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繁殖技术(一)亲鱼培育1、亲鱼培育池要求条件:每口塘面积以2~5亩为宜,水深2~2.5米,池底平坦,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底质有一定肥度。2、亲鱼放养密度:每亩放养100~150千克为宜(每尾1千克以上的亲鱼约100尾左右),另外,可搭配放养少量鲢、鳙、草、鲂等鱼类。雌雄鱼最好分池饲养,如果混养,必须在亲鱼产  相似文献   

2.
正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苗种。苗种是4月3日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购入的多鳞白甲鱼种,规格为3~4厘米。(2)培育池条件。培育池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龙背湾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内苗种培育区3#、5#、6#池,培育池池埂是混凝土结构,池底平坦,土质为微黏性黄土,并铺设有防渗膜,培育池面积均为220米2,池埂高1.5米,水深1.2~1.3米,进排水设施独立完善,每个培育池配备有一台1.2千瓦的喷水式增氧机。(3)水源与水质条件。水源为龙背湾水库库水,水质清新,溶氧含量  相似文献   

3.
一、虾蟹池塘生态高效混养模式(表1)(l)池塘(网围、网箱)条件及有关设备设施(1)池塘面积:每只池面积5一9亩。(2)池塘条件:池宽40米左右,水深1.2米。(3)进出水口设施:水泵底部用皮网包好,水泵出水口用60目纱布过滤。(4)配备设各设施:每只池配弓时水泵1只,2,2千瓦增氧机l只。2.改善养殖环境方法蟹池养殖用水先经鱼池过滤,鱼池水在进入蟹池前用1克/米3漂白粉消毒,养殖池通过种植伊乐藻和放养螺蜘净化水质,每年用3~4次有益生物菌。3.苗种放养(l)准备工作:晒池20天,敌鱼挣清塘,施复合肥,种草。(2)苗种放养前用2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巧~30分钟。4_饲料投喂  相似文献   

4.
鳗鱼养殖通常为流水式高密度养殖,如管理不善,常引起水质恶化,有机耗氧量、氨氮量剧增,影响鳗鱼生长,易生病。本文通过我公司养鳗场1994年8月16日至12月12日实验室测试的水质指标来探讨氨氮对鳗鱼的生长及与其它水质因素的关系。 一、材料方法 1、池塘和设备:取鳗池2号池、3号池二口,面积各350m~2,水深1米,每口池配备二台0.75千/瓦的增氧机。池塘事先经过石灰消毒。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夏季土池养殖欧鳗的利用率,减轻鳗鱼残饵和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并为鳗鱼提供良好的遮荫场所,净化鳗池的水质,我们进行欧鳗土池养殖中培养水葫芦兼养草鱼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试验地点为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涪头村土池养鳗场。  1.池塘条件: 1#、 2#、 3#三口土池,面积分别为 3.37亩、 3.42亩和 1.75亩,共计 8.54亩,水深 1.5米。池的形状: 1#池多边形、 2#池长方形、 3#池 7字型,每口池各设一台 0.7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放灌水方便,池塘底坚硬、淤泥少,堤坝坚实牢固。  2.培养…  相似文献   

6.
张永红 《内陆水产》2005,30(10):5-5
试验池塘条件试验在距城区7.5km的邵武市鱼种场进行,3口池塘并排,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水方便、交通便利,1#池2470m^2,2#池.2435m^2,3#池2400m^2,池埂为片石干砌,池底较为平坦,淤泥深20~30cm,池深2.0m。每口池配有1.5kW叶轮式增氧机1台。  相似文献   

7.
正一、养殖条件养殖池塘面积每只2.5亩,池深1.7米,4口池塘合计10亩,池底部为泥沙底质,水源为当地山区水库或池塘流水,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进、排水设施完善,排灌独立。进排水口设置钢丝网或铁栅栏。每口池塘配有1.5千瓦的水车增氧机1台。池塘在苗种放养前1周左右注入新水,进水口用60目筛网过滤,初始进水20厘米,  相似文献   

8.
一、条件与方法 1.条件1吨蒸汽锅炉1座,育苗车间一个,育苗池为深1.5米、6.5米×5米的长方形池18口,每池内悬挂15个80目的散气石增氧,采用不锈钢蒸汽“U”管升温保温,预热池采用蒸汽直接升温法。中间培育池深0.8米、直径5.5米的圆形池28口。  相似文献   

9.
<正>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1)鱼池亲鱼池2口,平均水深0.8~1.0米,面积330米2,方形产卵池1口,水深0.8~1.0米,面积400米2;长方形孵化池3口,规格600厘米×350厘米×60厘米;鱼苗培育池1口,水深1.2米,面积为540米2。  相似文献   

10.
1 养殖条件和技术措施 1.1 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位于福建省长乐市文武砂农场,面积分别为24号池12.00亩,25号池13.47亩,水深1.8~2.5米,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来自文武砂河道,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pH值为7.87~8.26,盐度为5~6。每口池塘配备增氧机2~3台。  相似文献   

11.
1、加注新水应选择在晴天下午2—3时给鱼池加注新水,加水量为鱼池正常蓄水量的1/3,傍晚时禁止加水,以免引起鱼缺氧浮头。 2、药物改良 适合于改良水质的药物主要有两种:(1)生石灰。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15—2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一般每10天泼洒1次;(2)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具有净化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的优点,还可作为滤食性鱼类的饵料,特别适用于高产鱼池和城郊富营养化养殖水体的水质改良,使用浓度首次为5×10~(-6),以后为3×10~(-6),每20天全池泼洒一次。  相似文献   

