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原鲤耗氧率和窒息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开放静止水体中测定岩原理Procypris rabaudi(Tchang)耗氧率(QO2)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温度从19℃升到32℃时,QO2变化范围为0.0913-0.1768mg/g.h^-^1。QO2在溶解氧浓度(DO)大于临界氧浓度时,基本恒定,小于临界氧浓度时,QO2随DC降低而降低。窒息点与温度呈正相关,并探讨了岩鲤人工驯化养殖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先科巨鲫     
先科巨鲫生活于水体的上、中、下层.有群居的习性,性情温驯.适宜高密度养殖。其生存水温为0-38℃.摄食水温10-35℃,生长水温为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5~32℃。水体pH值为5-8.5,最适pH值为7-7.5,盐度0-0.7%。一般池塘养殖溶氧量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1、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20℃,如虹鳟、细鳞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嘎牙子)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适于各种养殖方式,既可单养,也可套养;既适合于池塘养殖.也适合网箱养殖.近年人工养殖逐渐兴起。黄颡鱼属杂食性底栖生活鱼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生活水温为0.38℃.摄食水温5~37℃.最佳生长温度18~28℃.要求水体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  相似文献   

5.
水体升温是工厂化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为寻找一种高效环保且经济适用的养殖水体升温方式,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陶瓷板和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养殖水体升温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辐照度为230~1100 W/m~2、水体流量为200~400 L/h时,陶瓷板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最大单位面积升温幅度略高于真空管集热器,分别为0.71℃和0.65℃,且陶瓷板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几乎无影响;陶瓷板集热器的日有用得热量(q_(17))低于真空管集热器,这可能与陶瓷板集热器热量流失较大有关,可通过增加保温隔热结构进行改善。研究表明,在相同工况条件下,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对养殖水体的升温幅度与真空管集热器十分接近,且陶瓷板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具有替代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与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与危害进行了综述。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的升高以及缓慢的水流流态和适宜的温度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水流流态和温度条件都非人为所能控制,因此文章主要对养殖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来源以及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养殖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物质的来源包括从外部进入水体的氮、磷,以及水体内部自身底泥等沉积物所释放的。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物在不断积累,浓度在不断上升,当浓度达到一定的限值,并在缓慢的水流流态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就会形成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将导致水中NH3-Nm、NO2-N、H2S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大幅度提高以及溶解氧的持续降低,这些变化都会影响水产动物的正常生理机能,甚至会造成大面积死亡.从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设置26、28和30℃3个水温处理组,研究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浮游微藻优势种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1)28℃处理组虾池水体中的无机氮含量与30℃处理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3个水温处理组间的活性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养殖前期(5月15日—29日),3个水温处理组虾池水体中浮游微藻的密度呈增大的趋势;5月29日之后,26和28℃处理组的微藻密度相对稳定,而30℃处理组呈上下波动的趋势.26、28和30℃处理组分别检测出浮游微藻3门15种、3门16种和4门17种.