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正>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推广浸种、拌种技术,用于防治地下害虫,保护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70年代末开始种衣剂的研究工作,80年代进入田间试验示范阶段,90年代逐步推广应用,成就了种衣剂发展的三个阶段:研究阶段、推广阶段和发展成熟阶段。种衣剂作为种子包衣处理的集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为一体的药剂,在我国已普遍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种衣剂使  相似文献   

2.
国际种业全球化和中国种业的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产业经济学中的定义,种子产业可以被定义为种子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以及这些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是主要研究种子企业间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效果以及公共政策等范畴构成的基本理论体系。影响种子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是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效果等一系列机制。其中,决定竞争性质的基本因素是市场结构。现代种子产业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对种业市场进行立法为起点,发展到21世纪的国际种业,与种子作为商品刚刚进入市场的20世纪初相比,在规模、品质、技术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种业的市场化进程,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种子企业的成立开始,之后历经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逐步融入国际种业竞争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国际种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种衣剂生产行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我国种衣剂生产行业现状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推广浸种、拌种技术,用于防治地下害虫。1978年,沈阳化工研究院用甲拌磷、多菌灵、五氯硝基苯等作为有效成分,开始研制种衣剂。1983年北京农业大学李金玉教授成功研制了由克百威和多菌灵组成的第一个种衣剂产品,并开发了系列产……  相似文献   

4.
<正>1应用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良种包衣技术作为一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可带动整个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我国种子包衣技术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种衣剂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李金玉教授的主持下,开始了种衣技术的系统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种衣剂系列产品配方、制造工艺及应用效果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九五"、"十五"、"十一五"  相似文献   

5.
<正> 农业生产的每个阶段都要防止病虫的侵害,产前对良种进行消毒处理,是种子保健和防治苗期病虫害的有力措施。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直接用农药的粉剂或乳油拌种或浸种是种子处理的主要方法。种衣剂是专为种子加工提供的农药新刺型。中国农业大学于80年代率先开展了种衣剂系列产品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带动了国内种衣剂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一、种衣剂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6.
1历史的回顾 笔者于1954年东北农学院毕业以后就从事种子工作,到2006年满51年,长期从事一项工作,在同行业中恐怕是不多的。50年来,笔者亲历了我国种子事业的发展和变化,1958年建立种子机构,农业部提出“四自一辅”的种子工作方针(“依靠农业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建立公社、大队、生产队为主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解决自繁自用问题。从1958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玉米品种问杂交种,玉米双交种,1970年开始推广玉米单交种,发展很快,效益显著。玉米杂交优势利用是20世纪世界农业科学最伟大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初期,玉米种衣剂开始投入农业生产,成功地解决了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及丝黑穗病危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90年代中期,玉米种衣剂广泛应用于生产,成为生产玉米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料.90年代未期,我国各大种子企业纷纷应用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后销售.到2004年,全国玉米种子包衣后的销量达325亿千克,占全国玉米种子用量的40%.然而玉米种子包衣后销售在管理、使用和生产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1我国向日葵发展概况 我国向日葵播种面积居世界第5位,位于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印度之后。1949年我国向日葵播种面积2020hm^2。20世纪70年代初期8.1万hm^2,均为零星种植,用于嗑食。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大力发展油料,引进派列多维克油葵,油葵面积逐步扩大。1980年达到80.4万hm^2,2003年达到117.3万hm^2。  相似文献   

9.
生物种衣剂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建文 《种子科技》2002,20(5):257-258
种子包衣技术从 2 0世纪 90年代后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年推广面积 4亿亩左右 ,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丰收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种衣剂技术水平和应用现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一是产品技术水平低 ,缺乏高效环保产品 ;二是应用范围不广 ,技术成熟且能大面积推广的剂型少 ,仅限于玉米、棉花、小麦等几种作物。因此 ,加速提高我国种衣剂技术 ,特别是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 ,开发应用高效、无公害、适应范围广的种衣剂 ,是我国种衣剂应用技术的发展方向。1 种衣剂的发展及生物种衣剂的产生1.1 我国种衣剂…  相似文献   

