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构建了甘肃省土壤墒情及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以期及时掌握土壤墒情和地下水变化情况,不断提高土壤墒情、地下水自动监测能力和旱情预测预报水平,减少旱灾损失,促进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鄂尔多斯市2006~2010年3~10月每旬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与降水量、平均气温、上一旬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建立相关模型,根据鄂尔多斯市的地形及土壤类型特点将该市建成的121个区域自动站气温、降水数据附值于土壤相对湿度模型,从而反演出区域自动站土壤相对湿度数据。研究结果有效解决了该市区域面积大而土壤墒情监测站点少缺乏代表性的问题,为区域自动站资料的应用、干旱监测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土壤水分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波  倪桑晨 《湖北农业科学》2011,(20):4285-4289
鉴于农田土壤含水率以及水分信息获取的重要性,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SN)设计一个农田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在监测区域部署传感器网络,将监测数据汇集到嵌入式测控系统,实现统一的数据管理和网络路由监测功能.该系统实现了信息采集节点的自动部署、数据自组织传输,可以使人们随时随地精确获取作物需水信息.遵循模块化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农田地力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8—2001年土壤监测结果分析,天津市土壤有机质稳中有升,全氮、碱解氮下降明显,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基本稳定。土壤代换量、pH值至上升趋势,碳酸钙呈下降趋势,全盐合量在年度间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发农田玉米土壤墒情远程监测云平台,获取实时动态农田玉米土壤墒情信息,为玉米科学灌溉提供数据支持,以保证夏玉米高产稳产.[方法]采用GPRS网关接入互联网,433 Mhz无线电组成本地局域网的方式,在河南省永城市等市(县)的玉米田地安置土壤墒情监测点,对土壤墒情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和分析.[结果]土壤墒情远程监测云平台能够实现玉米大田土壤墒情的实时动态监测、在线地图定位、历史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及短信预警等功能.自2015年以来,在河南省永城市、汝州市、西华县和原阳县等市(县)进行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云平台可准确地对农田玉米土壤墒情的变化规律进行长期实时定位监测;通过土壤墒情监测数据分析可知,其监测数据可以真实反映农田玉米土壤墒情实际状况.[结论]设计的土壤墒情远程监测云平台能够满足农田玉米土壤墒情科学监测需求,为玉米实现精准灌溉提供了在线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污灌区农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过对天津市耕地地全面调查,弄清了污灌区的分布,对农田土壤进行了系统监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由于长期利用污水灌溉,土壤受到了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土壤墒情对作物生长、节水灌溉、科学用水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准确、迅速地掌握丰满流域土壤墒情信息,选取安仁村、隆兴村、万宝沟3个典型站点,建立固定墒情自动监测站。以固定墒情自动监测站的设计及应用为例,阐述了该墒情监测系统的背景、设计及应用情况,并对系统监测的准确性进行测试与分析。该系统实现了丰满流域土壤墒情监测、信息传输的自动化,可以实时掌握土壤墒情状况,进一步为洪水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土壤定位监测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定位监测较好地反映了天津市目前的土壤养分状况,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第二次土普查(1980年)和从1984年开始的土壤长期这位监测调查数据分析,我市的土壤养分的变化是: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从1980-1986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从1986年之后呈上升趋势;全钾含量从1980-1997年基本上是下降的。1998年以后出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7,(17)
<正>1土壤监测点位和监测项目"十二五"期间,铁岭市环保监测站对铁岭县(市)、区5个土壤类型11个区域的土壤进行了监测。其中2012年对2个种植区、1个林草地的土壤进行了监测;2013年对3个果蔬区土壤进行了监测;2014年对2个水源地周边土壤进行了监测,2015年对3个畜牧区土壤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作物生长发育期间的灌溉、施肥或排水措施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以计算机网络为通讯平台,以数据库为核心,开发集数据采集与数据管理为一体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信息系统,使墒情采集、动态监测、数据管理及共享服务融为一体。建立7个监测示范站与管理中心,实现一站式获取土壤墒情数据、连续监测和实时查看数据,实现监测点数据自动采集、储存等功能,并提供从网站、C/S客户端与手机等方式数据查询。