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茶树群体品种品质成分差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6个有代表性的广东地方群体茶树品种的品质成分包括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组分等进行了测定,比较各群体品种间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南昆山白毛茶中的茶多酚含量(46.62%)和儿茶素含量(21.722%)最高,东源上莞茶、清远笔架茶、惠阳小叶茶、兴宁官田茶、高州白心茶等品种的氨基酸含量均较高,这些群体品种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研究的重要茶树品种资源,同时也可以用作培育优质茶树品种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相结合的方法,从鸠坑种有性系茶园中筛选了6个优良单株。分别对6个优良单株的感官品质、主要理化成分、生物学特征、抗逆性等方面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J4号属早生单株;制绿茶花香浓郁持久,品质优;氨基酸含量为2.80%,茶多酚含量28.38%;抗逆性强;发芽密度较高。J4号综合表现好,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3.
中国主要茶树品种茶籽皂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中国主要茶树品种茶籽中茶皂素含量的研究结果,并讨论了与茶籽皂素含量有关的影响因素,为茶皂素的工业生产和广泛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湖南是我国主产茶区。目前全省86个县中,除滨湖数县外,其余都有茶叶生产。由于茶树是常异交作物,变异性大,适应性强,长期受到地区性的自然环境和耕作技术等条件影响,因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农家品种。可是,过去还没有人对此进行过系统的调查和整理,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茶树地方品种的整理,已成为解决和促进当前茶叶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洞庭碧螺春专用茶树品种选育为目标,开展碧螺春优质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单株选择研究。[方法]根据茶叶品质、产量、芽叶发育期、抗性等性状指标,筛选洞庭群体种优良单株。[结果]d-x-1、d-x-8、d-x-24单株的感官审评总得分和单个香气得分均较对照和其他株系高,春茶开采期比其他株系稍早(d-x-24稍晚2 d),春茶发芽密度高于对照和其他株系,鲜叶产量、百芽重、抗逆性等与对照和其他株系相差不多。总体上,这3个株系综合性状比对照和其他株系优异。[结论]筛选出d-x-1、d-x-8和d-x-24共3个优质碧螺春茶树新株系,为碧螺春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恩苔早”栽培群体内经系统选育初步选出“灯早 1、2、3号”3个早生茶树品系的基础上 ,以当地原栽培种“恩苔早”及引进推广良种“福鼎大白茶”作对照 ,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灯早 2号”萌芽期特别早 ,1芽 1、3叶期分别为 3月 12、2 5日 ,均比对照早 8~ 15d ,同时抗寒性强 ,产量与“福鼎大白茶”(CK1 )相近 ,故在茶叶生产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茶树不同品种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云南大叶种、龙井43号、早白尖-6号等8个茶树品种的17种矿质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P、K、Ba、Mn、Cu等9种元素品种间差异显著,而其它元素差异不显著。红茶品种的Cu和K含量一般较高,因此,在选育茶树品种时,要注重矿质元素含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茶树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材料(云南大叶种、蜀永1号、蜀永2号、四川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早白尖石、58号)均采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品种园。采摘标准为1芽3叶开展时采1芽2叶。全年春、夏、秋各采1次,共采样24只。采下的新梢,经自来水和去离子水冲洗去除表面尘埃,再蒸青固定。  相似文献   

9.
对乌牛早、龙井长叶、白毫早、龙井43、尧山秀绿、桂香22引种龙州后的茶树栽培特性、产量、品质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牛早、龙井长叶、白毫早这三个品种在龙州茶区引种,生长表现良好,鲜叶产量与福鼎大白对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龙井43比对照品种福鼎大白鲜叶产量高,达显著差异水平;桂香22、尧山秀绿两品种适应性一般,鲜叶产量略低于福鼎大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对呼和浩特市地区种植的白菜类、茄果类、甘蓝类和豆类菜等36种蔬菜中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成份含量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蔬菜品种选育、改善和调节人民生活膳食结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供试材料为从600多份苏浙春大豆地方品种中抽取的随机样本,1984年50个,1985年56个品种。两年试验均在本校江浦试验站进行。采用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5行区,每行长2m,行距0.45m,株距0.1m。1.苏浙春大豆地方品种群体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和产量的遗传变异 苏浙春大豆地方品种间6个性状两年均有极显著差异(表1)。该群体蛋白质含量较高,1984年平均45.7%,1985年44.8%。油分含量中等,1984年平均20.9%,1985年21.3%,两年  相似文献   

