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鉴定达坂城蚕豆根腐病病原菌,分析生防菌对病原菌的拮抗效果,为高效生物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采集达坂城蚕豆根腐病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及微生物分子鉴定,分析生防菌拮抗效果。【结果】达坂城蚕豆根腐病病原菌为厚孢镰孢菌变种(Fusarium chlamydosporum var. fuscum),其对达坂城蚕豆具有很强的侵染性,可达到100%致病。所采用的生防菌B6和B1均对病原菌株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最大抑菌圈菌落比可达到1.90。【结论】达坂城蚕豆根腐病病原菌为厚孢镰孢菌变种(Fusarium chlamydosporum var. fuscum)。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重庆地区危害蚕豆叶部的链格孢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从重庆市分离得到蚕豆叶部链格孢属真菌16株,对其中代表性的2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根据ITS和EF 2个基因序列的比对,明确2株菌分别属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2株病原菌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 H为7。[结论]该研究为重庆蚕豆链格孢病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和蚕豆葡萄孢特异性引物G3PDHfor/G3PDHrev进行基因组DNA扩增与序列分析,对甘肃省渭源县蚕豆赤斑病的致病菌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蚕豆葡萄孢(Botrytis fabae),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病原菌与GenBank已报道的蚕豆葡萄孢属聚为一类。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乳糖和酵母膏,最适温度为20 ℃,最适pH为8,对光照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云南省23个县市蚕豆苗期根病病原菌的区系组成和优势种的分析。病原区系当中以镰刀菌为主,立枯丝核菌占极少数。镰刀菌的优势种是尖孢镰刀菌,其次是燕麦镰刀菌及其专化型,再其次是串珠镰刀菌和茄镰刀菌。至于木贼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及禾谷镰刀菌亦只占极少数,属于次要病原。但拟枝孢镰刀菌作为蚕豆苗期根病病原菌,还是首次报道。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木贼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皆引起基腐病。茄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根腐病,还有一部份燕麦镰刀菌和少数尖孢镰刀菌引起基腐萎蔫症状。致病性测定证明各种病原菌都有致病力。致病力最强的是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和拟枝孢镰刀菌。茄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致病力居中。禾谷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致病力很弱。蚕豆根病是云南省蚕豆上极为严重的病害问题。其中尤以苗期根病造成的损失最大,成为历来保持蚕豆稳产高产的限制因素。例如,1983年东川市有4000亩蚕豆发病,占蚕豆播种而积的67%。死亡率由10~100%不等。其它蚕豆主产区如昆明、武定、楚雄、玉溪、曲靖等地也很严重。为了搞清发病的原因和发病的规律,自1982年冬季开始,我们在省内部份重病区的昆明、呈贡、嵩明、宜良、玉溪、通海、安宁、武定、楚雄、南华、大姚、禄丰、大理、弥度、巍山、宾川、永平、漾濞、永胜、鹤庆、丽江、曲靖、东川等23个县市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研究了野蚕豆根的一种根部病害,明确了引起该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方法】运用形态学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大小和孢子萌发率测定了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平皿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结果】野蚕豆根的根腐病病原菌为茄病镰孢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coeruleum(Sacc.)Booth];适合病菌生长的培养基为PSA;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25℃;湿度对孢子萌发率具有较大影响,湿度越高,萌发率越高;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为7~8;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菌落扩展的最适氮源是硝酸钾,产孢最适氮源为硫酸铵;连续光照有利菌丝生长和产孢;病原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 min;10种杀菌剂对野蚕豆根根腐病原的毒力从大到小为尚果应得扑海因灰灭甲基托布津灵动黑白立消保丽丹保亮翠贝,其中尚果(三唑类)、应得(三唑类)和扑海因(二甲酰亚胺类)3种杀菌剂的抑菌活性较强。【结论】首次确定了引起野蚕豆根根腐病的病原为茄病镰孢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coeruleum,获得了影响该菌生长的营养物质种类和环境因素,并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分别为400 g/L氟硅唑、24%腈苯唑和50%异菌脲。  相似文献   

6.
