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肥锌在小麦上的肥效。[方法]在大量元素肥料协调施用的基础上,在沿淮砂姜黑土类麦田上适量配施微量元素锌(Zn SO4·7H2O)。[结果]试验研究表明,在不等量锌肥中养分作用差别较明显。在掌握土壤锌含量指标和大量元素肥料用量的同时,适量配施锌元素肥料既能显示综合肥力效果又可获取显著的经济收益。[结论]微量锌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质量与产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控释肥料对安徽地区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安徽省定远县开展了小麦控释肥料的肥效试验.[结果]与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及空白对照相比,控释肥增产效果明显.[结论]结果为控释肥料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晋西南山区马铃薯氮磷钾肥肥效及合理施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建立晋西南山区马铃薯N、P、K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施肥效应方程,解析与模拟寻优结果表明:N、P、K三因子对晋西南山区马铃薯产量影响的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中,氮钾最强,磷钾次之,氮磷最差;得出了该区马铃薯hm2产≥22500kg,产量指标95%置信限的最佳施肥量为:每hm2纯氮(X1)144.75 ̄194.55kg,纯磷(X2)106.8 ̄144.45kg,纯钾(X3)135.9 ̄202.5kg;并得出了该区每hm2最高产量30629.8kg时的施肥量:纯氮189.7kg,纯磷123.6kg,纯钾182.7kg。  相似文献   

4.
湖北江北农场小麦肥效试验与施肥推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江北农场五个分场布置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明显,小麦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相应增产率为17.5%~69.5%,纯增收入为917.2~2 464.1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0~160kg·hm-2,P2O550~60kg·hm-2,K2O 50~60kg·hm-2。  相似文献   

5.
小麦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414试验,确定建湖县主要土壤类型小麦主体推广品种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配比,为小麦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建湖县土壤养分状况、生产水平以及多年经验、建立本地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 夏玉米两熟制下不同类型氮肥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小麦 玉米轮作中适宜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无污染及可持续生产的氮肥类型,以小麦品种豫麦49和玉米品种浚单20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在施氮量24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尿素(N1)、普通碳铵(N2)、多元素长效碳铵粉肥(N3)、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N4)、有机肥+普通碳铵(N5)在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系统中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N1和N4的肥效最好,与不施肥对照相比,能显著提高小麦干物质、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经济效益,并通过增加氮收获指数,使得氮肥利用率提高。从各种肥料后效来看, N1和N4对后茬玉米的后效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氮肥。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尿素差异不明显,但其经济效益较高,对环境更友好,因而作为一种高肥效、低投入的新型氮肥,在今后农业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效果好的控失增效肥料品种.[方法]通过大田示范试验全面考察控失增效肥料的应用实际效果及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控失增效肥料明显优于普通肥料.[结论]结果为控失增效肥料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豆肥效降低原因与提高肥效施肥技术翟福先,王春良,高金凤(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密山.158327)通过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同地号施肥试验,在相似的涝、平旱年条件下,80年代初,施肥的比未施肥的平均亩增产大豆35公斤;至90年代初施肥的比未施肥的平均亩...  相似文献   

