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对冬牧70黑麦、特高多花黑麦草以及二者混播组合在4个区域点栽培试验表明特高多花黑麦草单播产量最高,其次是二者混播产量,冬牧70黑麦单播产量最低;单播特高多花黑麦草草产量与二者混播草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单播冬牧70黑麦草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将多花黑麦草与燕麦混播,与单播燕麦比较,观察其生长、产量等情况,结果表明:相互生长无不良影响,混播品种之间无明显促进或逆制作用表现;鲜草和干草产量均表现为混播处理高于燕麦品种单播处理,但低于多花黑麦草单播处理.多花黑麦草与燕麦品种之间产量差异显著,但混播处理与多花黑麦草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多花黑麦草与燕麦混播其产量和干鲜比的均衡性都优于单播处理,认为混播有利于草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云南德宏盈江、昆明小哨、宜良县狗街和曲靖郎目山4个试验点开展的青贮混播试验及冬春牧草混播试验结果表明:在南亚热带地区,加入藤本豆科牧草可显著提高青贮饲草的营养价值,青贮混播以青贮玉米+拌牛豆为最佳组合,冬春牧草以混播组合光叶紫花苕+特高多花黑麦草为最佳;在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混播青贮以饲用玉米+扁豆为最佳组合,冬春牧草以混播组合光叶紫花苕+特高多花黑麦草为最佳;在温带地区,混播青贮以饲用玉米+光叶紫花苕为最佳组合,冬春种植混播牧草光叶紫花苕+特高多花黑麦草,可提供部分青绿饲草。  相似文献   

4.
以"特高"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 florumcv. ‘Tetragold’)和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 glabrescens)为材料,利用冬闲田研究其单播和混播的生产性能和种间竞争变化。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混播组合均可提高饲草产量,达14125.05~17730.52kg·hm-2,比单播多花黑麦草提高14.08%~43.19%,比单播光叶紫花苕提高54.67%~94.15%。在整个生长利用期,多花黑麦草的生物量在各次刈割中均占主导地位,在混播群落中竞争力一直超过光叶紫花苕,处于竞争优势地位。产草量、生长竞争态势以及群落结构的综合分析证明,二者以50%多花黑麦草+50%光叶紫花苕混播饲草产量最高,组分构成适宜,为最佳混播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特高”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 florum cv.‘Tetragold’)和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glabrescens)为材料,利用冬闲田研究其单播和混播的生产性能和种间竞争变化.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与光叶紫花苕混播组合均可提高饲草产量,达14125.05~17730.52kg·hm-2,比单播多花黑麦草提高14.08%~43.19%,比单播光叶紫花苕提高54.67%~94.15%.在整个生长利用期,多花黑麦草的生物量在各次刈割中均占主导地位,在混播群落中竞争力一直超过光叶紫花苕,处于竞争优势地位.产草量、生长竞争态势以及群落结构的综合分析证明,二者以50%多花黑麦草+50%光叶紫花苕混播饲草产量最高,组分构成适宜,为最佳混播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云南巍山县冬春牧草引种及混播组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巍山县,对引进的18个冬春牧草品种及3个混播组合进行了两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冬春优良的禾本科牧草品种有杰威多花黑麦草、钻石T多花黑麦草、特高多花黑麦草;优良的豆科牧草品种有盛世紫花苜蓿、三得利紫花苜蓿和牧歌401+Z紫花苜蓿,优良的混播组合为盛世紫花苜蓿+特高多花黑麦草.  相似文献   

7.
