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罐罐茶的冲泡 罐罐茶起源于我国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少数民族同胞常围住火塘,边烤(或煮)边饮罐罐茶,久而久之,习惯成俗。喝罐罐茶不但能祛除风寒,还能补充因高山地区蔬菜缺乏而造成人体某些营养物质的不足,有益于健康。随着茶文化的兴起,罐罐茶已成为富有民族情趣的特色茶饮。现在此作一介绍。 1.彝族同胞的罐罐茶 居住在云南楚雄自治州的彝族同胞,嗜茶如命,已到“宁可一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的境地,他们日常饮的就是罐罐茶。彝族同胞的罐罐茶冲饮方法较为独特,他们用专用的单耳陶罐…  相似文献   

2.
贵州作为产茶大省,有其独特的茶史文化和茶俗,但山高路远,道路崎岖,以至于茶史文化传播不足。再者,加上文字记载少,更是难以提取和推广。为便于了解贵州茶史文化和茶食茶俗,文章从气候和茶树生长条件方面简述了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并从汉魏六朝至近代论述了贵州茶史文化发展史;从各民族的茶中,如干劲汤、罐罐茶、擂面茶、姑菁茶、打油茶以及坡柳"娘娘茶"等概述了贵州民族代表性茶食俗。  相似文献   

3.
故乡在滇西北的崇山峻岭中,名的“博南古道”便从故乡永平穿过.这是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物产丰富,遍地是故事,处处有传说,山山岭岭是绿茶的明古县,不仅以独特风味的永平白木瓜、永平香菇豆豉、永平卤豆腐闻名遐迩,还以盛产核桃、板栗、鸡()称.故乡人以此为荣,每有外人提及,便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然而我觉得那香味醇厚隽永的罐罐茶更值一提.  相似文献   

4.
20年春季全国大中小学实施了网络教学活动,各学校在网络教学的实施中,效果不尽相同,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这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存在的短板与问题,很多学校并没有有效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和应对预案,为此我们学校将突发事件应急作为研究内容,开展学校安全管理方面专项研究,探讨在农村中学如何实现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学校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是学校的日常工作,学校突发事件应对应该熟练和准确,这与甘肃老百姓煮罐罐茶时防治茶水外溢一样,需要经过演练和预防。  相似文献   

5.
茶啤酒是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加入茶或茶提取物得到的兼具茶与啤酒双重风味的新型啤酒.茶啤酒的开发不仅可以丰富啤酒的种类、风味和生理功效等,还可以提升茶叶资源的附加值和利用率,有助于促进茶与啤酒产业的共同发展.然而,茶啤酒在原料处理、发酵工艺和澄清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本文结合了近年来茶啤酒相关研究,系统总结茶啤酒原料的前...  相似文献   

6.
《茶风》选录了伟权仁弟近几年写的散文、随笔,内容多为茶与茶文化.作者工作在我家乡余姚多年,后调任宁波.我和他相识却出自十年来的茶缘,以茶论文、以文识人,乐意为《茶风》出版写序. 《茶风》文章曾见诸省、市及其以上报刊.如今结集成书,如同散落在大地的明珠,拾掇连接成串,嵌镶成片显得璨亮醒目.它纵向以河姆渡文化中的原始茶遗存为起点,挖掘数千年沉积的茶文化,直至当代著名的茶人茶事.横向辐射面广,作者立足浙东,由海上茶路启航地生发开去,写了茶在国内外的影响,尤其是日、韩、东南亚国家,直至中亚西亚地带.  相似文献   

7.
海南的野生茶树在植物形态分类学上,在植物分类上一般都认为属于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也有人认为是白毛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pubilimba)。五指山市以水满乡为代表,是海南野生茶分布的集中地区,为了进一步明确五指山市的野生茶分类地位,本研究通过在五指山市境内8个居群的野生茶植株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五指山市野生茶树与茶(原变种)、普洱茶和白毛茶(茶的变种)等相比较,在形态方面,五指山市野生茶树更为接近普洱茶,但也有明显的区别,五指山市野生茶的叶子要比普洱茶、白毛茶的叶子大,侧脉稍多;从花形态分析,普洱茶的花瓣多为6~7枚,白毛茶为5~6枚,五指山市野生茶都是5枚。psbA-trnH叶绿体编码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进一步表明,8个居群的五指山市的野茶30个样品为独立的一组,与普洱茶、白毛茶并列。我们认为五指山市野生茶也可确定为茶(原变种)的另一个变种,因此,命名为海南五指山水满茶(Camellia sinensis (Linnaeus) Kuntze var. shuiman F.Su and X.B.Yang),简称水满茶。  相似文献   

8.
水仙茶考略     
水仙茶是我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是乌龙茶类中的一颗明珠.人们在欣赏水仙茶树婷婷绰约的美姿,品味水仙茶沁人肺腑的馨香时,水仙茶的发源地建阳市小湖镇大湖村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早在清道光(1821年),小湖镇(时属瓯宁县,今建瓯市)大湖村便发现有人工培植水仙茶.清道光《瓯宁县志》记述:"水仙茶出禾义里(今小湖镇),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山上有祝桃仙洞.西乾厂某甲,业茶,樵采于山,偶到洞前,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栽园中.及长采下,用造茶法制之,果奇香为诸茶冠.  相似文献   

