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浓度8%氟硅唑微乳剂进行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1hm2用8%氟硅唑微乳剂的69~90g兑水750kg,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间隔期为7d,共喷3次。药后7d各处理防效分别77.46%~80.94%,且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
农药知识     
特富灵——30%氟菌唑。白粉病的特效药剂,剂型30%可湿性粉剂,防治对象:黄瓜白粉病,使用方法:每亩每次用30%可湿性粉剂13.3~20克(折有效成分4~6克/亩),一般加水70千克,相当于稀释3500~5000倍液,茎叶喷雾,于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喷第一次药,间隔10天后喷第二次药,共喷两次。  相似文献   

3.
特富灵是具有内吸、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产品为特富灵30%可湿性粉剂,外观为无味灰白色粉末,在阴暗、干燥条件下,于原包装中贮存两年保持稳定。特富灵属低毒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在发生初期喷第一次药,间隔10天后喷第二次,每次每(亩)用30%可湿性粉剂35~40克对水喷雾,共喷2次。●吉林省蔬菜花卉所崔长辉广谱内吸杀菌剂——氟菌唑(特富灵)$吉林省蔬菜花卉所@崔长辉  相似文献   

4.
①防治黄瓜枯萎病黄瓜定植缓苗后,用高锰酸钾800~1000倍液,每株灌根100ml,每隔7~10天灌一次,连灌3次,可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发生。②防治瓜类蔬菜白粉病于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600~800倍液,每隔5~7天喷施一次,连喷3次。③防治茄果类蔬菜病毒病及猝倒病将茄果类蔬菜种子用0.1%的高锰酸钾液浸种15~30min(分钟),可有效地钝化病毒。播种齐苗时,用500~600倍液灌根,对猝倒病的防效在90%以上。④防治大白菜软腐病及霜霜病播种前用高锰酸钾800~1000倍液浸种1~2h(小时),在苗期、莲座期喷高锰酸钾600~800倍液2~3次,可有效地控制病…  相似文献   

5.
2013 年的大蒜为什么出现多生长点现象?2013 年大拱棚黄瓜为什么会出现“瓜老”现象?拱棚黄瓜为什么在4、5 月就会发生白粉病?  相似文献   

6.
巧用高锰酸钾防治蔬菜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防治黄瓜枯萎病黄瓜定植缓苗后,用高锰酸钾800~1 000倍液,每株灌根100 ml,每隔7~10天灌一次,连灌3次,可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发生。 ②防治瓜类蔬菜白粉病于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600~800倍液,每隔5~7天喷施一次,连喷3次。 ③防治茄果类蔬菜病毒病及猝倒病将茄果类蔬菜种子用0.1%的高锰酸钾液浸种15~30 min(分钟),可有效地钝化病毒。播种齐苗时,用500~600倍液灌根,对猝倒病的防效在90%以上。 ④防治大白菜软腐病及霜霜病播种前用高锰酸钾800~1 000倍液浸种1~2 h(小时),在苗期、莲座期喷高锰酸钾600~800倍液2~3次,可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瓜白粉病是京郊黄瓜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的发展,为害越来越重。为了探讨无公害防治,我们进行了农抗BO-10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现小结如下。 1.农抗BO-10经多午试验,防治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喷100单位,防效达90%以上,对黄瓜安全,残效期9天,储藏期可达2年。 2.农抗BO-10与多种农药试验比较的结果,农抗BO-10,浓度100单位和进口的化学农药25%粉锈宁2000倍效果相当,但超过农抗120、高脂膜、京2B、百菌清、滴涕、硫磷等农药。  相似文献   

8.
“增产菌”在蔬菜中的增产防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88年,我们在河南省西华县城关周庄、逍遥镇分别对大棚黄瓜、芹菜、小拱棚荆芥、露地韭菜四种蔬菜进行喷施 “增产菌”的生产试验、示范,现已在奉母、西夏、皮营等乡推广2000余亩,计划今后在全县进行大面积推广。 施用方法是:每亩一次用15~30毫升 “增产菌”原液(由江苏省宜兴制药厂生产),加入50公斤水喷雾。韭菜、芹莱、荆芥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5次;黄瓜分别在苗期、盛果期各喷2~3次。经多点生产试验示范调查结果: 1.增产幅度大 处理的韭莱、芹莱、荆芥、黄瓜分别比对照增产41.4%、31.9%、13.0%、14.9%。 2.防病效果显著 芹菜:…  相似文献   

