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稻田蜘蛛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作物害虫综合防治工作的蓬勃开展,利用稻田蜘蛛控制害虫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摸清我区川道地区稻田蜘蛛资源,查清数量及消长规律,探索其利用途径,给今后保蛛治虫提供依据,我们于80、81年在安康,汉阴,石泉等地对稻田蜘蛛进行了调查,81年还在安康县建民公社联合大队开展了以蛛治虫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示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稻田蜘蛛是控制害虫的重要生物因素,对稻虱、叶蝉发生关系尤为密切,国内外都在研究。在我国稻田蜘蛛的越冬情况,尚未见报导。一般地说,越冬蛛量基数的高低与来年蛛量的多少,以及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蜘蛛越冬处所的调查,可为越冬保护提供依据。为此,我们在1976—1977年的冬春,对蜘蛛的越冬处所和蛛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稻田蜘蛛常见种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广东、云南等省调查,稻田蜘蛛的种类约有90多种,占稻田捕食性天敌总数的60—80%。分布于稻株上、中部的有肖峭类、圆蛛类,能结网捕食各种有翅昆虫如蛾、蝶、蝇、蚊等害虫;游猎活动于稻丛上、中、下部的如狼蛛、盗蛛、跳蛛、蟹蛛、管巢蛛等,主要捕食飞虱、叶蝉和各种有翅昆虫的幼虫和卵。每年春季以后,在田间,随着各类害虫数量陆续增加,各类蜘蛛总数也日渐增加,形成 相似文献
6.
7.
我县地处湘资两江下游之间,洞庭湖南岸,全县有耕地面积60.9万亩,其中水田53万亩,以种植双季稻为主。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提高,氮肥用量增多,几乎每年都有两、三种病虫暴发危害,给水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我们在农牧渔业部植保总站和省、地植保部门、省师范学院的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大力开展综合防治,对控制病虫危害,确保粮食增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在1984年对稻田蜘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86年对其种类和数量消长进行了系统观察。早稻田蜘蛛的优势种是草间小黑蛛、类水狼蛛和拟水狼蛛;双季晚稻田蜘蛛的优势种是卵腹肖蛸、鳞纹肖蛸和拟环纹狼蛛。水稻生育后期郁闭度大、湿度大,蜘蛛数量增加。双季晚稻田蜘蛛优势种发生时期和飞虱、叶蝉发生时期相吻合,蜘蛛数量随飞虱、叶蝉的数量增加而增加。施用化学农药能直接毒死蜘蛛或将其驱出稻田使数量锐减。田埂种豆稻田蛛蛛类群数量大。蜘蛛的天敌有寄生蜂、鸟类、蛙类、捕食性昆虫等。蜘蛛的互相残杀也影响蜘蛛数量的消长。 相似文献
10.
吡虫啉对稻田蜘蛛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吡虫啉(Imidacloprid)又名咪蚜胺,是一种新型高效内吸性杀虫剂,对稻田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明确砒虫附对稻田蜘蛛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以及在稻飞虱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价值,笔者于1995年同时进行了吡虫耐防治稻飞虱及其对蜘蛛种群影响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10%毗虫批可湿性粉剂(江苏省吴县农药厂产品),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江苏省江都农药厂产品),40%毒死蝉乳油(江苏省南通农药厂产品)。2试验设计和方法供试水稻品种为杂交稻汕优63。试验设10%毗虫批每667m’、10s、159、209;25%扑… 相似文献
11.
12.
生物防治即是利用害虫天敌来控制害虫发生。据中国农科院生防室进行的害虫天敌资源调查“水稻上飞虱,叶蝉的天敌有200种、三化螟天敌40种,二化螟天敌56种,稻 相似文献
13.
本书由王洪全编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188页,定价0.53元。本书对于稻田蜘蛛的作用、意义、保护利用、分类与采集饲养等方面,根据作者的实践结果和体会,分别作了介绍和讨论。大量引用了作者在稻田蜘蛛利用研究工作中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是本书的一个特色。稻田蜘蛛的分类识别约占了全书篇幅的三分之 相似文献
14.
稻田生态系统蜘蛛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77~1978年间,在广西北部和中部地区,调查了11个县13个公社的部分山区、平原稻田蜘蛛种类。经鉴定,有11科28种,其中分布普遍数量较多的有球腹蛛科的八斑球腹蛛;微蛛科的食虫瘤胸蛛和草间小黑蛛;狼蛛科的拟水狼蛛和稻田狼蛛(拟环纹狼蛛);长脚蛛科的日本长脚蛛等六种。这些初步被定为优势种。文中揭示了早稻和晚稻两类生态系中的蜘蛛种群结构及其数量变化的差异。早稻前期和中期以微蛛科种群为主,后期以八斑球腹蛛为主;晚稻前期是微蛛和八斑球腹蛛种群为主,两者比数相当,后期以八斑球腹蛛种群占优势。水稻全生育期不使用化学农药,蜘蛛混合种群数量在早稻和晚稻后期达到最高峰。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及其与稻飞虱、稻叶蝉数量消长的相互关系,受人为因素影响颇大,其中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性化学农药和季节性农事操作的变更是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试验表明,稻田生态系蜘蛛种群对叶蝉、飞虱有明显控制作用,在实施综合防治措施时应注意保护这一类天敌。 相似文献
15.
吡虫啉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虫啉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安全性评价郭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26)吡虫啉(通用名:imidacloprid,商品名:大功臣等)是近年来开发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硝基亚甲基杂环类化合物,具有强内吸兼胃毒和触杀作用,在水稻田常规防治和应急控制稻... 相似文献
16.
17.
作者从1973~1991年对稻田蜘蛛进行了生态学研究。拟水狼蛛在田边湿润土和长期有水稻田发生量一般比土壤干燥和湿润稻田多0.42倍及1.35倍。在稻田生长前期温暖高湿(4~6月),适宜于草间小黑蛛、食虫沟瘤蛛生殖、生长;后期高温干旱有利于八斑球腹蛛繁殖,拟水狼蛛在温季节,种群发生量随食物量的增加而累积上升。夏初寒潮,气温比历年低5℃以下,伴随暴雨在50毫米以上,草间小黑蛛受到了抑制,下降了35.75%。早春冬作物绿肥、油、麦进行收割翻耕,迁移刊田边的蜘蛛,又进行了三光,能安全迁入早稻田的蜘蛛仅4.91%,但潜伏在土室、土缝、石隙中的拟水狼蛛、草间小黑蛛、食虫沟瘤蛛,受三光的抑制作用较少,能安全迁入早稻田的依次为15.85%、4.98%、3.44%,栖息在土表及植株上的八斑球腹蛛受三光的影响较大,能转移到早稻田仅1.31%。夏末秋初,收早稻插晚稻的双抢季节,蜘蛛由前作早稻田的拟水狼蛛、草间小黑蜘蛛、八斑球腹蛛、食虫沟瘤蛛等依次能迁入晚稻田的分别为34.13%、21.86%、13.29%、1.08%。在稻田栽培期间,栽培早一般比中、迟插田多27.44%及82.85%,中插稻田又比迟插田多82.54%。 相似文献
18.
19.
稻田蜘蛛对稻飞虱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二者在田间发生表现显蔟相关关系。田间笼罩试验结果,一定群落结构的稻田蜘蛛对稻飞虱日捕食量早稻为0.43—1.125头/蛛,晚稻为0.60—2.2头/蛛,这是湘南地区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白背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低龄若虫体小、高龄若虫会跳、长翅型成虫易飞,盆拍调查时逐一数虫,不仅计数困难、进度慢,而且准确性较差。本站试尝以指数法进行盆拍调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