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α-羟基-20β-双羟孕酮诱导泥鳅排卵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17α-羟基-20β双羟孕酮[17α-Hydroxy-20β-dihydroprogesterone(4 Pregnen-17α-20B diol-3one)](以下简称17α-20βP)对鱼类排卵效应及其生殖机理作用的研究,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已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Schuetz, A.(1974),Jalabert, B.(1978)和Jalabert, B.et al.(1978)曾论述过,用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TH)诱导鱼类卵细胞的成熟是通过中介物质性类固醇激素在起作用的。Jababert,B.(1976)叙述了用类固醇激素(17α-20βP)能诱发虹鳟鱼的卵细胞达到最终成熟。Montalembert.  相似文献   

2.
虹鳟排卵前后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浓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维信 《水产学报》1987,11(3):205-213
对虹鳟(Salmo gairdneri)排卵前后血清17β-雌二醇(17β-E_2),睾酮(T)和17α-羟-20β-双氢孕酮(17α20βP)的含量进行了测定。17β-E_2从排卵前15天的18.1ng/ml急骤下降到排卵前3—6天的2ng/ml,并继续下降,至排卵时仅为0.9ng/ml。睾酮在虹鳟雌鱼血清中的含量很高,血清浓度从排卵前9天的峰值水平143.3ng/ml缓慢下降,排卵时为24.3ng/ml。17α20βP的血清浓度变化明显,排卵前15天,该激素浓度接近于基线水平或甚至低得不能被检测,排卵前9天开始迅速上升,到排卵前3天达到峰值350.6ng/ml,排卵时为302.2ng/ml。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17α20βP在鲑鳟鱼类卵母细胞最后成熟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是一种诱发卵母细胞成熟的类固醇激素。临排卵前,血清17β-E_2浓度的下降,可能调节了17α20βP大量分泌的时间;17α20βP的大量分泌是卵母细胞达到最后成熟和排卵不可缺少的一环。注射合成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s-GnRH)及其类似物(s-GnRH-A),诱发虹鳟血清类固醇激素17β-E_2,睾酮和17α20βP的变化趋势与自然排卵时的变化相类似。经注射药物诱发排卵的鱼,较对照组提早一周排卵,而且排卵较同步和集中。  相似文献   

3.
林静  湛嘉  帅滇  王婷  王倩  王磊  俞雪钧  刘利平 《水产学报》2015,39(9):1341-1349
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分析比较了成年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经多次注射鲤鱼脑垂体(carp pituitary extract,CPE,20mg/kg.周)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00IU/kg.周)后,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6种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及变化。结果发现,睾酮(testosterone,T)、孕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17β,E2)、雌三醇(estriol,E3)、17α,20β-二羟基-4-孕烯-3-酮(17α,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DHP)、17α-羟基孕酮(17α-hydroxyprogesterone,17α-OHP)在xBridge C18色谱柱上得到良好分离,在0~200ng/m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测限为0.1~0.2ng/g,回收率超过了89%,相对标准差均小于7.3%;注射激素后,6种类固类醇激素在花鳗鲡卵巢中的含量变化情况如下:第2次注射后,T, P, E2, E3, DHP, 17α-OHP的含量分别为0.27±0.05, 0.64±0.05, 0, 1.17±0.19, 0, 0ng/g; 第9次注射后,T, P, E2, E3, DHP, 17α-OHP的含量分别为0.73±0.13, 1.28±0.38, 1.27±0.27, 0.83±0.14, 1.50±0.59, 0.43±0.25ng/g; 第16次注射后,T, P, E2, E3, DHP, 17α-OHP的含量分别为1.17±0.14, 2.23±0.51, 5.59±0.96, 2.46±0.70, 2.29±0.65, 4.56±0.74 ng/g。