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堰市水产良种繁育场在保证常规品种种苗的供应时,进行了品种结构的调整,2002年在后备亲鱼池中套养鳜鱼、黄颡鱼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培育白鲢亲鱼为主的塘口1个,面积6亩,池塘淤泥10厘米左右,采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清整。池塘排灌水方便,并配有增氧机等设施。2.品种的放养(1)后备亲鱼的放养情况白鲢150尾,4千克/尾;草鱼20尾,6千克/尾;青鱼10尾,10千克/尾。(2)鱼种的放养情况2002年4月10日套放黄颡鱼35千克,25千克/尾;2002年6月20日套放鳜鱼60尾,规格7.5~8厘米/尾。3.饲养管理投饲以泼洒豆浆为主,…  相似文献   

2.
浅水池塘培育大规格黄颡鱼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黄颡鱼市价走势按规格大小相差很多 ,10 0g/尾以下者 ,每公斤约 16元 ;15 0~ 2 0 0g/尾者 ,每公斤 2 6~ 32元。可见 ,养殖大规格黄颡鱼已成为一个强劲的经济增长点。要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以培育大规格鱼种为契机。为此 ,在旱情严重条件下 ,我们利用缺水浅池进行了大规格黄颡鱼种培育试验。 2 0 0 1年 10月 2 6日测产 ,亩产鱼种2 0 6kg ,平均培育规格 5 6g/尾 ,最大个体 6 6g/尾。1 试验材料1 1 试验池。利用枣庄市淡水养殖试验场一口面积 1 5亩的鱼池 ,砂礓土质 ,底泥 2 0cm ,鱼苗放养时水深仅有 4 0cm。1 2 鱼苗。…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江苏省金湖县银涂镇高邮湖村科技示范户冯正涛在8亩池塘内养殖黄颡鱼,实现了4964.75元/亩的养殖效益,为当地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养殖结构、推动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渔(农)民增收又闯出了一条致富奔小康之路。养殖生产情况如下。一、放养模式放养规格为20克/尾的黄颡鱼种1120千克(7000尾/亩),规格为50克/尾的鲫鱼种60千克(150尾/亩),规格为65克/尾的鲢、鳙鱼种52千克(鲢鱼80尾/亩、鳙鱼20尾/亩)。二、投喂管理根据黄颡鱼喜欢集群摄食的习性,在投饲机前方用密眼网围成一个20~30米2的食场。围网四周用竹竿固定,上沿用塑料瓶、泡沫塑料、PVC管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天然产量锐减,大规格黄颡鱼越来越紧俏。为了开发这一肉质细嫩、颇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品种,1999年至2001年,我们进行了黄颡鱼池塘养殖高产试验。本文就试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用于黄颡鱼养殖试验的2口鱼池均为普通池塘。面积分别为8亩、9亩,水深2.6米。池中淤泥较少,底部平坦。水源为深井水,水质无污染。2.池塘消毒池塘实行干塘消毒,产品上市时排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并曝晒5~10天。鱼种放养前15天加足池水。3.鱼种放养黄颡鱼…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又名嘎牙子,是我国江河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也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优水产品。我站于2004年承担了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攻关项目“黄颡鱼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2004年,在肇东市涝洲镇开展了黄颡鱼人工繁育试验,共繁殖黄颡鱼鱼苗133万尾,培育黄颡鱼1龄鱼种70.5万尾。1材料与方法1.1黄颡鱼亲鱼产前培育1.1.1池塘条件及准备池塘面积0.7hm2,池深2.2m,池底平坦,池塘注排水方便。水源为松花江水。2004年4月22日,采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清毒,生石灰用量为1500kg/hm2。清塘消毒后,池塘注水1m深。1.1.2亲鱼放养1.1.2.1亲鱼来源与选…  相似文献   

