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青含水量对绿针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就二青含水量对绿针茶主要内含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茶多酚外,二青含水量对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影响较大。随二青含水量的降低,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绿针茶外形品质下降,内质提高。根据绿针茶品质要求,生产上应避免使用揉捻叶做形技术,二青叶含水量的40% ̄50%。  相似文献   

2.
机制平湖毛尖茶做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湖毛尖茶机械做形的叶量、温度和加压方式进行 3因素 4水平的正交试验 ,结果表明 ,随投叶量的增加和做形温度的升高 ,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叶绿素呈下降趋势。过高过低的做形温度和投叶量不利于感官品质的形成。加压方式对内质成分的影响较小 ,但轻压条索松、重压易造成条索断碎。结合毛尖茶品质要求和制茶工效 ,机制平湖毛尖茶做形适宜的温度为 10 0℃ ,投叶量为 10 0~ 2 0 0g 槽 ,加压方式为先轻压后重压。  相似文献   

3.
做形温度和投叶量对机制条形名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做形温度(分别设置为50,70,90,110℃)和投叶量(分别设置为50,100,150,200g)对机制条形名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投叶量的增加,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则呈下降趋势,名茶外形条索的紧结度和弯曲度都增加,低温和高温做形有利于氨基酸、茶多酚和可溶性糖的积累,但过高的温试行 色泽变色和香味的高火味、根据条形茶品质要求,并结合制茶工效,机制条形名茶做形温度控制在70-90℃,叶量控制在每槽10-150g为宜。  相似文献   

4.
金龙玉珠是安徽省金寨县所生产的一种地方特种绿茶。就该茶加工过程中做形温度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次做形温度各设3组处理。第1次做形温度设置(190±10)℃、(160±10)℃和(130±10)℃高中低3组;第2次做形温度设置(130±10)℃、(100±10)℃和(70±10)℃高中低3组。结果表明,第1次做形,低温处理品质显著好于中温和高温处理,低温处理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有利于茶汤滋味的改善。第2次做形,中温处理品质最好。在一定范围内茶样香精油含量随做形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因此,在金龙玉珠茶加工过程中,第1次做形和第2次做形温度应分别控制在(130±10)℃和(100±10)℃,此时成品茶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60K-S型精揉机进行恩施玉露茶的做形,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做形温度(105、120、135℃)、投叶量(3.5、4.5、5.5kg)、含水量(20%、25%、30%)三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做形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做形温度的升高,茶叶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若做形温度过高,茶条出现断碎、叶绿素遭到破坏,绿色度下降。投叶量和含水量对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小,但对叶绿素影响较大;随着投叶量、含水量的增加,做形过程出现结块和断碎现象。根据理化与感官分析结果,结合制茶效率,利用60K-S型精揉机进行恩施玉露茶做形,最佳工艺参数为做形温度120℃左右,投叶量3.5kg左右,茶坯含水量25%左右。  相似文献   

6.
绿针茶加工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与色泽品质的形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薄层层析扫描分析法测定了绿针茶叶绿素组成在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采摘期制成的绿针茶叶绿素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加工过程的推进,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呈下降趋势,脱镁叶绿素a(Pya)、脱镁叶绿素b(Pyb)呈上升趋势,叶绿素酸酯a(Cda)、叶绿素酸酯b(Cdb)变化较小。杀青工序和揉捻后做形前期是叶绿素破坏和脱镁叶绿素形成的主要阶段。随着采摘期的推移,成品茶叶的Chla、Chlb的含量逐渐下降,而Pya、Pyb的含量则逐渐上升,使叶色发暗  相似文献   

