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处贫困山区的赤峰市喀喇沁旗四十家子乡,下大力量加快绿化建设步伐。自1988年以来,这个乡的林木以年造林超万亩的速度增长。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80%。目前,全乡有林面积已达1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1%,植被  相似文献   

2.
杨树是白城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建国以来,杨树造林保存面积达600多万亩,占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95%以上,早期营造的已开始采伐利用。但是白城地区杨树造林技术和经营管理是比较粗放的。经1979年林业普查和近年的林木生长量测算,全区杨树人工林总蓄积约为500多万立方米,平均每亩不足1立方米,而且低产林面积还很大,其中“小老树”35万亩(已改造20万亩),速生丰产林仅4万多亩。从林龄看,幼龄林占66%,中龄林占25%,近熟林和成熟林约占9%。  相似文献   

3.
<正>七坡林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大一型国有林场,位于广西绿城南宁,林地跨越南宁市江南区、良庆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崇左市扶绥县等地,属大明山系南向西支的延伸地带,这里的气候十分适宜植物生长,是祖国南疆绿色重要生态屏障。1952年七坡林场建场时,仅有105亩残林。林场根据中央提出的“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利用木材”的林业方针开始大规模荒山造林,到1960年有林地面积已增至20.3万亩,森林蓄积量5381立方米;1974年有林地面积增至20.86万亩,  相似文献   

4.
我场位于赤峰市西南部的茅荆坝林区,是一个以经营天然次生林为主的经营林场。建场三十年来,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初期的10.9万亩发展到33万多亩,蓄积量由建场初期的5.2万立方米增加到66万立方米;共完成更新造林19.7万亩,保存面积16.9万亩,保存率达85.4%;中幼林抚育45万亩次,低产林改造1.5万亩,成熟林采伐2.1万亩,生产木材27万立方米;采集林木种子25万斤。建场以来国家总投资572万元,实现利税455万元,为国家投资的80%。现在经营范围内的宜林荒山都已营造成林。有以白桦、山杨为主  相似文献   

5.
1982年,我们翁牛特旗在林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共造林38.9万亩,全旗农村牧区人均造林1亩,为1981年造林面积的3.2倍。同时,完成造林整地32万亩,育苗4212亩,采集各种林木种子52万斤。  相似文献   

6.
敖汉旗三义井林场是1954年建场的。三十年来共完成造林投资973万元,累计造林面积50万亩,保存面积35万亩。在敖汉旗的东北部形成一个带片连接的人工屏障,对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自然条件及促进农牧副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这个地区土质瘠薄,供林木生长的水肥条件很差,使这些人工林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成了“小老树”,平均每亩林的木材蓄积量只有0.2立方米,有的地方的林木大面积枯死。因此,林场虽然拥有30多万亩林子,但林木质量低,经济效益差,林场今后将如何生存,如何  相似文献   

7.
马古分场建场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林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目前造林面积已达四万六千多亩。其中落叶松林面积27,343亩,占有林地总面积的59.3%落叶松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是培育矿柱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合理经营这些森林,对于增加矿柱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抚育采伐是培育森林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通过抚育采伐,可以加速森林的生长,提高林木质量和木材产量。但是必须进行得当。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字与成就     
巴彥淖尔盟建国初期有林31万亩,其中人工林只有199亩,零星树木2092株,林木覆被率0.2%。三十五年来,巴盟各族人民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运动,截至1983年底,全盟有林面积达到2870万亩,人均2.1亩,是建国初期有林面积的9.5倍,林木覆被率增加到3%,人工林保存面积132万亩,为建国初期的6600多倍;营造农田防护林41万亩,保护农田390万亩,粮食单产由建国初期的104斤增长到1988年的385斤。为了征服乌兰布和沙漠,在五十年代初期营造了长达308华里、平均宽300米的大型防沙林带,在林带迎风面规划了封沙育草区,同时在全盟沙区营造了23.6万亩防风固沙林,起到了阻挡沙漠东侵、保护黄河枢纽工程、保护包兰铁路、保护河套灌区  相似文献   

9.
七十年代开始,三江侗族自治县兴办各种林场193个,造林面积8万亩,目前巩固下来有183个,营造面积扩大到28万亩。近三年来,全县又涌现出联户办的合作林场428个,今春还出现以村办,以木材公司、供销社、乡镇企业公司联合办,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办的林场30个。据统计,目前全县各种集体林场营造面积已达32万多亩,为国有林场营林面积的四倍多,占全县现有林面积的15.3%。由于集体林场的巩固和发展,大大加快了全县植树造林的速度。1987年到3月20日止,全县已完成造林7万多  相似文献   

10.
绩溪县扬溪林场主要以杉木林为主,经营方针是以培养杉木中径级用材林为主,现有杉木林面积909.1hm2。本场积极造林,加强幼林抚育,适时适度进行抚育间伐,合理采伐利用,及时更新造林,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近十年累计完成造林1.2万亩,抚育中龄林8000亩。但近年来在森林经营上也遇到些问题,由于林种树种单一化,相当一部份杉木林  相似文献   