6.
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高效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15 3d的生产试验 ,结果表明池塘主养黄颡鱼在合理放养、科学管理的前提下 ,可获得高产高效。在放养规格为 4 5~ 6cm的黄颡鱼种 6 0 0 0尾 /亩 ,搭养 2 0~ 30尾 /kg鲢鱼种 6kg/亩、 2 0~ 30尾 /kg鳙鱼种 3kg/亩和 2~ 4尾 /kg草鱼鱼种 8kg/亩的试验池可获得较好效益。通过控制放养密度以及滤食性鱼类和主养鱼的比例可达到提高主养鱼类的成活率和总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在我站名特优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养殖中,于10月暴发了一起黄颡鱼腹水病,该病前期发展迅猛,后经我站技术人员积极诊治,成功治愈该病,现将治疗该病的过程中主要的做法及取得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借鉴参考。一、发病情况黄颡鱼养殖池塘位于汉中市水产试验站名特优养殖基地,池塘面积3亩,在7月2日放养由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宏达水产繁殖场提供黄颡鱼苗种7.7万尾,规格为1260尾/千克,搭配花白鲢进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黄冈市对农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水产业已发展成为大农业的支柱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名特优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常规品种的养殖已进入微利时代 ,经营不善的甚至亏损。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对目前市场上价格稳中有升的黄颡鱼进行了池塘饲养试验。一、池塘主养瓦氏黄颡鱼1 .池塘条件  静水塘一口 ,面积 0 .4hm2 ,水深 1 .5m ,淤泥层厚 30~ 40cm。放养前用漂白粉清塘。2 .鱼种放养  瓦氏黄颡鱼的鱼种是自繁自育的 ,规格为 80~ 1 0 0尾 /kg ,共放鱼种 96kg ,计80 0 0尾。放养时间为 2 0 0 1年 2…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 ,对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强 ,一般的池塘均可进行养殖。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 ,其天然资源越来越少。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这一珍贵资源 ,2 0 0 3年 ,我们在河南省商城县进行了黄颡鱼的池塘主养试验 ,获得成功 ,并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准备鱼池面积 3 .5亩 ,池水来源于水库 ,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6月 1日注水 ,水深 1 .5~ 2 .0m。 6月 5日亩施腐熟有机农家肥2 0 0kg。鱼池配备两台 1 .5千瓦增氧机。1 .2 鱼种放养6月 1 5日每亩放养 3 50 0尾 ,共计 1 2 2 50尾。选择平均体长 5cm左右 ,…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黄颡鱼的病害问题开始增多,尤以黄颡鱼的出血病、爆头病等最为严重,由于没有较好的防治药物,导致部分养殖户损失惨重。笔者在2014年处理过一例黄颡鱼出血病病例,经过外用内服即调水及内脏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其防治过程介绍如下,供养殖业者参考。一、发病情况及症状黄颡鱼发病池塘为3亩,水深1.8米,于2013年8月份放养黄颡鱼鱼种30000尾,鲢鳙鱼各80尾。该池从6月12日开始发病,起初少量死亡,到接诊时已  相似文献   

11.
1997年,我们在面积为10亩的池塘中进行了主养彭泽鲫鱼种的试验,经过160天的科学饲养,亩产鱼640.9kg,亩获利3122.9元。1 材料与方法 1997年4月25日从江西省九江市水产所引进规格为3—5分的彭泽鲫鱼苗20万尾放入10亩池塘中,6月12日规格达120尾/公斤后,拉网销售336公斤约8万尾,之后放入2龄鳙鱼100尾/亩,到10月中旬起捕销售。  相似文献   

12.
引入微孔增氧设施,采用池塘高密度主养黄颡鱼,搭养鲢、鳙的养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水花到商品鱼成活率60%~70%,放养全雄水花的池塘黄颡鱼平均规格75g/尾以上,放养雌雄混合的池塘平均规格50g/尾以上,667m2起捕黄颡鱼1000kg左右。搭养的鲢、鳙平均规格500g/尾左右,667m2起捕鲢、鳙150kg左右。  相似文献   

13.
张玉杰  骆小年  郭冰  田江 《河北渔业》2011,(6):22-24,40
为探索在北方几种不同规格、不同密度下黄颡鱼[Peltoba grus fulridraco(Richardson)]池塘合理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2009-2010年在灯塔市忠信淡水渔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养殖试验.以1龄健康春片鱼种为试验对象,选择4种规格放养模式(60尾/kg、120尾/kg、180尾/kg、300尾/kg...  相似文献   

