北农牧交错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东北细毛羊通过引入中国美利奴羊血液后,其体重下降,产肉性能显著减少,尤其当年公羔羊屠宰,产肉性能更低。目前的东北细毛羊已趋于毛用型细毛羊。为了保持毛肉兼用型特点,笔者于1985年在红星牧场引进罗姆尼公羊与东北细毛羊杂  相似文献   

18.
红星牧场是我省养羊只数最多的牧场,年存栏羊数都在万只以上。80年代初为了提高东北细毛羊羊毛品质,全部导入中国美利奴羊血液,羊毛品质改进明显;但表现体型小体重下降,产肉性能明显减少,趋向毛用型细毛羊。从养羊趋势看本地区养毛用型细毛羊不如养体大肉多的毛肉兼用型细毛羊效  相似文献   

19.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海拔2600~3500米的祁连川高寒牧区育成的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主要分布于甘肃省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它以新疆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以当地藏羊、蒙古羊为母本,1943年开始培育,1957年正式制定育种计划,经历了杂交改良、横交固定、选育提高三个育种阶段,于1980年6月交...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威宁种羊场1954——1981年考力代羊育种的过程和经验。引入初期由于对半细毛羊缺乏认识,措施不力等原因,致使羊群品质退化,生产性能下降,至1972年仅存成年母羊61只,面临绝种的危险。1973年根据全国区域规划,明确了我省发展半细毛羊的育种方向,拟定了等级鉴定试行标准,采取了加强饲养管理,更新血液,系统选育等相应措施,羊群逐渐得到了恢复,到1981年发展到600余只,品质有了显著提高,各项生产性能接近辽宁省小东种畜场的水平,成为我省宝贵的种源。本文肯定了近十年来考力代羊育种的新成就和今后的展望,认为:考力代羊经过20多年的风土驯化,形成了能适应贵州山地放牧条件,已具一定生产性能的新类群,但育种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生产性能尚未充分显示出来;根据多年的实践,就贵州山区放牧饲养条件和目前的管理水平来看,适宜发展体格中等,有一定生产力水平的半细毛羊,在当前或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具备发展体格较大的重型半细毛羊。本文分析了当前考力代羊产羔率偏低和羊毛偏短偏细的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了培育双胎公羔作种,母羊留种面过大,降低了对毛长和细度的选择强度;提出今后必须注意选留双羔作种,进行导入适量长毛种血液的试验和淘汰偏短偏细的个体,争取在产羔率和毛长细度的改善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