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工作起步于1958年。根据黄淮生态条件,围绕河南小麦生产特点制定育种目标,开展小麦高产抗病育种,先后培育并推广了一批百农系列高产品种,在河南省及黄淮麦区的小麦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进行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小  相似文献   

2.
 河南小麦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优质小麦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影响优质小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品种及其结构。本文对跨世纪以来河南优质小麦的品质结构、品种结构及其相应的贡献状况作了具体的比较和分析,对今后河南优质小麦生产及小麦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推导、预测。结果表明,河南优质小麦仍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总趋势呈现出“S”型。品种向多元化发展,但是,2~3个优势品种仍然遥遥领先。“十五”以来,河南优质小麦中郑麦系列品种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烟农系列小麦是以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品种‘蚰包’为亲本育成的21个优异小麦种质,含有较多的优良性状和优异基因。基于该系列种质育成的审(认)定小麦品种达374个,遍布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甘肃、湖北、青海、北京、天津、新疆、宁夏、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为全国的小麦育种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明确该系列种质的育种价值,以更加科学地进行亲本选配和研究,提高小麦育种效率,本研究采用亲缘系数法对这21个烟农系列小麦种质的育种贡献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7个种质育成的品种数达到10个及以上,其中,‘鲁麦14’‘鲁麦13’‘烟农19’育成品种数分别为163、67、50个,育种贡献值分别达60.313、25.188、24.750;‘鲁麦21’‘烟农15’育成品种数分别为22、21个,育种贡献值分别为13.375、9.500;‘烟辐188’‘烟1934’育成品种数均为10个,育种贡献值分别为4.000、1.875。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合理利用烟农系列小麦种质选育优良小麦品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南省高产小麦生产上面临的气候问题,利用河南省2005—2017年13 a间的小麦良种区域试验产量及相关性状数据,分析了河南省半冬性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产量相关性状和亲本利用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省高产小麦区试历年产量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由接近7 500 kg/hm~2提升到7 500 kg/hm~2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2008年以前区试高产品种产量构成三要素中,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对产量贡献大,说明该阶段育种更注重穗部性状,而2008年以后区试高产品种产量构成三要素中,公顷穗数和千粒质量对产量贡献突出,说明这一阶段河南把公顷穗数作为育种的重点;进一步对13 a的参试品种亲本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以周麦系列品种作亲本参试品种的比率与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平均增产幅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771 839,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在这一时期利用周麦系列品种作为亲本,对河南冬小麦高产育种和品种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连麦系列小麦系谱分析及育种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品种连麦2号、连麦6号、连麦7号和以连麦抗1为代表的小麦品系是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系列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新品系。该文对连麦系列小麦品种和品系进行系谱与育种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以种质资源为基础,注重亲本的选配,多种育种方法结合的育种体系可以快速实现小麦的高效选育。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2007~2017年河南生产上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的小麦新品种。结果表明,近11年有23家育种单位的43个品种年种植面积超过6.67 hm~2,其中,7家育种单位的13个品种年种植面积超过33.33万hm~2;43个小麦品种的总种植面积占当年河南小麦总种植面积约80%,多数品种来自省属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市属农科院,年种植面积和累计种植面积最大的春性品种是郑麦9023,矮抗58是年种植面积和累计种植面积最大的半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是利用主体;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中,中筋类型品种居多,国审品种占绝大多数;省、市农科院是目前河南主推小麦品种的选育主体。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江苏淮南小麦生产的现状、小麦育种的目标及方向,分析了近年来育成的镇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遗传背景,介绍了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小麦育种实践,探讨了江苏省淮南小麦育种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江苏淮南小麦生产的现状、小麦育种的目标及方向,分析了近年来育成的镇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遗传背景,介绍了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小麦育种实践,探讨了江苏省淮南小麦育种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邯麦系列小麦品种推广应用情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11年邯郸市农科院连续育成邯麦系列小麦新品种11个,均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其中,国审小麦品种7个。综合分析认为本院的小麦育种工作进展较快,主要表现为育成的品种数量多,类型丰富,适应范围广,推广面积大,获奖层次高。邯麦系列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为河北省和国家黄淮麦区小麦育种和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一、品种来源:许昌金谷恒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郑麦004/豫农015杂交后系选而成。二、育种目标:河南省育种单位大部分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适合河南中北部推广种植,而适宜河南南部麦区的品种相对较少。随着河南南部生态条件的改善,小麦产量迅速提高,农民迫切需要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在南部推广种植。所以我省中、北部的育种单位(个人)把育种目标也扩大到我省南部麦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河南是中国小麦第一主产省,形成河南小麦生产的三大要素是面积、单产和总产。从历史、现状和发展来看,河南小麦面积稳中有降,单产和总产曲线上升。影响河南小麦单产的首要因素是品种,从种性来看,发展趋势是春性上升,冬性下降;从品质来看,优质小麦发展呈现“S”型。超级小麦育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2.
