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发展虾蟹混养的农户越来越多,特别是发展稻田养殖虾蟹的面积在不断增加,但是,据专家观察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池塘的坡比很不科学,其表现坡度很小,看上去象陡壁城墙似的,有的坡比只有1:2还不到。这种池塘对养殖虾蟹极为不利,对此,专家认为:“要提高养殖产量,就必须尽快纠正这种不合理的池塘  相似文献   

2.
<正>三、第二步野外大池塘露天养殖珠三角的甲鱼养殖池塘基本和养殖鱼类的池塘一样,具有面积大、池塘深的特点,所以池塘结构也和其他地方养甲鱼的野外池塘有些不同,加之要做好冬季搭棚的准备,所以建造的池塘不但要牢固合理,还要注意甲鱼防逃和冬季盖棚及冬季进棚管理的便利。(一)野外大池塘建造1.池塘结构池塘面积10亩左右、池深2.5米、水深2米,泥底,池坡坡度1∶2,池坡用水泥预制板护坡,池顶设防逃檐,池顶离池边30厘米处设置搭棚时固定棚索的水泥石柱,石柱直径20厘米,长60  相似文献   

3.
池塘养蟹     
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一个“养蟹热”正在各地兴起。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发展,现将群众池塘养殖河蟹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养殖河蟹的池塘一般面积为1—2亩左右,家庭养殖也可用十至几十平方米的小塘,水深一米左右,坡度要求较大,为1:2.5~3以上。由于河蟹有在江河湖泊堤岸上打洞栖息的习性,所以,可用小青瓦片在池坡上垒成一个个供河蟹栖息的蟹窝,其面积约  相似文献   

4.
夏正东 《科学养鱼》2007,(10):47-47
2006年,颜单镇楼港村渔业科技示范户薛启华在渔业技术指导员指导下,在26亩养蟹池塘中套养青虾取得了成功,现将河蟹池塘套养青虾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养殖条件养殖池塘选择在水源丰富、无污染、交通方便的地方,养蟹池塘池底淤泥要少,不超过10厘米,池塘坡比1:(2~3),注水最高水位达1.5米,进排水系统完善,进排水口用聚乙烯网扎牢,防止虾蟹逃跑。  相似文献   

5.
补钙在养殖池塘和河蟹养殖过程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华 《水产养殖》2011,32(6):52-52
如果池塘养殖品种时间较长,从没调整过茬口休塘等,一般都容易缺乏钙磷及营养元素,进而对其养殖水产动物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观察池塘水色和虾蟹蜕壳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6.
水草只种不管,不但不能发挥水草在虾蟹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作用,而且大面积腐败的水草会污染水质,严重时造成河蟹死亡."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种好、管好一塘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这些都证明了水草在虾蟹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虾蟹养殖好坏跟水草栽培与管理关系极大,根据多年来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生产实践,虾蟹养殖前期要种好草,中期要护好草,后期要保好草.现浅析昆山市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建清 《水产养殖》2009,30(5):41-43
第四讲 克氏原螯虾池塘主养技术 池塘主养克氏原螫虾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养殖模式,由于其养殖技术和传统的虾蟹主养技术接近,普遍受广大养殖户应用,但克氏原螯虾毕竟与其他虾蟹的生活习性不同,养殖技术也就有较大的差异,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一、p H值过高或过低p H值的变化对虾蟹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p H值过低(酸性水,p H值低于6.5),可使虾蟹血液的p 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症;p H值过高的水则易腐蚀鳃组织,同样对虾蟹的生长不利。虾蟹养殖池塘水质的p H值一般应保持在6.5~8.5。应对措施:当水体p H值过低时,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用生石灰化水泼洒;当水体p H值过高时,可采用换水或施用"解毒绿水安""降碱素"等措施降低水体p H值。  相似文献   

9.
鱼虾蟹混养可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其主要特点是:不需专设防逃墙,通过强化管理来防止河蟹逃逸,在不影响鱼产量的前提下,增加虾蟹的产量,提高水体产出率。我市在该养殖模式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养殖效果。2002年,实行鱼虾蟹混养技术的152亩精养鱼塘,平均亩产鱼550公斤,亩产虾10公斤,亩产河蟹22公斤。现将关键技术报告如下:1池塘条件1.1鱼虾蟹混养的池塘,应根据鱼虾蟹活动、摄食、生长的不同习惯进行综合设计和建设,池塘结构介于标准精养鱼塘与养蟹池塘之间。其要求是利用现有精养鱼塘,…  相似文献   

10.
周志明  周少翌 《内陆水产》1999,24(10):24-24
采用中华绒螫蟹早繁苗暖棚培育成Ⅴ-Ⅵ期幼蟹,在池塘、稻田等水体养殖,当年可达到100g/只左右的商品蟹规格。这种河蟹当年养成新技术具有缩短河蟹养殖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养殖风险的优点,为发展河蟹养殖业开辟了新途径。通过几年的推广,湖州市1998年的河蟹当年养成面积达到100多hm2;菱湖等养殖老区已发展成为水产养殖业新的增长点。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1养殖条件1.1池塘建设一般养殖池塘、稻田、洼地稍作改造,即可用作河蟹当年养成他。养殖地要求底质平坦,提埂有坡度,坡度比为l:2左右,水源充足、无污染,过排水方便,…  相似文献   

