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晚稻在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一次韶峰液肥能明显改善水稻的经济学性状,促进水稻的生殖生长,对防治水稻稻飞虱有一定的效果,且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试验区早、晚稻的增产率分别为7.8%,12.9%,每公顷分别可增加纯收益520.5和1 566.0元.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液肥可以在益阳市早、晚稻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小麦纹枯病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近20年来小麦纹枯病危害有普通加重的趋势,对小麦高产稳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小麦纹枯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危害损失、抗性遗传、抗病机理、抗源筛选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小麦纹枯病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缺乏简便可行的抗性鉴定技术、稳定高抗抗源和有效研究手段,提出了运用复交、近缘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新抗源,利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遗传研究和辅助抗病育种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旱稻孢囊线虫的田间发生动态,明确旱稻孢囊线虫的防治指标。方法 2016–2018年对长沙地区一季晚稻的旱稻孢囊线虫发生规律进行了定期定点调查,采用田间小区接种的方法测定了其不同群体密度下一季晚稻的损失,建立了旱稻孢囊线虫群体密度与产量损失的回归方程。结果 旱稻孢囊线虫发生动态调查结果表明,孢囊高峰期主要出现在水稻分蘖期末、孕穗期和黄熟期,推测旱稻孢囊线虫在长沙地区一季晚稻每年发生3代。小区接种试验测产结果表明,旱稻孢囊线虫对水稻株高、有效穗数、实粒重、结实率等农艺性状产生不利影响;每1mL土壤接种卵量≥4个,旱稻孢囊线虫危害较为严重,被害株实粒重损失在19.4%以上,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结论 我们分析了旱稻孢囊线虫发生世代数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指标。研究结果可为指导长沙地区旱稻孢囊线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4~2005年,在稻曲病防治新药剂筛选及药剂防治适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超级杂交中稻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和螟虫等主要病虫发生量大及危害严重的特点,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形成了一套适合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的专用技术。该技术对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害防效达80%左右,对虫害防效达90%以上。与常规病虫防治技术相比,该技术成本相当,增产增效非常明显,同时可减少对环境及稻谷的污染,实现超级杂交中稻无公害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有机水稻的生产过程中对病虫害应提倡容忍,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生物农药,不能使用化学合成农药。通过一年的实践,采用稻田多次翻耕、人工除草、使用性诱剂及杀虫灯、合理利用诱集植物、适时放水晒田、合理使用生物农药等多种技术手段后,在一季晚稻拔节孕穗期时,有机水稻的各个品种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的发生为害程度与常规防治区均无显著差异,只有杂草防控方面比常规防治略差。在一季晚稻抽穗扬花期时,有机水稻的各个品种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杂草的发生为害程度与常规防治区均无显著差异,且纹枯病的发生为害程度比常规防治还轻。  相似文献   

6.
陈焕承 《杂交水稻》1993,(3):25-26,33
杂交水稻根系强大,晚稻育秧期间温度高,秧田播种较稳,为秧田阶段的分蘖创造好的条件,可使秧田分蘖产量占总产量的20%~30%。通过多年对分蘖习性的观察,认为正确促控分蘖是杂交晚稻增加产量降低消耗的中心措施。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11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10.1叶期(11叶品种)和孕穗期施用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或12.5%氟环唑悬浮剂等药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最好,可作为水稻生产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8.
就30%爱苗乳油对杂交制种稻后期病害防除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纹枯病发病初期和破口期用药(间隔15 d左右),每667m2用15 ml对纹枯病具有良好防效;在剑叶叶枕与倒二叶枕重叠和破口期每667m2用15ml各1次防治稻粒黑粉病,具有极好的防效。且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加结实率,提高种粒光鲜度。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同时病虫害防治也是制种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笔者在10多a制种实际中积累了一点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杂交水稻制种区病虫害发生的规律1.1病虫害的主要种类(1)稻瘟病。杂交水稻制种一般以本田分蘖期的叶瘟和抽穗授粉期的穗颈瘟危害较大。(2)僵苗。属于生理性病害。低温、高温、缺素、有毒物质等都可能引起僵苗。对父本危害较母本严重,造成分蘖减少,生育期推迟,从而影响花期相遇,降低结实率。(3)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制种本田父本分蘖盛期以后,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郴州安仁烟区烟稻轮作制下,烟稻栽培的最优配套技术,采用烤烟品种‘云烟87’与晚稻杂交品种‘C两优448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终采期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及对配套的晚稻品种播种期、移栽期、安全齐穗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24日采收的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主要化学成分指标最优,上中等烟比率为91.4%。从配套的晚稻播插期来看,6月9~23日播种,7月12~26日移栽,晚稻C两优4488均能安全齐穗,产量则以6月16日播种、7月19日移栽最高。从烟稻产量和质量综合考虑,建议在安仁烟区,上部烟叶的终采期可推迟到7月20日以后,晚稻的播种期应在6月中旬,晚稻的移栽期以不超过7月25日为宜。这样既能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又能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实现烟农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1.
