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感染而发生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对肉鸭的主要危害是影响肉鸭的生长,饲料报酬低,效益降低.该病还可引起鸭产品的质量下降,造成经济损失.现将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或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是近几年水禽饲养场普遍存在、广泛流行的疫病之一,尤其是该病和埃希氏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对水禽生产造成严重威胁。1病原特性鸭疫里默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不  相似文献   

3.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A)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是当前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各养鸭国家。2011年5月份山东省诸城市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肉鸭,相继发生一种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经药敏试验选取敏  相似文献   

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其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革兰氏阴性菌.该病是近几年造成肉鸭严重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对门诊资料记载的171例鸭病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83例,占48.54%,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fdr RA)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是当前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各养鸭国家。我国自1982年郭玉璞在北京首次报道该病后,我国各地相继报道了该病的发生。2011年5月份山东省诸城市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肉鸭,相继发生一种传染病,经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目前国内外研制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分析各种疫苗的优缺点,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免疫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叶土发 《中国家禽》2003,25(7):18-1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其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革兰氏阴性菌。该病是近几年造成肉鸭严重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对门诊资料记载的171例鸭病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83例,占48.54%,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997年首先在邵武市城区附近的规模肉鸭场(鸭苗都是从外县市购进)饲养的肉鸭,一般3~4周龄发生一种以咳嗽、排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摇头、点头、脚软、不愿走动为主要特征,剖检以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主要病变的鸭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后将病料送有关部门进行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一些大型肉鸭饲养场户所发生的疾病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呈上升趋势,发病率明显增加。一旦发病成片流行,很难扑灭并持续存在。可引起不同批次的鸭的感染发病,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病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引进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RA感染也称为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和鸭传染性浆膜炎,1-8周龄鸭易感,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脑膜炎等病变为特征,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综述鸭疫里墨氏杆菌病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鸭场一旦发病,细菌可长期存在,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以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 ,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 ,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所致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 ,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 2 0 0 0年 5~ 8月 ,山东省济宁、菏泽、泰安等地区的商品代肉鸭大量发生此病 ,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 流行病学调查  2 0 0 0年 5~ 8月 ,山东济宁、菏泽、泰安的商品代肉鸭场相继发生一种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 1 0~ 40日龄的小鸭 ,大棚地面饲养 ,品种主要为樱桃谷商品代 ,发病率 2 0 %~ 80 % ,发病后抗生素控制疗效不佳 ,死亡率 1 5 %~ …  相似文献   

12.
雏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主要侵害2~7周龄的鹅、鸭,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连年来在本地区时有发生,常会引起大批雏鹅发病、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将笔者对雏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曾用名鸭疫巴氏杆菌)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水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县及周边地区雏鹅群中流行,并严重危害养鹅业发展。现就一典型病例的诊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鸭的急性、慢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禽的急性、出血性、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两病均能使不同日龄和性别的番鸭感染发病,尤以2~5周龄的番鸭易感。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番鸭养殖较为集中,番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较为多发,现将一例雏番鸭混合感染的诊治  相似文献   

15.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小鸭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可引起小鸭大批死亡,给养鸭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也是危害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必须作好预防。下面介绍一例肉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情况。1发病情况2006年7月,双城市某乡一养鸭户饲养的2万余只肉鸭雏,于15日龄时突然发病并很快死亡,2天内死亡300余只。2临床症状病鸭突然死亡见不到症状,稍见有症状的表现为嗜睡,缩颈,两腿软弱无力,不吃,眼内有粘液性分泌物,视力减弱,鼻孔有少量分泌物,粪便呈绿色稀便。死前出现痉挛等神经症状。3剖检变化尸体眼球下陷,角膜混…  相似文献   

1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感染所致的鸭、鹅、火鸩和其它多种禽类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以2~4周龄小鸭最易感,死亡率可达30%~90%[4].我们对2009年1~3月份怀疑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例,进行分离鉴定,并对病鸭群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综合征等。该病多发生于1~8周龄的小鸭,雏鸭以眼和鼻有分泌物、腹泻、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抽搐等为主要症状,慢性病例表现为头颈歪斜。病理变化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及眼结膜炎等。本病极易与大肠杆菌病、禽霍乱、沙门氏杆菌病及葡萄球菌病等混合感染,造成死亡率增高。目前本病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查山东省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与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情况,对从山东省6个肉鸭养殖较多县(市)收集到的118份样品进行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单独感染分别占到样品总数的21.18%和11.86%,鸭疫里默氏杆菌与大肠杆菌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双重感染最为普遍,分别占到样品总数的38.14%和18.64%,鸭疫里默氏杆菌、鸭大肠杆菌、鸭病毒性肝炎的三重感染占到样品总数的6.78%。其中,鸭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为O78和O92,分别占总分离株数的16.90%和15.49%,其次是血清型O93和O142,分别占到总分离株的11.27%和8.45%。  相似文献   

19.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鹅、火鸡及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又称鸭浆膜炎。近年来,该病在各地多有报道,主要发生在2~8周龄的鸭中发生,在鹅中的报道较少。本文就临床1例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发病、诊断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鸭、火鸡、孔雀、鹌鹑和其它多种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也称鸭的败血症、新鸭病、鸭疫综合征和传染性浆膜炎等。1 流行特点及危害性 该病1932年首先在美国的纽约、长岛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发生流行,80年代的中后期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