11.
由于池塘施服过多及水源污染而导致池水富营养化 ,藻类大量滋生 ,池水表面漂浮一层厚厚的蓝绿藻及青苔 ,可引起池塘中养殖的鱼类缺氧及中毒 ,严重的可引起鱼类大批死亡。在虾蟹养殖池塘中 ,虾蟹体表附着大量藻类、青苔及其它污物 ,不仅影响虾蟹的生长而且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每年3~11月 ,养殖池塘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池塘中的藻类及青苔 ,一般用硫酸铜0 5~0 7毫克/升全池泼洒。由于硫酸铜毒性大、多用影响鱼类生长 ,同时易引起鱼类缺氧 ,其效果也不是太好 ,因此 ,我们不太建议多使用硫酸铜。淡不渔业研究中心中水渔药有限公…  相似文献   

12.
海蜇是一种大型水母,高蛋白、低脂肪,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海蜇的人工养殖蓬勃发展,2003年,东营区海洋与渔业局利用新开发的池塘进行海蜇养殖试验,取得成功。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一、养殖池条件1.水源 养殖用水为无污染、饵料生物丰富的自然海水。2.海蜇池 养殖池为2002年冬季新开发的池塘,面积共计200亩,池深2.5m~3.0m,养殖水深2.0m~2.5m,软泥底质,池坡较陡,池塘两端设有进、排水闸。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消毒 用漂白粉30ppm~50ppm进行全池泼洒消毒。2.注水 池塘消毒后,在进、排水口各设置40目~60目的围网进行注水。三、苗种放…  相似文献   

13.
正1养殖条件及方法选择虾蟹精养池塘1口,面积28×667 m~2,主养河蟹与青虾,配套微孔管道增氧设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1塘口选择与池塘的清整消毒用于试验的塘口要求水源充足,供电正常,水质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塘口为养殖1年以上的老塘口,冬季干塘后,对蟹沟(环形沟和中间沟)的过多淤泥进行清理,蟹沟留有斜坡,坡比1∶2。池塘清整后全池用次  相似文献   

14.
近期本地连降大雨,河水陡涨,受其影响,养殖池塘水质出现了水体浑浊、透明度降低、溶氧不足等明显变化,给养殖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1池塘保水养殖 渔业生产中,池塘渗漏是水资源消耗的重要原因,传统养殖方法中,依靠淤泥层防止水渗漏,效果不佳,池埂、池坡使用时间一长,也都极易渗漏.更有甚者,有的池埂未经夯实便投入使用,池塘水位与地下水位几乎持平,一旦地下水下降,池塘水位也随之下降,渔业生产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6.
<正>虾蟹贝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复合生态养殖方式。通过对原有海水池塘进行精深改造,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养虾,水底养蟹,底泥养贝,虾蟹残饵、粪便肥水,水的肥力催  相似文献   

17.
顾兆俊 《科学养鱼》2012,(12):20-22
池塘护坡是养殖池塘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传统的边坡工程对边坡的处理主要是强调其强度功效,却往往忽视了其对环境的影响,没有任何美观度、生态性、经济价值和其他效益;且其护坡材料一般均为水泥板,坡度较陡不利于下水操作。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  相似文献   

18.
周勤  李佳佳 《水产养殖》2009,30(12):31-31
随着克氏原螯虾市场销售的火爆,渔民养殖热情空前高涨,养殖势头发展迅速,养殖模式也多种多样,尤其是江苏省克氏原螯虾的养殖面积2009年已突破3.3×10^8m^2。目前江苏省的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圩滩地养殖、稻田养殖、大水面增养殖、鱼虾混养、虾蟹混养、水生经济植物田养殖等。池塘养殖为主导养殖模式,其养殖技术、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较高。  相似文献   

19.
<正>张家港市正德河蟹养殖基地是以河蟹为主的虾蟹混养基地,有池塘养殖面积60亩,其中虾蟹混养面积43亩。由于池塘地处本市内陆,进排水条件差,特别在高温少雨的天气,虾蟹养殖池的进水基本是仅能从鱼池添入少量的水,在原来未安装微孔增氧机前,遇到高温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蟹、淡水龙虾、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青虾等成为新的养殖热点。许多养殖户原来养殖鲤、鲫、鲢、鳙等常规品种,现在也改养虾蟹类,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有不少养殖户盲目上马,结果事与愿违,不仅不能增加收入,反而赔了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重视池塘改造,没有为虾蟹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造成病害、逃逸及生长速度减慢等,直接导致产量低、成活率低、规格小,从而最终影响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重点介绍养殖虾蟹类池塘改造要点,以期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1水质鱼快速生长要求水质“肥、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