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纹枯病已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其危害日趋严重.系统地综述了玉米纹枯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及致病因子、发病传播、危害损失、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研究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选育、鉴定综合性状好、高抗的玉米品种是防治玉米纹枯病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应加强玉米纹枯病抗性机制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加强玉米纹枯病抗病基因的定位、克隆的研究,同时广泛开展抗病性鉴定,为选育包括纹枯病在内的多抗性玉米杂交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植物动力2003作为植物微量元素营整合液,对大麦单二分别在苗期、孕穗期、苗期+孕穗期进行喷施。试验结果发现,植物动力2003能明显促进大麦根系发育,促进茎叶生长,有效增加后期单株绿叶数,延长叶片的功能期,进而促进了光合作用,提高了粒重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玉米纹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试验小区人工接种和大田普查观测了玉米纹枯病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绘制了病害季节流行曲线。结果表明,井冈霉素对玉米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效,不同生育期施药防治效果有显著性差异,拔节期是玉米纹枯病的最佳防治适期。发病初期摘除病鞘、病叶能有效降低玉米纹枯病的危害,在施药的同时结合摘除病鞘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调花宝对杂交水稻制种亲本抽穗开花习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1998-2000年对调花宝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育系孕穗期或破口期,恢复系幼穗分化Ⅶ期施用调花宝,能提早抽穗,提早花时,延长不育系开颖时间,提高柱头外露率;在制种大田施用。可调节父母本花期,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5.
防御秋寒对杂交晚稻的危害很重要,秋寒影响抽穗扬花、授粉受精和灌浆结实,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防御低温危害除选用抗寒杂交组合、合理安排播期、育壮秧等基本措施外,在低温侵袭前后及危害期间,还必须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如灌水增温、喷面水调温、人工授粉、施草木灰、喷叶面肥、喷“九二○”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区及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氯化碱对小麦茎蘖穗期籽粒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孕穗期,抽穗始期和开花结实期分另喷施500,1000及1500mg/L氯化胆碱后,小麦籽粒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孕穗期和抽穗始期喷施1000与1500mg/L效果最为显著,对其产量构成的分析表明,粒重及茎蘖穗粒数的增加,尤其是分蘖穗粒数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鹏 《北方水稻》2023,(2):27-29+36
为明确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的始发期和病情扩展蔓延关键影响因子,利用4 a的纹枯病病情田间调查数据和气象数据,确定水稻孕穗期是纹枯病的始发期,使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夜间大气温度是影响黑龙江省纹枯病病情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8.
寒露风对双季晚稻的安全生产有很大影响。为明确抗寒剂S-诱抗素的最佳喷施时期,于2017—2018年在湖南衡阳县开展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不同时期喷施S-诱抗素对机插双季晚稻产量构成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喷施时期处理间产量有差异,表现为始穗期>孕穗期>齐穗期>齐穗后7 d;其中,始穗期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孕穗期与齐穗期处理产量差异不大,而齐穗后7 d处理产量显著降低。(2)CAT与SOD活性均以始穗期处理最高,其次为齐穗期处理;而POD活性以齐穗后7 d处理最高,其次为始穗期处理。(3)相关分析表明,群体总实粒数、CAT、SOD活性与实际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S-诱抗素作为晚稻抗寒剂的最佳喷施时期为始穗期,其抗寒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叶片CAT、SOD活性与总实粒数。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2016,(1):31-32
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母本如金23A、Y58S等在分蘖期易感纹枯病,花期如遇阴雨高湿天气,异交结实的种子易感稻粒黑粉病。通过对比试验表明:在分蘖终止期每公顷用爱苗225~375 m L对水675 kg喷施,防治纹枯病效果理想,药效亦长,且叶片在后期仍保持清秀,延长了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在齐穗期喷施375 m L/hm2爱苗能有效防治稻粒黑粉病,且谷粒色泽鲜亮,有利于提高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5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智能人工气候室条件下,研究了极端高温对杂交中稻结实率的影响与肥水调控效果.结果 表明,孕穗期和抽穗期日均温33℃以上对结实率的影响显著,38℃以上时结实率急剧下降,抽穗期遇38℃高温,参试品种的结实率均在10%以下;孕穗期受高温影响明显比抽穗期小,33℃条件下,孕穗期高温产量损失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