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实施种子工程建设,加速种子产业化进程,是种子公司求生存、求发展、增加活力、开创种子工作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农作物种子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种子的集约化,规模化在种子产业经中的重要性,提出要根据种子的特性,在省内建立一定规模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达到种子生产区域化,专业化,进而实现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加快种子工程建设步伐,实现种子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实现种子产业化是科技兴农,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针对闽西目前种子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快种子产业化建设的构思。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湖南油菜种子产业现状的分析,认为湖南油菜种子产业具有三大优势,即:有良好的技术支撑,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形成产业化的企业受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湖南油菜种子产业化的三大对策:强强联合,打造湖南油菜种业战舰;理顺关系,创造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加强管理,提供产业化保障。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分析近年来福建省种子产业取得的巨大成绩入手,提出种子的新一轮创业。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是关键,要通过建设四大体系(即良种繁育生产体系,种子经营推广体系,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种子管理体系),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产业发展规律的现代化产业体制。为此,(1)各级政府对种子产业的保护政策要落到实处;(2)加快良种更新更换速度;(3)抓精选小包装,提高统供率;(4)全面加强种子管理;(5)组建福建种业集团公司;(6)重视种子产业化人才的培养;(7)切实加强种子产业化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介绍辽宁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秸秆综合利用意识淡薄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等方面,并从加强政府领导及建立完善的秸秆收集物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作为"另一半农业",是一种重要的可供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生物质资源。以吉林省2005~2014年间玉米产量为基础,测算出吉林省玉米秸秆理论资源量和可收集量,对该地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途径现状和障碍因素进行简要评价。促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重视宣传引导,努力转变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优化机制;建立秸秆技术研发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规模化;搞好示范推广作用,积极挖掘秸秆文化产业等。 相似文献
14.
云南工业大麻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对有关大麻类型划分作了介绍,简述了国内外工业大麻发展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详实阐述了云南多年来对大麻的研究,并根据云南自然环境、种植大麻的民俗及高毒大麻的禁种等优势条件,推广种植自育低毒品种“云麻1号”,由公安禁毒部门和公司统一监控、统一管理。并建立起工业用大麻产业化体系,充分显示云南发展工业用大麻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综述影响啤酒大麦种子发芽整齐度的因素 ,着重介绍了品种、籽粒整齐度 (包括粒重和粒位 )对发芽整齐度的影响 ,旨在为培育优质啤酒大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我国茶叶产业化的理论来源与内涵、产业化组织的发展形式与经验、产业化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省广泛栽培的32个玉米品种的种子为材料进行种子带菌分析,采用保湿培养检验法和分离培养检验法分别对种子表面附带真菌及内部寄藏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在供试的32个玉米品种种子上共分离得到14属真菌,分别为枝顶孢属(Acremonium)、刺毛霉属(Actinomucor)、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平脐蠕孢属(Bipolaris)、毛壳属(Chaetomium)、附球菌属(Epicoccum)、镰孢菌属(Fusarium)、串棒霉属(Gonatobotrys)、毛霉属(Mucor)、黑孢菌属(Nigrospora)、青霉属(Penicillium)、根霉属(Rhizopus)及木霉属(Trichoderma)。种子表面附带真菌以镰孢菌分离频率最高,可高达90%以上;其次是曲霉菌、青霉菌及木霉菌。而在内部寄藏真菌中则以曲霉菌和青霉菌分离频率较高;其次是镰孢菌和毛壳菌,其它各属则仅在一个或几个玉米品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限制辽宁省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辽宁省近年来玉米产量波动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气候干旱、玉米品种稳产性差、病虫害、土壤贫瘠等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我国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和产业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玉米消费结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饲用和加工比例明显增加,导致玉米将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显著增加玉米产量,满足不断增长的玉米需求是玉米研究的主要课题,而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综述了我国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转基因玉米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