铜川市印台区农技中心旱地小麦育种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选育推广的铜麦系列小麦品种在陕西省渭北旱塬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介绍了铜麦系列品种配套集成栽培技术和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信阳地区小麦品种的现状,并从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综合抗性、育种手段等方面,探讨了信阳地区小麦育种工作走出困境、实现崭新突破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基础,针对豫北地区强筋小麦育种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强筋小麦育种技术体系。新麦系列优质强筋高产高效小麦品种的育种实践表明,新品种与栽培技术、产业加工的有机结合能够适应当前豫北地区的农业发展需要,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描述四川小麦育种的概况和今后四川小麦育种走向,并为小麦育种和栽培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选定1999~2008年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19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相关的产量和品质分析。[结果]“川麦号”系列小麦产量多半介于5.0~5.5t/hm2,其有效穗和千粒重变异系数是10.11%和7.91%,在保持原有产量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穗数和千粒重是今后提高四川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从品质分析看,“川麦号”系列小麦中,2个品种达到二等强筋小麦标准,大多数品种筋力属中到弱筋标准,单个指标表现突出,但整体品质偏低;其湿面筋、沉降值以及稳定时间变异丰富,提高潜力很大。[结论]证明了四川地区培育高产优质小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河南审定的183个小麦品种中有75个小麦品种含有豫麦2号的血缘,豫麦2号成为河南小麦育种利用率最高的骨干亲本.利用系谱资料对豫麦2号种质与其75个衍生品种的共祖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5个小麦品种与豫麦2号的共祖先度范围为0.0500~0.6250,累积的共祖先度为20.9041,占75个小麦品种的27.87%,占河南183个小麦品种的11.42%,豫麦2号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豫麦2号及其衍生品种的利用还在继续.研究豫麦2号的育种价值,对于有效利用小麦种质资源,保持小麦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恰当地选用杂交亲本,成功地创造出优良新基因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南优质小麦育繁推加 (即选育、繁殖、推广、加工 )联合体是在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的指导下 ,由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小麦育种、繁种、经营、加工单位共同组建的以转化最新育种科研成果 ,加速小麦新品种 (系 )繁育、示范、推广 ,有效保护育种家权益和农民利益 ,促进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为已任的科技经济共同体。由于联合体成员单位各具优势 ,如育种家的声誉、小麦中心的技术、管理部门的协调能力、繁种基地的实力、经营企业的销售网络、加工企业的市场等 ,因此 ,联合体是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联合体组建以来 ,各成员单位本着“平等自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对邢麦系列小麦品种邢麦4号、邢麦6号、邢麦7号、邢麦13号、邢麦18号在国家试验和河北省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农艺性状和品质特征,总结了育种经验,探讨了邢麦系列小麦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时任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茹振钢已是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小麦研究会与河南省种子协会理事,河南省遗传协会理事. 茹振钢1958年12月生于河南省沁阳县.1981年走出校门,分配到河南科技学院(原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工作,在小麦育种专家黄光正先生的指导下,从事教学与小麦育种科研工作,并协助黄光正教授繁育与推广了小麦新品种百农3217,这为他以后从事研究工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黑龙江省春小麦育种史上有典型代表性的“克字号”春小麦系列品种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春小麦育种目标,分析了不同年代春小麦品种的产量遗传改良进度与系谱,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品种产量结构中有利于增加产量的主要性状,如株粒重、株穗数、千粒重等均呈正向改进的趋势,遗传改良进度分别为50.94%、24.44%、19.70%,而且不同年代的遗传改良策略各异。在每次品种的大规模更新换代中骨干亲本起着关键作用,每个育种阶段都根据当时主栽品种的缺点及生产需要确定育种目标,有目的地引进优良亲本,进而选育出更好的品种,有效地提高小麦产量,为今后小麦育种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