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农作区粮食作物种植格局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农作制分区角度,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东北农作区种植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情况,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法探讨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主要作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985—2005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小麦种植比重的减少和大豆种植比重的增加,种植结构整体上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各农作亚区形成了特色种植结构。主要粮食作物空间变化呈现较强的规律性,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形成了各自主要的生产区域。主要变化为:水稻和玉米种植区域增加,小麦种植区域大幅缩减,大豆种植范围重心北移和种植区域增加。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因素共同影响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而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是种植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种植结构也一直处于不断改革和调整的状态.如果所选择的农业种植结构缺乏合理性,不仅会对农作物的生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还有可能伴随着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土壤、水资源及肥料因素等都会对农业种植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了让农业种植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就必须对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因素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和把握,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此,从土壤、肥料及水资源等方面论述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进而就如何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确保农业种植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概括了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理论基础,归类了近10年间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技术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和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的发展方向。当前,光谱特征、时相特征和空间特征是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三大理论基础。基于单一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但往往难以获取种植结构“最佳识别期”的遥感影像;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季相节律特征,成为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主流方法。在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中,多特征参量法较单一特征参量法更适用于农作物种植结构复杂区域,基于多特征参量的统计模型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混合像元问题,但模型的鲁棒性有待提高。此外,遥感与统计数据融合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法在国家及全球大尺度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中具有优势,但较低的制图分辨率使得数据产品的区域适宜性较差。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将以区域“作物一张图”为目标,充分发挥多源数据组合利用的优势,围绕多类型作物同步提取和大范围作物种植结构提取开展深入研究,重点加强遥感数据预处理、特征参量提取和分类器高效选择等关键技术研究,从而提升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时空尺度,满足多方位的农业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胡景辉  孙丽敏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0):1139-1143
为揭示河北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种植结构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1985—2010年种植结构演化进行初步研究,分析了该区域种植结构演变过程,探讨了种植结构演变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实现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我国农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业生产风险问题依然存在。其中,云南南部边境热带亚热带山区贫困问题突出,农作物种类繁多且利润风险不同。基于2015年云南南部边境山区366户农户的微观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标准差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云南南部边境山区不同种植结构农户的收入及作物投入产出,探讨不同种植结构条件下的利润风险。结果表明,云南南部边境山区种植结构呈现多样化发展形式,经济作物以甘蔗、香蕉、咖啡、茶叶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旱稻为主。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不同种植结构的利润风险差异显著。其中,单项农作物种植的利润风险普遍高于多项农作物种植,而多项农作物种植的种植结构中,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高于50%的种植结构,其利润风险普遍低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低于50%的种植结构,但利润则正好相反。当前,云南南部边境山区的种植结构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低于50%为主,结构调整的方向是良性的但利润风险较高。因此,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需顺应云南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依托农业企业引导农户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经济作物,调整种植结构降低利润风险。  相似文献   

6.
农业种植因素对种植结构的影响及优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在我们国家的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农业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种植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产情况,甚至还会引发生态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影响种植结构的一些因素,论述了土壤、化肥、水等因素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意见,希望能够促进种植结构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变化反映区域农业的供需格局变化,是政府制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农业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探究粤港澳大湾区过去 30 年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规律,为下一步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农业布局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利用区县级农作物种植数据,综合运用时序变化趋势、空间集聚分析等方法,从种植结构类型和种植面积占比变化趋势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县域种植结构的时空特征。【结果】1990—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 82% 县市调整了种植结构,粮食和油料、糖蔗等重要农作物的种植比重逐步下降,而蔬菜、水果等高收益作物显著增加,且农作物种植类型丰富度增加。种植结构类型上,以 2010 年为分界,粤港澳大湾区从水稻为主型的种植结构转变为蔬菜为主型占半数,水稻 - 蔬菜 - 水果组合型为辅,水稻为主型、水果为主型和蔬菜 - 水果组合型三类平衡的格局。空间上,不同种植结构类型变化的空间聚集格局有所差异,其中蔬菜和水稻种植在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更高的“广佛”地区呈现空间聚集特征。【结论】过去 30 年,粤港澳大湾区种植结构变化呈现从粮食生产为主向多元种植演变、进一步集中在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演变趋势。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如何守住耕地红线,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城镇居民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是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种植结构调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分析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化是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基于2000—2015年遥感影像反演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刻画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三江平原大豆与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明显减少,而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显著增加。2)从时序看,15 a间三江平原县域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向水稻与玉米等单一化类型演变,且以大豆与其他作物组合型为主导的县域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向水稻和玉米组合型转变。3)从空间看,玉米与水稻的单一化类型与组合型主要扩张于东北部河流沿岸及中部地势低平的平原县域,而大豆与其他作物组合型则萎缩至西北和南部地势较高的山地丘陵县域。4)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科学技术等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类型时空变化。在国家/区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三江平原需要调减玉米种植规模,适当调增大豆种植规模,稳定水稻种植规模,形成合理种植结构与布局。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城镇化和高学历化转变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人口的城镇化虽然理论上可能导致农业种植结构的“去粮化”,但由于农业经营主体结构和农户兼业经营的限制,使得人口的城镇化反而加大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而人口老龄化会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趋粮化”,人口高学历化会抑制农业种植结构的“趋粮化”。  相似文献   

