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在陕西省苹果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灰色系统理论与马尔柯夫链相结合,建立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并对陕西省苹果产量进行预测,为指导苹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建立陕西省1998~2007年苹果产量的GM(1,1)预测模型,确定出苹果产量的发展趋势和预测值,在此基础上应用马尔柯夫链理论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结果】2008年陕西苹果产量预测值为769.71万t,实例计算表明,灰色马尔柯夫模型更适用于随机波动性较大的数列预测问题。【结论】将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柯夫链相结合用于苹果产量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棉花产量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春红  王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09-8810
在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基础上对我国棉花产量建立了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常用的灰色GM(1,1)模型及灰色-马尔柯夫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改进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对棉花产量预测,建模简单、预测精度高,较好地解决了既有趋势性又有较大波动性的数据序列预测问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股票市场是一个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因此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灰色系统来进行处理。但灰色预测适应于时间短、数据少、波动小、具有长期趋势的预测对象,对随机性波动较大的数列进行预测,其预测值就会偏高或偏低,拟合较差,预测精度不理想。本文把灰色预测和马尔柯夫预测两种预测方法结合为一,取长补短,先用GM(1,1)模型来揭示股指变化的某种总趋势,而用马尔柯夫模型来确定状态之间的转移,建立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对股票价格指数进行具体预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和马尔柯夫链预测方法,发挥各自优点,相互弥补,两者结合形成灰色马尔柯夫链,为病虫超长期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经1992、1993年验证,预测与实测完全符合。1992年预测精度达94.14%,较GM(1,1)模型灰色预测提高11.84%。应用灰色马尔柯夫链方法预测1994年将大发生,但发生程度轻于1992、1993年。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灰色GM(1,1)预测模型与马尔柯夫链结合构成灰色-马尔柯夫链,用此联合预测模型对吉林市玉米单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联合模型预测的精度高,效果好,是一种较理想的玉米单产预测方法。同时对1993~1995年三年吉林市玉米单产进行了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6.
为海洋,江河渔获量的长期预测提供一种预测精度较好的预测方法,将灰色GM(1,1)预测和马尔柯夫概率矩阵预测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它们的优点互补,使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对渔获量的预测结果更科学,更精确,并用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预测山东省黄姑鱼的年渔获量,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洪涝灾害发生年份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灰色系统GM预测模型与马尔柯夫链预测方法结合起来,对洪涝灾害发生年份的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对洪涝灾害发生年份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与马尔柯夫链预测方法结合起来对洪涝灾害发生年份的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对洪涝灾害发生年份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的径流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河川径流成因复杂性的特点和用单一预测法均有一定局限性的现状,提出了灰色与马尔柯夫相耦合的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两种预测模型的科学组合,既综合了GM(1,1)灰色预测和马尔柯夫预测的优点,又提高了预测流域径流量的精度.讨论了GM(1,1)模型修正法和相对误差序列的"马氏性"检验法,进一步完善了该预测模型.最后以安康水库年入库径流量预测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995年和1996年入库径流量的预测值分别是以0.41,0.39的最大概率落人区间(99.894,139.592)和(101.088,142.509)内,由此可见,预测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GM(1,1)模型进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趋势预测,在对43块标准地进行每木检尺的基础上,获得了不同龄阶平均单株木的3个测树因子胸径、树高、材积的总生长量,利用这些基于时间序列的原始数据对GM(1,1)模型进行拟合。其模型模拟检验精度:胸径、树高、材积均为Ⅱ级可用水平;发展系数|a|<0.3,可用于中长期预测。由预测产生的相对误差的大小,将原始数据划分为4种状态,分别写出胸径、树高、材积的四步概率转移矩阵p(i),建立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从对32、34龄阶的预测结果看,灰色—马尔柯夫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精度分别为胸径99.22%、树高99.73%、材积98.33%,能进行高精度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林产工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息化评价将有力地推动林产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有必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林产工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和指导林产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确定指标体系原则的基础上,建议林产工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应用环境、信息化资源、信息化项目及运行水平、信息化效益与实施效果和信息化适宜度等5个一级指标。介绍了该指标体系在林产工业企业中的一些初步应用。表1参7  相似文献   

12.