12.
13.
一、前言积极改造現有茶园,大力开辟新式茶园,是当前茶叶大跃进中的兩个主要环节。兩个环节需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大力供应茶树种苗的问题。茶树系多年生植物,种下去至少几十年,进行品种更换是比較困难的。因此,在发展新茶园与补植旧茶园中必須大量供应优良品种的种苗,这是茶叶增产的物質基础,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对柿果中类胡萝卜素化学成份及其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栽培条件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旨在为柿色素代谢及其功能性成分合成与调控等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结果如下:柿果实中的色素成份为玉米黄质、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番茄红素;果皮中的类胡萝卜素总含量约是果肉中的6-11倍;按类胡萝卜素组成成分的含量由高至低,果皮依次为玉米黄质、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番茄红素;而果肉依次为β-隐黄质、玉米黄质和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柿果肉主要色素成份为功能性β-隐黄质。温室栽培磨盘柿果中功能性成分β-隐黄质含量是露地的3倍。供试7品种间色素成分与含量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安化现有茶树品种一芽三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氟元素、咖啡碱、儿茶素等含量的测定,探讨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采收时期茶树鲜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号、5号、6号、10号、12号、14号等茶树品种氟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4号、5号、6号、12号等茶树品种春茶鲜叶内质较为突出。不同采收时期的茶树鲜叶中的茶多酚、氟含量、咖啡碱和儿茶素总量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安化不同茶树品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安化现有茶树晶种一芽三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氟元素、咖啡碱、儿茶素等含量的测定,探讨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采收时期茶树鲜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号、5号、6号、10号、12号、14号等茶树品种氟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4号、5号、6号、12号等茶树品种春茶鲜叶内质较为突出.不同采收时期的茶树鲜叶中的茶多酚、氟含量、咖啡碱和儿茶素总量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长叶榧叶精油化学成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长叶榧(Torreya jackii chun)叶油的化学成份,至今尚未见报导。由水蒸汽蒸馏法而获得的长叶榧叶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分析,确定了24个组分。该精油是一种萜类芳香油,主要成分为α-罗勒烯(63.265%),β-罗勒烯(3.590%),a-蒎烯(1.439%),β-蒎烯(4.496%),β-月桂烯(5.289%),葎草烯(1.502%)和榄香烯(1.381%)。  相似文献   

18.
红茶及普洱茶主要成份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了红茶、普洱茶及其二者的加工原料─-蒸青叶及青毛茶的水溶性多酚类物及其氧化产物。色谱图中所示的多酚类物据标准样: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Q)、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于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酷(ECG)及会香昔而确危其氧化产物据光谱特性及保留时间判定,结果表明:蒸青叶及青毛茶的色谱图非常相似,多酚类中的主要成份为ECG、EGCG及C.而红茶与普洱茶的色谱图却截然不同。红茶保留较多的未氧化多酚类,并含有一定量的黄酮糖苷(FG)、茶黄酸(TFA)、茶黄素(Tn)及茶红素(TR)。而普洱茶只含有少量的未氧化多酚类物、FG及一定量的TR,且不含TFA及TF。  相似文献   

19.
对323份人工栽培甘草样品的主要药用成分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总黄酮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区人工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均值为2.1%、甘草苷含量均值为1.5%、总黄酮含量均值为5.1%,符合国家药典中甘草酸含量大于2.0%的规定标准。变异性分析表明,甘草苷含量相对于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表现出了较多的不稳定性,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总黄酮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7.85%、37.75%、27.32%;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草苷、甘草黄酮与甘草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甘草苷与甘草酸的相关性大于甘草黄酮与甘草酸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90和0.6641。  相似文献   

20.
《云南农业》2008,(4):21-22
1、农乳300#(农药乳化剂300号) 化学名称及组成: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非离子乳化剂。与其他乳化剂复配成混合塑乳化剂。用于各种有机氯、有机磷杀虫剂及除草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