蚕豆根病种子带菌检验和带菌种子的传染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省的五个县二个区的蚕豆种子上分离到燕麦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和其他一些真菌。种子带菌率各地不同,安宁县1984和1985两年平均带菌率为13.9%,其余地区的带菌率在3-4%之间。从种壳和子叶两部分分离的结果表明种子带菌部位主要在种子表面。使用从种子上分离到的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F.oxysporum和F.moniliforme)的孢子分别接种到健康无菌的蚕豆种子上,模拟种子带菌,然后在温室栽培实验,结果都能导致蚕豆苗期发病。由于蚕豆种子带菌是苗期根病的初侵染来源之一,故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应成为综合防治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灰葡萄孢蛋白质毒素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葡萄孢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植物病原菌,为了解灰葡萄孢致病因子和其毒素的寄主选择性,以分离于番茄灰葡萄孢分泌的蛋白质毒素为侵染源,对16科23种供试植物叶片和7种供试植物种子进行致病性和寄主专化性测定。结果发现,灰葡萄孢分泌的蛋白质毒素能侵染17种植物叶片,占全部供试植物的73.91%。对石蒜科朱顶红、茄科辣椒叶片的致病性最强,7 d后的病斑面积分别为(2.18±0.44)、(0.81±0.33)cm~2,其次分别是五加科的花叶鸭脚木、菊科的菊花和莴苣、茄科的番茄和烟草、豆科的蚕豆和豌豆。灰葡萄孢分泌的蛋白质毒素能明显抑制十字花科的大白菜、豆科的蚕豆和豌豆、茄科的番茄等7种供试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胚芽生长。综上,灰葡萄孢寄主范围广,其分泌的蛋白质毒素有毒性,且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8.
甘肃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夏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镰刀菌根腐病典型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34个镰刀菌单孢菌株,经鉴定分别是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和单隔镰刀菌(Fusarium dimerum)。采用室内盆栽接种和平皿接种法测定致病性,结果表明,茄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和单隔镰刀菌对蚕豆幼苗都有较强的致病性。其中,半裸镰刀菌和单隔镰刀菌是蚕豆苗期根腐病病原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寻找适合病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并筛选出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剂品种。【方法】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记录其在不同氮源、碳源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选用9种化学药剂进行药剂筛选试验,记录在不同浓度、不同药剂下病原菌的生长情况。【结果】前期鉴定出的菌株中,灰葡萄孢出现频率最高,作为试验的代表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分别作为最适碳氮源、培养温度为20~25℃时,病原菌的生长速度最快。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噁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2种杀菌剂的EC50值较低,EC50值均小于5.00 mg/L,药物毒力较强。【结论】灰葡萄孢是引起青海省蚕豆赤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葡萄糖和酵母对ZS045B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强,在20~25℃下培养最适合病原菌的生长,噁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对病原菌ZS045B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强。  相似文献   

10.
