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以L-天门冬氨酸为原料合成制备L-天门冬氨酸钙螯合物,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L-天门冬氨酸钙螯合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最佳螯合条件:pH值8.0,L-天门冬氨酸∶氯化钙(摩尔比)为2∶1,反应时间(摩尔比)为70min,反应温度(摩尔比)为80℃,此时螯合率为86.92%.通过比较螯合反应前后的红外光谱图证明了氨基酸螯合钙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EM菌液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EM菌液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以COD为主要处理目标的水体中,EM菌液的最适条件为V(EM)∶V(污水)=1/1 000、连续曝气、T>25℃;以脱氮为主要处理目标的水体中,其最适条件为V(EM)∶V(污水)=8/1 000、间歇曝气、T>25℃、pH为中性偏碱;以除磷为主要处理目标的水体中,EM菌液最适条件为V(EM)∶V(污水)=8/1 000、间歇曝气、T>25℃、pH为中性偏碱.考虑到整体性、经济性和实用性,EM菌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最佳条件为V(EM)∶V(污水)=1/1 000、间歇曝气、T>25℃、pH为中性偏碱.  相似文献   

3.
对米曲霉(Aspergillus oryaze)GN-2菌株产中性蛋白酶固体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米曲霉的固体适宜发酵条件为发酵原料麸皮∶豆粉为4∶1(质量比,下同),培养时间60 h,培养温度25℃,培养基加水量10 mL,接种量1×106个/mL孢子悬液2.0 mL,培养基起始pH 6.0,0.02%(NH4)2SO4溶液1 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5℃、加水量20 mL、麸皮∶黄豆粉为4∶1、培养时间72 h的条件下酶活力最高,达1 016.9 U/g。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白茶(微发酵)、红茶(全发酵)、绿茶(微发酵)和乌龙茶(半发酵)4种原材料,探讨浸提剂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对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各个工艺参数优化,得出4种茶叶的最佳提取条件。白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5 min,浸提温度80℃,茶多酚含量为(19.6±0.051) mg·kg-1;红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20 min,浸提温度80℃,茶多酚含量为(13.9±0.022) mg·kg-1;绿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20 min,浸提温度70℃,茶多酚含量为(20.9±0.036) mg·kg-1;乌龙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5,浸提时间20 min,浸提温度70℃,茶多酚含量为(15.4±0.011) mg·kg-1。本实验优化出不同发酵程度茶叶中茶多酚的最优浸提条件,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茶叶利...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249-251
以宁夏海原香水梨为试验材料,采用硫酸咔唑比色法测定香水梨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的含量。在温度(25±1)℃条件下,以超声时间(2~7 min)、最适p H值(1.5~5.0)、料液比(1∶16~1∶30 g/m L)作为影响多聚半乳糖醛酸提取的因素(3因素3水平)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水梨多聚半乳糖醛酸的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 min、溶液p H值4.5、料液比1∶18(g/m L)。  相似文献   

6.
木聚糖酶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usamii)YW-38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角瓶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为:250mL三角瓶装8.0g基料(m(麸皮)∶m(玉米芯)=3.5∶4.5),NH4NO310g/kg,Tween-803g/kg,KH2PO43.0g/kg,CaCl21.0g/kg,MgSO4·7H2O1.0g/kg(均相对于基料),基料与自来水的质量比为1∶1.3~1∶1.4,pH自然;于29℃培养72h,期间翻曲2次,此工艺条件下最高比酶活力为8752IU/g。曲盘发酵工艺条件为:基料与自来水的质量比1∶1.8,其余成分同三角瓶优化培养基,29℃培养68h,比酶活力可达8761IU/g。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蒜片、蒜粉的加工技术,降低大蒜辣素的损失,从而提高蒜片及蒜粉的品质,经试验得出蒜片及蒜粉优化工艺条件为:速冻温度-25℃,大蒜切片厚度3毫米,复合护色剂由0.04%亚硫酸氢钠、0.1%L-半胱氨酸、0.1%维生素C (比例为1∶1∶1)组成,干燥温度55℃,β-环糊精添加量6%。该条件下加工时间短、工艺简单、香味浓、不粘壁,是比较适宜的制备蒜片及蒜粉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对比得到制作玉米乳的最佳加工工艺,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一系列最佳参数:(1)玉米打浆的最佳条件:料液比1∶4、温度60℃、打浆1分钟;(2)淀粉酶最佳条件:温度90℃、时间60分钟、加酶量0.10毫升/100克;(3)稳定剂:通过玉米乳发酵之后的口感以及稳定性的实验结果得到最佳的复合稳定剂为0.20%PgA+0.10%单甘酯。(4)玉米乳的最佳均质条件:均质压力范围是25~30兆帕;(5)玉米发酵酸乳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温度确定为43℃、菌种配比(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确定为1∶1、加糖量确定为3%、接种量确定为4%。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对比得到制作玉米乳的最佳加工工艺,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一系列最佳参数:(1)玉米打浆的最佳条件:料液比1∶4、温度60℃、打浆1分钟;(2)淀粉酶最佳条件:温度90℃、时间60分钟、加酶量0.10毫升/100克;(3)稳定剂:通过玉米乳发酵之后的口感以及稳定性的实验结果得到最佳的复合稳定剂为0.20%PgA+0.10%单甘酯。(4)玉米乳的最佳均质条件:均质压力范围是25~30兆帕;(5)玉米发酵酸乳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温度确定为43℃、菌种配比(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确定为1∶1、加糖量确定为3%、接种量确定为4%。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 6× 3析因试验设计的方法 ,研究了常压下加热温度为 70℃、 80℃、 90℃、 1 0 0℃、 1 1 0℃和1 1 5℃ ,处理时间分别为 2 0、 40和 6 0min ,以及采用 3× 4析因试验设计的方法 ,研究了高压下加热温度 (压力 )为 1 0 5℃ (3 5lb/in2 )、 1 1 0℃ (6 5lb/in2 )和 1 1 5℃ (1 0 5lb/in2 )、处理时间分别为 1 5、 30、 45和 6 0min对全脂大豆粉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常压条件下温度因素对全脂大豆粉脲酶活性、粗脂肪和粗灰分及脂肪酸C1 6∶0、C1 8∶1、C1 8∶3的含量有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 )的影响 ;高压条件下温度 (压力 )因素对脲酶活性、粗灰分、脂肪酸C1 6∶0、C1 8∶1、C1 8∶2、C1 8∶3及氨基酸SER、GLU、ALA、CYS、VAL、ILE、LYS、ARG、TAA、CEAA和PEAA的含量有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 )的影响 ,而不同条件下处理时间因素除对脲酶活性有极显著的影响外 ,对全脂大豆粉其他品质性状均无显著的影响 (P >0 0 5 )。综合分析表明 :全脂大豆粉中脲酶活性随加工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 ,但同时也伴随着其营养品质呈下降之趋势 ;全脂大豆粉较适宜的热加工处理条件是常压处理 1 1 0℃ 6 0min或 1 1 5℃40min、高压处理 1 0 5℃ (3  相似文献   

