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城市耕地土壤培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各种培肥措施对改善土壤粘重,降低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均有一定效果。其中,深松起垄加秸秆对改善土壤粘重效果最好,降低土壤容重0.04g/cm^3土壤含水量,0~5cm提高2.8-3.5个百分点;5-10cm提高1.7~2.1个百分点;10~15cm提高1.6~1.7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各种培肥措施对改善土壤粘重,降低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均有一定效果。其中,深松起垄加秸秆对改善土壤粘重效果最好,降低土壤容重0.04g/cm^3。土壤含水量,0—5cm提高2.8—3.5个百分点;5-10cm提高1.7—2.1个百分点;10—15cm提高1.6-1.7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庆阳市新修梯田面积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土壤肥力低,加之施肥不足、耕作粗放以及单一的农业种植,制约了土壤肥力的提高,造成旱期耕种时粮食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本次厂家通过采用不同材料覆盖提高新修梯田土壤肥力及其生物活性,寻求庆阳旱作农业区新修梯田快速、经济合理的培肥方式,达到当年不减产,在1~年内获得培肥土壤和提高产量的双重目的。对振兴当地经济,脱贫致富,建立良性生态农业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供给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生长因素,目前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料使用量偏少,过量使用化肥导致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严重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持续高产稳产,提升作物品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旱地土壤培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地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单施N、P化肥,能够明显地提高小麦产量,并可给耕层土壤积累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和N素,增长幅度10%左右;单施有机肥虽能很快地培肥地力,但在增加产量上同化肥处于相当水平;有机肥配合化肥,既能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又能快速、全面地培肥土壤,在实践中应大力倡导。当耕层土壤碱解N含量达90μg/g左右时,可能引起小麦倒伏。  相似文献   

6.
7.
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不仅是土壤微生物能量及作物营养物质的源泉,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土壤的保肥供肥性、结构性、通气性、渗透性、缓冲性和耕性等。由于人均耕地少,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及单位面积产出率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对濮阳市耕地土壤80个定位监测点进行了连续9a的取土化验,并对濮阳市耕地地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设计不同处理试验,探索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肥力、产量所产生的效应,为秸秆直接还田、科学利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连续3年利用小区定位进行秸秆还田试验。[结果]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生育期没有差异;各处理前期灌浆速率较低,以后逐渐上升,至末期籽粒饱满后灌浆逐渐停止。处理②~⑥灌浆速率至28 d基本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处理①(单施化肥)灌浆速率的高峰早于其他处理,后期灌浆速率较低,致使最终千粒重最低。[结论]前茬玉米全部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有机茶园施入天然有机肥料,可以培肥土壤肥力,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为此,在低产有机茶园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施入养分含量较高、C/N较低的花生麸、菜籽麸等优质有机肥,培肥和产量提高效果均优于草食性动物牛圈厩肥。二者搭配混用,可以节约成本和综合利用当地肥源。  相似文献   

11.
从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耕层与犁底层变化及中低产田土壤养分等方面介绍了富裕县耕地土壤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培肥对策,以期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澄城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澄城县的土壤养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措施,为澄城县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富裕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土壤培肥措施,以期为富裕县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琪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4):224-224
蔬菜对土壤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蔬菜面积扩大,菜园土不断恶化,地力下降,土壤退化,为保证蔬菜生产,应积极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