10.
新型棉花种子处理剂63%吡·莠·福干粉种衣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衣剂又称种子处理剂,是指应用化学型、生物型、泥浆型等种子处理剂对种子进行处理。种衣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1962年美国首先用泥浆法包衣,20世纪70年代用氯唑灵(C5H5ClN2OS)和五氯硝基苯(C6Cl5NO2)处理棉种,防治苗期病害。1982年前苏联研制出用高分子聚合物作粘合剂生长调节剂和三氯酚酮[(C6H2OCl3)Cu)复合成胶衣剂处理棉花种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种子包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开发的一项促进农业增产丰收的高新技术。自1990年以来,已在全国大面积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粮、棉、油等作物产量的提高,被我国列为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辽宁省辽中县为全国首批20个种衣剂试验推广基地县之一,自1989年以来,先后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剂型的32种种衣剂分别在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作物进行试验、示范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种衣剂具有广泛的抗病杀虫能力种子包衣所用的种衣剂,是由杀虫剂(主要成分为呋喃丹)、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膜剂、缓释剂等经科学配方加…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国内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1 国内种子包衣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第1个国产种衣剂问世以来,国产种衣剂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有近300家企业,年产3万~5万t产品的产业:包壳和丸粒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加工企业,在烟草和牧草种子上有了一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种子介电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电特性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贮藏、加工、保鲜、灭菌灭虫、清选分级、无损检测等诸多领域都有应用.早在20世纪40年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就在该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加深.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有关介电特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新疆种衣剂使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衣剂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物,是继化肥、农膜之后能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又一农用物资.我国种衣剂研究起始于1976年甜菜种子丸衣研制,而新疆起步更晚,1990年才开始从事种衣剂的引进、筛选和研制工作,新疆是农业大省,种衣剂市场潜力巨大,本文作者通过调查分析新疆近几年种衣剂使用情况,提出新疆种衣剂发展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种衣剂从作物种子开始进行保护,能够有效避免苗期病虫害的发生。早在20世纪早期,美国就提出了种衣剂的理念和技术,随后在欧美市场迅速商品化。2012年全球种衣剂销售额达22.87亿美元,目前仍以超过10%的年增长率在快速发展。在国内市场,种衣剂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开始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种衣剂在国内的应用作物主要包括:大豆、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和水稻等。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市场40%以上的种衣剂登记作物为玉米,约27%为小麦,棉花约占17%,水稻仅占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种子处理剂尤其是种衣剂(种子包衣应用技术融合中形成研究和应用热潮。从长远看,能改善"地上工作"同时,高瞻远瞩地开展"地下工)技术迅速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凸显优势,在农药剂型加工和作物的"地下工作",比"地上工作"更有发展前途,因此,在尽可作",从而超前地跨进更高水平施药技术的理想彼岸……用处理种子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历史悠久,在公元前数十年的古老年代,就有温汤浸种催芽,之后又有与盐、石灰、泥土及药剂浸种、拌种来防治地下害虫、防病和避鸟保苗。19世纪,开始出现种子包衣在蔬菜、花卉和牧草上的应用。20世纪,种子处理剂尤其是种衣剂(种子包衣)技术迅速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凸显优势,在农药剂型加工和应用技术融合中形成研究和应用热潮。进  相似文献   

17.
王鹏 《种子世界》2006,(9):41-41
人类很早就知道种子处理可以使种子和幼苗免受种传和土传病虫为害,早在公元1世纪,罗马的Pling就首先提出了种子处理。1750年,英国人Mathieu Tillet试验用盐水和石灰水处理小麦种子防治黑穗病。1755年Aucante就建议用砷制剂或氯化汞处理种子防治小麦黑穗病,最早开创了使用汞制剂作种子处理剂的实践。1761年Schulthuss介绍了硫酸铜处理种子,开始了使用无机化合物处理种子的时代。我国早在1765年镌刻的御题《棉花图》中就有棉花种子烫种拌灰防治病虫害的记录。1888年,由Jensen发明了温汤浸种用于处理大麦、小麦种子,防治散黑穗病。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种子处理剂已从传统的有机氯产品发展为两元或三元杀虫、杀菌剂混合的种衣剂产品。  相似文献   

18.
水稻遗传改良的突出成就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的矮化育种和20世纪70年代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杂交水稻育种在继20世纪70年代的“三系法”获得成功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两系法”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在“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已经取得重大成果的前提下,如果继续按照常规的水稻育种方法试图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则其育种难度更大。根据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和水稻育种实践,在稻属植物内还存在很大的产量潜力有待于挖掘,通过不断地改进育种技术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进一步探索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 包衣种子是种子质量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种子包衣技术就是把含有农药、微肥和植物生长激素等多种成分的种衣剂,通过机械加工手段,均匀地包在种子表面。它是在传统浸种拌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科技兴农国家重点推广技术之一。包衣种子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20.
水稻良种包衣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胡前毅  黄育忠 《种子》1997,(3):79-80
种子包衣是利用种子机械将高科技产品种衣剂均匀地涂布在种子表面,提高种子科技含量和商品化水平的一项先进的种子加工处理技术。该项技术已在我国北方玉米、小麦、棉花上得到推广应用,但在水稻上没有得到推广,其主要原因是水稻良种包衣后要通过浸种摧芽水田育秧过程,包衣效果是否真实可靠证据不足。为此,本文就水稻良种包衣技术应用及效果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