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山云雾翠芽,产于福建省霞浦县水门乡金山境内,茶园位于海拔800 m的高山上,长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优越的自然环境促成了金山云雾翠芽茶的优良品质.金山云雾翠芽茶,以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的单芽为原料精制而成,具有外形扁平挺直,色泽翠绿,汤色碧绿明亮,香气高锐,滋味醇厚甘爽的品质特征,并富含多种氨基酸、茶多酚及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
3.
机械采茶是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手工采茶质量下降,采摘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不少科研、生产单位在机采茶园栽培管理等方面研究甚多,而在机采鲜叶加工和适应机采鲜叶加工机械等方面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与机采鲜叶相适应的加工技术,是推广使用机械采茶的又一重要课题。笔者现将近两年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茶叶生产,以绿茶为最早。远在一千年以前的唐代,我国已采用蒸青方法加工绿茶。唐代绿茶制法,主要为蒸青团茶;到了宋代,进而改为蒸青散茶;到了明代,又进一步发明了炒青制法,利用干热来发挥茶叶的香味,从此绿茶品质有了更大的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绿茶制法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炒制技术,由手工方式,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产量有了增加,品质有了提高,历史上名贵绿茶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还创造了不少优质名茶。 相似文献
5.
炒青绿茶干燥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炒青绿茶的干燥作业是散发水分,炒紧茶条,促进香气、滋味等内含成分转化的重要过程,不同的干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很大。为提高炒青绿茶品质,探明干燥工艺与茶叶色、香、味、形的关系,笔者对中、下档绿茶进行了试验。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选用大生产上的二级鲜叶(代表中档原料)、四级鲜叶(代表低档原料)。 试验方法:将两种供试鲜叶分别按相应的常规工艺予以贮青、杀青、摊凉和揉捻,然后分别进行烘—炒—烘、炒—烘—炒、烘—炒—炒三种组合方式的干燥工艺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介绍了碧螺型、毛峰型、扁型和松针型4类绿茶类名茶机械化加工的主要特点及其工艺流程,重点评述了适用加工的使用性能及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近来年,有些茶叶生产、经营单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建起了以单机作业加工绿茶坯的精制厂。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下加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供参考。1 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单机作业加工绿茶坯一般分本身、圆身、筋梗和轻身四路较合理,各路茶的加工工艺应根据“看茶做茶”的原则确定,但在制定加工工艺时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1.1 复火干燥 相似文献
9.
九峰香芽茶,产于福建省尤溪县中心村境内.以采摘种植在九峰山海拔800m高山上的梅占茶园生长的春茶单芽精制而成.茶园依山傍水,远离"三废"污染源,水质纯净,空气清新,有着长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的优越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烘青、炒青是绿茶中两大类,两者各有特色及相应的市场。我县以生产炒青绿茶为主,加工工艺独特,品质优良。自年以来,武平炒绿1986多次获省名优茶奖,是省八大名茶之一,产品深受本县及客家籍地区消费者欢迎,但产品市场局限于炒青市场,很难打入烘青的市场;反之生产烘青的茶区,其产品市场也一样。如能找到两者兼顾,又能降低成本,提高茶价的办法,便能占领茶叶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多年来,我县桃溪镇几个茶厂试着把武平炒绿品质形成的部分工艺与烘青工艺相结合,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半炒烘绿茶加工方法。生产的茶叶似烘青绿茶… 相似文献
11.
绿茶加工的保绿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的叶绿素含量是衡量绿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绿茶尤其是名优绿茶,在加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确保叶绿素少遭破坏,一直是人们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现行的绿茶加工工艺对叶绿素破坏较多,往往导致成茶色泽偏黄,甚至发枯发暗,汤色泛黄,明亮度差,品质受损。沈培和等人曾从改进制茶工艺角度对绿茶的保绿问题进行过探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使用化学试剂角度进行绿茶保绿的研究,国内尚少见报道。为此,笔者近年试验探索一种在绿茶加工中使用添加化学试剂(称之护绿剂)的保绿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作一介绍。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供试的茶鲜叶采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茶园内龙井43品种的一芽三四叶。 供试的护绿剂有硫酸铜(CuSO_4)、氯化镁(MgCl_2)、碳酸钙(CaCO_3)、碳酸氢钠(NaHCO_3)、氯化钠(NaCl)、无水亚硫酸钠(Na_2SO_3)、环化糊精(β-CD)共7种,均为分析纯。 2.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我省大量中、低级鲜叶原料产品绿价值低,传统绿茶难于打开新的市场等情况,1991-1994的研究了高香绿茶工艺技术,即鲜叶(3-4级)-预处理-杀青-揉捻-干燥。结果表明,适度的鲜叶预处理可生产出既有自然花香,又有传统绿茶“清汤绿叶”的基本品质风格的高香绿茶。 相似文献
14.
“莲花翠螺”是清流新垦农场1998年开发的名优绿茶。其品质特征是:条索紧细卷曲、白毫显露、色泽翠润、香高持久、滋味鲜灾、汤色碧绿、清澈鲜亮、叶底匀嫩鲜翠均成朵.“莲花翠问”的鲜叶原料来自该场70-80年代种植的福鼎大白条混杂群体在没有开发加工名优茶之前,其产量低,品质差,每公斤茶叶平均价只有4.20nd右。1997年开发名优茶“莲花迎春”,茶叶品质明显提高,每公斤菜叶平均价达56元。1998年开发加工“莲花翠娘”每公斤茶叶平均价高达148.9元。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措施是:1.菜园管理1.1加强茶园管理工作,是提… 相似文献
15.
16.
17.
绿茶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传统大宗绿茶加工一般都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为适应高档绿茶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示范茶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改进绿茶加工工艺以提高其质量。经多次试验比对,确定以适度摊放和揉捻为主要工序制作的绿茶不但滋味醇爽,经久耐泡,且香气纯正浓郁又带有花香。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一直深受好评。该茶加工工序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理条-初烘-摊凉-复烘。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茶叶》2011年第5期《浅谈名优绿茶加工的标准化问题》(张正竹、夏涛、方世辉、宛晓春),笔者阅后深感启发,名优绿茶加工的标准化,不仅仅是一项加工工艺的标准化,更重要的是提高名优绿茶的品质,关系名优绿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及产业稳定大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加工特种绿茶是提高茶叶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低丘红壤茶园,应用推广良种和施肥技术,并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使茶园建设由单一生物向复合生物体发展,力求提高鲜叶的自然品质,在严格采摘质量的条件下,运用烘炒协同技艺调整制茶品质,生产一定数量的优质特种绿茶,能够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