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是引起茶树叶部病害的优势致病菌。从中国13个产茶省的茶树病叶中分离获得65株炭疽菌菌株,基于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结合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属于山茶炭疽菌。采用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进行致病力测试,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能导致茶树叶片发病,但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YCW1180、YCW1331、YCW1382、YCW1387、YCW1419、YCW1443、YCW1451、YCW1453、YCW1454、YCW1461、YCW1613和YCW2134等12个菌株致病力显著强于其他菌株,菌株YCW1378致病力最弱。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试65个山茶炭疽菌菌株对25%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药剂敏感性结果显示,25%吡唑醚菌酯对菌株YCW1436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仅为36.00%,抑菌效果最差,而对大部分菌株的抑制率高于70.00%,表明大部分菌株对该药剂高度敏感。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25%吡唑醚菌酯影响了山茶炭疽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以上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茶树叶部病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出苗后接受1个月的每日8小时短日照处理并与当时自然光照长度进行比较,研究光照长度对块茎形成及内源激素②的影响,探讨块茎形成与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使块茎形成显著提早,但使结薯数减少,植株茎叶生长受抑,块茎淀粉含量降低;短日照处理使叶片中ABA含量提早增高,GA3含量提早减少,GA3与ABA的比值提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小麦类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like,HRL)是一类在没有病原物侵染情况下就能自发产生类似病原菌侵染后的过敏反应症状,这类突变往往导致小麦的抗病性增强和防御相关基因的组成性表达。本实验以携带HRL性状的宁7840为材料,对其进行EMS诱变和连续选择,筛选到14个比野生型的HRL表型更为明显的突变体。同时,对这14个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四个不同氮素水平处理(每盆分别施尿素0、3、6和9 g),结果表明,宁7840野生型在低氮(施每盆0 g和3 g尿素)条件下,能够诱导HRL性状的提早表达,随着施氮量的增加,HRL性状延迟显现并逐渐消失(non-HRL),白粉病也随之加重,表现为氮依赖型;但在高氮(每盆施6 g和9 g尿素)条件下,有2个突变体(NMu-HRL-1和NMu-HRL-2)依旧表现HRL性状,为非氮依赖型。通过比较13个氮依赖型(包括宁7840野生型)和2个非氮依赖型的HRL突变体氮肥吸收利用情况,发现两种类型突变体的氮肥吸收利用效率与施氮量都呈负相关,同一氮肥水平下,非氮依赖型突变体穗部的氮含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都显著高于氮依赖型突变体。低氮条件下,非氮依赖型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氮依赖型突变体;高氮条件下,两种类型突变体植株内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氮肥水平下,这两种类型的突变体之间白粉病严重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氮依赖型突变体在高氮条件下白粉病严重度极显著高于非氮依赖型突变体,非氮依赖型突变体在高氮条件下仍然高抗白粉病。  相似文献   

4.
