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无致病力hrp-突变体防治茄科蔬菜青枯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一条可有效控制茄科蔬菜青枯病的生防途径,以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的无致病力青枯菌hrp-突变体为材料,针对茄科蔬菜青枯病进行有关生防体系、防治潜能及其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致病力hrp-突变体对致病青枯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在植株体内定殖,并在预接种后阻止致病青枯菌的增殖。最优生防体系为采用改良蘸根接种法用无致病力hrp-突变体预处理24h后再接种致病菌,对青枯菌生理小种1引起的番茄、茄子、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达64%以上,其中对hrp-突变体的野生致病菌株引起的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接近90%,对该野生致病菌接种辣椒、茄子引起的青枯病防治效果也在75%以上,且持效期长、稳定性好、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2.
 从番茄、烟和木麻黄根围土壤中分离了606个Pseudomonas spp.菌株,94a和22a对番茄、烟和花生青枯病有一定效果。用番茄青枯菌和花生青枯菌通过Co60辐射和紫外光诱变的无致病力菌株,25c、55b对番茄青枯病;45b对花生青枯病;107b对花生青枯病;有一些效果。但不够理想。试验结果证明从植物根围土壤筛选有拮抗作用的P.spp.有可能用于防治青枯病。  相似文献   

3.
番茄细菌性青枯病是由青枯细菌(Ralstoniasolanacearumnov.comb)所引起的世界范围发生的重大病害。本研究通过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无致病力青枯菌株ATm044和Asp061对有致病力的青枯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处理番茄后对青枯病产生抗性;2菌株可在番茄体内定殖并繁殖,移栽浸根是最佳  相似文献   

4.
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番茄青枯病是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化学防治效果不佳,且对环境不友好。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应用无致病力青枯菌菌株、拮抗细菌和生物技术等方法对番茄青枯病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防治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林木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植物土传病害,我国南方多种树种被其侵染发病。本文介绍了我国林木青枯病的发生情况,概括了青枯病检测与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孢杆菌Bs916防治番茄青枯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MS平板植物组培法、温室盆栽试验和微生物特异性平板分离检测技术,评估了枯草芽孢杆菌Bs916对番茄的促生、防治青枯病的作用,研究了菌株Bs916对番茄根表及茎内青枯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和对番茄根围可培养微生物含量的影响。在植物组培MS平板中,枯草芽孢杆菌Bs916对番茄植株鲜重具有促生作用,播种15 d后,其鲜重达79.8 mg,比未处理对照增加9.61%。盆栽试验显示,枯草芽孢杆菌Bs916灌根处理番茄后14 d,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达55.6%;菌株Bs916处理番茄后,番茄根表、茎内青枯菌含量和未处理对照的青枯菌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随着时间的改变而逐渐下降的趋势,菌株Bs916处理的根表青枯菌含量约为未处理对照的1/100~1/10,而茎内青枯菌含量为未处理对照的1/50~1/2。此外,菌株Bs916的施用对番茄根围土壤中细菌种群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对真菌具有先促进后快速抑制的作用,而对根围放线菌则无显著性影响。以上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s916具有潜在的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田间应用前景,也为其田间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细菌性青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是植物上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细菌病害。1964年凯尔门报道世界上青枯病寄主已超过200种。国内六十年代前,关于此病仅有零星报道,颇少研究;六十年代中,广东省农科院在省内曾作过调查,并从多种植物上分离到青枯菌;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多种植物上的青枯菌危害日趋严重,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并出现了—些新的寄主植物,其中桑、甘薯、聚合草等只有我国报道发生青枯病,研究和防治工作也随之逐步开展,现将我们1979年以来调查结果及各地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植物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learuw E.F.Smith)是一种重要细菌性病毒,在我国马铃薯、甘薯、花生、番茄等许多种农作物上造成很大危害。近年国际上对青枯菌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已在分子水平上开展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姚革 《植物保护》1989,15(1):31-33
细菌性青枯病最早报道于1864年。1896年美国的Erwin Smith鉴定并描述了植物青枯病的病原菌,定名为Pseudo-monas solanacearum(青枯假单胞杆菌)。从此,世界许多地区广泛报道了由青枯假单胞杆菌引起的各种植物上的青枯病。本病主  相似文献   

