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其产量约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的20%以上。但养殖草鱼容易暴发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常见疾病,据统计当年鱼养殖成活率平均不超过50%。草鱼病多、死亡率高的难题,严重制约了草鱼养殖的产业发展,成为草鱼养殖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
正草鱼老三病为"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随着我国草鱼养殖业的发展,由于缺乏科学统筹的种业规划,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水体负荷增大,加上养殖技术缺乏更新提高、管理落后等因素导致草鱼"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新三病尤为常见,给草鱼养殖业造成了极大损失。本文通过病原、主要症状、发病  相似文献   

3.
<正>草鱼是中国传统养殖四大家鱼之一,也是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的重要品种,在库、湖、堰以及精养池塘养殖产量中占比较大。目前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水库养殖鱼类需求量的增加,水库网箱养殖草鱼的规模逐年增大,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密度过大、饵料投喂不科学、疾病防控不当等原因,造成各种草鱼病害频发,尤其是草鱼老三病(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中的细菌性烂鳃病,已严重影响到草鱼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治疗水库网箱精养草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随着湘北地区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肠炎病是危害草鱼最严重的鱼病,它流行季节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草鱼养殖造成很大损失。为了弄清肠炎病的流行和危害情况,探讨防治措施,1996年起我们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协作进行立项研究,现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及症状草鱼肠炎病的流行季节一般在5~7月,主要危害二龄草鱼种,这种病在我区所有养殖草鱼地区均有发生,该病往往与烂鳃病、赤皮病同时在鱼体上发现,一般死亡率在70%~80%。患肠炎病的病鱼,一般体色黑暗,尤其头部及背部更为明显,有的鱼肛门肿胀外突,呈紫红色,部分病鱼腹鳍、尾鳍基部及鳃红肿。剖开鱼腹腔,可见腹腔积…  相似文献   

7.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主养品种,列为“四大家鱼”之一,自然分布较广,养殖产量大,约占我国淡水养殖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草鱼养殖一个瓶颈问题是疾病,常见的危害比较大的疾病主要有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老三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鲍病)、小瓜虫、车轮虫、绦虫病等,各种疾病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给草鱼养殖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草鱼是江西目前最大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养殖期间易爆发出血、烂鳃、肠炎和赤皮等疾病,采用草鱼夏花注射疫苗措施可有效预防草鱼"三病"的发生与蔓延,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效益。本文介绍了草鱼夏花疫苗注射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草鱼在我区池塘养殖中历来广为饲养,其放养量占放养总量的40~60%,草鱼产量在总产量中占主导地位。但是,草鱼的不足之处是易患病。在我区每年有40%左右的池塘发生草鱼病,其危害最严重的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出血病。为了控制草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草鱼是云南富宁县电站库区网箱养殖的主导品种。但近年来,在网箱养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病毒性出血病等疾病,死亡率高达30%。为打破草鱼病害牢笼,推动草鱼网箱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在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剥隘库区开展了网箱养殖草鱼人工免疫技术的应用试验,旨在通过人工免疫技术防控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疾病。本次试验中经过注射的草鱼苗种,明显降低了死亡率,缩短了养殖周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殖户经济效益,最为关键的是减少渔药使用量,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淡水鱼类品种,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生长快、个体大等特点,但是草鱼抗病力差、成活率低,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这四大疾病严重影响着草鱼的规模化养殖,被称为阻碍草鱼养殖规模化发展的瓶颈。本研究根据草鱼发病特点和水质情况等,通过微生态制剂配合调理,  相似文献   

12.
李壮 《科学养鱼》2016,(3):22-23
正草鱼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但其多病、成活率低的特点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与草鱼有关的疾病有草鱼出血病、肠炎病、赤皮病等十多种,而出血病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快、流行广、死亡率高等特点,主要对当年和1龄的鱼种构成危害。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饵料、渔药乱用、滥用,草鱼养殖水体环境逐渐恶化,养殖病害频发,不仅给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也严重制  相似文献   

13.
<正>草鱼肠炎病是一种严重的鱼类病害,尤其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波及面比较广,多发于春夏季节,而且随着季节的不同病害程度也有所差异。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致死率甚至可以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首先对草鱼肠炎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进行分析,之后对如何有效防治草鱼肠炎病的治疗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草鱼的肠炎病防治提供参考。一、主要发病原因根据笔者调查,大多数草鱼肠炎病的发病都和不卫生的投食和环境有关。尤其在夏季,温度经常会超过24℃,给草鱼投食没有消毒的劣质饲料和水草,  相似文献   

14.
草鱼饲料来源广,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所以养殖草鱼的经济效益大,但草鱼多病,在成鱼养殖阶段,易受细菌性烂鳃、肠炎和赤皮病等“三病”的危害,养殖成活率一般只达30—60%。且有时因防治不及时,导致大量死亡,使单产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内陆水产》1980,(4):38-39
草鱼最大的弱点,是抗病力差,易患肠炎、烂鳃、赤皮等三病,而且发病率高。我县每年因发“三病”而死亡的草鱼,约占全县总养殖草鱼数量的30%以上,它主要危害当年鱼种。我县地处丘陵山区,广大群众素有养殖草鱼习惯。因此,开展草鱼“三大病”在我县流行情况的调查和防治试验,促进成鱼高产、稳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草鱼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养殖鱼类。我国草鱼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技术较为成熟。草鱼养殖过程中,病害较多,春末夏初一般是"老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并发症)的高发季节。根据烂鳃病发病原因可分寄生虫性、真菌性和细菌性三种。寄生虫性烂鳃病例进行镜检时,可发现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或黏孢子虫等常见寄生虫;而真菌性烂鳃病例的镜检则会发现鳃霉菌丝;细菌性烂鳃病病原包括鱼害黏球菌等。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正是草鱼疫苗注射免疫的季节,为了能有效地预防草鱼“四病”(即烂鳃病、赤皮病、肠炎、出血病)和防止草鱼细菌性暴发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养殖成活率,确保免疫效果,养殖户在进行草鱼疫苗注射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草鱼因对饵料要求低,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在其养殖过程中,常受到肠炎病的困扰,发病后可致草鱼大量死亡。作者根据近年来防病体会记述了草鱼肠炎病自然发病症状,分析了病害发生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养殖生产者防治此病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草鱼是目前池塘养殖中的主要混养对象之一,然而,草鱼又是发病率很高的鱼种。常见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三病。在危害草鱼中尤为严重。在此,向广大养鱼户们介绍利用“土法免疫”来预防草鱼“三病”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7,(8)
对草鱼"老三病"——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的发病症状进行描述,并对草鱼"老三病"的防治提出相应的新办法,以期更好地指导草鱼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