7.
机制卷曲形名茶做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机制卷曲形名茶加工过程中做形温度,时间和叶量对其品质的影响,品质成份分析结果表明,随做形温度的升高,氨基酸,可溶性糖量下降,叶绿素则相反,茶多酚呈先减后增趋势,做形时间仅对可溶形糖影响较大,随做形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干燥工序是茶叶中香气和滋味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为探究不同干燥参数对柳叶蜡梅茶品质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机制的柳叶蜡梅茶为原料,设置不同温度(80、100、120℃)和时间(20、40、60 min)进行干燥试验,结合感官审评和理化成分分析探究不同干燥参数对柳叶蜡梅重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处理有助于去除柳叶蜡梅茶中的粗老气和青草气,有利于提高香气,降低茶汤苦涩味,但当干燥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较长时,易产生焦气和苦味;干燥过程中,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叶绿素含量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总体上,100℃下干燥20 min对柳叶蜡梅茶品质提升最好,香气、滋味品质最佳,总酚和总黄酮仍能保持较高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芽二叶标准的中黄1号鲜叶制作颗粒形绿茶、红茶和黄茶以及扁形和针形绿茶,结合样品的滋味特征筛选其适制茶类及外形,并优化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中黄1号茶鲜叶较适于加工绿茶,且颗粒形绿茶的滋味品质较优。优化颗粒形绿茶的杀青和做青工艺参数,分析在制品的含水量、容重及外形品质,确定杀青工艺宜采用温度和投叶量分别是220~230 ℃和33 kg·h-1,做形工艺宜采用的温度和投叶量分别是170~180 ℃和3.0 kg·锅-1。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面条机对扁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面条机对扁形茶做形技术参数。以对扁形茶做形过程中的面条机加压力度、压条次数、摊凉时间等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分析其对扁形茶外形和总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面条机做形最佳工艺为A1B3C3,即面条机加压力度1/4,压条次数4次,摊凉时间12 min。干茶外形较扁直,黄绿润隐毫;清香高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正,叶底绿明亮,较完整。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6CDY 80-12型多用机对湄潭翠芽做形的最佳参数,对多用机做形温度、时间和转速3因素3水平进正交试验,分析其对湄潭翠芽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多用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多用机最佳做形工艺参数为做形温度100℃、时间11min和转速180r/min。制得的干茶外形扁较直,黄绿较润、较匀整;栗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较爽,叶底黄绿明亮、较完整;扁条率为85%,碎茶率为1.1%。  相似文献   

12.
名优绿茶清洁化做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晔  张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89-14391
[目的]研究名优绿茶相配套的清洁化做形技术,为促进清洁化连续加工设备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名优绿茶筑阳翠峰茶为对象,研究清洁化连续加工中理条设备6CLZ-60型多用理条机清洁化做形技术,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含水量、做形温度、投叶量、理条机转速、做形时间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感官审评和主要品质成分的检测分析表明,在含水量控制在40%左右,做形温度在130℃左右,转速为600 r/m in左右,投叶量为70 g/槽左右,做形时间为10 m in左右时的组合有利于筑阳翠峰茶品质的形成。[结论]该研究为名优绿茶清洁化做形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茶氨酸是茶叶的特征氨基酸,是绿茶的呈味物质。本文从针形绿名茶的加工过程茶氨酸含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对比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嫩度,鲜叶摊放过程、不同杀青方式、不同揉捻方式、理条温度、干燥温度对其茶氨酸含量的影响,并对针形绿名茶加工过程中茶氨酸含量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其茶氨酸含量是有明显差异的,茶氨酸含量与鲜叶嫩度呈正相关;鲜叶适度摊放有利于茶氨酸的形成;蒸汽杀青+热风脱水组合式杀青更有利于茶氨酸含量的提高;揉捻对茶氨酸的形成或保留不利;茶氨酸含量以理条叶温(55±2)℃、干燥温度90℃左右最高;针形绿名茶加工过程中茶氨酸含量是呈先增加,中间下降,后又上升的趋势,总的情况是从鲜叶到成茶,其茶氨酸含量是增加的。  相似文献   

14.
以6CZG-60型针形名茶固形机为试验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固形叶含水量(20%、25%、30%)、固形叶温(40、50、60℃)、固形投叶量(1、1.5、2 kg)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固形叶含水量、固形叶温对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固形投叶量对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固形时间则对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感官分析结果表明:随固形叶含水量的降低,茶条紧直度提高,香气品质提高,但外形色泽绿色度下降;随着固形温度的升高,茶条的直度、平伏度和绿色度下降,尤其是当固形叶温超过70℃以后,色泽明显变暗;随着固形叶量的增加,绿色度、香气和滋味品质下降;随着固形时间的延长,茶条圆直度和平伏度更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6CZG-60型针形名茶固形机最佳工艺参数为:固形叶含水量约20%,固形叶温50℃左右,固形投叶量1.5 kg左右,时间为15~20 min。  相似文献   

