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丹草与高粱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詹秋文  高丽  张天真 《草业学报》2006,15(2):100-106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对4个苏丹草和6个高粱品种的核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丹草和高粱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0(2n=20);苏丹草品种均为1A核型,并具有1对随体染色体,其中1、2号品种的第2对染色体为近中间着丝点染色体,3、4号品种为中间着丝点染色体;高粱品种除5号为1A核型、中间着丝点染色体外,其余的5个品种为2A或2B核型,且都有1或2对近中间着丝点染色体,9号品种还出现1对近顶端着丝点染色体;高粱8、9号品种各观察到1对随体染色体。染色体数量分析表明,第1到第10对染色体长短臂的绝对长度、相对长度以及绝对全长在苏丹草和高粱2类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苏丹草和高粱的遗传差异不在染色体长度上。  相似文献   

2.
高丹草(优牧2号)由饲用高粱和苏丹草杂交而成,综合了饲用高粱和苏丹草的优点,既保留了饲用高梁植株高大、营养丰富的特点,又吸取了苏丹草叶量丰富的优点,分蘖能力强,耐刈割,适口性好,产量高,牛、羊、鱼、野猪特喜食。  相似文献   

3.
散穗高粱与苏丹草杂种的ISSR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明确散穗高粱(Sorghum bicolor(L.)与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棕壳苏丹草、红壳苏丹草4个种间杂种F1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差异程度,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散穂高粱与4种苏丹草(S. sudanense(Piper) Stapf)杂种F1及其亲本间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个ISSR适宜引物共扩增出41条带,其DNA片段长度为200~2000 bp,多态性条带416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2.2%;9个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GD)变幅为0.1818~0.7838,平均为0.6892;散穗高粱与红壳苏丹草GD值较大,而与白壳苏丹草GD值较小;以GD值0.44为基准,9个材料聚为3类:第一类为散穗高粱、棕壳苏丹草、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第二类为散穗高粱×黑壳苏丹草F1、散穗高粱×白壳苏丹草F1、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1、散穗高粱×棕壳苏丹草F1,第三类为红壳苏丹草.  相似文献   

4.
苏丹草为禾本科高粱属多年生牧草,因不耐霜冻,一般作为一年生牧草种植。苏丹草适应性强,耐干旱,分蘖多,再生迅速,产量高,一般亩产10000公斤以上;它喜热,易栽种,宜与黑麦草轮种;它营养价值高,饲喂草食性鱼类,20~25公斤可长鱼1公斤,被渔农称为“渔用饲草之王”,其种植面积占渔用饲草种植面积的70%左右。下面简介其高产种植技术。苏丹草对土壤的要求不高,砂土、粘土均可栽种,但以肥沃的粘质黑土种植产量最高,贫瘠过瘦的土壤与沼泽地不宜种植。苏丹草的根系发达,整个生长期间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养分。种植苏丹草要深翻土,细整地,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关高粱×苏丹草(Songhum bicolor L.)A1和A3细胞质杂种的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的资料尚未见报道。研究旨在比较A1和A3细胞质对高粱×苏丹草杂种的成熟性、结籽性、高度、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1989年,有8个苏丹草种群的花粉授给雄性不育的A1和A3细胞质高粱品系,所得杂种于1990~1991年种在内布拉斯大学的田间试验室。按裂区种植,自交为主区,细胞质处理为副区。土壤为粉质粘壤土(细蒙脱石)。细胞质对达到50%开花的天数,牧草的高度,产量以及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粗蛋白没有影响。在套袋A3杂种上,观察到结籽与细胞质源和品系间具有互作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雄性不育系高粱11A与苏丹草3个杂交组合F1代的生育、产量、光合性能等主要农艺特性及细胞遗传学特性。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F1代的生长势和平均株高均明显超过其各自父本苏丹草,继承了苏丹草分蘖能力强和高粱11A抗倒伏的优良特性,生育期126~130 d,穗型呈双亲中间型;F1代花粉可育率均高达93%以上,结实性好,自然结实率62.34%~68.75%,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明显;F1代PMCMⅠ的平均染色体构型均为2n=2x=20(10Ⅱ),配对行为较规则,但棒状二价体频率明显高于其3个父本苏丹草和母本高粱11A,原亲本间遗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综合分析植株生长、产量性状、光合性能等指标,得出3个杂交组合F1代的育种潜力依次为:高粱11A×棕壳苏丹草F1≥高粱11A×黑壳苏丹草F1>高粱11A×白壳苏丹草F1。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关高粱×苏丹草(Sorghum bicolor L.)A1和A3细胞质杂种的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的资料尚未见报道。研究旨在比较A1和A3细胞质对高粱×苏丹草杂种的成熟性、结籽性,高度,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1989年,有8个苏丹草各的花粉授给雄性不育的A1和A3细胞质高粱品系,所得杂种于1990 ̄1991年种在内布拉斯大学的田间试验室。按裂区种植,自交为主区,细胞质处理为副区。土壤为粉质粘壤土  相似文献   