从海峡两岸茶业发展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两岸茶产业的合作基础等方面,介绍了两地茶业的发展情况,显示出两岸深厚的茶缘及二者在茶业交流合作方面的必然性,并对闽台两地茶业合作交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玉米对水分亏缺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水分亏缺指标进行分析,从玉米对水分亏缺的生态响应、激素响应、抗氧化系统的响应、渗透调节物质的响应、蛋白质的响应、呼吸作用的响应、氮代谢的响应、光合作用的响应、核酸的响应等方面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玉米吐丝期遭受水分亏缺时,对产量影响最大;在玉米受到水分亏缺时,首先细胞膨压进行改变,然后诱导信号物质(ABA)大量产生来调节气孔的开闭,达到减少水分散失的目的,进一步影响光合作用,抑制物质生产,最终产物分配受到约束,收获指数降低,产量下降。对玉米进行适度水分亏缺可以提高玉米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茶皂素对农药的增效机理 Ⅰ.对药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小艺  黄炳球 《茶叶科学》1998,18(2):125-128
###################################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微区模拟试验,以中苎1号、湘苎2号和湘苎3号为材料,研究苎麻对镉(Cd)胁迫的响应及其吸收铅(Pb)、铜(Cu)、锌(Zn)和镍(Ni)的能力。结果表明:供试3个品种均有较强的Cd耐受能力(耐受Cd的阈值为11.7mg·kg^-1),其中湘苎3号耐受Cd的能力最强,在Cd添加量为0~100mg·kg^-1时,其有效株为15.7—29.0株/m^2、生物量为0.67~1.01kg·m^-2、原麻产量为55.4—76.8g·m^-2,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随着土壤Cd添加量的增大,3个品种地上部的Cd含量及其累积量均显著增加,最高可迭61.5mg·kg^-1与49.6mg·m^-2,表明苎麻对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但并未达到Cd的超富集植物的水平;Cd胁迫条件下,3个品种对Pb、Cu、Zn、Ni等重金属的吸收因元素种类的不同而异,中苎1号对Pb、Ni吸收呈现出随土壤Cd添加量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湘苎3号对Zn、Ni吸收则呈现出随土壤Cd添加量增大而减少的趋势,但土壤Cd添加量对3个品种吸收Cu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苎麻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且不进入食物链,是一种理想的修复与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备选植物,但镉胁迫对苎麻吸收Pb、Cu、Zn、Ni等重金属的影响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 1 前言1978年,在印度旁遮普省的不少地区发现了一种马铃薯叶斑病,病变症状同一般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叶斑病症状不一样,使用了11种杀真菌剂和抗菌素也不能控制这种病变。1979年秋季、1980年春季和秋季、1981年春季和秋季以及1982年春季进行了大规模分离和显微镜观察,否认了真菌和细菌是这种病变的致因。由于这种癍变的症状类似于1973年报道过的美国发生的因臭氧(O_3)污染而引起的叶斑病的症状,为验证印度这次发生的马铃薯叶斑病是否也是因臭氧污染所引起,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9.
需要肯定的是茶文化的影响应是正面和积极的。通过对茶文化知识体系的引入,来促进学习者能更加具体和形象的去完成英语学习。影响力分析可以从丰富英语文化教育的内容、活跃英语课堂教学的氛围、提升大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等三个方面来展开。实践策略则可以围绕着快餐文化挖掘美国茶文化元素、英语教育中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介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综合展示信息、教师启发下引导学生完成文化认知等四个方面来展开构建。  相似文献   

10.
简要记述了对乌兹别克斯坦以安集延州为主的棉花科研生产的考察访问情况。概述了其棉花新品种选育、栽培、病虫害生物防治、科研教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其棉花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对麦蚜的防治作用及对麦田天敌昆虫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明确杀蚜药剂对麦蚜的防治效果、适宜的防治时期、对生态环境安全性和粮食作物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对4.5%氯氰菊酯、40%氧化乐果、40%毒死蜱、3%啶虫脒、10%吡虫啉等9种防治麦蚜的药剂进行了筛选,发现各药剂对麦蚜的防效较好,喷药后7 d防效均在90%以上.9种农药在喷施后的3 d内,对麦蚜的主要天敌蚜茧蜂和瓢虫影响较大,两种天敌数量锐减,但到7 d时各处理蚜茧蜂数量均有回升,其中不同剂型的吡虫啉、啶虫脒和鲁植顺克处理的蚜茧蜂数量同对照相差不大.由于瓢虫本身数量较少,而且喷药期内麦田瓢虫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因此,种群数量回升不明显.在5月3日、5月8日、5月13日用4.5%高效氯氰菊酯、40%氧化乐果、5%蚜螨虫净超微乳油、20%吡虫啉可湿性液剂四种药剂进行了不同时期防治麦蚜农药试验,表明在麦蚜发生初盛期喷施杀蚜剂可以有效防治麦蚜.各农药处理小麦收获晒干后的农药残留量均在国家安全标准之内.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在麦蚜发生初盛期喷施吡虫啉或0.7%阿维.BTWP,可以减少喷药次数,提高作物产量,同时保护田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植物源诱导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酶活性影响进行研究。[方法]以黄瓜主栽品种津优2号为材料,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及盆栽试验,对黄瓜霜霉病的预防效果进行研究。[结果]中草药制剂(ZY)苯丙噻二唑(BTH)和侧柏叶提取液(CB)处理对甜瓜霜霉菌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CB效果最为显著,该处理对黄瓜霜霉病菌的防效达到61.6%;BTH和ZY分别为58.6%和29.4%。[结论]3种植物源诱导剂均能有效降低黄瓜染病植株叶片中MDA含量,ZY和BTH的施用能显著提高黄瓜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2个浓度的CB处理均可诱导黄瓜植株中POD和SOD活性上升,通过减缓细胞膜质的受损程度来提高黄瓜植株对霜霉病菌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3.