15.
绿针茶加工过程香气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GC)/质谱(MS)法分析了绿针名优茶加工过程茶叶香气的变化。结果表明,绿针茶主要的芳香成分是:正己醛、反-3-戊烯-2-酮、庚醛、三甲基吡嗪、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Ⅲ、香叶醇、苯甲醇、苯乙腈、β-紫罗酮+顺茉莉酮、橙花叔醇、博伏内酯、二氢海癸内酯和吲哚。杀青是绿针茶香气形成的主要工序。在做形过程,多数香气趋于减少,这可能同揉捻后茶叶体内环境状态的变化有关。干燥阶段萜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发出品质优良、质量稳定的桂林毛尖茶产品,促进桂林毛尖茶标准化生产及品牌建设。【方法】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研制桂林毛尖茶,通过专业审评分析该加工工艺的特点及品质。【结果】不同摊青时间茶叶品质不同,得分最高为摊青4h,其次是摊青6h,摊青少于4h、高于6h时。滚筒杀青温度为220℃时,外形、香气、滋味最好;温度为200℃时,香气以清香为主;温度为240℃时,香气已带火工味。蒸气杀青温度为180℃~200℃时,茶叶品质最好,当蒸汽温度低于160℃时,茶叶易出现青气甚至杀不熟而造成红边红梗。烘干工艺若采用先低后高的温度设置,则初烘90±5℃、足干110±5℃处理品质最优;若采用先高后低的温度设置,则初烘110±5℃、足干80±5℃处理品质最优,采用先低后高的处理桂林毛尖茶叶干茶色泽更绿润,香气中嫩栗香发展更为显著。【结论】桂林毛尖茶生产的较佳技术路线为:鲜叶→摊青(4h~6h)→杀青(滚筒温度为:200~220℃;蒸汽杀青温度为:180~200℃)→揉捻(传统)→毛火(90±5℃)→足火(11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扁形茶做形功效,探究面条机在扁形茶做形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将面条机做形原理应用于扁形茶做形过程中,通过对扁形茶做形过程中的压条次数、时间、振幅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其对扁形茶外形和总体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正交试验设计范围内,面条机最佳做形工艺参数为:压条1次,理条时间9 min,振幅240 r/min。[结论]该研究可为扁形茶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来自湖北宣恩的鄂茶10号嫩芽材料,按照不同的做形方式(烘条、理条、滚条、搓条)和理条叶含水量(含水量40%、37%、33%、30%)加工成干茶,采用感官评价和理化测定对茶叶的外形和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做形方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从而得出条形名优绿茶的最适做形方式。结果显示,不同做形方式影响茶叶形状品质,理条与搓条做形评分都显著高于烘条和滚条做形处理,不同做形方式对干茶和茶汤色泽影响显著。综合各项因素,理条做形外形条索紧结优美,综合品质最好。随着理条叶含水量的降低,茶叶条索变得紧直,香气浓度提高,但干茶和叶底绿色度和润度明显下降,色泽变暗;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下降,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可溶性糖和叶绿素b含量变化不明显。综合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分析,理条做形以理条后叶子含水量在33%~37%为宜。  相似文献   

19.
将筛选出的青霉、黑曲霉和根霉按1:1:1比例制得的发酵剂用于普洱茶发酵,添加量为1%,取得了较好的发酵效果。将发酵剂应用于生产中进行发酵验证,设发酵剂组和对照组2组。试验中首次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发酵完成后,对2组茶进行了感官评审和主要成分分析,得出发酵剂组的各翻堆茶样在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方面都较对照组好,且普洱茶的渥堆发酵成熟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在温度变化方面,发酵剂组和对照组的茶坯中心温度基本维持在40~60℃之间,发酵剂组的温度高于对照组2℃左右;在主要成分变化方面,茶多酚、儿茶素、茶红素及水溶性总糖的含量是呈下降趋势的,而茶褐素、茶黄素经发酵后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发酵剂组的变化曲线总是快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本发酵剂用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可以提高普洱茶的品质,缩短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20.
绿碎茉莉花茶窨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绿茶精制加工效益,提高加工过程副产品绿碎茶的利用率,增加附加值,对绿茶茶坯加工过程中不同颗粒大小的副产品(绿碎茶)进行同一窨制工艺(鲜花一窨)处理,对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直径为0.75mm)进行不同窨制工艺处理,分别制成绿碎茉莉花茶茶成品,分析原料颗粒大小和窨制工艺对成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直径0.75mm的绿碎茶为原料的成品茶,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综合指标评分最高;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以鲜花一窨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