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有较详细分布资料的20属93种花蝽类昆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花蝽类昆虫其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体,计33种,占总数的35.48%,跨古北、东洋二界24种,占总数的25.81%,古北界23种,占总数的24.73%;在世界范围内,中国花蝽类昆虫种的分布类型大致可分为5种,如中国特有分布型、世界性分布型、东亚分布型、古北和东洋界共有分布型、全北界分布型;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西南、华南两区分布的种类最多,合计占总数的32.26%,可见两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陕西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陕西省秦巴山区板栗害虫的种类及其区系组成进行了连续2 a的调查。秦巴山区板栗害虫有6目49科143属184种。食叶害虫25科85属109种,分别占总科数的51.02%、总属数的59.44%、总种数的59.24%;由古北界、东洋界以及古北-东洋共有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1.19%、25.69%、33.03%。枝梢害虫15科25属27种,分别占总科数的30.61%、总属数的17.48%、总种数的14.67%;东洋界种类和其它多界种类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7.04%、29.63%。蛀干害虫5科22属32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4.28%、总属数的15.28%、总种数的17.39%;由东洋界种类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类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1.25%、43.75%。种实害虫5科8属11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0.20%、总属数的5.59%、总种数的5.98%;由古北界种类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27.27%、54.55%。苗木害虫有3科3属5种,分别占总科数的6.12%、总属数的2.10%、总种数的2.72%;由古北界种类和其它多界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昆虫种数的40.0%、40.0%。在这些害虫中,古北界46种,占该区板栗害虫总种数的25.00%;东洋界47种,占板栗害虫总种数的25.54%;古北-东洋界共有种64种,占板栗害虫总种数的34.78%;其它界种类27种,占该区板栗害虫总种数的14.67%。秦巴山区板栗害虫以古北界、东洋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为优势种类。符合陕西板栗分布于古北、东洋两界过渡地带的昆虫区系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3.
宁陕县枯叶蛾科昆虫共有5亚科23属49种。云纹枯叶亚科和斜纹枯叶亚科是宁陕县枯叶科昆虫的优势类群。古北界14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8.57%。东洋界19种,占该县总种数的38.78%。古北—东洋共有种12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4.49%。宁陕县枯叶科昆虫东洋界组分占优势,古北界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次之。东洋界、古北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种三大类群是宁陕县枯叶科主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8个地州27个县的不同生境中进行虎甲科昆虫的种类调查,共采集虎甲科昆虫标本2 218只,经鉴定,隶属2亚科13属45种,分别占中国已知虎甲科昆虫种、属的28.13%和54.17%.在13个属中,genera Neocollyris和genera Cylindera是2个优势属,genera Neocollyris拥有最多的物种数.文章从分类阶元、特有物种、动物地理区划3个方面分析云南省虎甲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在云南省已知83种虎甲科昆虫中,64种为东洋种,19种为古北和东洋两界兼有种,广布种10种.在云南省现有虎甲科昆虫的20个属中,3个属为云南特有属,特有种35种,占云南省已知的虎甲科昆虫种类的42.17%.虎甲科昆虫在7个地理小区的分布,以西双版纳小区和元江小区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相对全国而言,云南省虎甲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宁夏银川地区为害苗木的金龟类昆虫共有3种12属19种。鳃金龟科有11种,占总种数的57.89%;丽金电科4属6种,占总种数的31.58%;花金龟科2属2种,占总种数的10.54%。银川地区不同的金龟种类其危害程度是有差异的。银川金龟类区系组成是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共有14种,占总种数的73.68%。其次为古北东洋两界共有种组分,占总种数的21.05%。组分仅占总种数的5.26%。并提出了金龟类害虫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汉阴县天蛾科昆虫共有5亚科27属52种。云纹天蛾亚科、面形天蛾亚科和斜纹天蛾亚科是汉阴县天蛾科昆虫区系主要组成者和优势类群。古北界15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8.85%。东洋界19种,占该县总种数的36.54%。古北—东洋共有种10种,占该县总种数的19.23%。汉阴县天蛾科昆虫东洋界组分占优势。东洋界、古北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种三大类群是汉阴县天蛾科主要组成成分。这样的区系组成与汉阴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秦巴山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典型生境抽样法,首次对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昆虫物种调查,对该保护区昆虫群落多样性、区系组成、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和昆虫-植被群落组成关系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保护区共有昆虫11目101科233种,其中鳞翅目(Lepidoptera, 68种,占比29.18%)、鞘翅目(Coleoptera, 47种,占比20.17%)、半翅目(Homoptera, 44种,占比18.88%)、直翅目(Orthoptera, 20种,占比8.58%)和膜翅目(Hymenoptera, 20种,占比8.58%)物种较多,为主要群落构成种,其余类群累计34种,占比14.60%;(2)保护区昆虫区系与盐城市在动物地理区划中情况相似,以东洋-古北共有种为主,东洋种较古北种略占优势,即东洋-古北共有种占比为69.23%,东洋种占比为20.71%,古北种占比为10.06%;(3)保护区昆虫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呈现由内陆向沿海,由实验区向核心区逐渐降低的趋势,实验区昆虫多样性最高,核心区昆虫多样性最低;(4)昆虫群落结构受植被群落结构影响,5种不同植被群落中,乔木群落和其他植被群落下的昆虫种群...  相似文献   