结果表明,随着外源激素注射次数的增加,花鳗鲡卵巢中6种类固类醇激素的含量整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UPLC/MS/MS法能同时定量测定这6种性类固醇激素,具有灵敏、高回收率、稳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鲟鳇杂交的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13℃水温下,对达氏鳇、史氏鲟亲鱼注射DOS(自行研制)、17α-羟基-20β双羟基孕酮(17α-20βp),在水温16~18℃时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流水刺激,诱导亲鱼排卵、排精。效应时间为8~18h,催产率100%、杂交受精率93.7%。采用全人工饲料进行开口试验和苗种培育试验,并获得85.7%开口成活率和77.33%的育苗成活率。生长曲线表明:不论是体长还是体重,50日龄前增长缓慢,50~100日龄则速度增长较快。经100d饲养,平均体长达29.5cm,平均体重达72.54g。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检测了18S rRNA(18S)、28S rRNA(28S)、组织蛋白酶Z(cathepsin Z,CTSZ)、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factor 1-α,EF-1α)、3-磷酸甘油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β肌动蛋白(β-actin)6个候选内参基因在17α,2β双羟孕酮(DHP)诱导鲤(Cyprinus carpio)卵母细胞最终成熟过程的表达情况,并应用不同的内参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Bestkeeper软件分析表明EF-1α的变异系数和标准差是6个候选内参基因中最低的,且Bestkeeper指数在6个候选内参基因中最高,说明其表达稳定性最高,适合做为内参基因;geNorm软件分析认为需要同时使用EF-1α和CTSZ两个内参基因来校正目标基因的表达;NormFinder软件分析同样表明EF-1α是6个候选内参基因中表达最稳定的;最后通过RefFinder软件综合比较分析,确定EF-1α相对于其他5个候选内参基因,在17α,20β双羟孕酮诱导卵母细胞最终成熟阶段表达最为稳定,可作为内参校正17α,20β双羟孕酮诱导鲤卵母细胞最终成熟阶段各基因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6.
17α-甲基睾酮对赤点石斑鱼性逆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腹部埋植方式,用17α-甲基睾酮(17-αMT)以10mg.kg-1剂量处理2龄雌性赤点石斑鱼(每4周埋植1次,共埋植2次),检查埋植前后性腺结构、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水平以及脑和性腺芳香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一次埋植17-αMT即可诱导赤点石斑鱼发生不同程度的性逆转,性腺成熟系数(GSI)明显下降,性腺中卵细胞退化,精原细胞增殖,出现大量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性逆转雄鱼精巢的组织结构与正常雄鱼精巢相似,部分鱼转变为功能性雄鱼,经轻微的腹部挤压可排精,精子活力与正常雄鱼相似。赤点石斑鱼埋植17-αMT后前脑、中脑的芳香化酶活性明显提高而后脑的芳香化酶活性降低,但性腺芳香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埋植17α-MT后第4周血清中11-酮基睾酮(11-ketotestosterone,11-KT)浓度显著升高,而睾酮(testosterone,T)和雌二醇(estradiol-17,βE2)浓度变化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脑部芳香化酶活性的显著升高与性逆转密切相关,17-αMT主要通过提高血清中11-KT水平诱导赤点石斑鱼发生性逆转。  相似文献   

7.
由放射性免疫测定法测定雌鱼性成熟的各时期中雌二醇——17β、17α——羟孕酮和17α、20β——二羟——4—pregnen——3——酮(170、20β——diOHprog)的血浆水平。在卵黄生成期间雌二醇——17β增加,而在次级卵母细胞成熟以前迅速减少,继之在排卵和产卵期间出现第二次增长。雌二醇——17β的第二次增长可能同残留的卵黄卵母细胞有联系。卵巢成熟的多数时期中血浆17α——羟孕酮曲线和17α、20β——diOHproy的曲线相同。这两种类固醇在卵黄原阶段始终很低,然而在排卵和产卵期间却急剧升高,之后又很快降至基础水平。17α——羟孕酮的显著增加在采最终成熟雌鱼的血浆中十分明显。然而直至排卵时17α、20β——diOHprog也无显著增加。由此想列17α——羟孕酮可作为17α、20β——diOHprog的一个预兆。这一结果为17α、20β——dioHprog是香鱼体内天然的催熟类固醇进一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达氏蝗、史氏鲟人工繁殖时通过水流刺激,在水温8~13℃下,以DOS(自行研制)进行2~3次的注射催熟,再注射自制的类固醉激素17α—羟基—20β双羟基孕酮(以下简称17α—20βp);在水温16~18℃利用促黄体家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诱导达氏蝗、史氏鲟排卵,排精。效应时间8~18h,获得催产率100%、受精率和杂交受精率如%的效果。采用全人工饲料开口试验和苗种培育试验,并获得86.7%开口成活率和73.4%的苗种成活率。从而达到提高开口率和成活率的目的。观察鲟鲤鱼摄食、生长与形态发育状况。生长曲线表明:不论是体长还是体重,50日龄前增长缓慢,50~100日龄则速度增长较快。经100d饲养,平均体长达28.3cm,平均体重达69.7g。  相似文献   

9.
