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和火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为家禽出血性败血病,是鸡、鸭、鹅等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病禽常有剧烈下痢症状,所以称为禽霍乱。病的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剧烈下痢,慢性型则发生肉髯水肿和关节炎。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各地也时有发生,对养鸡业危害甚大。  相似文献   

3.
禽霍乱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鸡、鸭、鹅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因病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带有大量病菌污染了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等,导致健康鹅发病.饲养管理不良,长途运输,天气突变和阴雨潮湿等因素都能促进本病发生和流行,以青年鹅与新培育母鹅最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鸭和鹅等水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的菌液与鸡新城疫病毒弱毒株La Sota接种易感鸡胚收获的感染鸡胚液混合,用甲醛溶液灭活后制备成5批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鸭和鹅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试验。[结果]5批二联苗对鸭和鹅的安全性试验表明,免疫鸭和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免疫效力试验表明,免疫后3周,鸭和鹅的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均≥4 log2,新城疫攻毒保护率均为100%,禽霍乱攻毒保护率为66.7%~83.3%。[结论]该二联苗用于免疫鸭和鹅安全可靠,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鹅高度营养性衰竭和禽霍乱混合感染是鹅类易感的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特征,若高度营养性衰竭和禽霍乱混合感染在鹅群中暴发流行,则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饲养人的经济利益。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于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降低鹅群爆发流行混合感染疾病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鹅高度营养性衰竭和禽霍乱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结合鹅患病的临床症状、剖析鹅高度营养性衰竭和禽霍乱混合感染的病理解剖变化、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验,提出该类疾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禽霍乱诊治     
禽霍乱对各种家禽,如鸡、鸭、鹅、火鸡等都有易感性,其中以鸭最易感,各种野禽也易感,而鹅易感性较差。禽霍乱造成鸡的死亡损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联合防制禽霍乱和新城疫提供条件。[方法]将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1502强毒株与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弱毒株混合,制备成5批合格的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鸡、鸭和鹅的田间安全性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田间安全性试验表明,免疫鸡、鸭和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鸡的田间免疫效力试验表明,7~14日龄雏鸡和60~90日龄青年鸡免疫3周后新城疫血凝抑制(ND-HI)抗体效价均比对照组高2~3 log2,可持续4个月以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保护率均达到75.0%以上,免疫效力可持续6个月;鸭和鹅的田间免疫效力试验表明,接种3周后免疫组ND-HI抗体效价均≥4.2 log2,对照组均≤2 log2;鸭、鹅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保护率分别在75.0%和62.5%以上。[结论]该二联苗免疫禽类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金湖县2020年监测到的家禽疑似疫情分析后发现,本年病死数量最多的是肉鸭(病死原因是染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感染),其次是鹅(鹅副黏病毒、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感染),然后是蛋鸡(禽白血病病毒)、兼用鸡(球虫病、巴氏杆菌等细菌病及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为有效降低家禽病死率,要抓好细菌病、禽白血病和鹅副黏病毒的...  相似文献   

9.
鹅禽副粘病毒病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分离到的鹅禽副粘病毒(GPMV)毒株,进行人工发病实验,证实该毒株对1、14、28、48日龄的鹅都有较强的致病力,但其致死率随年龄增大而下降;通过不同感染途径对28日龄鹅的发病实验,表明点眼、滴鼻、口服、肌注、皮下注射都可造成鹅感染病和死亡,但口服途径致死率最高,滴鼻最低。该病毒主要引起鹅的败血病变化及神经组织的变化,电镜下,可见脑组织细胞受损的超微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王刚 《农家科技》2006,(9):27-27
禽霍乱是鸡、鸭、鹅、鸽等禽类共患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的败血症,又名禽巴氏杆菌病。其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高达60%~80%。1.外观变化。观察10只病死鸽子,外观变化不显著,有5只鸽子肛门周围略带黄色粪便,其余5只未见异常变化;有4只头部呈紫色。2.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禽中暑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中暑是夏秋季的常发病,特别是雏禽易发。禽中暑不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会造成大批死亡,应引起足够重视。一、病因及症状高温时期,若禽群饲养密度大,禽舍通风不良和潮湿、闷热、饮水缺乏等易发生中暑。火鸡如气温超过30℃常发生中暑虚脱。鸭、鹅在盛夏的烈日下放牧或在被晒热  相似文献   

12.
禽霍乱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禽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其特征是:急性型表现为剧烈下痢和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型表现为呼吸道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低。本病对各种家禽包括鸡、鸭、鹅和火鸡都有易感性,在鸭群中常呈流行性,1月龄以内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一旦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将禽霍乱的综合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张绍常 《农技服务》2014,(4):137-137
<正>和平乡是铜仁市水禽养殖大乡,自2005年来,种鹅养殖迅速增多。本人通过近两年为10余户种鹅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总结出养好种鹅、提高成活率、产蛋率、受精率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技术要点:1、种鹅的选择及育种时间饲养种鹅的目的是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蛋,用于更新鹅群和生产肉用仔鹅。首先应从种源可靠的无病种鹅场引进蛋或  相似文献   

14.
GPMV HN基因于禽痘病毒载体中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鹅副粘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HN基因和报告基因-LacZ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所构建的转移载体与禽痘病毒FPV-017共感染鸡胚成纤维(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s,CEF)细胞,通过蓝白筛选获得重组病毒;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禽痘病毒中HN基因在CEF细胞中获得表达,并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的重组禽痘病毒的免疫保护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鹅源禽副粘病毒NA-1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从吉林省分离的鹅副粘病毒NA-1株应用SPF鸡胚进行传代,通过电镜形态学观察、HA及HI试验、血清学鉴定、毒力鉴定、AGID试验、血凝谱的测定、动物感染试验等一系列研究,发现NA-1株属于禽副粘病毒Ⅰ型,具有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似的毒力,属于强毒力毒株,遗传进化树分析属于基因Ⅶ新城疫病毒。该病毒对鹅、鸡均具有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16.
在鸡鸭鹅等家禽的孵化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出壳困难的雏禽。对于这些雏禽,及时进行人工助产,可提高孵化率和雏禽的成活率。1.助产的适宜时间如破壳不到1/3,内膜发白、湿润,血管清晰充血,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宜进行人工  相似文献   

17.
秋冬季节正是孵鹅养鹅的良好季节。由于鹅种蛋的体型大,致使人工孵化率低,是孵化生产中存在的一大准禽温箱,有效地提高了种鹅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现将有关技术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特产》1996,(4):22-22
禽蛋壳的综合开发利用禽蛋壳包括鸡、鸭、鹅、鹌鹑、鸽、鸟类等蛋壳。目前只有少数加工为饲料、肥料和用作食品原料,大多数地方没有加工利用。尤以食品厂、糕点厂、孵化场、酒家、饭店、宾馆、饮食店、招待所、机关、企业食堂等蛋壳数量更多,都被当成废物随便乱抛,污染...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特别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禽种资源。该文对广西地方鸡、鸭、鹅的主要品种、外貌特征、来源、分布、生长性能及繁殖性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0.
禽霍乱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病禽接触或通过被病禽所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传染。是鸡、鸭、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都能杀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