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乐市是欧鳗的重点养殖区,是我国最大欧鳗养殖地区。从这几年养殖过程来看,每个养殖场都不同程度发生欧鳗脱粘败血综合症,死亡率在5%~20%。欧鳗脱粘败血综合症是欧鳗养殖过程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欧鳗夏季养殖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如果处理不当,不能及时筛选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有效治疗,会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正确地防治欧鳗脱粘败血综合症是提高欧鳗养殖成活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一、病原有报道认为是由非01霍乱弧菌及气单胞菌感染引起,尤其在水质较差、养殖密度过高时容易引发此病。二、流行特点自1995年发…  相似文献   

2.
四、夏季主要病害与防治措施1.脱粘、败血综合症脱粘、败血综合症为欧洲鳗鲡夏季养殖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 ,近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本症传染能力强 ,传播速度快 ,死亡率高 ,给养殖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症的主要病原为非01群霍乱弧菌、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引起 ,它们均为革兰氏阴性、能活动的短杆菌。本症流行季节为春末及夏季5~9月 ,流行水温为24~32℃ ,流行高峰期为6~8月 ,流行高峰水温为28~30℃。主要于当年养殖欧鳗 ,尤其当鳗鲡规格达50尾/公斤以上时易发病。传染能力强 ,从发现个…  相似文献   

3.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2,(12):55-55
生态防治鳗鱼烂鳃病 鳗鱼烂鳃病分为细菌性烂鳃、寄生虫烂鳃和霉菌性烂鳃,但为害最为严重的主要是细菌性烂鳃和细菌、寄生虫混合感染的烂鳃,为害的规格大多数是中成鳗。  相似文献   

4.
影响欧洲鳗指环虫病治疗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环虫病是欧洲鳗养殖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欧洲鳗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欧洲鳗养殖的成败。福建省在1992-1993年试养欧洲鳗,1993-1994年本人在福清东张鳗业公司在养殖中试用甲苯咪哩驱除指环虫取得成功,以后又在鳗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均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99年度使用甲苯咪喷时遇到了难题,效果较差,相当部分场因指环虫病而导致鳗鱼食量下降,甚至因此而并发细菌性疾病:败血症、烂鳃、脱粘病等,给欧鳗养殖业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作为水产科技工作者,本人深入生产实践,探索出几点经验,在此与有关业者…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情况岩前金农养鳗场于2000年7月1日1#池由于发生烂鳃脱粘出血综合症,发生死鳗,虽经多次治疗,死鳗数量仍从几条发展到每天二、三百条,最多时四百多条,有的腹部出现溃疡。二、临床症状发病池塘水面聚积泡沫,病鳗头顶、下颚等处发红、鳃盖部水肿。有的胸鳍、臀鳍、尾鳍及体表充血发红,肛门红肿;有的体表出现明显的斑块状粘液脱落病灶,粘液脱落处色变,出现白斑,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吻端溃疡,腹部也出现溃疡,内脏器官胆囊肿大,肠系膜及肠道充血发炎,时有腹水。病鳗游动无力、反应迟钝,大部分聚集排污口。三、治…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2001,(12):58-58
三、欧洲鳗病害防治技术疾病防治始终贯穿欧鳗养殖的全过程,养殖的最终效益也取决于欧鳗的成活率及商品上市合格率,因此,开展欧鳗疾病防治是欧鳗养殖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一、细菌性疾病(一)肝肾病1.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2.症状:主要损害欧鳗肝脏和肾脏,可见肝脏有脓肿,出现点状出血,或斑点状溃疡灶,严重时呈蜂窝状糜烂,腹腔膜溃烂,肾脏瘀血,溃烂,挤压腹部会从肛门流出红色的粘稠液,皮肤和鳍条有不同程度的充血。3.流行情况:此病从白仔到成鳗都可发生,黑仔到养成阶段发病率高。发病期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  相似文献   