赵维信  R.S.Wright 《水产学报》1986,10(4):388-394
提要应用大麻哈鱼(Oncovhynchus keta)促性腺激素(GTH)诱发大西洋鲑(Salmosalar)卵黄发生期的离体卵巢滤泡(直径为3.4毫米)产生性类固醇激素的研究表明,不论用0.1或1微克/毫升GTH刺激,经培育10天后,未出现卵母细胞卵核消失的现象,卵核偏位也不明显。对培养液中17α,20β-双羟孕酮(17α20βP)的积累浓度测定结果,仅1微克/毫升GTH组含少量的17α20βP;0.1微克/毫升GTH组,培养液中雌二醇的积累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1微克/毫升GTH组,并为后者的两倍。除雌二醇外,孕酮,17α-羟孕酮,17α20βP,雄烯二酮和睾酮的产生,都呈现对GTH剂量的依赖关系,1微克/毫升GTH组的产生量明显高于0.1微克/毫升GTH组和对照组。离体研究的结果表明,处于卵黄发生期的卵巢滤泡对低剂量(0.1微克/毫升)和高剂量(1微克/毫升)GTH的反应不同。低浓度的GTH,引起性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的途径沿着形成雌二醇的方向进行,雄激素被芳香化成雌激素,雌二醇再而刺激肝脏合成卵黄物质的前体,从而促进卵黄发生。高浓度的GTH,有抑制雌二醇合成的作用,而是促使卵母细胞向着最终成熟的方向发展,使性类固醇生物合成的途径转向形成大量雄激素和孕激素,特别是17α20βP。这与已充分生长和卵黄积累完成的卵巢滤泡离体试验的结果一致,与活体观察以上各种性类固醇激素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0.
对达氏鳇繁殖生物学作了分析,认为卵巢重量随体重的增大而增大.成熟卵子呈黑色,卵外膜色泽光亮,而未成熟卵子为灰黑斑色,卵外膜色泽暗淡.其怀卵量明显小于史氏鲟,而卵粒重却大于史氏鲟.人工催情利用抗低温催情剂类固醇激素17α-羟基-20β双羟孕酮诱导达氏鳇排卵,排精,并与史氏鲟进行了正反杂交,获得产卵率75%和杂交受精率73-91%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日本鳗鲡排卵的人工诱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卵巢发育的时间与催产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对卵母细胞在体内胚泡破裂(GVBD)的发生过程、以及用17α-OHP和17α,20β-DHP诱导日本鳗鲡排卵的方式、时机和催产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卵巢发育时间越长,催产率越低。造成催产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本鳗鲡在卵母细胞成熟后期,雌鳗个体对催产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催产时机难以掌握。通过采用适合日本鳗鲡卵母细胞的透明液观察GVBD的发生过程,并根据每个个体GVBD的发生速度,制订适宜的催产方案基本解决了上述难题。本实验采用CP、HCG、17α-OHP或17α,20β-DHP混合催产,使其平均催产率由35 4%分别提高到91 9%和93 0%。17α-OHP和17α,20β-DHP的催产剂量为5mg/(500g)和10mg/(500g)。在(21±0 5)℃水温条件下,催产效应时间分别为15~18h和13~16h。  相似文献   

12.
