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籽油属于高品质的烹饪食用油,还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植物油。其营养价值丰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关注。然而,油茶籽油的品质受其品种特性、栽培方式、土壤性质、管理措施、加工工艺、海拔高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油茶籽油的理化指标和成分含量等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研究影响其品质的因素。本文对影响油茶籽油品质的因素,如产地、预处理方式、加工工艺、贮藏方式等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2.
桐城市油茶气候品质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企业需求出发,在分析影响桐城油茶生长与品质气象因子的基础上,选择上年度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当年7~8月的日最高温度≥35℃的高温日数总降水量与大雨日数组合等4个评价因子并作无量纲处理,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建立了油茶籽气候品质客观评价模型,得出了2017年桐城油茶籽气候品质评价"优"级结论,并对申请企业首次开展了油茶籽气候品质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品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云南高原山地主产区初选的37株油茶优树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37株油茶优树的油茶籽油.结果表明: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平均含油率为46.87%,油脂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左右,油酸含量72.52% ~84.7...  相似文献   

4.
<正>油茶,山茶科山茶属树种,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合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我国具有2000多年的油茶栽培种植历史,主产区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榨油历史悠久,但油茶籽综合开发利用却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油茶研究不断加深,油茶籽的有效成分一一明确,油茶籽的开发利用逐步向高层次、多面化转变。油茶籽可以开发茶油、茶皂素、茶籽饼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有利于提高油茶利用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油茶Camellia oleifera籽饼的利用率,以油茶籽饼为原料,通过正己烷一次浸提的方式提取其中的油茶籽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提取温度、不同料液比和不同提取时间对油茶籽饼中油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40℃,油茶籽饼与正己烷溶剂比例为1:3(g:mL),提取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原理、基本工艺过程及特点,对该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提取的油茶籽油品质作了重点阐述,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2019年10月24日,采集'长林40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设置油茶鲜果不同仓储层高(10 cm、20 cm、30 cm)和仓储时间(5 d、10 d、15 d),测定油茶鲜果的开裂程度、霉变率、含水率和油茶籽的出油率、出油品质等指标,研究不同的仓储后熟处理方法对油茶鲜果脱壳效果和油茶籽出油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前处理对油茶籽的抗氧化性影响。[方法]采用红外加热对油茶籽进行不同时间与温度的处理,并测定处理前后油茶籽和油茶籽仁中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结果]研究发现随加热时间的延长,美拉德反应产物5-羟甲基糠醛、丙酮醛、乙二醛、3-脱氧奥苏糖的生成量逐渐增多;在150℃下反应120 min后,油茶籽中5-羟甲基糠醛、丙酮醛、乙二醛、3-脱氧奥苏糖的含量分别为10.929、34.620、11.054和36.627μg·g~(-1),油茶籽仁中其含量分别为16.950、55.217、20.216和72.390μg·g~(-1),后者分别是前者的1.55、1.59、1.8和1.97倍,说明美拉德反应主要在油茶籽仁中发生。对美拉德反应产物氧化活性的测试数据表明,油茶籽中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在150℃下反应120 min时,油茶籽仁和油茶籽清除DPPH自由基与抗氧化活性均达到最高,前者分别为99.18%和81.47%,后者分别为97.44%和74.97%。[结论]比较发生美拉德反应的油茶籽仁与油茶籽的DPPH清除率与抗氧化活性发现,油茶籽仁抗氧化活性强于油茶籽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越南抱茎茶(Camellia amplexicaulis)资源,运用GC-MS对其油脂主要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与普通油茶(C.oleifer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越南抱茎茶油脂中,饱和酸的含量较高,与不饱和酸的比例接近1∶1,棕榈酸达到43.81%~45.23%,与普通油茶油脂差异较大。在油茶籽油生产中,不能将两者混在一起,以免影响油茶籽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油茶Camellia olelfera籽油为研究对象,活性炭为脱色原料,采用水浴恒温混合振荡法对油茶籽油色泽进行脱除,并探讨了脱色温度、时间及活性炭和油茶籽油配比对油茶籽油脱色程度和酸价、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时间是影响油茶籽油脱色程度、酸价和过氧化值的主要因素,最佳脱色时间为20 min;脱色温度是影响油茶籽油脱色、降低酸价和过氧化值效率的主要因素,最佳脱色温度为60℃;活性炭与植物油的配比是影响脱色极限、降低酸价和过氧化值极限的关键因素,最佳配比是20g·kg-1。活性炭脱色工艺对油茶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有显著影响,随着油茶籽油色泽的降低,其酸价和过氧化值总体亦呈下降趋势,油茶籽油加工可通过调整脱色参数最大化地降低其酸价和过氧化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