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研究密度与谷子茎秆特性、产量性状及光合指标的关系,并明确黑龙江省谷子的适宜种植密度,以嫩选18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30万,40万,50万和60万株·hm-2共4个种植密度,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谷子嫩选18茎秆特性、抗倒伏性、光合指标及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之间谷子茎节数和茎鲜重没有显著差异;随密度增加,植株节间长度、株高、重心高度、茎秆倒伏指数呈上升趋势;茎粗、茎秆弯折力、光合指标显著下降;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密度为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6 425.0 kg·hm-2。说明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可以获得高产,但加剧了植株个体对资源的争夺,导致单株生长受到限制且加大了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2.
3.
4.
5.
小麦品种抗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从小麦品种茎秆的形态、解剖、生理等方面对影响抗倒性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和总结,综述了评价抗倒性的方法和指标。抗倒性的遗传以及抗倒育种的进展情况,并对本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论述甘肃省谷子早熟品种选育的重要性和谷子早熟品种选育成效的基础上,总结了谷子早熟品种选育的基本经验。同时对谷子早熟性状的评价、早熟育种的指标以及早熟与丰产、早熟与品质、早熟与早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影响小麦抗倒性的主要因素,为小麦抗倒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产上应用较广泛的邯麦16、邯麦17、济麦22、衡4399和石麦22等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小麦品种节间生长特性、茎秆机械强度和倒伏指数的差异。【结果】邯麦17的茎秆机械强度较大(495.6 g),倒伏指数较小(0.749),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且其基部节间短粗,节间壁较厚,基部节间的鲜重和干重较多,鲜干密度较大,茎秆质量好,抗倒性好;株高、重心高度、基2节长与倒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机械强度、基部节间的鲜重、干重、壁厚呈显著负相关,且第2节壁厚与倒伏指数的相关系数较大(r=-0.901);基2节壁厚,适当降低株高,提高茎秆机械强度,可以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结论】邯麦17的抗倒性优于其他品种;小麦抗倒性品种选育上应注重选择基2节壁较厚的株系。 相似文献
8.
9.
根据区试结果,运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方法对8个谷子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安2491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冀优1号、冀优2号,郑9238综合性状最差。该方法适用于谷子品种的综合评估,计算简单易行,结果客观全面,更接近品种的实际表现。 相似文献
10.
11.
12.
粟品种资源抗粟锈病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0年共鉴定5317份粟品种,筛选出对粟锈病中抗以上的品种47份,占鉴定数的0.88%,经粟品种对粟锈菌的抗性研究表明:有的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抗病性反应不稳定;同一品种在粟孕穗期和始穗至开花期两个生育阶段的抗性无明显差异;粟锈菌在不同抗病类型粟上的潜育期一般相差1-2天,夏孢子堆大,小和病斑反应型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营养转化肥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肥,其通过调控植物生育期各环节使生产潜力得以发挥,具有提质增产的作用。为评价营养转化肥在谷子上的应用效果,以目前我国夏谷区主推面积较大的3个谷子品种冀谷31、冀谷19和张杂谷11号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设计,研究了施用营养转化肥对植株长势和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转化肥对3个谷子品种苗高10 cm和40 cm左右时的植株长势均无显著影响,在抽穗期只对冀谷19和冀谷31表现出了矮化效果;对3个谷子品种均表现增产效应,增产率顺序为张杂谷11号(7.77%)〉冀谷19(7.24%)〉冀谷31(2.06%),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培育抗除草剂谷子品种是解决谷田除草问题的重要方法,现有的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在生产上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抗咪唑乙烟酸谷子种质的引进与应用,创制了一批抗咪唑乙烟酸谷子新种质和新品系,以承谷14号、承谷15号、承谷17号为例,在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方面都达到或超过当地主栽品种承谷13号。咪唑乙烟酸对谷田的各种杂草都有较好的防效,通过培育抗咪唑乙烟酸的谷子品种,利用咪唑乙烟酸一种除草剂就能实现谷子生产中的间苗和除草,可有效降低操作难度和生产成本,对发展谷子生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山西省谷子品种资源的抗旱性和丰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对山西省的3761份谷子品种资源进行了抗旱性鉴定,筛选出高抗品种(一级和二级)500余份。采用田间抗旱鉴定和多年多点鉴定的方法对所选抗旱材料进行了抗旱性、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筛选出丰产性好的抗旱种质58份,丰产、抗旱品种3份。这对促进山西省谷子的生产和抗旱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