虽然许多水产科技人员都能培育出鳗纲幼体,然而能够排卵的鳗鲡雌体很少,即使获得了鱼卵、但受精率和孵化率都不高。这是因为大部分雌体在重复注射脑垂体激素卵黄发生后,实际上他们的卵母细胞并没有最后成熟,卵质老化。因此要获得高质量的鱼卵,必须研究诱导鳗卵最后成熟和排卵的技术。Yamanchi于1990年报道,17,20B一二羟基一4一朵自烷一3一酮(门,20gdihydroxy-4-pregnen-3-one,简称DHP),此种鲑鱼用的卵母细胞诱熟激素同样可以有效地诱导日本鳗缅卵母细胞最后成熟。为了获得优质鱼卵,了解鳗额注射DHP后的排卵和受精时间…  相似文献   

13.
用DHP诱导日本鳗鲡排卵后受精率和孵化率与时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善 《福建水产》1997,(2):82-85
虽然许多水产科技人员都能培育出鳗鲡幼体,然而能够排卵的鳗鲡雌体很少,即使获得了鱼卵,但受精率和孵化率都不高。这是因为大部分雌体重复注射脑垂体激素卵黄发生后,实际上,它们的卵母细胞并没有最后成熟,卵质老化。因此,要获得高质量的鱼卵,必须研究诱导鳗鲡最后成熟和排卵的技术。Yamanchi于1990年报道,17,20β一二羟基—4—朵甾烷—3—酮(17,20β—dihydrozy—4—pregnen—3—one,简积DHP),此种鲑鱼用的卵母细胞诱熟激素同样可以有效地诱导日本鳗鲡卵母细胞最后成熟。为了获得优质鱼卵,了  相似文献   

14.
17β—雌二醇对雄性金鱼卵黄原蛋白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邴欣 《水产学报》2004,28(3):236-240
采用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的方法诱导雄性金鱼卵黄原蛋白产生,注射浓度为0.05mg·g-1BW,诱导2周后取尾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浆,进行血浆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过对卵黄原蛋白特性基团磷、脂和糖蛋白的染色,确定了卵黄原蛋白在电泳图谱上的位置,开发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定性卵黄原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电泳结果表明,在0.05mg·g-1BW的注射浓度下,2周后17β-雌二醇诱导了雄性金鱼卵黄原蛋白产生,并通过ELISA检测卵黄原蛋白的平均含量为690.2ng·mL-1,与对照组雄性金鱼平均含量为10.7ng·mL-1的差异极显著(P<0.01),比雌性对照组检出量285.5ng·mL-1高1倍多;17β-雌二醇诱导组雄鱼血浆钙离子和血总蛋白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解析17β-HSDs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对贝类性腺发育和生殖内分泌的调控机制,本文综述了17β-HSDs的种类和功能,对迄今已报道的所有亚型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对贝类等水产动物中17β-HSDs的克隆表达、功能阐述、机制推测进行了调研总结。目前,虽然17β-HSDs调控贝类生殖过程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有很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尚待解答,需要重点加强“发现贝类中17β-HSDs新亚型、分析时空表达特征、解析构效关系、明晰环境污染物的影响、制定相应对策、指导产业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本综述结合了其他物种的成熟研究和最新成果,为深入探究17β-HSDs调控贝类性腺发育和生殖内分泌的机理及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人工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成熟及相关激素和组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多次肌肉注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LHRH-A2)和鲤脑垂体匀浆(carp pituitary extract,CPE)的方法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成熟。在任意挑选的15尾实验组鱼中,5尾卵巢发育完全成熟,平均性腺系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为(20.9±5.04)%(最大达到27.3%);5尾卵巢发育至成熟期,平均GSI为(7.2±2.86)%;5尾卵巢发育至卵黄生成期,平均GSI为(2.32±1.5)%;而对照组的性腺停留在未发育的Ⅱ期[GSI为(1.18±0.39)%],这表明注射的激素能诱导雌性花鳗鲡性腺发育直到完全成熟。检测卵巢发育过程中脑垂体GtH的mRNA水平,血清中类固醇激素水平以及肝脏和消化道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脑垂体中GtHα、LHβ和FSHβ的mRNA水平随着卵巢的发育而逐渐增加,在卵巢发育成熟后下降,其中GtHα和LHβ的含量在卵巢发育成熟时虽比发育时期略有下降,但仍然呈现高表达量,而FSHβ在卵巢发育成熟时的表达量极低,几乎检测不到。