灰葡萄孢蚕豆分离物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灰葡萄孢是引起蚕豆赤斑病、花腐病和荚腐病的重要病原菌,其为包含两个称作类群I和类群II的复合种,具有高度的遗传变异。然而,危害蚕豆的灰葡萄孢复合种地位及遗传特征尚未被研究。论文旨在对中国6个不同地理来源蚕豆灰葡萄孢复合种的地位进行鉴定,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为探明病害流行规律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PDA培养基上观察分离物形态特征。用Flipper和Boty特异性引物检测分离物的转座子基因型。葡萄孢复合种所属类群通过Bc-hch基因的PCR扩增酶切多态性鉴定,SSR标记分析解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结果】100个灰葡萄孢分离物均为灰葡萄孢类群II,共产生菌核型、菌丝型和分生孢子型3种类型菌落形态,其中76个分离物为菌核型。92个分离物为转座子基因型,分别含有Boty、Flipper和Boty+Flipper,其中仅含Boty分离物最多,占检测分离物的61.0%。江苏分离物只含有单一Flipper,重庆、四川、甘肃和河北分离物只含有单一Boty。基于SSR分析,100个分离物被鉴定为92个多位点基因型,6个群体的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基因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140和0.9982;分子方差分析(AMOVA)发现群体内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86.70%。标准关联指数rD值范围为0.0312-0.1261,平均0.0491;遗传固定指数(FST)在0.0085-0.2650,平均为0.1330。UPGMA聚类将100个分离物划分为10个遗传组,大部分遗传组包含不同地理来源的分离物。贝叶斯(Bayesian)推理分析将92个多位点基因型分为两个遗传类群,其中重庆和四川群体聚为一类,青海群体单独聚为一类,而江苏、河北和甘肃群体由两个不同遗传类群组成。【结论】源于蚕豆的灰葡萄孢群体由灰葡萄孢类群II组成,分离物的菌落形态以菌核型为主,绝大多数分离物为转座子基因型,但转座子基因型分布明显存在地域差异。调查的6个群体都具有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生殖方式以有性繁殖为主,大部分群体间存在中等到大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1.
几种植物黄萎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蚕豆、辣根、指甲花等16种植物的黄萎病病株上分离到轮枝孢属(verticillium)真菌30个菌株,鉴定结果,全部为大丽轮枝茵(Verticiullim dahliae Kleb),其中辣根、黄蜀葵、胡核椰、指甲花等8种植物,为国内首次报道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12.
蚕豆锈病由蚕豆单孢锈菌(Uromyces fabae de Bary)引起,是一种常见专性寄生的真菌病害,其侵染和传播方式与大豆锈病(Phakopsora pachyrhiri Syd.)相同,主要以夏孢子传播.因此常作为大豆锈病研究的模式靶标.又因其无法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基于植株的筛选方式难以适应先导化舍物筛选.该文针对蚕豆锈病离体叶片人工接种技术进行了探索,对影响蚕豆锈病侵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离体叶片法筛选的先导化合物筛选方法.采用离体叶片孢子悬浮液喷雾法对1 522份真菌固体发酵提取物和放线菌液体摇瓶发酵提取物进行了初筛,筛选出具有杀菌活性的提取物90份.对经过HPLC纯化后的540个组分进行复筛,获得具较高杀菌活性的化合物3个. 筛选结果表明该筛选方法能稳定、高效地进行先导化合物筛选.  相似文献   

13.
根瘤菌回接对蚕豆生长及抗根腐病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回接实验,探究回接根瘤菌对蚕豆的生长影响及根腐病的抗性效应。结果表明:根瘤菌SWFU55-1、SWFU55-2、SWFU48-1对镰孢菌XM20生长出现不同程度的抑制,抑菌率分别为55%、38%、40%;根瘤菌对蚕豆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冠幅、平均分蘖数、平均根瘤数、平均结荚数、植株含氮量等各项指标均表现为SWFU48-1SWFU55-1SWFU55-2空白组接种XM20组;3株根瘤菌的抗性评价也同样表现为SWFU48-1(相对防治效果49.49%)SWFU55-1(相对防治效果20.36%)SWFU55-2(相对防治效果7.73%),SWFU55-1、SWFU55-2、SWFU48-1对XM20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对蚕豆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根瘤菌回接能有效提高蚕豆的抗病性,减少叶片变黑的比率,减轻病害的为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青海东部农业区春小麦赤霉病初侵染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年对青海东部农业区6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初侵染来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东部农业区,小麦赤霉病初侵染来源因地理条件和种植作物种类不同而异。其主要来源可分为2种情况:民和、乐都县有玉米种植的部分乡镇,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玉米根茬和秸秆上产生的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其余各县(乡)赤霉病初侵染来源是麦茬、带病种子。