12.
三、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造1.场址选择 应选择在靠近水源、且水质良好,土质以保水性良好、渗透性差的粘土或沙壤土为适宜。盐碱地不宜建龟场。2.养殖场的设计 完整的养龟场要具备亲龟池、成龟池、幼龟池、稚龟池、孵化池等。现提供一个600米2水面积的规模设计供参考:亲龟池1~2个、总面积200米2,成龟池2~3个、总面积270米2,幼龟池2~3个、每个30~50米2,总面积100米2,稚龟池3~5个、每个5~10米2,总面积30米2。3.龟池建造(1)亲龟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均可,四周围45厘米高的围墙,用砖石砌成,水泥浆清缝,墙基入土不少于20厘米。面积每…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12月,笔者指导在台溪池塘中主养草鱼轮捕套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要求背风向阳、交通方便,配套380伏动力电力,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单独的进排水渠道,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标准。池塘面积10亩,每口塘5亩,水深2~3米,埂宽2米,坡比1∶3,池底平坦,壤土底质,底泥厚度10~15厘米,池堤不渗不漏;配套有独立的注排水系统;每口塘分别配备3千瓦微孔增氧机及120瓦投饵机各一台。2.放养前的准备在2015年12月20日前排干池水,进行整池、  相似文献   

14.
乌鱼学名为乌鳢,其肉味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颇受市场欢迎。为提高乌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于2000年在太湖之滨的新庄镇,开展了池塘双季养殖乌鱼对比试验,具体情况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池塘条件试验池10口,单、双季各5口,单季池养殖面积共0.513公顷,双季池养殖面积共0.467公顷。每池面积330~1 670米2,水深1.5~1.7米,各池设进排水口,配水泵1台。饵料鱼冷库(5吨)1座,大容量冰柜10只,电动绞肉机5台,收购饵料鱼快艇1艘。在放养前20天,清除池中过多淤泥,每667米2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彻底清塘,一周后进水,1…  相似文献   

15.
胡德 《科学养鱼》2004,(8):20-21
笔者于2003年对区内一水产养殖大户利用一口面积7亩的池塘主养匙吻鲟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全程详细记录。现将技术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郾池塘条件试验池1口,为条石浆砌池壁,泥沙底,保水性好,不渗漏。面积7亩,东西向,长方形,池底淤泥15~25厘米,保持水深1~1郾5米,进排水方便,配备增氧机。2郾水源条件水源取自上游水库中上层水,本身具一定肥度,浮游生物较多。水源充足,溶氧较高。(二)方法1郾清塘消毒干塘消毒,即鱼种下塘前20天(5月4日)用1吨左右生石灰清塘消毒,亩均用量150千克,池底遍洒,池壁一并泼洒消毒。2郾培育水质鱼种下池…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技术1.环境条件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在东港市新有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和恩达水产公司育苗室进行。育苗场有沉淀池40亩,池深2米。沙滤池一座,每小时滤水量约20米~3。育苗池有效容积20米~3(9.1米×2.0米×1.1米)和60米~3(6米×5米×2米)。饵料培育水体120米~3。育苗期间水温19~28℃、盐度20~24、p H值8.0~8.3。  相似文献   

17.
范圣楚 《内陆水产》2003,28(1):13-13
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2口,Ⅰ号池养殖面积500米2,池深1.2米;Ⅱ号池面积1000米2,池深1.4米。光照较好,淤泥深20~40厘米,池埂泥质。1.2水质情况池水以天然水为主,亦可从邻近池塘调剂少量池水,养虾池水深保持在0.8~1.2米。放虾前用生石灰75千克/667米2消毒灭菌,在养殖阶段每月每池分别投放20千克与40千克生石灰预防虾病,池水pH值控制在7.8~8.0。1.3虾苗投放虾苗引自广东,投放时间为2002年6月8日上午8时许,其中Ⅰ号池放入1.74万尾,Ⅱ号池放虾3.48万尾,规格均为0.6~0.8厘米/尾。其方法是在确定池水安全的前题下,先将包装虾苗的氧气…  相似文献   

18.
赤眼鳟池塘无公害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利用靖江市马桥前门休闲农庄水产试验场三口池塘进行赤眼鳟(图见彩中插2)无公害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三口池塘面积分别为1.8亩、2.1亩、2.3亩。池埂坡比为1:(2.5~3)、池底土质,池塘有效保水深1.5米,每口池配备1.5千瓦增氧机一台,具有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探索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模式,2014年我们在凤台县顾桥渔场,按照80∶20放养模式,成功地开展了池塘主养工程鲫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面积50亩(3口塘),池深2.5米,长方形,南北走向,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每口塘配备1.5千瓦的增氧机2台和投饵机1台,配套罗茨鼓风机,每口塘底布设微孔增氧盘30个。2.水源水质养殖水源来自西淝河支流港河和淮河支渠永幸河,水质清新、无污染,p H值7.5~8.5。3.清整消毒鱼种投放前15天,排干池水,铲  相似文献   

20.
杨保国 《齐鲁渔业》2003,20(10):25-25
一、选好越冬池 理想的越冬池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土壤保水力强,常年不漏水。(2)水深1.7~2米(不包括冰层),底部平坦,淤泥少,无杂草和野杂鱼类。最好池底北深南浅,池上面有挡风物。(3)水源方便,水质好,便于灌水及增氧救鱼。受污染和有机物质多的水源不能利用。(4)清塘消毒,培肥水质,肥度略高于常规育种池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