10.
调整种植结构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水稻改种水果增收模式和水稻改种蔬菜增收模式,不仅能解决温饱,还能增收,提高生活质量,而与其条件基本相同的两个种粮温饱模式只能解决温饱而不能增收。调整种植结构必须因地制宜的种植有特色的农产品;调整种植结构必须有市场、有销路;调整种植结构要以科技为动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品质;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  相似文献   

11.
武陵地区种植结构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改土归流前、改土归流后至民国时期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个历史时期。历史时期武陵地区种植结构变迁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近400年来水稻在种植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二是玉米、番薯、马铃薯等杂粮在种植结构中的比重,呈现由平原、丘陵向山地不断提升的趋势;三是种植结构的变迁存在区域差异。武陵地区种植结构变迁是内部原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首先探究了山东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政策引导,突出特色种植;优化种植品种结构,构建新型农作物种植体系;优化种植业生产布局,调整种植结构;整合优势资源,推进种植产品品牌建设等四个方面探究山东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调整种植结构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水稻改种水果增收模式和水稻改种蔬菜增收模式,不仅能解决温饱,还能增收,提高生活质量,而与其条件基本相同的两个种粮温饱模式只能解决温饱而不能增收.调整种植结构必须因地制宜的种植有特色的农产品;调整种植结构必须有市场、有销路;调整种植结构要以科技为动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品质;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柘城县种植结构进行认真调研,并结合本县种植结构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对今后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路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苜蓿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正进行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种植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农区种植饲料用草已经初具规模,也逐渐成为新型草业种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进一步优化草业种植的产能模式,提高草业种植的经济效益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从气候环境、草产业基础设施条件、草业种植模式等方面分析了青海省饲料用草业种植资源的分布情况,对在青海省推广饲料用草种植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农业从业人口与农业种植结构耦合关系有利于掌握区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特征和劳动力转移方向,合理调控区域农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灰色关联分析和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动态度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种植类型与农业从业人口空间分布、数量时空变化、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种植类型与农业从业...  相似文献   

18.
0引言 不同的饲草料播种结构不同产量不同,有些作物适合单播,有些作物混播时产量会更高,因此研究适合饲草本身的种植结构十分重要。合理的种植结构可以提高饲草料的产量和品质,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不当的种植措施将会严重影响饲草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本试验用新疆常见饲草料作物苏丹草、高丹草和甜高梁为材料,采用不同的种植结构,筛选出适合该饲草合理的种植模式,为高产优质饲草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从美国苹果种植农药使用结构历史演变视角,对苹果种植使用农药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种植农药使用总量和公顷平均农药使用量在逐渐下降,使用农药毒性结构中高中毒农药比例在逐渐降低。但具体种类农药使用量相对变化差异较大,反映出不同种类农药技术效率差异较大,美国苹果种植农药使用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最后提出了对中国苹果种植农药使用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作为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解决人们温饱,满足人们的生存发展需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社会经济和科技均得到了显著的进步,但与之相比农业的发展却显得尤为缓慢。因此了解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被提上了议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种植现存问题,了解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提出一些优化农业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