9.
黄瓜霜霉病是世界性病害,特点是:随气流传播,发展快,难防治,是农民用工、用药最多的一种病害。为了寻找比较理想的药剂,作者1990~1991年在露地黄瓜上进行了试验,现介绍如下: 黄瓜品种为津研4号,发病初期喷药,隔6天喷一次,连喷3次,经调查,效果最好的是70%乙锰可湿粉,喷400倍液,防效达90%左右;其次是64%杀毒矾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预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以日光温室水果黄瓜为试验材料,于2020年9—11月在北京市不同方位的4个日光温室内,运用无线网络环境监测系统对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环境(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并同步进行白粉病流行调查.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建立日光温室黄瓜白粉病预测模型,预测黄瓜白粉病是否发...  相似文献   

11.
吡唑萘菌胺·嘧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作者选用325 g/L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250 g/L嘧菌酯SC、125 g/L吡唑萘菌胺EC、50%醚菌酯WG开展黄瓜白粉病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25 g/L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 450 mL/hm2、600 mL/hm2、750 mL/hm2处理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较好,随着用药量的增加其防治效果逐渐提高,各试验剂量间防效差异显著;本试验剂量下该药剂对黄瓜安全,黄瓜未发生不良反应。生产上建议在白粉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即喷洒325 g/L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用药量为450~600 mL/hm2,连续用药2~3次,间隔期7~10 d。  相似文献   

12.
徐华  魏红 《吉林蔬菜》2011,(3):19-20
锦州地区黄瓜的栽培茬口较多,具体播种和定植时间取决于当年的气侯条件和保护设施。栽培上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茬口,采取相应的温度、光照、水分及肥料等管理措施。病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态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消除病虫害发生的根源,防止蔓延。黄瓜经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黑星病及灰霉病、疫病等。预防方法是在病害容易发生的时期,利用广谱性杀菌剂每隔7~10天喷雾一次,连续喷3次。  相似文献   

13.
1)黑砂糖“农药”自制法。防治对象: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制作方法:把4kg黑砂糖(或红糖)倒入预先消毒处理过的干净瓷罐中,加入沸水5L,使糖完全溶解。待罐内溶液温度降到30℃时,缓慢加入300g生物M酵素,充分搅拌混匀。用消过毒的白布封住罐口,放在较温暖的地方(20~30℃),每天搅拌1次,并加少量食醋。1周左右发酵产生泡沫,最后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至此黑砂糖“农药”已制成。置阴凉处存放,药液有效期可达3个月。使用时稀释1000倍,每3~4d(天)喷1次。2)糖尿“农药”自制法。防治对象: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制作方法:白砂糖0…  相似文献   

14.
七、黄瓜灰霉病1.50%速克灵1500倍液;2.50%扑海因1000倍液;3.50%多菌灵500倍液;4.50%托布津400倍液;5.农抗 BO-10,喷100单位。要求花期开始喷(因为灰霉病菌从花期开始侵染,然后为害瓜条),隔5~6天喷一次,喷3~4次。结合放风,降低湿度(使黄瓜叶片不结露),才能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南京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进行黄瓜苗期不同浓度矮壮素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矮壮素能延缓黄瓜种苗的生长速度,并且浓度越高矮化控制效果越明显。当浓度超过0.07%时表现出僵苗和药害,浓度越高,僵苗和药害越重。但施用低浓度矮壮素,不会影响新叶的发生,并具有促进生殖生长的作用。矮壮素在黄瓜工厂化育苗中应用的最佳浓度为0.03%~0.04%;叶面喷施时间为黄瓜子叶平展时喷1次,7~10d后再喷1次。  相似文献   

16.
2009~2010年对几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80%大生M-45WP500倍液和72.2%杜邦可露WP500倍液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90.42%和85.65%,且两种药剂均是符合国家农药标准的低毒农药。  相似文献   

17.
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种药剂在田间针对黄瓜白粉病的试验,比较了4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建议在防治黄瓜白粉病上可以4种药剂轮换使用,控制病害的危害同时预防病菌抗性的上升。  相似文献   

18.
枯草芽孢杆菌WP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白粉病是黄瓜生产过程中重要病害之一,该病从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侵染植株,造成减产10%~30%,严重阻碍了黄瓜生产的发展。为了确定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控制其对黄瓜的危害,我们于2011年开展了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防治黄瓜白粉病  相似文献   

19.
白粉病是黄瓜生产上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常与霜霉病并发,严重影响黄瓜产量,阻碍了黄瓜生产的发展.生产上主要使用甲基托布津等传统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了寻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理想药剂.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危害,我们于2008年进行了5%己唑醇SC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瓜白粉病是瓜类蔬菜栽培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病害,特别是春季温室黄瓜白粉病要比霜霉病发生的早而重,给春季黄瓜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过去我们用托布津、福美砷、多菌灵及小苏打防治,防治效果有限。1989年以来我站开始试用高脂膜防治黄瓜白粉病,当年共推广示范黄瓜地300余亩,结果表明,高脂膜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平均可达89.8%,平均增产鲜瓜24.9%。亩增收408.6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