8.
湖南天牛科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玉香 《湖南林业科技》1996,23(1):43-46,67
湖南天牛科昆虫在世界昆虫区系中主要归于东洋区系,与古北区共有种亦多。在我国昆虫区划中,华中区特有种占1/5,与华南、西南区共有种占1/2以上。本省以湘西、湘南种类为多。分析表明,湖南天牛科昆虫受气候和地理位置的特殊影响,种类分布明显地表现出东西南北相互交迭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据有较详细资料的1498种昆虫区系分析,本区昆虫以东洋界为主体计901种,占总数的60.15%,古北界71种,占总数的4.74%,东洋、古北二界共有种328种,占总数的21.90%,本区昆虫属东洋界范畴;按中国动物区划分析表明,华中、华南、西南三区的昆虫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在我国东部地区,按长江、淮河、黄河等9条自然分界线,记述了官山产196种昆虫分布区的南北限.  相似文献   

10.
经采集、调查、鉴定,崆峒山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其中有鳞翅目昆虫29科,265属,482种。对鳞翅目昆虫区系分析表明:有古北种398种,占所采鳞翅目种类的82.57%;东洋种47种,占所采鳞翅目种类的9.75%;东洋-古北兼有种11种,占所采鳞翅目种类的2.28%;广布种26种,占所采鳞翅目种类的5-39%;古北种占优势。崆峒山鳞翅目昆虫阴坡种类为阳坡的2.99倍、阴坡昆虫数量为阳坡的2.77倍。崆峒山鳞翅目昆虫1年有1个种数的峰值,出现在7~8月份。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神农架夏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0种,隶属于13目38科,占湖北省鸟类总数521种的26.87%。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4种,湖北省保护鸟类28种,中国特有种鸟类14种。该区鸟类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H)为3.846,均匀性指数(J)为0.785,优势度(C)为0.034。β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S)最高,为0.552 6;阔叶林—水域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052 6。区系组成上,东洋种84种(60.0%),古北种42种(30.0%),广布种14种(10.0%),鸟类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朗乡自然保护区鸟类有17目44科197种。区内鸟类种数占黑龙江省鸟类种数的57.4%,占小兴安岭鸟类种数的77.0%。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8种;按区系类型分,古北种146种,广布种48种,东洋种3种。  相似文献   

13.
以全国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确定的云南分布目的物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区系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第二次调查的重点保护野生种子植物共48科94属136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1属23种,被子植物43科83属113种;在重点保护野生种子植物区系中,属于热带分布类型的最多,有23科49属76种,分别占科、属、种总数的47.92%、52.13%和55.88%,整体呈较强的热带性性质,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富集程度高的热带区域相一致;在重点保护野生种子植物只含1种的20科中,东亚特有科水青树科和连香树科均在分类学地位上较为孤立或起源较为古老。  相似文献   