9.
Miang茶是泰国北部地区居民一类传统日常食用的腌茶,是一种将茶树鲜叶通过腌制发酵的方法制得的食品.文章回顾了该茶的历史,论述了该茶的采摘与加工工艺,简述了亚洲相关国家如中国、日本、老挝、缅甸等地的腌茶,论述了Miang茶在泰国北部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经济价值.探讨了这种天然的发酵类茶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种类及相关菌群对人体健康的益处.最后论述了该茶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Miang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知道云南的普洱茶好喝,老班章茶更好喝,但是很少有人能买得到真正的老班章茶. 老班章是一个地名,坐落在比邻缅甸的边境线上,是哈尼族村寨,属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自治乡班章村.老班章茶不是台地茶,是老树茶.茶树龄大多在三四百年以上,有的是上千年.老茶树能抗病虫害,不用施肥喷药,是原生态茶.古茶园分布在原生态密林中,土壤以落叶和沙壤混合型为主,地肥壤厚,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造就老班章茶口感特殊,品种特征明显,成为少有的最原始的原生态普洱茶.村里现存近5000亩古茶园,年产青毛茶约五六十吨.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赖以为生的茶树,遵循手工土法炒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回甘持久,在普洱茶中历来被民间尊为"王者"、"茶王"、"班章王".对喜欢普洱茶的人来说,班章二字犹如雷声灌耳,茶友都以能拥有一饼纯正的老班章茶为炫耀的资本.  相似文献   

11.
佛教禅宗对中国茶化尤其是中国茶道所作的贡献是突出的.禅宗在推动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对植茶圃、建茶山;对中国茶化的向外传播等方面都起了推动作用.更使人不可忘怀的是,禅宗在饮茶意境的创造,把饮茶提高到悟道的宗教哲学高度,正所谓“茶禅一味”,其历史贡献在中国茶化史上写下了重重一笔.本试图就“茶禅一味”谈谈笔的浅显理解,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昔归行记     
临沧的茶人没有不知道昔归茶的.帮东昔归茶品质超群,古来就有传颂.尤其是近年来,昔归古树茶被炒得沸沸扬扬,其价格之高,原料争夺之激烈,恐怕是非行业内的人可以想象的. 初识昔归茶,是在2007年.尽管早就知道昔归茶历史悠久,品质奇佳,但以前交通不便,昔归茶实不易得,没机会品饮.2007年春季,一个在邦东乡当乡长的学生,给我带来两个一斤一坨的圆坨茶(不是沱茶).  相似文献   

13.
有女如茶     
如果说诗人如水,女人就是诗人杯中的茶,浅淡甘露、蓊郁茂发;如果说男人如山,女人就是山下盘绕的茶,沿山而立,顺溪而生.大地造就万物,日月孕育精华,一片叶,春秋事,一杯茶,万种情. 《诗经·郑风》载“出其东门,有女如茶”.苏东坡诗云:“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茶,如女人;女人,如茶.春生茶,重水,茶韵回甘;秋生茶,重香,茶韵浓长.都说,女人如茶.嗅一律芬芳自娱,听一首轻音慢思,沏一杯清茶静品.安然的午后,朦胧的清晨,一席茶语,一缕清音,共品“如茶女人”.  相似文献   

14.
眉茶是我国主要出口茶类,年外销量约150万担。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殷切,价格亦较坚挺。出口眉茶主产于浙、皖、赣,现在,四川、湖南等省也有所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茶厂,眉茶生产发展更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为了配合外销眉茶生产的需要,拟在1988年12月13~23日举办“外销眉茶加工技术培训班”。学习内容: 1.眉茶精制技木; 2.眉茶(长炒青)初制技木; 3.眉茶拼配实习; 4.眉茶初、精制茶机性能与组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07,(3)
为提高普洱茶的知名度和打造普洱茶品牌,充分体现普洱茶的文化与收藏价值,大力倡导茶为国饮,普洱当先,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云南省第二届普洱茶交易会暨思茅  相似文献   

16.
据《宋史》等相关史料研究,宋代末茶的主流是水磨茶,即利用水力驱动磨盘磨出来的末茶,而茶臼、茶碾、茶磨等小玩意儿只不过是上流社会的茶道工具而已.宋代水磨茶曾一度被朝廷所垄断,规模很大,并制订有专门的水磨茶法,设置有专门主管水磨茶事务的提举京城茶场所.宋代名画《闸口盘车图》应该就是当时官营水磨茶场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7.
缪炜  徐晔 《福建茶叶》2022,(4):96-98
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茶文创产品设计中,有助于使茶文创产品设计达到最佳效果.本文以传统文化元素在茶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为背景,阐述茶文创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具体应用策略,以期推动国内茶文创产业实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夏季是茶园病虫害的多发季节.各地茶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茶炭疽病、茶饼病、茶假眼小绿叶蝉、茶叶螨类、茶卷叶蛾、茶细蛾、茶毛虫、茶黑毒蛾、茶丽纹象甲、茶黑刺粉虱、茶蚜等.主要病虫害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从荼论茶     
我国是茶的祖国.世界上各国的茶文化,莫不直接或间接地与我国有密切关系.由于历史湮远,有关茶文化的起源等诸多问题,如今在学术界尚未能彻底搞谤楚.即如茶的名字,亦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本文拟综史藉、茶书及文字、音韵之资料,从茶论茶。有不当之处,请海内专家指正是幸。  相似文献   

20.
Sasaoka等人对L——茶氨酸在活体内和离体内的生物合成进行了研究,弄清了其合成机理.但对于茶氨酸在茶树体内的降解,知道得甚少.Riro和Konishi等人报道:在茶树幼苗内,茶氨酸分子中的乙胺部分,结合成儿茶素.这表明茶氨酸不是最终产物,它也参与茶树体内其它化学成分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