本软件是在IBM-PC机上实现的。采用BASIC语言编程,具有通用性强、使用灵活、方便,可根据键入的设备类别随机检索。对于缩短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周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叙述了软件的设计思想及方法等。对于微机在林业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该软件经过上机调试运行,确认预算结果准确,运算速度快,解决了手工编制供电系统预算周期长、效率低等一系列缺点。是林业系统及其它厂矿单位进行供电系统预算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充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也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少,城乡差别大的症结所在。唯一出路是改革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林牧渔业及乡镇企业转移,这不仅是农民致富的必由之路,并且是解决我国农民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粮食是农村产业结构改革的基础,要防止重工轻农,放松粮食生产倾向。主要途经是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生产,逐步改变粮食价格背离价值的状况,增强增产粮食的内在动力。在粮食供求平衡的条件下,加快发展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积极发展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向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8年统计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山地地区的农作制各要素的现状和特点,认为黑龙江省山地地区农作制存在的问题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该地区农作制的发展趋势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林业产业;调整林业内部结构,加快林产品发展和林木的培育,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引进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链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生态公益林价值补偿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公益林价值补偿问题是林业市场改革的难点问题,也是林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生态公益林的价值分析,提出了生态公益林的价值评估方法和建立生态公益林价值补偿机制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梳理绿色债券相关理论基础上,以16个二级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分析法分析林业企业上市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与股价相关性、林业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市场价值,探索发行绿色债券的林业企业市场效应。结果表明:绿色债券融资对提升公司长短期的市场价值具有重大影响,绿色债券融资是经济实体发展绿色经济的表现,是符合经济趋势和其自身发展趋势的行为。林业企业对绿色债券的发行,持积极股价效应,提升公司市场价值;由于其项目投融资的绿色性,对市场效应有更好的显著性和持续性,对绿色债券的发行表现出积极市场效应,提升企业市场价值。依据绿色债券理论和实践,并结合林业企业自身的生态特性,从林业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政策制度、融资优势、自身特征三个方面,在详细阐述林业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可行性基础上,提出林业企业推动绿色债券发行相关建议:构建林业企业绿色债券制度规范、增强林业企业绿色债券融资意识、提高林业企业绿色债券运营能力、加强林业企业绿色债券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7.
鉴于森林认证的迅速发展以及在中国的起步态势,建立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机制的囚徒困境、古诺模型及离散型贝叶斯博弈模型,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行为的进行博弈分析。认为对于实施森林认证的林业企业而言,其类型应属于强类型,即在林产品贸易过程中同林产品的需求者的讨价还价占据优势地位。相对而言保持强势的价格谈判姿态有利于实施森林认证的林业企业在林产品的经营过程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18.
该文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 80年代以来我国林业产值领域的研究历程及其取得的研究成果 ,指出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探索建立以增加值为核心的林业产值指标体系和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 ,以真实地反映林业的生产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业产业结构灰色预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1996~2009年我国林业系统的产值结构,并以GM(1,1)模型为基础,建立信息模型,对中国今后10年林业产业结构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6~2009年林业三大产业与林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49 1、0.731 1、0.821 3,排序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预测结果显示,中国林业产业处于工业化中期,二、三产业将高速发展并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广东省按照"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谐林业"的发展思路,不断发掘林业的多种功能,逐步提高林地生产力,现代林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广东省提高林地生产力的主要模式是:依托重点工程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理论引导提高林地的文化价值;分区施策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针对提高我国林地生产力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与挑战,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发展现代林业;着力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林业;优化分类经营,强化分区施策;加强科技对林业生产实践的支撑;积极探索林地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