8.
8种一年生饲料作物生产性能及相对饲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四川雅安、仁寿对8种一年生饲料作物进行营养品质分析及生产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晋草8号、晋草11号(饲草高粱)在两试点均具有较好的生长势,株高、干物质(DM)产量、粗蛋白(CP)产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1),相对饲用价值(RFV)在125.00以上(晋草11号在雅安除外,为114.39)。晋草11号在雅安的干物质产量最高,为20.11 t·hm–2,其次为晋草8号、正红311(青贮玉米);晋草8号在仁寿的干物质产量最高,为10.39 t·hm–2,其次为晋草11号、正红311;晋草8号在雅安的CP产量和WSC产量最高,其次为晋草11号;晋草11号在仁寿的CP产量最高,其次为对照品种雅玉青贮8号(青贮玉米)、正红311;WSC产量以晋草8号、雅玉青贮8号以及正红311最高。综合草产量与品质,晋草8号、晋草11号和正红311适宜在两试点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是以收获地上营养体(茎、叶)为主要目标的一类高粱属饲用作物,其饲草品质好、抗性强、生产潜力大。本文综述了高粱野生近缘种的利用及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品种的选育现状与饲用价值,指出高粱野生近缘种在选育饲草高粱方面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利用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苏丹草种间杂交是选育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主要途径;我国开展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育种研究起步虽晚,但成果显著,已选育出众多品质优良品种;褐色中脉(brown midrib)高粱×苏丹草杂交种木质素含量低、饲用消化率高,但如何解决木质素引起的产量降低是褐色中脉品种选育需要解决的问题;高粱×苏丹草杂交种青饲与青贮后饲喂都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培育氢氰酸含量极低、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高丹草新品种,利用I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散穗高粱与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棕壳苏丹草、红壳苏丹草4个杂交组合后代进行选育研究.首次选育出综合农艺性状优异、鲜草氢氰酸含量极低(株高约100cm时,鲜草氢氰酸含量仅为2.58~4.77mg/kg)的散穗高粱—黑壳苏丹草、散穗高粱—白壳苏丹草、散穗高粱—棕壳苏丹草、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新品系.散穗高粱—黑壳苏丹草、散穗高粱—白壳苏丹草杂交组合的新品系分别含有与超低氢氰酸含量相关的ISSR特征片段H-1、H-2、H-3和B-1、B-2、B-3,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所选择的目标性状准确、可靠、遗传稳定.  相似文献   

11.
饲用高粱苏丹草杂交品种是优良的一年生暖季型禾本科牧草。通过15个品种在江西红壤岗地 的引种试验表明,塞北、标兵、卓亚1号、长青等品种抗逆性强,适宜在江西红壤岗地生长,且茎秆柔 嫩,饲喂较安全,适合饲喂各种畜、禽、鱼,可作为普通苏丹草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苏丹草和高粱的遗传亲缘关系,调查了苏丹草和高粱及其近缘植物共48个品种的54个生物学性状。判别分析结果表明,240个试验个体均100%被正确回判到原始群体中,每份品种个体选择有效。48个品种在所有数量性状上的差异是明显的,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这些性状指标用于判别和聚类分析是合理的。聚类分析表明:当以欧氏距离为17.46作为分类标准时,参试的48个品种被明显划分成两大类即玉蜀黍属(39、40号品种)和高粱属(其余46份品种);当欧氏距离为9.86时,48个品种被划分成4类,即高粱和苏丹草、高粱近缘种、墨西哥玉米和玉米。即使以欧氏距离8.91作为分类标准,苏丹草与高粱仍不能完全分开。因此,建议将苏丹草分类为双色高粱种苏丹草亚种。  相似文献   

13.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皖草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草2号”于1998年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高粱与苏丹草杂交型饲草。作为高粱与苏丹草杂交种,由于双亲都起源于气候干燥的非洲,因此不仅表现出产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等方面优点,而且抗旱性极强。1999、2000年,在北京地区年降水仅300mm,极度干旱情况下,皖草2号仍青枝绿叶,全生长期仅浇1~2次水。皖草2号作为一种高产、优质、抗旱型饲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一、品种特性通过在北京、河北、河南、内蒙、山西等省、市、自治区试种和引种,“皖草2号”表现出以下优点:(1)产量高,再生性强。在北京春播,一年可收3茬,每667m2鲜草在10000kg左右。在河南省中南部试种,年收4~5茬,产量13000~15000kg/667m2。皖草2号再生性非常强,2001年在北京顺义区大孙各庄镇示范种植,在收获机械重复碾压的情况下,仍表现出很好的再生性。(2)抗逆性强。通过几年试种,皖草2号表现出抗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不易倒伏,病害少等特点。(3)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经测定,皖草2号的粗蛋白10.06%,粗脂肪3.14%,无氮浸出物51.4%。皖草2号适口性非常好,适合作...  相似文献   