14.
高寒地区培育大规格青鱼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地区气候寒冷 ,结冰期长 ,青鱼天然饵料缺乏 ,从南方引进青鱼乌仔进行生产养殖两年还达不到商品鱼规格。为了缩短养殖周期 ,1999年我们进行了用颗粒饲料培育大规格青鱼种的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 :池塘长方形 ,东西走向 ,面积 7亩 (4 6 6 9m2 ) ,池底为沙壤土 ,保水性能好 ,底泥10cm ,干塘过冬 ,平均池深 2 3m ,长边中间搭设一个向水中延伸 3m的饵料台。1 2 鱼种放养 :6月 11日放养南方空运青鱼乌仔5130 0尾 ,平均亩放 732 8尾。 5月 19日放养鳙鱼乌仔 74 90尾 ,平均亩放 10 70尾。 5月 2…  相似文献   

15.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嘎牙、黄骨鱼,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营养高、肉质细嫩、鲜美的优点,近年来,深受居民和养殖户的喜爱。河南省郑州市古荥镇南王庄村一垂钓休闲渔场根据市场需求,2014年在渔场内利用一面积为3 468.4 m~2的池塘开展黄颡鱼鱼种、成鱼池塘轮养试验,在6—12月饲养大规格黄颡鱼鱼种,第2年的1—7月饲养黄颡鱼成鱼。共出塘大规格黄颡鱼鱼种1 426.6 kg,平均出塘  相似文献   

16.
池塘放养3 000万尾黄颡鱼水花,通过50 d的养殖试验,通过天然饵料的培养、适当的人工投喂及池塘生态环境调控等措施,获体长58 cm鱼种600万尾,成活率达20%。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分布广泛,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属杂食性,经过驯化可用配合颗粒饲料投喂,是具有开发前景的品种。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01年池塘养殖亩产可达400kg以上,每尾平均体重达100g~150g,可以极大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和收入水平。现将黄颡鱼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亩~10亩,最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个池塘配备1台1.5kW~3.0kW的增氧机。用生石灰按常规方法进行干塘曝晒和清塘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注水1.5m左右。二、鱼种放养投放鱼种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博兴县水产站在湖滨乡周陈村、乔庄乡河徐村等20亩池塘首次引进斑点叉尾(鱼回)养殖试验。4月26日放养鱼种,10月22日测产验收,20亩试验池共计产鱼10116千克,其中斑点叉尾(鱼回)7159千克,平均规格0.45千克/尾,鲢鱼2957千克,规格0.62千克/尾。平均亩产成鱼505.8千克,斑点叉尾(鱼回)亩均产357.95千克。每亩产值6318.6元,亩纯利3298.6元,投入产出比1:2.1。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9.
杨慧 《科学养鱼》2024,(2):60-61
<正>养殖户在追求增加放养密度、提高亩产量和扩大养殖面积的同时,黄颡鱼的病害也越来越频发,治疗难度也越来越大,2023年7月4日笔者接到滨海县一起由于黄颡鱼身体溃烂引发大面积死亡的诊疗求助,现将治疗心得做简要总结,以供参考。一、现场检测和取样1.池塘情况发病池塘为精养黄颡鱼池塘,规格为24~32尾/千克,面积约15亩,初始放养密度约为6 000尾/亩。塘口鱼死亡已有2天时间,前一天刚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当天死亡由原来每天300多尾变为500尾;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我们在仪征市真州镇进行了池塘主养黄颡鱼试验,放60尾/kg黄颡鱼鱼种122 850尾/hm2,混养4尾/kg的鲢、鳙4 095尾/hm2(其中鲢2 895尾,鳙1 200尾),经过13个月(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的池塘精养,取得了黄颡鱼净产量13 800kg/hm2,平均规格135g/尾,鲢、鳙净产量5 160kg/hm2和2 295kg/hm2,净利润103 095元/hm2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