11.
一、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1.主体改革基本完成罗平县国土面积452.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12.1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6.87%。在林地面积中,国家重点公益林133.38万亩,商品林78.81万亩。长期以来,由于森林资源产权不明晰,林木采伐管理较死,林地、林木未能实现有效流转,林业效益较低,林农造林积极性不高,形成了林产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2006年,我县被列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林木及其制品的需求与日剧增,森林大量的采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预计到本世纪末世界森林总面积将由420亿亩减少一半。因此,限制林木的采伐量,节约木材已成为世界面临的当务之急,为适应全球性的木材及其制品供需矛盾日益紧张地需要,从本世纪开始各种人造板(木质人造板和草质  相似文献   

13.
<正> 三岔子林业局开发于1905年,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解放后于1949年建立了三岔子林业局,现已从单一的木材生产逐步发展为森林经营、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综合性的林业企业。现全局总经营面积241727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07253公顷,森林覆盖率77.9%。1964年以来,森林更新跟上了采伐,截止1986年末,人工更新造林保存面积80.6万亩,天然幼壮林126万亩,抚育中、幼成林150万亩次,后备森林资源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4.
桂林地区从1985年开始,改无偿补助造林为有偿贷款造林,1985年至1988年共贷款2 414万元,营造杉木林72万亩,造林保存率81.9%。4年中,桂林地区贷款造林占广西贷款造林总额的20.7%,造林面积占广西造林总面积的18.4%,验收保存面  相似文献   

15.
巴马瑶族自治县定马林场创建于1959年10月,现经营面积4.7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9.1万立方米.全场职工169人,其中在职职工82人.林场主要从事植树造林、森林抚育、林木采伐销售、果树种植销售.林木以马尾松、速丰桉为主.  相似文献   

16.
刺槐林萌芽更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县自1958年大量引种刺槐以来,现已有刺槐林15万亩。其中成林10万亩,疏林5万亩。为了探索采伐更新技术,1982年春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一、试验场地、方法和措施1、试验场地概况:试验地分设在平原和山地。平原区选在晏家屯公社王家庄大队的白马河南岸河滩地上,面积3.5亩;山地选在西皇村公社后马场大队庙西沟,面积50亩,分别进行了不同方法更新试验。王家庄试验地处于平原河滩上;土壤为冲积沙土。伐前林分郁闭度0.4,平均直径18厘米,平均高15米,树龄23年,分布均匀,1982年4月初皆伐。后马厂大队庙西沟南坡,海拔440米,坡度25°,土壤为坡积沙质壤土,林木平均直径14厘米,高7米,树龄22年,伐前每亩45株,分布比较均匀,1982年4月下旬采伐  相似文献   

17.
土默特右旗地处土默川平原,素有“塞外粮仓”之称。前几年,由于全旗林木很少,再加上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要盖房、打家具的人很多,所以木材供需矛盾比较尖锐,滥砍盗伐林木的事件不断发生。一九八○年,全旗造林二万亩,而被盗伐的成林就有四千亩,虽然采取了法制手段加以制止,但仍然不能解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土右旗林业局在—九八二年四月成立了林工商公司,开展了木材及林产品的综合经营。这样,不仅缓和了木材供需矛盾,保护了林木,促进了林业发展,而且活跃了市场,增加了收入,解决了林业系统知青待业等问题。土右旗林工商公司经销的木材大部分销售给农村、牧区,少部分供应给城  相似文献   

18.
我省西昌、凉山地区自1959年开始先后用云南忪进行多次飞机播种造林,现保存约四十万亩。飞播林的特点是;面积大、成活率高、出苗齐、林子密、郁闭快、林相好。为探索飞播林分的生长发育规律,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木材质量,缩短培育周期,从1964年开始进行抚育间伐试验,有的林分已抚育间伐三次。但抚育间伐面积还未达到飞播林四十万亩的20%,绝大部分林分郁闭后,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和重视北京的绿化。北京市委、市政府组织带领全市人民,按照中央关于“普遍护林,严禁毁林,重点造林”的方针,在加强林木管护的同时,广泛开展荒山造林和平原绿化活动。绿化造林面积逐步增长,到1979年,经过森林资源清查,全市有林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32万亩提高到440万亩,林木覆盖率由1.3%,提高到16.6%。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的飞播造林截止2007年,全省已累计完成飞播造林面积3087万亩(宜播面积),成苗成林面积1485万亩,成苗成林面积率48.1%.早期的飞播林大部分已进人中、幼龄林的生长高峰期,林木生长迅速,分化激烈,高密度林分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急待进行抚育间伐.目前,全省急待抚育间伐的飞播林约600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