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寅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88-16690
概述了我国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农村人才观、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等促进人才培养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学院成立初,院党委把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作为加快学院发展的关键,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不求大,但求精、求强的理念;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的理念;牢牢把握、占据服务现代农业技术制高点的理念;以德育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消费者,学校要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依托行业优势,推进专业建设,扩大就业平台等一系列先进的办学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论述了关注留守儿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从媒体宣传、政府调控,国家投入、观念转变、社会关爱、高等院校资源的利用以及发展当地经济等多角度、多层面来探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途径,以达到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黄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胡德春指出,搞好新农村建设,要走“农村企业化”模式的道路,可以通过招商引资、请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动员企业包村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4个途径来操作。所谓“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就是村主任也是董事长、村委会也是董事会。用这样一种模式把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建设抓实抓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真正让村民走上科学致富的道路,缩小喊乡差距。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宁慢不乱”,把规划工作做扎实,在规划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黄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胡德春指出,搞好新农村建设,要走“农村企业化”模式的道路,可以通过招商引资、请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动员企业包村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4个途径来操作。所谓“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就是村主任也是董事长、村委会也是董事会。用这样一种模式把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建设抓实抓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真正让村民走上科学致富的道路,缩小喊乡差距。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宁慢不乱”,把规划工作做扎实,在规划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改革农业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发农业类人才是关键.本文根据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类人才的需要.提出农业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献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80-338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财政的公共化.而新型农村公共财政的构建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及渐近性原则.其目标模式应是公共品供给上的分级财政,公共资源配置上的向内倾斜型财政,收支决策上的民主型财政,管理监督上的法制型财政.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变化的动态发展型财政.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建设是在新农村建设政策宏观调控下执行的基本内容,是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内容落实的有效途径。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其主要是通过管理、服务来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帮助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使农村内部可以形成一个共同体,在社会生活中将农村建设及发展引向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信息服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是有力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制衡因素。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能够把庞杂无序、参差不齐的农业信息合理高效地转化为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资源,它的合理运用与稳定经营,能推动农业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改善农村信息传播状况,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对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及其所取得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高效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侦  邓才华 《农业考古》2007,(6):311-314
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课题;而建构完善的流通体系则是搞活农村经济,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但是,当前江西新农村建设中对于流通的发展关注比较少,流通的功能未能发挥出来,农村商品流通成为江西农村发展面临的新瓶颈。如何探索一务适合江西农村特点,真正让农民“活”起来的现代流通发展模式,是江西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忠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25-17627
在界定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的总体现状,指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一是构成结构不尽合理;二是人员文化普遍素质偏低,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三是人力资源开发环境改善滞后,配套改革不足。而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面临的机遇是国家已把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才建设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理念的提出;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从而提出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实行弹性制公共服务部门用人制度改革,形成"能者上、平者让、不能者下"的用人机制;大胆提拔业务能力强、政治素养高、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的中青年基层干部;建设学习型基层公共服务组织,让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员学会学习、不断提高;放开视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在部门发达地区,基层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应当引进企业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李康有 《北京农业》2011,(3):212-213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质量却相对较低。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下,人力资源的开发将会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发好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使之适应新农村建设形势的需要,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夏卫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43-18945
对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的计划型和市场型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城乡二元化经济发展格局现实是造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率低下的历史和现实根源。结合我国当前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提出了未来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即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基础性配置相结合为主的综合型人力资源配置方式,通过综合策略、多管齐下实现城乡人力资源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台湾地区农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大陆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揭示台湾农村发展经验对大陆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研究认为,农村土地政策应该成为衔接各项政策的关键变量,合作社各项扶持政策应进一步契合于阶段性发展目标,调整以往偏重强调产出的目标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黄顺红  王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20-16922
根据不同类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探讨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基本模式,提出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的结合点和保障措施,促进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长效、良性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新华  刘峥  刘卯钊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97-4098,4136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农村土地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该研究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土地利用管理问题,如村镇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过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导致耕地面积大量缩减;农村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低等.提出了合理规划,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土地的节约、集约、可持续利用,完善土地政策和法规等对策建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秦萧  沈山  孙德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95-18696,18701
以沛县草庙村为例,从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文化底蕴以及旅游空间布局、路线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评析,提出苏北地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优先考虑乡村旅游业以及注重区域联动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出发,论证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具备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等自组织条件的系统,并与达到一定阈值的外部物质相结合,才能形成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9.
刘翠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42-144
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指出乡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斌  吴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50-7252
分析和借鉴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城镇发展与乡村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新农村的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