2008年在巍山县南诏镇鸡碧村委会小后厂村,对18个冬春季节生长的牧草品种和3个冬春季节生长的混播牧草组合进行了试验。通过对茎叶比、豆禾比、干物质产量测定,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品种中杰威多花黑麦草表现最好,其次为钻石T多花黑麦草;豆科牧草中盛世紫花苜蓿表现最好;混播组合中M1=盛世紫花苜蓿+特高多花黑麦草表现最好;适合我县冬春季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位于华北农牧交错的承德地区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蔟关试验站,对冬牧790黑麦和箭舌豌豆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人工草地进行了生物量动态,牧草品质及种间竞争的研究。结果表明,冬牧70黑麦单播最佳刈割期为抽穗期,混播的最刈割期为黑麦乳熟早期,箭舌豌豆下部呈荚充满时间。最佳的混播组合为冬牧70黑麦25%+箭舌豌豆75%和冬牧70黑麦50%+。从整个混播群落看,冬牧70黑麦生长快,植株高,其竞争力强于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陕西高海拔地区黑麦草与苜蓿进行混播种植栽培条件,通过不同播种时间对黑麦草与苜蓿混播种植下生产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冬牧70黑麦品种的出苗时间、分蘖时间及返青时间等随着播种时间的延长而延长,其孕穗时间、抽穗时间、开花时间及刈割时间在8月中旬与9月中旬相一致,冬牧70黑麦品种的适宜播种时间以9-10月,9月下旬较好;甘农9号苜蓿的出苗时间、现蕾时间、初花时间及头茬刈割时间随着播种时间的延长而延长,适宜播种时间以9月下旬较好;冬牧70黑麦草在3个不同的播种期株高和株数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其倒伏率均为0%,在9月中旬种植的黑麦草产草量性状最优;甘农9号一茬与二茬苜蓿亩均鲜草量和亩均干草量在3个不同的播种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9月中旬种植的苜蓿产草量性状最优。重要试验结果为陕西高海拔地区黑麦草与苜蓿进行混播种植栽培技术,提高饲草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牧草的六种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轮作可以保证牧草的合理换茬,套种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混播可以促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牧草优势的互补。推广轮作、套种、混播等牧草高产栽培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牧草的光能利用率,合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提高牧草的生物学产量,降低杂草和病虫的危害,保证牧草的常年均衡供应。现向读者推荐六种牧草轮作、套种、混播高产栽培模式: 一、冬牧70黑麦与美洲狼尾草轮作(适合于淮河以北地区) 1、模式: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播种冬牧70黑麦,利用至次年5月上旬,腾茬后播种美洲狼尾草,10月上旬利用完毕,腾茬播种冬牧70黑麦。此种模式中的美洲狼尾草也可由饲料玉米、苏丹草、籽粒苋或苦买菜等一年生喜温性牧草取代。 2、原理:冬牧70黑麦耐寒性较强,立春后早发,叶片繁茂,4月中旬以前为营养生长阶段,以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进入拔节期后,生长势逐渐衰退。美洲狼尾草、苏丹草、籽粒苋、苦买菜等牧草均属喜温型牧草,耐高温酷暑,是夏季的高产牧草。冬牧70黑麦与喜温性牧草轮作,一方面可以保证牧草的高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牧草的均衡供应。 3、高产措施:为促进喜温性牧草早发,提高生物学产量,可对美洲狼尾草、苏丹草进行提前育苗,5月上、中旬进行移栽。为保证牧草的均衡供应,可将两类牧草分批腾茬,分批播种。 二、多花黑麦草与杂交狼尾草轮作(适合于淮河以南地区) 1、模式:10月上旬播种多花黑麦草,6月上旬利用完毕,腾茬后播种(或栽植种根)杂交狼尾草,10月上旬利用完毕,腾茬后播种多花黑麦草。 2、原理:多花黑麦草的耐寒性比冬牧70黑麦差,但后期发育优于冬牧70黑麦,所以利用期可比冬牧70黑麦长1个月。杂交狼尾草是亚热带和热带的高产牧草品种,产量高于美洲狼尾草,品质优于象草,但冬季难以保种,所以适宜在淮河以南地区种植,淮河以北地区不宜引种。两种牧草轮作,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3、高产措施:杂交狼尾草种子价格昂贵,播种量在1公斤左右,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是一种需水、肥较多的品种,要有良好的灌溉和充足的肥料。 三、紫花苜蓿与饲用玉米(或苏丹草)套种 1、模式:10月上、中旬播种紫花苜蓿,次年6月中旬套种饲用玉米。 2、原理:紫花苜蓿耐寒不耐热,耐旱不耐涝,仅适宜淮河以北,降雨量低于800毫米的地区种植。由于紫花苜蓿春季产量占全年产量的60%-70%,7-9月生长势较弱。而饲用玉米和苏丹草均生长期较短,宜于在夏季生长,与紫花苜蓿套种,既可保持紫花苜蓿的根系,又可提高土壤养分、水分的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牧草的产出量。 3、高产措施:紫花苜蓿播种时要进行根瘤菌接种,首播时间必须在秋季进行。饲用玉米和苏丹草可采取育苗的方式,在6月中旬紫花苜蓿刈割后进行移栽,并在9月底利用完毕,及时清除,保证紫花苜蓿的再生和越冬。  相似文献   

11.