(3)试验期间,各水温处理组虾池水体中均未检测出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4)26℃处理组虾池水体中浮游微藻的优势种为绿藻门的普通小球藻、卵形衣藻及硅藻门的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普通小球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28℃处理组的浮游微藻总密度呈升高的趋势;优势种为绿藻门的普通小球藻、卵形衣藻及硅藻门的牟氏角毛藻;普通小球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30℃处理组的浮游微藻密度呈"M"型趋势;前期优势种较少,以普通小球藻和牟氏角毛藻为主,普通小球藻的优势度最高;中期之后,牟氏角毛藻取代普通小球藻,成为最主要的优势种;养殖中期,铜绿微囊藻也演替为优势种;随着养殖的进行,牟氏角毛藻逐渐成为优势种,优势度逐渐增大,在养殖的后期演替为唯一优势种.(5)26、28和30℃处理组虾池水体中浮游微藻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0~1.64、1.07~1.69和1.26~1.83;随着养殖的进行,26和28℃处理组的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30℃处理组呈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的趋势.(6)随着养殖的进行,各处理组水体中的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整个养殖期间,26、28和30℃处理组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32、0.32和0.2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浮游微藻优势种演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养殖水体氨氮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渔业资源和可养殖水面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要在水产养殖上寻求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如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单位水体产量。养殖密度的增加,对养殖系统及排放废水的附近水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由于鱼类排泄物和残饵直接进入水体,导致氨氮浓度升高,已成为制约鱼类生产、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对治理氨氮污染这一世界性的课题,笔者就去除养殖水体氨氮的微生物种群、固定化技术、生物强化技术以及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等做一综述,以期把握研究热点,推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内陆水体的渔业,如水库渔业,基本属于封闭式的淡水渔业范畴。其主要特征是人工放养。其经营方式和要求是;选择一定的经济鱼类作为养殖的品种,每年在养殖水体中,人工投放一定规格和一定数量的鱼种,保证水体中能形成相当的养殖鱼类群体,全部或主要依靠天然饵料生长,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获得成鱼的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指导稻田养蟹、合理利用气象条件趋利避害、增产增效,开展七里海河蟹稻田养殖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追踪河蟹的生长状况,同时对七里海地区稻田养蟹的水体生态和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该地区适宜河蟹生长的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等生态条件和气温、气压、日照、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归纳总结得到适宜七里海河蟹稻田养殖不同阶段的气象服务指标,并提出气象服务要点及养殖建议。结果表明:七里海河蟹稻田养殖适宜在6月上旬投放蟹苗,适宜气温18~31℃、气压1 002~1 008 hPa、日照时数8 h;6月中旬—8月中旬多发高温、连续性暴雨、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应提前做好天气趋势预测,采取措施维持稻田水质相对稳定,避免河蟹应激,并做好防逃逸措施;8月下旬—9月下旬为快速生长期,适宜水温20~26℃、气温18~29℃、气压1 009~1 014 hPa、平均最小相对湿度50%,应注意饵料投喂,促进河蟹生长;10月为育肥捕捞期,适宜水温10~18℃、气温7~21℃、气压1 019~1 025 hPa、日照时数7 h,应关注冷空气大风预报,投喂高蛋白含量的饵料,以利于幼蟹储能越冬和成蟹增膏捕捞;全养殖阶段水体以...  相似文献   