10.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严重威胁着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冠菌素(Coronatine, COR)是由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产生的化合物,结构类似于茉莉酸异亮氨酸(JA-Ile)。本研究通过观察COR处理番茄后接种R.solanacearum的症状表现,发现COR处理的番茄植株比未处理的对照组青枯病发生症状轻。为进一步探究COR如何影响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对COR处理后接种R.solanacearum 24 h的番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发现,COR处理共诱导了2122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998个上调表达基因和1124个下调表达基因。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发现COR主要影响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此外,COR还诱导JA合成通路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以及抑制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COR在植物-青枯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转座子Tn5诱变植物青枯菌获得了世界首例植物青枯菌胞外蛋白输出缺失突变体(简称eep突变体)。该突变体在缺失了许多胞外蛋白(包括有植物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酶类和纤维素酶类)外输功能后,也失去了对寄主的致病力。因此,该类突变体有可能被应用于植物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本文主要是针对eep突变体在番茄上的定埴能力和生防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抗烟草青枯病菌的芽胞杆菌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a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此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烟区普遍发生,其中以广东、福建、湖南、四川及贵州烟区危害较重。烟草青枯病自发现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在生产中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无致病力菌株防治番茄青枯病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作者通过分离筛选自然弱毒株、60Co辐射诱变和EZ-Tn5插入诱变,分别获得3、12和40株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经盆栽番茄苗致病性检测,15 d后均未发病,证实均为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进一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试验表明,从番茄青枯病发病田块分离的无致病力突变菌株FJAT1458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100%。该菌株能定殖番茄植株根系土壤、根部和茎部,定殖数量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并且接种浓度越大、苗龄越小,定殖数量越大。从构建的防效模型可以看出,不同接种浓度条件下,植株发病率随时间变化符合的回归方程不同,相关系数R值也不同,接种浓度越大,R值越小。本研究获得的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FJAT1458对番茄青枯病具有很好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4.
芽孢杆菌B47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不同接种方法测定番茄内生芽孢杆菌B47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室内防效,结果表明,接种B47菌17d后再接种茄青枯雷尔氏菌的植株能较好地防治番茄青枯病,防治效果为81.25%;B47菌和茄青枯雷尔氏菌同时接种的植株对该病的防效较低,仅为16.67%。B47菌株与根围链霉菌St103菌株混合施用室内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为62.52%,田间防效为81.82%。  相似文献   

15.
番茄辣椒青枯病及其防治黄绍岗(广西植保总站)番茄辣椒青枯病在广西普遍发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群众叫番茄瘟、辣椒瘟。此病除为害番茄,辣椒外,还为害茄子、烟草、马铃薯等。1症状识别青枯病主要侵染番茄、辣椒的根及茎基部。病菌侵害根部一般是从根尖开始,根尖受...  相似文献   

16.
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在烟草生产中,青枯病严重为害国内外烟草的产量和质量。青枯菌种以下分类较为复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青枯菌的生化型、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烟草青枯菌系的构成及烟草与青枯菌互作提供分析信息,并为烟草青枯病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为烟草青枯菌生理分化及致病型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姜瘟病病原细菌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栽培的姜上发现有几种细菌为害,分别引起叶枯、软腐和蔫萎等症状,而一般所谓"姜瘟"是指为害最严重的萎蔫型细菌病害。根据江苏和山东两地姜瘟病细菌的形态、染色反应、生长适温、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血清反应和致病性等性状的测定,并与番茄的青枯病细菌进行比较,证明引起姜瘟的细菌是青枯病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Ianacearum(Smith) Smith)。初步交互接种试验证明,姜瘟菌株与番茄青枯菌株的致病性有一定的差异,姜瘟菌株对番茄的致病性很弱;而番茄青枯菌株则不能为害姜。  相似文献   

18.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属茄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烟草重要病害之一,该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细菌性病害。介绍烟草青枯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0702和GP7-13对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防治和增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室近年从我国植物细菌性青枯病流行地区植物根围分离到了800余株细菌菌株。经室内测试,其中有2株芽孢杆菌(Bacillusspp.)菌株,在温室盆栽试验中对番茄青枯病[Ralstonia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etal]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对植株有较强的促进生长作用。在湖北、四川和北京郊区的田间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青枯病防效和对马铃薯的增产作用。本文将报道这方面研究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拮抗菌和青枯菌接种体的准备 无菌条件下从原菌种管矿油斜面上分别挑取芽孢杆菌菌株GP7 13、0702菌苔少许,在NA平板上划线,30℃条件下培…  相似文献   

20.
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应用无致病力青枯菌菌株、拮抗细菌和生物技术等方法对番茄青枯病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防治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应用前景进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