对8个多花黑麦草品种从生育期、产草量、茎叶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多花黑麦草产量最高,其干物质产量为19 397 kg/hm2;蓝天堂产量次之,其干物质产量为18 242 kg/hm2;特优多花黑麦草产量最低,其干物质产量为14 770 kg/hm2。从总体上来看,各个品种之间产量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N、P、K肥单施及其不同配比混施,研究了施肥对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P、K肥单施和不同配比混施均能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的鲜草产量,但混施的增产效果比单施更好。施用尿素400kg/hm^2,过磷酸钙500kg/hm^2,硫酸钾200kg/hm^2,产量最高,播种后8周达到11723.3kg/hm^2。  相似文献   

13.
一年生黑麦草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孔晨  皇甫江云  卢欣石 《草地学报》2010,18(3):388-393,398
根据不同NaCl浓度模拟盐胁迫条件,对10个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品种萌发期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各个品种的耐盐性,旨在了解盐胁迫下萌发期耐盐特征及耐盐能力,为一年生黑麦草耐盐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开发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50 mmol·L-1NaCl盐浓度为该批种子的耐盐阈值,超过该浓度时,种子的萌发受到显著的抑制(P<0.05);通过方差分析显示,黑麦草不同品种间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根长/苗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等10个指标差异性显著(P<0.05);最后采用聚类分析,10个黑麦草品种的耐盐性可以分成3类:第1类为相对耐盐,包括特高(Tetragold)、邦德(Abundant)、普通(Common);第2类杰威(Splendor)为中等耐盐,其余品种为第3类相对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14.
张炳武  张新跃 《草业科学》2013,30(2):259-265
本研究综述了我国南方主要牧草种植系统,其中包括粮草轮作系统、高大禾本科牧草种植系统、多年生混播草地种植系统及饲用玉米(Zea mays)-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植系统。针对饲用玉米-黑麦草系统在品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畜禽转化及时空配置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了归纳,并提出了高效牧草种植系统在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中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在贵州地区广泛种植的多花黑麦草特高(Lolium multiflorum‘Tetragold’)和多年生黑麦草四季(L.perenne‘Four seasons’)的成熟种子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建立了两个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剥去成熟种子的颖壳,切除1/3胚乳端,将特高接种于CC+7mg·L~(-1) 2,4-D+0.5mg·L~(-1) 6-BA、四季接种于CC+5mg·L~(-1) 2,4-D+0.5 mg·L~(-1) 6-BA的培养基中,在明显降低组培污染率的同时,能分别得到65.52%和63.55%的最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将两个品种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转移在MS+0.5 mg·L~(-1) 2,4-D+0.5mg·L~(-1) 6-BA+1.25mg·L~(-1) CuSO4+1.0g·L~(-1) CH的继代培养基上,能促进质量较好的Ⅱ型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根据后续转化试验所选用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 1300的抗性特点,30~40mg·L~(-1)的潮霉素是两个品种愈伤组织最佳的筛选剂和临界浓度;特高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在MS+2.0 mg·L~(-1) 6-BA+0.5 mg·L~(-1) NAA+0.1mg·L~(-1) TDZ的培养基上,可以产生86.37%的最高分化率,四季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在MS+6.0 mg·L~(-1) 6-BA+0.3mg·L~(-1) NAA+5.0mg·L~(-1) KT的培养基上,能得到85.40%的最高分化率;生根培养基1/2MS+0.5 mg·L~(-1)NAA+0.5mg·L~(-1) IAA能让两个品种分化出的不定芽形成100%的生根率;以腐殖土∶蛭石∶砂壤土=1∶1∶1的混合材料作为营养土,能保证组培再生苗达到99%以上的成活率。