氮肥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及其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的诱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绝大多数的室内和实验室研究表明氮肥对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性、食物消耗和利用、存活和生长发育、生殖和种群动态以及整个群落均有促进作用。但也有少量研究发现氮肥对植食性昆虫的表现无明显影响,甚至对极少数昆虫有负作用。在亚洲,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钻蛀性螟虫种群的猖獗发生与稻田施用氮肥有关,稻田过量施用氮肥对这些害虫的种群发展均有促进作用。为了有效地降低稻田氮肥的施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必须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茶皂素对农药的增效机理 Ⅲ.对药液沉积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小艺  黄炳球 《茶叶科学》1998,18(2):134-138
###################################  相似文献   

15.
镉胁迫对小麦的影响及小麦对镉毒害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镉是植物生长的非必需元素,具有很强的毒性,与其他种类的重金属相比,镉(Cd2+)更易被小麦吸收累积,从而会引起人的健康隐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Cd2+毒害对小麦生长、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小麦对Cd2+毒害响应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Cd2+毒害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酶活性、光合作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根系分泌物及在遗传损伤效应和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小麦对Cd2+的吸收、分配和积累等方面的响应规律,探讨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进行大田条件下Cd2+对小麦根际微生态系统影响机制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小麦的Cd2+污染控制和合理耕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麦对黑胚病的抗性及黑胚对种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在同一年份、同一地点、同一栽培条件下 ,152份小麦品种 (系 )自然感染黑胚病的程度有差异 ,其中 2份免疫 ,81份抗病 ,6 9份感病 ,病粒率在 0~ 6 8.83%之间。黑胚粒与正常粒相比 ,90 %品种 (系 )千粒重增加 ,10 %品种 (系 )千粒重降低 ,且千粒重增减与其病粒率高低无关。同一品种 (系 ) 0级种子和 4级种子相比 ,发芽势、发芽率、出苗率明显降低 ,苗干重、根干重减轻 ,病苗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茶业一项跨世纪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对此笔者提出:在茶业行业内加大“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充分认识我国茶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依靠科技兴茶;并综合配套各项相关的对策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啤酒大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啤酒工业发展之快众所周知,为世人所瞩目。1996年啤酒总产量达1600多万吨左右。将继续保持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啤酒产量虽然如此之高但人均消费只是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二分之一,要达到世界的人均水平,我们的产量几乎还要翻一倍,有人预计,到2000年,我国的啤酒产量将达到2000万吨,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如此看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啤酒生产及消费潜力。啤酒不仅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国民经济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据统计,啤酒年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注:民间交换数据…  相似文献   

20.
对杂交棉密度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永歌 《江西棉花》2007,29(3):26-28
杂交棉的推广普及促进了棉花"低大优"栽培体系的形成,增产增效显著.但在密度下降后普遍出现了对密度偏稀的担忧,生产实践中多少密度较为合理?经过对大面积不同类型棉田种植不同类型杂交棉品种的调查研究,认为杂交棉的密度应据高产的总量要求和单株可成果节量确定,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栽培提高成铃率、铃重,夺取棉花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