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查明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化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现状,本试验选择石河子地区148团某牛场(A牛场)、150团某牛场(B场)、133团某牛场(C牛场)、121团某牛场(D牛场)、石河子周边某牛场(E牛场)及136团某牛场(F牛场)六个规模化牛场为研究对象,采用CMT法对试验区牛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经过对480头奶牛、1 868个乳区的测定,共检出196头隐性乳房炎奶牛,阳性乳区数为671,病牛阳性率与乳区阳性率分别为40.8%和35.9%。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5岁以上奶牛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最高(49.61%),3岁奶牛阳性率最低;5胎以上的阳性率最高(45.45%),阳性率最低的为2胎奶牛(31.25%);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随着产奶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产奶量在15kg/d以下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最高(89.13%),15~20kg/d的次之(58.33%),35kg/d以上的最低(14.81%)。  相似文献   

2.
新疆石河子垦区大规模集约化奶牛养殖是从2003年引进澳洲荷斯坦奶牛开始的,2003年以前奶牛品种主要是中国黑白花或地方改良品种。养殖模式以小规模、家庭式散养为主。现石河子垦区引进澳洲荷斯坦奶牛及其后裔存栏数25000头左右,大部分集中在垦区团场50多个集约化牛场进行养殖,奶牛场养殖规模在100-1500头之间。  相似文献   

3.
石河子垦区自2002年至2005年陆续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引进荷斯坦奶牛近17000头。目前垦区荷斯坦奶牛及其后裔存栏约25000头,基本上集中在50多家规模化牛场进行养殖。[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地区奶牛产间距变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地区奶牛产间距变化因素分析乌鲁木齐农垦乳业集团(830011)陆东林,王建梅新疆石河子农学院李跃民奶牛产间距长短是制约牛场经产牛饲养繁殖效益的综合性指标。据郑昌乐(1989)测算,奶牛产间距每超出正常值1天,最少损失0.003头犊牛;英国(1...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新疆石河子地区牛奶尿素氮(MUN)适宜范围和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阈值,本研究统计分析了石河子下野地片区和莫索湾片区牛场2019-2020年MUN数据,通过曲线估计确定了石河子地区适宜的MUN范围是9.36~14.40mg/dL,确定了石河子地区牛场的MUN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阈值是14.69mg/dL。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酮粉法和水杨醛比色法,对采集自石河子和奎屯两个地区的11个奶牛场的奶牛血样进行了酮体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调查了这两个地区的奶牛酮病发病率.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的奶牛酮病发病率为3.33%,奎屯地区的酮病发病率为1.52%.此次酮病调查促进了牛场酮病的监测、治疗及预防工作,有助于提高牛场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受中国奶业协会的委托,自治区奶业办公室于2017年4~5月间,组织3个专家组分阶段对新疆西域春乳业、新疆天润乳业、阿克苏新农乳业、石河子花园乳业等企业申报的17家牛场,进行国家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奶源基地的现场认定。专家组依据中国奶业协会制定的现场认定标准,对各牛场按牛场布局、奶牛存栏、饲养设施设备、疫病防疫检疫、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牛奶产量及质量安全等  相似文献   

8.
新疆石河子生鲜牛乳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石河子生鲜牛乳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本试验收集整理了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间石河子各牛场交售的生鲜牛乳微生物检验资料。结果表明,石河子生鲜牛乳微生物控制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为有的牛场的鲜乳微生物污染严重,甚至有超标现象。规模化牛场好于养殖小区和小型牛场。  相似文献   

9.
建立奶牛产后监控卡提高奶牛繁殖率北京市南郊牛奶公司金星牛场(100076)蒋宝琪,乔绿奶牛繁殖是牛场技术工作的关键,也是其产生良好效益的前提。金星牛场作为北京市最大的牛场,多年来十分重视繁殖工作,认真落实规范,建立了奶牛产后监控卡,对繁殖指标的提高起...  相似文献   