7.
余志明 《水产养殖》2006,27(4):43-43
在欧鳗的养殖周期当中,经常出现各种肠炎症状,其中最明显最常见的症状是水面漂浮有粪便等排泄物,但如果发现有肠炎症状,不查明病因,都按细菌性肠炎处理,轻者耽误最佳治疗时机,重者要付出惨重代价。现将多年养殖欧鳗得出的结论小结如下。1饲料配方不适引起的欧鳗类肠炎病1.1症状水面漂浮大量鳗鱼的排泄物,绝大多数呈白色胶状,半透明、团形,不易分解,鳗鱼食欲正常,解剖未见肠充血,时间长了可见肠、肛门充血。1.2措施采用细菌性肠炎的治疗方法未见成效。在调整饲料配方的同时内服加酶益生素、保肝利胃剂,并捞尽水面漂浮的排泄物,以防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8.
欧鳗拟指环虫病的几种有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超 《水利渔业》2003,23(2):62-62
在欧鳗养殖过程中,拟指环虫病是发病率高、危害大的一种常见病,在生产上一般采用0 7g/m3甲苯咪唑杀灭拟指环虫来治疗该病。但由于拟指环虫易产生耐药性,有些养殖场甲苯咪唑用量增加到1 5g/m3,仍无法驱除拟指环虫,使原本有效的药物疗效不佳,超高浓度用药在高温作用下又易对欧鳗产生毒害作用,引发烂鳃和脱粘败血病。为此,福建省三明市牧渔良种繁育场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欧鳗拟指环虫病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供欧鳗养殖人员参考。1 病因病原为单殖吸虫,属多钩亚纲指环虫科,由短钩拟指环虫或鳗拟指环虫感染引起,虫体…  相似文献   

9.
<正>工厂化鲆鲽类养殖过程中容易暴发很多疾病,其中细菌性疾病发生率最高,尤以细菌性败血症危害最大。细菌性败血症可以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表现为:体色发黑,上下颌、口腔、鳃、鳍基充血出血;解剖可见病鱼肝发黄、脾呈紫黑色等。细菌性败血症对养殖鲆鲽类的危害严重,经常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江苏赣榆鲆鲽类工厂化养殖池内发现有细菌性败血  相似文献   

10.
A 欧鳗烂鳃综合症 去年入夏以来,福建省各地养鳗场普遍发生各种病害,其中以欧鳗烂鳃综合症较为突出。此病具有症状复杂、发病率高、传播快、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本人在对多家养鳗场进行该病诊断治疗的基础上,做些经验总结,并提出几点防治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欧鳗烂鳃综合症主要特点: 发病初期,鳗鱼多数在离排污箱中间2~3m处卧底,反应迟钝。鳗鱼极易挂台,且明显出现单鳃或鳃盖浮肿,但此时鳗鱼摄食正常,少数有食欲亢进表现。鳗池水质变得较混浊,水面泡沫增多。随着病情的发展,死鳗的数量逐渐增加,病死鳗鱼的症状也发生…  相似文献   

11.
渭南市地处陕西省东部 ,该市根据资源和区域优势 ,积极发展渔业生产。近一年 ,面对国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 ,积极调整品种结构 ,开拓国际市场。1999年 ,渭南渔业终于实现了出口创汇零的突破。欧鳗主要产于法国和英国 ,是我国新引进的养殖品种 ,近年来 ,在南方一带迅速发展起来 ,成为出口创汇的品种之一。1998年 ,渭南市利用苏陕对口扶贫契机 ,与江苏省的丹徒市合作开发建成3200米2的欧鳗养殖场。1999年元月 ,两地渔业科技人员克服引种、投饵、病害防治等技术难题 ,初次放苗 ,经过精心饲养 ,年终共产商品鳗16.8吨 ,总产…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欧鳗养殖中的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是每一个欧鳗养殖业者高度关注的问题。要想养好欧鳗,得到较高的饲料效率,需要 注意到养殖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如水质管理、投饵管理、病害防治等。其 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疏忽或措施不当都会对最终的饲料效率有所影响, 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经济效益。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笔者于 1998,1999,2000年连续全面跟踪了福建闽侯华益鳗场的养殖过程,发 现该养殖场在欧鳗养殖管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取得了较好的饲料效 率及经济效益,现把有关经验和措施总结如下: 一、选择优质苗种是提高…  相似文献   

13.
小瓜虫病是欧鳗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生于白仔至成鳗养殖的全过程。特别以山溪水、水库水为水源的养殖场更多见。小瓜虫寄生于体表或鳃。常在粘液细胞之下,引起粘液分泌增加,粘液层剥离,鳗鱼援食降低、不活泼,易消瘦;严重感染时,小瓜虫在体表连成片,使粘液成堆状,最终粘液成片脱落,极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脱粘,烂鳃。水霉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根据3年的养殖经验,笔者认为治疗此病,应根据不同养殖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简述如下:1.白仔期:苗种小,抵抗力弱,水温较高,宜采用每吨水加干辣椒粉3.5…  相似文献   