优化建立的高频组培再生体系为下一步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对14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系)在川西南区的生产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系YA03和YA08的冬季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与剑宝、阿伯德差异显著(P<0.05),具有明显的冬季生长优势。产草量方面,新品系YA17表现最好,长江2号次之。而新品系YA03前3茬产量优势明显,2011-2013两年度平均干草产量可达12994 kg/hm2,比对照增产11.50%~15.66%;两年度平均鲜草产量为98973 kg/hm2,比对照增产9.47%~12.82%。茎叶比方面,阿伯德叶片含量最高(茎叶比为1∶1.86),其次为新品系YA03(茎叶比为1∶1.68)。而在物候期、营养成分等方面,各多花黑麦草品种(系)差异不显著。综合得知,新品系YA17和YA03具有产量较高,叶片含量丰富,较适合川西南区冬闲田稻草轮作。  相似文献   

17.
绒毛草与多年生黑麦草品种试验,测产两年,鲜草与干草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但绒毛草比多年生黑麦草相对增产,其增产率第一年鲜草增产609 % ,干草增产120 % 。第二年鲜草增产82 % ,干草增产125 % 。在退化的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草混播的人工草地上补播与不补播绒毛草生产试验,测产两年,鲜草与干草产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邹小艳  罗彩云  徐世晓  赵亮 《草地学报》2015,23(5):1064-1067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定位站以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小黑麦(Triticale hexaploide)、燕麦(Avena sativ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对其产草量、牧草营养品质进行测定,以探讨不同牧草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小黑麦干草产量为1345.50 g·m-2,显著高于一年生黑麦草(974.93 g·m-2)、垂穗披碱草(301.75 g·m-2)和燕麦(329.60 g·m-2)。小黑麦产量是垂穗披碱草和燕麦干草产量的4~4.5倍,是黑麦草干草产量的1.4倍。垂穗披碱草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一年生黑麦草和小黑麦(P<0.05),一年生黑麦草粗蛋白(CP)含量最小。单位面积粗蛋白(CP)产量、粗脂肪(EE)产量、中性洗涤纤维(NDF)产量和酸性洗涤纤维(ADF)产量以一年生黑麦草最高,显著高于小黑麦、垂穗披碱草和燕麦(P<0.05)。  相似文献   

19.
不同行距对一年生黑麦草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4种行距种植特高一年生黑麦草,对其产草量、分蘖数和再生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年生黑麦草鲜草产量、分蘖数之间差异显著,再生速度之间差异不显著。行距38 cm时的产草量最高,每666.7 m2鲜草产量达到3 113.5 kg。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用于西南地区“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饲用玉米(Zea mays)”轮作系统最佳种植组合,本研究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饲用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副因素为不同多花黑麦草+燕麦前作混播组合,测定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燕麦”前作混播组合及后作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的交互效应对玉米的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指标有显著的影响(P<0.05);利用熵权法计算饲用玉米产量和营养成分权重,再利用灰色关联法综合评价轮作系统结果表明,前作单播燕麦(Y0),后作饲用玉米种植密度为78 400株·hm-2(D1)时,后作玉米的总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表现最优;前作组合为100%多花黑麦草+25%燕麦(M1)和后作饲用玉米种植密度(D1)组合下“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系统总饲草产量最高,可为西南地区的“多花黑麦草-饲用玉米”轮作系统推广可利用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