11.
李松林  蒋长兴  叶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04-22606
[目的]研究马铃薯脆饼的最佳焙烤工艺。[方法]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马铃薯脆饼的焙烤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焙烤条件为马铃薯淀粉与玉米淀粉的配比为3.16:1、和面温度77℃、焙烤温度144℃、焙烤时间16rain、脆饼厚度0.9cm;在该工艺条件下,马铃薯蜥的感官评分值为43.9。[结论]该研究为马铃薯焙烤脆饼的实际生产与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梁晓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63-10867
[目的]研究银杏壳中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乙醇水溶液作提取溶剂来提取银杏壳中的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温度等主要因素对银杏类黄酮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传统醇提取法和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银杏壳中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传统醇提取法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75%,料液比为1∶45(W/V,g/ml,下同),提取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类黄酮的得率为0.503 4%。微波法提取银杏壳中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微波温度为60℃,乙醇浓度45%,料液比1∶30,微波提取时间480 s;在此条件下,类黄酮得率为0.815%。[结论]微波提取法操作极为简便迅速,是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的新型提取工艺,与传统醇提法比较,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研究了温度、时间、料液比对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是影响多糖提取得率的主要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6,温度100℃,时间180 min,在该条件下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为199.36 mg/g。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用中性蛋白酶水解法对稻谷加工副产物碎米进行了蛋白质的提取研究,得到如下最佳提取条件: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55℃、酶的添加量1.0%(w/w)、液固比10∶1。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74.8%。  相似文献   

15.
北冬虫夏草C-58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C/N、培养基pH、光照和温度对北冬虫夏草C 58菌株菌丝体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 58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C/N为 30∶1,最适温度为 22-24℃,最适pH为 6. 5,暗培养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菌丝转色与菌代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挤压膨化木薯粉生产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挤压膨化技术应用于木薯燃料酒精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木薯挤压膨化后用于酒精发酵,通过L18(36)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结果表明,当料水比为1∶2、糖化酶用量100U/g、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45min、酵母接种量0.1%和发酵温度30℃时,酒精体积分数达16.61%,与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相比,酒精体积分数提高了22.76%。[结论]挤压膨化技术和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相结合可以推进木薯燃料酒精行业的大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松节油的包合率及包合物产率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研究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松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并采用显微镜法、热稳定性试验、薄层色谱法(TLC),红外光谱法(IR),气质联用(GC-MS)等对松节油-β-环糊精的包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松节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为松节油∶β-环糊精为1∶8(mL∶g),包合时间2.5h,包合温度60℃;包合物形成一种新的物相,且包合前后松节油的化学组成基本不变;该工艺简单、稳定,所得包合物产率和包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奶浆菌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奶浆菌多糖的最优工艺。[方法]以水为提取溶剂,以超声波作为提取辅助设备,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影响奶浆菌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及其最佳水平范围,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优提取条件。[结果]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奶浆菌多糖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浸提温度、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浸提时间,最优工艺条件是超声波处理时间30 min,料液比1∶25 g/m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为2.5 h。该工艺条件下奶浆菌多糖的提取率为7.16%。[结论]试验得出的最优工艺条件可为奶浆菌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白雪松  杜鹃  刘新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08-7109,7298
[目的]探索超声波提取黄花菜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超声波法提取黄花菜根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花菜根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5(g/ml),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50 min;在此条件下,黄花菜根中总黄酮含量为6.984 mg/g。[结论]该方法优选了黄花菜根中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黄花菜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天然抑菌剂,对野生酸浆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酸浆根茎叶和宿萼两种不同提取物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酸浆根茎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h、料液比1∶30;酸浆宿萼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30;在最优条件下,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