10.
近日.北京市最大的奶源基地——北京日升德龙养殖中心在延庚县龙庆峡风景区内落户,该基地牛场占地100余亩,现存栏奶牛500头,饲养规棋在年底可达到1000头.品种为荷斯坦奶牛。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统计和研究石河子垦区大中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及治疗情况,选择石河子垦区6个大中型奶牛场2 600头奶牛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临床型乳房炎进行鉴定及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 600头奶牛在4—9月份临床型乳房炎发病270头,发病率10.38%;10—3月份发病163头,发病率6.99%。目前在石河子垦区大中型牛场一般常见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左旋咪唑拌料、青霉素钾或先锋Ⅴ等+糖皮质激素、中草药组方和青霉素钾或先锋Ⅴ等+中草药组方等。结果,经过预防和治疗后,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4.92%;10—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3.00%。调查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用药对临床型乳房炎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奶牛的繁殖障碍即奶牛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症,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不孕症的发病率亦提高.据对台前县21个牛场的500头适繁母牛调查,不孕症发病率为24.3%.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统计和研究石河子垦区大中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及治疗情况,选择石河子垦区6个大中型奶牛场2 600头奶牛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临床型乳房炎进行鉴定及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 600头奶牛在4—9月份临床型乳房炎发病270头,发病率10.38%;10—3月份发病163头,发病率6.99%。目前在石河子垦区大中型牛场一般常见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左旋咪唑拌料、青霉素钾或先锋Ⅴ等+糖皮质激素、中草药组方和青霉素钾或先锋Ⅴ等+中草药组方等。结果,经过预防和治疗后,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4.92%;10—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3.00%。调查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用药对临床型乳房炎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中国东北地区奶牛场饲养管理情况,本次专项调研收集了黑龙江、辽宁、吉林存栏量100头以上的61家规模化养殖场的数据。通过对牛场牛群精细化管理以及健康情况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评估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配种选用公牛精液时考虑母牛难产、围产期时将后备牛与干奶牛分开饲养、新产牛与其他泌乳牛分开饲养的牛场占比均超过50%,49.2%的牛场将头胎牛与经产牛分开饲养,其年均产奶量分别较未采取相应措施的牛场高11.0%、11.1%、7.9%、27.3%、21.0%;(2)90.2%的牛场会定期评估牛群体况,其年均产奶量较没有定期评估牛群体况的牛场高15.0%;11.5%的牛场奶牛体况偏瘦或偏胖,其年均产奶量低于奶牛体况正常的牛场;(3)尽管产后瘫痪发生率在0.5%以下、酮病发生率在1%以下的牛场占比均超过50%,但产后瘫痪、酮病在产奶量高的牛场发生率偏高;夏季高产牛乳房炎发生率高,更应关注。综上所述,牛场应注重分群及其他精细化管理,并关注牛群的健康状况,以期获得更高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炎是影响奶牛人工授精提高受胎率的重要因素,各牛场每年都因奶牛子宫内膜炎致使奶牛屡配不孕、隐性流产,导致奶牛空怀期延长,更有甚者部分奶牛因久治不愈而被淘汰,严重影响各牛场的经济效益。笔者将自己的工作体会加以归纳,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牛场配种繁殖工作是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尤其是高产牛场,如何搞好奶牛的选种选配、做好奶牛的繁殖工作、为奶牛持续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已经成为当前牛群管理的关键因素。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奶牛的配种繁殖工作应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普遍发生的子宫炎症,继续发展会成为子宫炎和化脓性子宫炎,常引起全身感染而发展成为败血症,该病是导致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近两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新疆石河子四个500头规模的奶牛场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11%,占不孕奶牛总数的68%。由此可见由子宫内膜炎造成的繁殖障碍引起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8.
我场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广州香满楼牛场(510642)朱华新,庞木福,刘灿华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防治奶牛乳房炎是牛场兽医工作的重点。在国内外有很多报道,经验是非常可贵的,我们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运用。我们牛场的饲养方式是散栏放养,自由采食,分...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通州宋庄奶牛合作社里.500头奶牛不仅仅是用来生产牛奶的,而且它们还有一样重要作用.那就是利用它们的粪便发电。发电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牛粪中释放出来的甲烷气体,为发电机发电提供必要的能量。像这样以牛场为基地,利用动物粪便发电的作法.在北京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20.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原因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奶牛子宫内膜炎严重影响奶牛繁殖和产奶量,而且增加饲料消耗和治疗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在生育力扰乱的奶牛中有60%—70%是由于产后子宫感染所引起。为了分析其发病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治疗效果,笔者于1986—1990年先后对沙湾县、145团、昌吉州、142团、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的一些奶牛场和个体户的1654头适龄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