11.
光合细菌在甲鱼快速养殖中的作用水产养殖甲鱼养殖中水质极易败坏,进而影响养殖效果。据观测,如不采取改善水质的有效措施,几天内水中的硫化氢和铵态氮等有害物质浓度即增高十几倍乃至几十倍,养殖水体水色变黑,水体发臭。为改善水质,通常采取排出大部分旧水,灌入新...  相似文献   

12.
光合细菌在甲鱼快速养殖中的应用上海水产大学(200090)赵克辉甲鱼养殖中水质极易败坏,进而影响养殖效果。据观测,如不采取改善水质的有效措施,几天内水中的硫化氢和铵态氮等有害物质浓度即增高十几倍乃至几十倍,养殖水体水色变黑,水体发臭。为改善水质,通常...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和养殖废水水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海南省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和养殖废水的水质状况,对陵水、万宁等地对虾养殖水体和养殖废水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虾养殖地区整体研究结果表明:排泄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盐均高于养殖水体,差异不显著(t>0.05)。但是,在万宁地区,养殖废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水体(t<0.05);在陵水地区,养殖废水中磷酸盐和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水体(t<0.05)  相似文献   

14.
氟乐灵因具有控制池塘青苔、防治虾蟹类疾病等特点而在虾蟹类水产养殖上广泛应用,为研究其在养殖水体环境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在参考其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养殖水体中氟乐灵的气相色谱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 105 mg·L-1,测定下限为0.000 42 mg·L-1,按0.025~2.0 mg·L-1添加标样的加标回收率在82.88%~108.19%,可较为准确地分析氟乐灵在养殖水体环境中的动态变化。研究显示,氟乐灵在养殖水体中具有一定的残留效应,消解半衰期在35 d之内,养殖水体中氟乐灵的消解受氟乐灵初始浓度、水温、光照时间、p H值等因素的影响。因子分析可见,氟乐灵的初始浓度、水温和光照时间是影响其消解的主要因素,在初始浓度为0.05~0.5 mg·L-1时,30℃的水温和一定的光照(>12 h·d-1,2500 lx)可促进氟乐灵的消解。为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隐患,水产养殖中氟乐灵的使用浓度以0.05 mg·L-1为宜,使用后安排1050℃·d的休药期。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海南省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和养殖废水的水质状况,对陵水、万宁等地对虾养殖水体和养殖废水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虾养殖地区整体研究结果表明:排泄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盐均高于养殖水体,差异不显著(t>0.05)。但是,在万宁地区,养殖废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水体(t<0.05);在陵水地区,养殖废水中磷酸盐和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养殖水体(t<0.05)  相似文献   

16.
养殖水体净化技术是现代水产养殖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以养殖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可控的人工措施,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以解决水产品安全、鱼类疾病及资源环境等问题,提高水产养殖生产力。中国目前的养殖水体净化技术主要有:机械过滤、紫外线和臭氧杀菌、水体增氧、人工湿地和人工培育有益藻类或投放生物制剂等,常用的装备有:池塘清淤机、水质净化杀菌装置、过滤机、高效生物净化器、增氧装备和水质自动监控系统等,解决了养殖水体有机颗粒物过滤分离、生物净化、消毒杀菌和水质自动检测等养殖水体净化基本问题,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养殖水体净化系统模式。通过回顾中国养殖水体净化技术及常用水处理机械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养殖水体净化技术的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为中国的水产养殖净化技术在高效、节能、集成化程度进一步发展方面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为养殖水体净化技术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及新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产养殖水体净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养殖水体净化技术是现代水产养殖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以养殖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可控的人工措施,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以解决水产品安全、鱼类疾病及资源环境等问题,提高水产养殖生产力。中国目前的养殖水体净化技术主要有:机械过滤、紫外线和臭氧杀菌、水体增氧、人工湿地和人工培育有益藻类或投放生物制剂等,常用的装备有:池塘清淤机、水质净化杀菌装置、过滤机、高效生物净化器、增氧装备和水质自动监控系统等,解决了养殖水体有机颗粒物过滤分离、生物净化、消毒杀菌和水质自动检测等养殖水体净化基本问题,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养殖水体净化系统模式。通过回顾中国养殖水体净化技术及常用水处理机械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养殖水体净化技术的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为中国的水产养殖净化技术在高效、节能、集成化程度进一步发展方面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为养殖水体净化技术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及新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河蟹养殖池塘合理混养经二次淡化后的南美白对虾,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饵料等资源,探索蟹池混养南美白对虾新模式。采取健康养殖技术优化改良养殖生态环境,使水体内物质和能量呈良性循环,通过科学优化水体生物结构、维护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平衡,建立起良性循环的适宜养殖环境,既优化了资源,又提高池塘水体的利用率和单位水体的产出率。  相似文献   

19.
养殖船主尺度(m)为L=31.30-40,50,B=5.50-7.00,H=1.30-1.70,T=1.05-1.44;船型系数为α=0.95-0.99,β=0.99-1.00,δ=0.85-0.90。船型与非动力驳船最为接近。养鱼舱面积为90m^2-180m^2,水体交换利用金属网或船壳凿孔。养殖船具有向大尺度,高造价和废旧船舶利用以及简易化,低成本演变的趋势。安装减流阻渣设施和改进网箱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河蟹养殖效益的逐年上升,养殖户养殖热情也日益高涨,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产量。盲目进行高密度养殖,蟹池载荷也越来越大。同时,伴随投饵量的不断增多,残饵、水生动物自身代谢产物的不断进入使得池塘封闭水体富营养化,尤其在强碱性和高氮低磷的养殖水体。更容易出现蓝绿藻类水华。出现蓝绿藻水华的水体表面往往形成一层绿色的油膜,以云斑状,带状在水面上漂浮,并有难闻的臭味,严重影响了河蟹的产量和规格,养殖户称之为“老绿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