9.
玉米专用复合肥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玉米专用复合肥肥效试验,阐明了玉米专用复合肥对玉米产量性状和生育性状的影响,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长效专用复合肥具有肥效高,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昌宁县从1993年起开展了硅肥在甘蔗施用的示范推广试验,经四年的试验研究表明:甘蔗是喜硅作物,土壤中有效硅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土壤对甘蔗的供给水平,公顷硅施肥用750千克在甘蔗上能显著地增加产量和含糖量,甘蔗公顷增29.66吨,增40.55%,糖份提高0.1245%,增8.5%。公顷施用450-750千克黄磷炉渣硅肥可获得增产增糖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驻马店主要土类玉米小麦钾肥合理用量。[方法]根据植物营养学原理,设计5个处理,研究驻马店砂姜黑土区和潮土区玉米小麦周年轮作制下施钾效应及土壤钾素的变化。[结果]在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的砂姜黑土和潮土上玉米、小麦施用钾肥增产效果显著;潮土点钾肥用量增加,玉米小麦产量和产值也逐渐增加;砂姜黑土点玉米季施钾效应和潮土点相同,小麦季NPK150处理(P2O575 kg/hm2,K2O 150.0 kg/hm2)产量和产值最高。潮土点、砂姜黑土点钾肥用量的增加钾素的盈余也呈增加趋势。潮土区玉米小麦轮作年钾肥推荐量(K2O)为300 kg/hm2,玉米小麦两季钾肥推荐分配比为1∶1;砂姜黑土区年推荐施钾量(K2O)为262.5 kg/hm2,玉米小麦两季钾肥推荐分配比为1∶0.75。[结论]研究结果为驻马店市农业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南阳生物有机肥对西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不施生物有机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施用生物有机肥3000、4500和6000kg,hm。3个处理,分析有机肥对西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增施南阳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西瓜植株生长发育,降低坐瓜节位.提高单个瓜重,提高西瓜中心糖分含量,改善西瓜口感和品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结论]南阳生物有机肥对西瓜生产有增产增收的效果,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吉林市世纪田王生物肥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稻配方肥应用效果的研究,验证其与当地常规施肥效果的差异,完善水稻配方肥的配方。结果表明,配方肥肥效同当地常规施肥肥效相比可增产380 kg/hm2,增产率为3.7%,且比空白对照增产5 465 kg/hm2,增产率为108.2%,效果显著,肥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肥耦合效应,设置田间试验分析其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1高氮)条件下,W(1拔节水+灌浆水)、W(2拔节水)处理均可实现肥水高效耦合,并获得530 kg/667m2以上高产,而N2、N(3中氮)水平下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新型复合肥料肥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波 《北方水稻》2012,42(2):40-42
通过在松南乡黎明村做了几种长效复合肥应用于水稻的效果对比试验,比较出性价比最好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五洲丰的水稻植株最高、穗最长、穗实粒数最多,汉枫复合肥处理的水稻平方米有效穗数最多,中原复合肥处理的水稻千粒重最高,配方肥的各性状指标一般,但产量最突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水稻不同基蘖穗肥比例及施氮量的研究,探讨了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20 kg/hm2,基蘖穗肥比例为6∶4时,产量高达8 589.0 kg/hm2,说明在该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下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我们进行了水稻施用钾肥的试验研究,探讨新宾地区水稻施用钾肥的最佳施肥数量以及施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新宾地区水稻施用钾肥,有改善产量构成因素、促进早熟、增强抗逆性等作用,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新宾地区水稻施用钾肥,最佳施用数量为施用硫酸钾12 kg/667 m2,缺钾的地块可以适当多施,不缺钾的地块可以适当少施。根据水稻需钾规律,钾肥可以做基肥和蘖肥施用。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新品种沈玉18号高产氮磷钾配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表明氮磷钾的合理配比是沈玉18号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在辽宁地区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最佳施肥量为:N 205.7 kg/hm2、P2O5150 kg/hm2、K2O 148.9kg/hm2。肥料效应方程为y=8411.625 24.614N-1.667P 5.324K 0.021NP-0.004NK 0.051PK-0.045N2-0.017P2-0.033K2。  相似文献   

19.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临Y7287为材料(亚基类型:1,7+9,5+10),研究5种水肥模式对小麦产量、品质和HMW-GS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模式4[适期晚播,冬前限量灌水(450 m3.hm-2)、拔节期增量灌水(900 m3.hm-2),施N 225 kg.hm-2,底追比7∶3]的小麦籽粒产量、湿面筋、沉降值、稳定时间和评价值最高,并且有利于1、5、10亚基的积累和形成,其中对1、5亚基的影响较大。不同水肥模式下,小麦HMW-GS形成时间和积累强度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随着籽粒灌浆的进行,亚基相继形成,谱带逐渐稳定,积累量也逐渐增加,谱带颜色加深。花后20 d亚基完全形成,但不同水肥模式下HMW-GS形成时间有差异,水肥模式4亚基形成最快。因此,在小麦生产管理中,可选择水肥模式4实现小麦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0.
以小麦扬麦25为材料,分析脲甲醛复合肥配方施肥与当地常规配方施肥对小麦分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脲甲醛复合肥配方施肥对小麦前期分蘖表现出了促进作用,茎蘖数的增加幅度高于常规配方施肥,且分蘖率的差异更为显著。随着小麦分蘖数开始下降,脲甲醛复合肥配方施肥的成穗率低于常规配方施肥,但差异不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脲甲醛复合肥配方施肥的有效穗数比常规配方施肥高,具差异显著(P<0.05),但在实粒数和千粒质量方面几无差异。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来看,脲甲醛复合肥配方施肥通过增穗数、增粒质量达到增产效果,增幅2.93%,增加净效益50.55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