血清雌二醇的含量在卵巢开始发育和卵黄生成期时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河蟹在蜕壳前,血淋巴中 20-羟基蜕皮酮(20-HE)含量达到最高峰——116.16±32.96ng/ml;蜕壳时降入低谷——7.09±1.39ng/ml;蜕壳后仍然很低。血淋巴中20-HE 调控着河蟹的蜕壳周期。雌性河蟹卵母细胞进入大生长期,9月份血淋巴中 17β-雌二醇(17β-E_2)出现峰值——3.62±1.11ng/ml,促进了卵母细胞的卵黄积累。雄性河蟹10月份血淋巴中睾酮(T)含量开始上升,至12月份达到 2.15±0.28ng/ml,诱导精巢发育成熟。雌性河蟹血淋巴中 20-HE 含量在5月和8月各出现一个峰值,分别为 13.15±6.99和 15.80±7.40ng/ml;雄性河蟹则在6月和9月各出现一个峰值,分别为 20.25±13.58和 14.00±9.48ng/ml。雌、雄河蟹同在2月份为全年最低值,分别为3.75±3.38 和3.68±1.78ng/ml。实验结果阐明了雌、雄河蟹 5、6月份血淋巴中 20-HE 出现的峰值与生长有关;8、9 月份出现的峰值与青春蜕壳、早期性腺发育相联系。  相似文献   

18.
王磊  李响  柳峰松  刘利平 《水产学报》2015,39(5):609-617
为评估不同激素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的效果并探究促性腺激素在花鳗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实验比较了不同激素组合处理后花鳗鲡性体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雌鱼脑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基因GtHα(促性腺激素亚基),LHβ(促黄体生成素亚基)及FSHβ(卵泡刺激素亚基)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鲤脑垂体萃取液(CPE)与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组合能够有效促使雌性花鳗鲡性腺发育成熟,GSI平均达22.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单独注射雄烯二酮(ADSD)和注射ADSD、CPE、hCG混合制剂诱导效果不明显,GSI仅为1% ~3%.荧光定量发现,经CPE与hCG处理的亲鱼LHβ和GtHα的表达量不断上调,其中发育早期GtHα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而FSHβ的表达量呈现下调趋势.研究表明,CPE与hCG组合注射能够成功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成熟,而ADSD对花鳗鲡卵巢发育无明显促进作用.LH在花鳗鲡卵巢发育整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FSH在花鳗鲡性腺发育早期作用显著,可能是诱导鳗鲡性腺早期发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性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4(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14,17β-HSD14)在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从魁蚶转录组中筛选并验证了17β-HSD14基因序列,通过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该基因在魁蚶中的组织定位及性腺发育过程中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7β-HSD14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长度为822 bp,编码273个氨基酸;原位杂交实验在魁蚶卵巢的成熟卵细胞、滤泡壁和精巢中的精原细胞、精子以及其他组织的细胞中都检测到了17β-HSD14基因的阳性杂交信号;qRT-PCR结果表明,17β-HSD14基因的表达随其性腺发育而产生变化,在形成期(Ⅰ期)到增殖期(Ⅱ期)的过程中呈上升趋势,成熟期(Ⅲ期)至耗尽期(Ⅴ期)呈下降趋势,且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组织。综上,17β-HSD14基因与魁蚶的性腺发育密切相关,可能对其性腺发育、功能维持和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1兴凯湖翘嘴鲌卵巢发育刘筠(1993)以鱼类卵巢本身的组织学特征为基础,并综合细胞形态学和生理学理论进行时期划分。即以卵细胞的成熟等级或时相为标准,把卵巢分为6个时期。并按卵细胞概念的适用范围: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和退化卵母细胞,并将卵细胞区分为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