不同作物根茬分离结果是:玉米根茬赤霉菌为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abe],麦茬上分离到燕麦镰孢菌[Fusariumavenaceum(Fr)Sacc]和锐顶镰孢菌(FusariumacuminatumElf.et.Ev),豌豆根茬上分离到三隔镰孢菌[Fusariumtricinctum(Corda)sacc],油菜根茬上分离到燕麦镰菌[Fusariumavenaceum(Pr.)Sacc],均属于小麦赤霉病的致病菌。回接试验证明,小麦穗部和根茬分离的赤霉菌及玉米根茬分离赤霉菌均可致病,而油菜、蚕豆根茬赤霉菌对小麦致病性弱或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冀北蚕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北蚕豆种植区几种主要的病害有:蚕豆赤斑病、蚕豆叶斑病和蚕豆锈病;蚕豆虫害有蚕豆蚜、绿芫菁和豆芫菁。这几种病虫害使该区蚕豆产量下降,品质降低,认识和防治这些病虫害在生产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醋浸渍对不同蚕豆样品抗氧化能力和抗营养因子的影响,本研究以鲜蚕豆、热处理鲜蚕豆、干蚕豆和热处理干蚕豆为研究对象,考察醋浸渍过程中蚕豆样品中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和植酸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醋浸渍,4种蚕豆样品中维生素C和植酸含量均降低,鲜蚕豆和热处理鲜蚕豆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干蚕豆和热处理干蚕豆,而植酸含量与之相反;鲜蚕豆和热处理鲜蚕豆总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均增加,而干蚕豆和热处理干蚕豆的总酚含量降低。醋浸渍1 d,蚕豆样品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0%以上,继续醋浸渍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不显著。表明鲜蚕豆是加工醋豆产品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间作蚕豆接种NM353、CCBAU01253、G254、QH258根瘤菌剂,由蚕豆/玉米间作产量、蚕豆根瘤菌结瘤数量和根瘤干重的对比调查,筛选出适宜宁夏中部扬黄灌区灰钙土区域蚕豆/玉米间作体系高效根瘤菌菌剂,结果表明:NM353是该区域蚕豆/玉米间作体系中高效根瘤菌菌剂,蚕豆接种NM353根瘤菌剂后能够有效促进蚕豆结瘤固氮,提升蚕豆、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8.
花生云纹斑病是我国花生生产上的一种新病害。经鉴定,其病原菌是一种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球亮孢目、壳二孢属(Ascochyta sp.)。接种试验表明,该菌主要为害花生叶片,其次为害叶柄和托叶,而茎和荚果不发病;该菌不为害大豆、赤小豆、豌豆、蚕豆和菜豆。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形态在病叶内越冬;翌年六月下旬~七月上旬从植株底部叶片开始发病,七月下旬~八月上旬形成子实体,借风雨传播进行重复侵染。病害流行与八月份降雨量有关。花生品种间存在着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蚕豆作为甘肃省迭部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迭部县蚕豆生产历史长久,但一直没有详细的栽培技术总结,无公害栽培技术更是无人提及,给无公害蚕豆产业化发展带来一定难度。另外,近年来由于蚕豆品种退化、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严重阻碍了迭部县蚕豆产业的发展。蚕豆作为一种产业,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研究和总结,及时掌握全新的蚕豆栽培技术,切实提高蚕豆种植的产量和品质。文章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迭部县无公害蚕豆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无公害蚕豆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无公害蚕豆产业化发展,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创建“五无甘南”。  相似文献   

20.
小麦、大麦与蚕豆间作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小麦/蚕豆间作和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与单作相比在耗水量及水分利用率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小麦单作和蚕豆单作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小麦/蚕豆间作在蚕豆分枝期耗水量比蚕豆单作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在大麦分蘖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且存在显著差异。大麦/蚕豆间作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耗水量与蚕豆单作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间作小麦、间作大麦的WUE(水分利用率)比单作小麦、单作大麦高,但间作蚕豆的WUE比单作蚕豆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