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丽粳14号是以靖粳12号为母本,丽粳04-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18.1 kg/667 m2和693.2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21.82%和9.53%。该品种2014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云南省1850~2200 m的高海拔稻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
楚麦16号系楚雄州农业科学院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合作,以内麦8号为母本、间3为父本杂交,经5年多代改良集团选择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滇审小麦2018001号。  相似文献   

3.
会-2号是云南省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印西克作母本、谓会2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粮菜两用型马铃薯新品种,2001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滇马铃薯6号”。  相似文献   

4.
高原水稻新品种会粳7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粳7号是云南省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合江20号作母本、合系40作父本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2006年在云南省会泽县累计示范种植1315.8hm^2,示范平均产量7661,7kg/hm^2较对照合系35增产19.04%。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测,稻米品质优良,7项主要指标中,除胶稠度外,其余6项指标均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5.
云薯10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从杂交组合S95-105×内薯7号中经单株选择、无性世代评价鉴定后,于2003~2004年参加云南省马铃薯高淀粉加工专用品种区域试验,同时在香格里拉县、寻甸县、鲁甸县、宣威市等马铃薯主产区进行试验示范后,2004年10月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目前该品种已提交参加国家马铃薯西南片中晚熟组的品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6.
杨洪  和立宣 《中国稻米》2012,18(4):72-74
丽粳11号是丽江市农科所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一个早熟、耐寒、抗病、高产、稳产的粳稻新品种,适应于海拔2100.2500m的高海拔稻区种植。2007—2010年在云南省高海拔稻区累计示范应用4128.73hm2,平均产量490.51kg/667m2,较对照增产15.1%,201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5月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  相似文献   

7.
凤稻26号系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通过风稻11///超级稻,/凤稻12/鹤16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具有早熟、耐寒、高产、稳产等特点,一般单产650.0kg/667m2左右,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凤稻17号等高海拔稻区原主推品种,201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在云南省海拔1950~2250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本文介绍了凤稻2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绵7A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不育系绵5A为母本,Ⅱ-32B/绵2B的杂交后代为父本,经测交和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新不育系。该不育系花粉败育彻底,农艺性状优良,柱头外露率高,配合力好,杂种优势强,2008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所配组合绵优281于2009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绵优616、绵优725分别于2010年通过贵州省、云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李全衡 《中国稻米》1995,(1):F003-F003
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4年7月13~14日审定通过了15个农作物新品种。其中水稻品种1个,即云粳27号。  相似文献   

10.
遂S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C815S作母本与自育三系保持系B4012(元丰B/99B)杂交,经6代系选育成的水稻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具有分蘖力强、配合力好、异交率高等特点,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其与明恢164配组的耐热杂交组合遂两优164于2020年通过福建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配组的遂两优9816和遂两优臻占于2022年分别通过福建省和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8年审定通过陆稻品种2个,水稻品种5个。(1)滇604编号滇陆稻2号,系云南农业大学于1988~1993年用黄浆谷与山地小白谷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属模型优质粘稻。1995~1996年省陆稻区试,平均单产为184km/667m2,校对照勐旺谷增产9.6%,在6个供试品种中,列第3位。全生育期137~156天,株高104~118cm,分蘖较强,容易脱粒,比较耐旱、耐湿、耐寒和耐中上等肥力,抗倒能力强,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宜于云南省海拔1000m以上、年降雨量1300mm以上的山区和半山区的台地、缓坡地和雷响田种植,尤以中上等肥力…  相似文献   

12.
优质超级稻新品种楚粳28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粳28号系云南省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广适性等特点,2008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本文总结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凤稻14号   凤稻14号系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用中丹2号和滇榆一号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皖宿2156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适应区域广等特点,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丽粳15号是以滇粳优14号为母本,凤香稻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集团法选育而成,于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产量分别为530.7kg/667 m~2和628.8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4.59%和0.38%;米质达到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适宜在云南省1 850~2 250 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中优85系四川种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蒲江县种子公司用中9A与蒲恢85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福建闽南作早、中、晚稻种植,闽中  相似文献   

17.
楚粳37号是云南楚雄州农科所育成的云南省第3个高原超级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17年3月6日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500~1 850 m稻区种植。本文总结了其选育技术、农艺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正云麦76(参加区试代号:易2011-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分别以自育的旱地品种云麦50为母本、云麦3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和穿梭选择育种方法,通过多年多点抗旱鉴定筛选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旱地小麦新品种,于2015-2017年参加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17-2018年参加云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于2019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19001号)。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铃薯》2013,(4):255-256
‘德薯3号’是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通过有性杂交方法经系统选育而成,2012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94 d左右,一般产量32 000 kg/hm2左右,块茎淀粉含量19.5%,维生素C含量39.3 mg/100 g鲜薯,蛋白质含量2.46%。该品种适宜德宏州冬作马铃薯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2017,(1):80-81
花优926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花香A与自育恢复系R926配组育成的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10—2012年参加云南省杂交籼稻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3.8%。于201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3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