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42的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麦 4 2于 1999年 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经国内贸易部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成都 )测试 ,蛋白质含量 14 .8% ,湿面筋含量 35.2 % ,出粉率 75%。 1999年又经昆明虹山面粉厂测试 ,硬度在 95以上 ,出粉率达到 77% ,湿面筋含量在 38%~ 4 2 %之间 ,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小麦高肥冬小麦区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分析法和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1~2002年河南省小麦高肥冬水区试品种(系)。结果表明,新9408、豫9901、原泛3号、济麦3号00中13,既高产又稳产,占所有参试品种的50%。四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但也有出入,笔者认为以回归系数分析法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用高稳系数分析评价旱地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评价了1996-1997年度黄淮麦区旱地组13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结果表明:运92-22即高产又稳产;T9306,山农242017在稳产的基础上可夺得高产;临抗1号,山农342725有一定的高产潜力,但稳产性较差;而临旱485,临旱447,冀9682在不良的环境中可以保持稳产。通过分析证明,用高稳系数法可以综合地反映出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  相似文献   

4.
黄淮冬麦区旱地区试小麦产量与产量三因素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对1997~1998年度参加全国旱地区试的16个冬小麦品种产量三因素与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三因素都与产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公顷穗数;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公顷穗数>千粒重。因此在选育旱地小麦品种时应注重协调好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取得一定的群体穗数的基础上,以千粒重和穗粒数为重点性状。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结合变异系数和稳定性参数,对2001—2002年度山东省高肥小麦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的l3个品种(系),进行了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烟475、烟农23是两个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型的优良小麦新品种,潍62036具有一定的高产潜力,但稳产性稍差。3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高稳系数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评价作物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全国旱地小麦区试10年工作的回顾,针对旱地小麦区试的特殊性,总结了主要工作进展,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稳系数法综合评价甜玉米区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个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数据为材料,采用常规的产量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各甜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产量高稳系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产量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常规产量稳定性分析中的回归系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明显,但与产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高稳系数可以作为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高产稳产性的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豫麦48号是利用杂交育种理论,采用水旱交叉选择而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和生产实践表明,该品种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是一个适应性较好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对其成产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穗粒数,其次为单位面积穗数,因此,豫麦48号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应是保持一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注重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Eberhart模式和方法分析了1988-1989年山西省中部地区旱地组区试中6个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地点效应是影响小麦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因素。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高产品种也是适应性强的稳产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没有相关性。晋麦34号(84-16r)是个丰产性好、适应广的稳产品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大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1-1992年河南省区试10个大豆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淮麦区小麦抗穗发芽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黄淮麦芍要小麦品种(系)的抗穗发芽性调查表明;黄淮麦区、无抗穗发芽品种,中等抗性品种(10%-40%)占8.2% ,而不抗穗发芽品种,田间穗发芽率在57.1%-98.3%之间,外引优质品系之中,抗穗发芽品种占18.7%,中抗的占12.5%,抗穗发芽问题应从品种选育着手,结合栽培技术及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1980年以来先后承试主持过全国、全省、地区等各级春小麦区域试验,并从中筛选出了适合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以及生态类似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河北、山西、西藏等8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春小麦优良品种(系)陇春8139、高原602、会宁18号、康选9号以及定西24号、35号、40号等30多个,所筛选的旱地春小麦品种在抗旱性、抗病性、耐瘠薄性、落黄性、稳产性、广适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特别是自育的定西24号、35号在我国西部7省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33万hm2,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定西35号从2002年至今10年作为国家区  相似文献   

13.
晋南旱地小麦区试品系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晋南旱地小麦育种发展趋势,对2006—2015年晋南旱地小麦区试参试的121份品系进行农艺性状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系数最大(29.74%)。产量三因素变异系数顺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产量与有效穗数(0.869**)、株高(0.878**)、穗粒数(0.775**)、有效分蘖率(0.735*)、千粒重(0.593**)、穗长(0.519**)和最高总茎数(0.371**)极显著正相关,与基本苗(0.191*)显著正相关,与生育期(-0.291**)极显著负相关。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有效分蘖率和生育期对单位面积产量的直接贡献较大,依次为有效穗(0.591)穗粒数(0.373)千粒重(0.266)株高(0.093)有效分蘖率(|-0.069|)生育期(0.059),它们决定了单位面积产量97.65%的变异。2006—2015年山西省南部旱地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是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穗粒数和提高千粒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Eberhart和Russell(1966)法,联系有关主要性状,对黄淮冬麦区(北片)1985~1986年度小麦良种区域试验中肥组供试品种的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为合理利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高稳系数法对2011年四川省鲜食糯玉米参试的19个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yyh09-2的高产稳产性好,高稳系数法更能综合反映品种优劣。  相似文献   

16.
王相灵  孟凡夫 《种子科技》2002,20(4):231-231
区试就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鉴定新品种 (品系 )的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 ,它是品种审定、品种合理布局和生态区划的重要科学依据。笔者承试黄淮小麦区试已有 6年 ,现对提高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质量谈几点建议 :1 选择试验地试验地应选择肥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小气候不明显的地块 ,前茬必须是同一作物。2 田间区划区划之前要认真阅读试验方案 ,使田间设计力求与方案一致。2 .1 施肥 :试验地一定要施基肥 ,如果施有机磷肥 ,一定要腐熟后并充分混合后再施。施肥时采用划方施肥 ,一般每亩地划为 10方。一块试验田最好由一人…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其中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其面积为1466万公顷,总产为6300多万吨,分别占全国小麦的55%和64%.平均每667m2产量水平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50kg左右,逐渐提高到本世纪初期的近300kg.  相似文献   

18.
铜麦3号是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小麦育种中心选育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陕西省列为重点农技推广项目,在渭北旱塬和同类生态区推广。选育过程 1987年用长武131作母本,用7976作父本杂交,组合编号为87(22)。其中长武131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抗条锈、白粉和黄矮病;7976综合性状优良,抗旱性突出,品质达优质强筋小麦标准。杂交后代在旱地种植,用系谱法处理。1993年育成了农艺性状优良稳定、一致的品系87(22 )20 -3 -2 -3,1994~1995年参加本单位产量鉴……  相似文献   

19.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5-2018年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中32个小麦品种,对产量及产量构成三因素的性状进行变异性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产量构成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变异性分析表明,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变异性为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正相关,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三因素与产量相关性大小为: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对小麦产量提高贡献最多,其次是千粒重,有效穗数(X1)、穗粒数(X2)和千粒重(X3)与小区产量(Y)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21261.89+15.77X1+274.67X2+232.81X3。通径分析的结果与相关分析的结果一致,也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Py=0.864),千粒重作用次之(Py=0.714.),穗粒数作用最小(Py=0.626)。  相似文献   

20.
垦红15是黑龙江省红兴隆科研所小麦育种研究室选育的大穗大粒春小麦新品种。199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85天,株高90cm左右,苗期健壮,根系发达,秆强抗倒伏,喜肥水,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呈长卵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