14.
42份高粱与苏丹草及其2个杂交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100个RAPD引物和95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旨在构建42份高粱和苏丹草品种资源及2份国审品种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从100个RAPD引物中筛选到9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4.06%,利用4个核心RAPD引物可以为每份品种构建1张特定的数字指纹,并通过其中1个引物F-01构建了1张能鉴别2个杂交种的RAPD指纹图谱,不过该图谱不能区别皖草3号与其父本Sa。从9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丰富的引物73对,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6.06%,通过3对核心SSR引物就可以构建42份高粱和苏丹草的SSR数字指纹,同时利用其中1对SSR引物txp18,寻找到2个杂交种的互补带,从而构建了2个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SSR指纹图谱,这张SSR指纹图谱不仅能鉴别皖草2号和3号,还可以把杂交种与其亲本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5.
健宝(jumbo)牧草由德农种业赤峰分公司选育,于2001投入市场。健宝牧草是利用高粱和苏丹草杂交后选育而成的饲用高粱新品种,既表现出高粱茎粗叶大的特点,又体现了苏丹草分蘖能力强和再生能力强、耐旱、抗病等特点,是一种高产优质的新型牧草。具有易于种植、适应性强、适口性好、鲜草产量高、供草期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不仅产量和营养价值超过玉米,而且在夏季6~9月可做青饲,还可以制作青贮及干料,饲喂奶牛增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饲草高粱生长及饲用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饲草高粱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利用高粱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IA为母本,苏丹草为父本,于1996年组配而成的高粱苏丹草杂交种。我市于2003年3月引进该草种,在全市12个乡镇82个村420个养殖户中进行了试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曾在我市靳屯村实地拍摄报道。现对饲草高粱的生长情况及饲用效益加以介绍,望能给种草户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当前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草业经济的全面振兴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 饲草高粱的特点 饲草高粱属于高光效C4作物,它具有再生力强、生物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在我国春播早熟区、中  相似文献   

17.
高粱和苏丹草生物学特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4个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品种和6个高粱(S.bicolor)品种被用来进行高粱和苏丹草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定性性状22,24,31在高粱与苏丹草上表现完全一致;数量性状除3,9,13,15,19,27,38,41,42,46,47,48,49,57在2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皆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粱与苏丹草品种间F测验达极显著水平,但苏丹草品种内1与2,3的F测验不显著,高粱品种6,7,10间F测验不显著.全部个体判别分析表明,各品种回判正确率为100%.聚类分析表明,参试的10个品种被明显分成2类,即苏丹草1,2,3,4聚为一类,高粱5,6,7,8,9,10聚为另一类.数量指标的方差分析显示,聚类指标的选择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用了32个栽培高粱品种、10个苏丹草品种及2个高粱近缘种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1)12对引物产生的68条DNA扩增片段中,52条(76.5%)具有多态性。2)高粱之间的相似系数从55%到95%;苏丹草之间的相似系数从52%到84%,因此选择的品种之间的多态性高,具有代表意义。高粱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的相似度很大,为89%以上,但通过RAPD标记能够将其区分。3)以0.66为阈值将44个品种分为10个类群。第1类群中全部为苏丹草;在2,3,4群中既有苏丹草也有高粱;5,6,7,8群中则全部为高粱。因此,使用RAPD分子标记进行聚类不能将高粱和苏丹草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9.
高粱与苏丹草2个杂交组合F2代的生育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高粱Sorghum bicolor雄性不育系与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2种杂交组合F2代的生长、形态、花粉育性及细胞遗传学特性.结果表明:高粱雄性不育系A2×黑壳苏丹草、高粱雄性不育系A4×棕壳苏丹草2个杂交组合F2代的生长势和平均株高明显超过其父本苏丹草,继承了父本苏丹草分蘖能力强的优良特性和母本雄性不育系高粱的抗倒伏特性,叶量丰富,育种潜力大;F2代穗型分离,变异较大,其中高粱雄性不育系A2×黑壳苏丹草杂种F2穗型变异大于高粱雄性不育系A4×棕壳苏丹草杂种F2,这是后代优良单株选育的重要形态学依据;2个杂交组合F2代的生育期均为141 d,花粉可育率均高达97%,不存在育性问题,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I)平均染色体构型均为2n=20=10Ⅱ,其中棒状二价体频率(3.34~3.51)略高于其父本苏丹草(1.98~2.15),配对行为较规则.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辽宁省各地陆续引进牧草新品种一高丹草。高丹草是用高粱和苏丹草杂交制成,它综合了高粱茎粗、叶宽和苏丹草分孽力、再生力强的优点,杂种优势非常明显。具有抗旱性强,耐热,较耐寒,在降水量适中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获得较高产量等特点,深受养殖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