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于2020年加入"守护海岸线科研监测"项目,认领天津南港监测点,开展科研监测任务.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我中心在2020年共组织和实施六次海洋垃圾科研监测净滩活动,对南港监测点范围105m内以宽度5m、间隔20m进行科学监测区域划分,区域内的海洋垃圾按照8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掌握天津市沿海地区土壤盐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开展了为期2年每月一次的土壤剖面盐分监测及研究。[结果]天津市沿海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对气候非常敏感,表现出春季积盐、夏季脱盐、秋冬季缓慢积盐的特征;土壤积盐程度与浅层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关系密切,浅层地下水埋深越浅,矿化度越高,土壤积盐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当地下水埋深低于2 m时,土壤盐渍化现象就较弱。植被可以有效地减轻土壤盐渍化。[结论]在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控制地下水埋深和增加植被覆盖是抑制区域土壤盐渍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节约型农业——“四位一体”沼气能源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津南区作为天津国际化大都市的环城区之一,近年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然而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土壤盐渍化、水源短缺等趋势日益明显,已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农村大力推广"四位一体"沼气能源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对寒地水稻旱直播栽培田土壤墒情数据的准确监测,本文利用系统集成和移动互联技术设计了一款多层次监测土壤温湿度、降水量等数据的土壤监测系统。系统可以获取即时的农业气象要素信息和不同深度层次的土壤状态信息,并自动按照设定时间保存相关数据,用户可以以表格的方式直观地查阅相关信息。经过进一步分析,系统可以满足旱直播水稻灌溉对数据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土壤墒情旱情实验站建站模式、设备配置、研究方向及总体目标的探讨,采用移植地区有代表性的土壤,进行墒情自动监测,及时准确地分析旱情发展趋势,掌握土壤墒情动态变化规律,以指导农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测定法,对天津市23 685块农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及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天津市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面积比例占73.2%;农田土壤全氮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的面积比例占82,O%;农田土壤磷钾含量较高,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农田土壤磷含量处于丰富水平的占50%以上;农田土壤肥力质量增加与农田施肥水平增长有着密切关系.该研究为天津市农田科学施肥与农田土壤肥力质量提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科学地监测土壤,可以更合理地利用、保护土壤,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监测点的设备、土壤类型、地块小区划分、监测内容、肥情调查、数据库的建立等监测步骤,全面监测土壤,并写出科学的监测报告.  相似文献   

18.
姜仲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405-17407
利用ZigBee技术实现对农田土壤墒情信息实时监测与管理的系统设计,系统以超低功耗CC2430处理器芯片传感器节点、通信软件和监控系统软件实现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信息发布,以无线方式部署并通过Web方式远程提供数据实现土壤信息监测信息的自动连续采集、智能化监测、网络化管理。通过实例应用表明,基于ZigBee技术的农田土壤信息监测系统可靠、实用,有利于野外实施和维护,且具有成本低廉、功耗低、数据通信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伴随着气候条件的多变,干旱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并且区域性的扩散明显,对农业种植和农作物生长影响显著。为了确保农业生产,对土壤墒情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是势在必行的。传统的人工采样分析土壤墒情在时效性和便捷性方面还存在欠缺,而以仪器自动采集土壤墒情信息,通过远程传输的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将是未来墒情观测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FDR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土壤水分连续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新颖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内,竟然没有一个农民在田间劳作。"大棚内安装有7个传感器,分别监测空气的温度湿度、土壤的温度湿度盐碱度和PH值,以及光照变化。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风机就自动启动,遇到严重雾霾或者阴雨天气,补光灯也会自动打开,补充光照。"园区负责人王金升掏出手机,点一点一款智慧农业管理App,"所有信息尽在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