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汇林的营造与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结合项目实施经营目的,江夏区碳汇林全部定位为生态林,设计项目有造林密度、混交方式、混交比例、主要树种、伴生树种、整地方式、造林时间、幼林抚育等因子及7种造林栽植模式,并采用GPS固定样地的方法定期测量和监测相关碳库碳贮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周永和 《云南林业》2002,23(3):32-32
1木豆新品种的开发利国利民1.1木豆是兼有生态和经济效益的速生灌木木豆原产于印度,是印度、东非和加勒比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木豆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耐旱耐瘠,可防风固沙,防止土壤沙化、碱化,减轻水土流失,增加森林覆盖率。我省部分地区冬春干旱,种树不易成活,木豆可以作为造林的保护植物,在其株行间种幼树,等幼树长大后,再间伐木豆树,以解决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木豆既是营造生态林的好树种,也是营造乔、灌、草混交体系,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速生复合树种。1.2种植木豆是农民退耕后脱贫增收的理想选择种植木豆投资少,见…  相似文献   

3.
关于调整林分树种组成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探讨了大面积纯林形成的原因及由此带来的生态问题,提出了调整林分树种组成的几项措施,包括:依据当地天然林的树种组成,配置造林树种;人工林天然化,对不同树种进行团块状、带状或根据地形进行不规则混交;补植造林,与原有天然更新树种混交,并进行封山育林;幼林抚育时要保留一定数量的非目的树种,丰富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增强森林的自控能力;成熟林实行块状择伐,保留天然更新幼树或补植与原有植被形成混交林。  相似文献   

4.
《山西林业》2003,(5):11-11
2003年4月下旬,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总工杜纪山在山西检查指导工作时,针对退耕还林工程中生态林与经济林的认定标准,特别是兼用树种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等问题,给予了明确答复。杜纪山总工指出:为了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目标的实现,同时兼顾广大退耕农户的脱贫致富,2001年底,国家林业局下发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林退发犤2001犦550号),首次引入了“兼用树种”的概念。所谓“兼用树种”,是指部分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林树种,如果达到国家规定的造林密度、植被配置方式和经营措施等方面的要求,即可在验收过程中被认定…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树种及其成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省级复查成果为基础的统计分析表明,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造林树种113个,其中:经济林树种20个,生态林和经济林兼用树种20个,生态林树种73个.在对各造林树种造林成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优化造林树种组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10种乡土阔叶树种造林效果初报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在增城市营造了10种乡土阔叶树种的生态示范林,样地的早期生长结果显示,山乌桕、红锥、红苞木、枫香等树种生长较快,观光木、深山含笑、石栎和胡氏青冈等生长较慢,野外观察发现,夏季高温天气会灼伤观光木和合掌木幼嫩部分及叶片,这些植物的早期生长需要半荫蔽环境;个别秋枫植株受蚜虫侵害,生长受抑,因此造林初期需要重视虫害防治,针对乡土树种的特性,还对生态林造林和抚育技术的改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与生态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和经营条件详细分析,具体提出适合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和立地条件的退耕还林的技术模式,论述了经济林模式、生态林模式、用材林模式和林草混交立体模式的适用立地条件、造林树种、经营技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问题与退耕还林技术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和经营条件分析,提出适合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和立地条件的退耕还林的技术模式,论述了经济林模式、生态林模式、用材林模式和林草混交立体模式的适用立地条件、造林树种、经营技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沙岸木麻黄林带更新采用木麻黄与湿地松不同比例混交配置,木麻黄等树种单行和多行混交造林。结果表明:木麻黄与湿地松带状混交效果较好,但需适时适量疏伐;木麻黄与刚果12^#桉、厚英相思分别单行混交造林种间关系协调,湿地松与刚果12^#桉、厚英相思行状混交易受压;不同树种采取多行配置树种间关系良好,木麻黄与刚果12^#桉处于同一林层,厚英相思分布于木麻黄之下,而湿地松与厚英相思多行混交免遭挤压,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攀西地区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 ,提出了适合不同立地条件的退耕还林的造林技术模式。论述了经济林模式、生态林模式、用材林模式和林草混交立体模式的适用立地条件、造林树种配置 ,并通过经济分析方法对攀西地区 1 4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