14.
使用什么品种的渔药和如何使用渔药是一个直接关系到鱼虾养殖成败和水产品是否安全或达到高品质的关键问题.而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鱼虾的一些常见细菌性病害变得流行和顽固起来,过去施之有效的办法往往效果不佳.如鱼类的出血病,烂鳃烂尾病,鳗弧菌病,鳗脱粘败血病,对虾弧菌病等,以往所谓"敏感药物"也治疗无效.于是"滥用药物"现象也就多了起来.这就要求水产养殖业者加深对这类细菌性病害的认识和根据相关的病害理论,采用更有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在欧洲鳗养殖过程中,常暴发脱粘、败血症,引起大量死亡。1999年度,本症在全国普遍发生,为本年度夏季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本症流行高峰为5、6、7、8月份,其次为4、9月份,流行水温一般在24℃以上,在低温期发病率较低。在高温期筛选操作鳗闹后3-5天极易发生,高温期使用对欧鳗具强烈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福尔马林及高剂量含氯剂等亦易暴发。本症传染能力强,菌株毒性大,一般全场一口地发病,其余池均极易被传染。死亡率高,一般达0.5-8%左右。病鳗一般首先表现为脱粘症状:体表具粘液脱落斑,使体表呈花斑样,严重时脱粘病灶处…  相似文献   

16.
欧洲鳗鲡两极虫主要寄生在欧鳗的肾脏、鳃和皮肤,造成寄生部位的组织溃疡、发炎,影响鳗鱼摄食,容易诱发严重的细菌性疾病,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欧洲鳗两极虫的感染为春夏高峰型,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感染高峰期在2~6月份,主要感染当年的欧洲鳗鳗苗。  相似文献   

17.
欧鳗自92年个别引进以来,93-96年有许多失败教训,97-99年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经分析成败经验,并总结本人二年养殖经验,谈谈欧鳗高产的几点措施。 一、水质管理 就欧鳗的生理构造而言,其中有2点不同于日本鳗:(1)鳃裂小于日本鳗,呼吸时颗粒易滞留于鳃腔;(2)皮肤薄于日本鳗,粘液亦少。以上生理构造决定了欧鳗要求更好的水质。但在实践中发现,许多养殖场均有异味,重者棚内清晰可嗅,轻者排  相似文献   

18.
姜礼燔  朱伟 《内陆水产》2006,31(3):42-42
欧鳗体鳃上寄生的拟指环虫属于蠕虫类,吸虫纲,单殖纲、蟹拟指环虫(Psuedodactylogyrus)。其常见的有3种:小拟指环虫(P.microrchis)、短钩拟指环虫(R.him)以及鳗拟指环虫(P.anguillae).其中以短钩指环虫个体最大.体长可达1.63mm.其余2种个体较小:它们对目前东南沿海地区普遍饲养的欧鳗构成严重的威胁.特别以短钩指环虫最为凶狠、顽强。由镜检可见:它常借助扁长体形绕缠于鳗鳃内吮吸鱼血及组织液,导致鳗鳃出血,伤痕累累,呼吸困难,尤其在池水缺氧情况下会使病鳗狂奔乱游,不摄食,造成鳗种大量死亡,严重威胁养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今年3月份以来,福建省福清、仙游等地的欧鳗养殖场送检的病鳗中陆续发现有两极虫的感染。这些两极虫多寄生于鳗鱼的鳃丝内,引起鳗鱼鳃部红肿出血,粘液增多、食欲不振等病症。1、发病情况病鳗多为3月龄以下的幼鳗,发病初期体表无明显病症,鳃丝鲜红、出血,有的有增生或溃烂,粘液明显增多。内脏器官无明显病变,细菌检查多为阴性。临床表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发病后期出现体表出血、破损等病症,常有一些幼鳗死亡。2、病原本病的病原体是原生动物、粘泡子虫类、两极虫科的一种两极虫(MyXidiumSpp)。寄生于鳗鱼鳃中的抱子呈纺睡…  相似文献   

20.
王广和  朱永祥 《内陆水产》1997,22(10):26-27
1995年3月至1997年2月,我们多次从病鳗的鳃、肝、肾、腹水病料中同时检出柱状噬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病原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1病鳗症状初期鳗鱼摄食下降,傍晚和夜间在水面上无力逆游晃动或紧贴池壁或挂在食台上,反应迟钝,2天后每池有死鳗20余尾。捞起病鳗只见腹部各处皮肤出血,一片潮红,肝区肿大,鳍充血,严重的前腹部穿孔。解剖见鳃上粘液很多,鳃丝肿胀,呈暗红色或灰白色,鳃片缺损,有的只剩下鳃柄,指压鳃部有血水流出,肝脏、肾脏肿大,有脓疡病灶,胃内多有积水,有的腹水达20ml。2病原菌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