14.
于2010年6~10月和2011年2~8月,对维西县野生哺乳动物进行了野外调查,调查地点包括塔城镇、攀天阁乡、白济汛乡、叶枝镇、巴迪乡、永春乡、维登乡、保和镇、康普乡等9个乡镇。共记录了55种哺乳动物,隶属8目、21科、44属。其中东洋界种类占全部哺乳动物种数的67.27%,古北种占12.73%,广布种占20.00%。其中属国家I级保护5种,国家Ⅱ级保护10种,省级保护2种,列入CITTES附录的20种。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省镇沅县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14块标准典型固定样地数据,采用分布函数和株数累积分布拟合分析思茅松天然林分直径结构,对思茅松林分的直径分布、树种组成及优势树种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思茅松天然林分的非空间结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天然林分直径分布服从韦伯分布,直径变动幅度较大,且小径阶树木株数最多,随着直径的增大,林木株数开始急剧减少,当直径达到一定值时,株数减少幅度渐趋平缓。各龄组的偏度系数均为正值,径阶分布曲线均为左偏;除近熟林外,其他龄组的峰度系数均为正值,径阶分布曲线均为尖顶峰。研究区内思茅松天然林分的树种组成相对单一,虽有一些其他伴生树种,但数量很少,思茅松所占比例最大,为68.66%,相对多度为68.73%,相对显著度为78.15%,相对频度为13.48%,重要值为53.45%。伴生树种主要有红木荷、南烛、麻栎和茶梨等。  相似文献   

16.
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丁莉  杜凡  张大才 《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98-103,108
在查阅资料及多年实地观察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对云南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云南现有的外来入侵植物计有129种,经对这些植物进行种类、来源、性状的构成以及危害程度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的外来入侵植物有39科,86属。含5种以上的有8科,来源于南美热带的种类最多,达63种,占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的49%;草本植物97种,占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的75%。依据这些外来入侵植物在云南的分布情况和在其分布地的优势度并予赋值,以此划分它们的危害等级。具Ⅰ级危害程度的有6种,Ⅱ级危害程度的有34种,Ⅲ级危害程度的有89种。据此得出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居全国之首,已成为我国外来入侵植物最严重区域的结论。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危害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7.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水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17目48科142属299种。其中留鸟31种,夏候鸟81种,冬候鸟37种,旅鸟150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Ⅰ级7种、Ⅱ级45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77种。属中日保护协定的候鸟154种,占协定总数的67.84%,属中澳保护协定的候鸟42种,占协定总数的51.9%。区系分布属于古北界种的有207种,东洋界种25种,广布种67种。按生境特点分为荒滩农田、水域和人工林3种生态分布类型,各有鸟137种、133种、168种,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5.8%、44.5%、56.19%。调查发现鸟类数量有减少趋势,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2007~2010年间采自甘肃南部的半翅目盲蝽科昆虫,经鉴定共有21属42种.本次调查所得的种类中,以东亚分布型为最多,约占全部种属的23.8%,东洋分布型约占21.4%,古北分布型最少,只占16.7%左右.说明甘肃南部具有较强的东亚区系特色,反映了此地区地处在生物地理学中极具中国固有特色的东亚区系发祥地——中国中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地理特点.其中有甘肃省新纪录8种,分别是远东直头盲蝽、黑角齿爪盲蝽、山地狭盲蝽、横断苜蓿盲蝽、狭领纹唇盲蝽、东亚丽盲蝽、东亚草盲蝽、微小跳盲蝽.  相似文献   

19.
施肥对筇竹笋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筇竹(Qiongzhurea tumidinoda)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竹种,是国家三级保护的稀珍竹种,其笋品质上乘,被誉为“笋中之王”。云南省昭通市是筇竹的自然分布中心,其天然筇竹林面积占中国天然筇竹林面积的73.18%。由于管理缺失,大部分筇竹林长期处于低产、低效状态,资源浪费严重。为充分发挥筇竹资源优势,提高竹笋产量,对低产筇竹林开展了科学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使筇竹发笋时间提前,笋期延长,发笋数量增加,单位面积笋产量明显提高,肥料以尿素+复合肥+厩肥混合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