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改变投饲频率后晶体蛋氨酸吸收利用的效率,实验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以高鱼粉组为正对照组,以低鱼粉且不添加蛋氨酸组为负对照组,添加晶体蛋氨酸(MET)组为实验组,配制3种等氮等脂的饲料。MET组日投饲频率分别为2(7:00和21:00)、4(7:00,12:00,18:00和21:00)和6次(7:00,9:30,12:00,15:00,18:00和21:00),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日投喂4次。将初重为(1.27±0.01)g的对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虾,养殖5周,水温29~30℃。结果显示,日投喂6次的MET组增重率和正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全虾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日投喂4次的,MET组总蛋白酶活性随投喂次数增加而增加,日投喂4次和6次的处理组与正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投饲频率由4次增加至6次,晶体蛋氨酸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体蛋白的沉积和总蛋白酶的活性得到改善,增加投喂频率有利于提高游离氨基酸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克氏原螯虾摄食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文宗  赵风兰 《水产科学》2007,26(5):271-274
研究了在<100 lx的弱光条件下雌、雄克氏原螯虾的摄食节律。克氏原螯虾具有明显的摄食节律(P<0.01),并且不受性别的影响(P>0.05)。克氏原螯虾在18:00-19:00时摄食量最高(P<0.05);其次为19:00-20:00和14:00-15:00时(P<0.05);克氏原螯虾在其他时段摄食较少。但克氏原螯虾摄食无明显的昼夜节律,与鱼类不同。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克氏原螯虾的投喂管理、鱼虾混养和水质调控等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3.
姜雷  牟乃海 《齐鲁渔业》2002,19(9):21-21
1 奈虾的饲养与促熟1.1 亲虾的饲养 亲虾应尽量选个体较大,体表光滑,健康已交配个体。雌雄比例1:1-3。蓄养密度5-10尾/11’。饵料以新鲜的沙蚕、贝肉为主,需冲洗干净后投喂。日投喂量(鲜重)为亲虾体重的二%-3%,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亲虾一般夜间摄食,下午投喂,早晨清污。日换水 30%-!00%,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加大换水量。  相似文献   

4.
郭敏莉 《科学养鱼》1997,(11):17-17
成虾养殖的中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投饵、施肥、水质调控以及日常管理。一、饲料与投喂进人七月以后,随着虾个体增长、摄食量不断增加,饲料投喂一定要跟上,不能再依靠天然饵料生物。1.饲料罗氏沼虾的饲料主要有颗粒饲料、杂鱼、蚯蚓及其他动物碎肉等。养殖前期以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5%~40%,随虾体增大不断降低。原料有鱼粉、饼类、添加剂和15%左右的面粉(作粘合剂),如自己加工饲料,可用鲜杂鱼代替鱼粉。八月份以后要加大动物性饵料比重。2.投喂日投喂三次,即6:00、16:00、2…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幼鱼昼夜摄食节律及胃排空模型,分别采用一次饱食投喂法(将一昼夜划分为8个时段,分别为06:00、09:00、12:00、15:00、18:00、21:00、00:00和03:00,每个时段作1个处理,每天每个处理饱食投喂1次)和分段式连续投喂法(将一昼夜划分为与一次饱食投喂法相同的8个时段,每天每个实验桶连续投喂8次)两种方法研究绿鳍马面鲀幼鱼的昼夜摄食节律,实验持续7 d。此外,分别测定绿鳍马面鲀幼鱼[体重为(4.28±0.46) g]饱食后0、2、4、6、8、10、12、14、16、20、24和28 h时的胃内容物湿重,并用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平方根模型3种数学模型拟合了绿鳍马面鲀幼鱼的胃排空率。结果显示,(1)在两种投喂方式下,实验鱼均表现为24 h一周期的摄食节律。在分段式连续投喂方式下,摄食率在03:00、06:00、09:00和12:00无显著差异,在15:00达到峰值后急速降低(P<0.05),并在00:00达到最低值;饲料效率与一次饱食投喂方式下的03:00、06:00、15:00和18:00投喂组无显著差异,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一次饱食投喂(P<0.05)。(2)在一次饱食投喂方式下,实验鱼在18:00后摄食率急速降低(P<0.05),并在00:00达到最低值;实验鱼在09:00和12:00投喂组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一天中的其他时间(P<0.05),每天09:00~12:00时间段投喂绿鳍马面鲀幼鱼可显著提高其生长和饲料效率。(3) 3种模型中,胃排空率用平方根模型拟合得最好,方程为y0.5=2.802?0.204t (R2=0.987);根据平方根模型,胃内饲料在饱食投喂10 h左右完全排空,达到投喂前水平,80%胃排空时间为6 h。综合上述指标,建议在生产实践中每天09:00~15:00时间段饱食投喂绿鳍马面鲀幼鱼3次,每次间隔3 h。  相似文献   

6.
研究探讨了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幼鱼的昼夜摄食节律以及不同投喂时间对大菱鲆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试验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水温为(14±0.2)℃,饲喂鲆鲽类商品饲料。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试验:Ⅰ.分段式投喂方法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段,每天每个试验缸连续投喂8次,大菱鲆幼鱼表现为18 h出现一次摄食高峰;Ⅱ.一次饱食投喂法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段,每个时段作为1个处理,每天每个试验缸投喂1次,大菱鲆幼鱼摄食高峰出现在15:00、21:00、0:00和3:00,投喂时间显著影响了大菱鲆幼鱼的日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15:00、18:00和3:00投喂的大菱鲆幼鱼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6:00、9:00、12:00、21:00和0:00投喂的各组试验鱼(P0.05)。结合生产实际,每天15:00—18:00时间段投喂大菱鲆幼鱼可显著提高其生长和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代全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和选育后,为查明全程投喂配合饲料的斑尾刺虾虎鱼营养成分和品质变化,试验选择驯养F3代斑尾刺虾虎鱼肌肉开展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评价。结果显示,驯养的斑尾刺虾虎鱼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斑尾刺虾虎鱼(P<0.01),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野生斑尾刺虾虎鱼(P<0.05),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方面:两者均检测到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含量为驯养斑尾刺虾虎鱼(39.47%)>野生斑尾刺虾虎鱼(31.74%);必需氨基酸指数为驯养斑尾刺虾虎鱼(73.65)>野生斑尾刺虾虎鱼(66.76)。脂肪酸方面:驯养斑尾刺虾虎鱼中共检测到25种脂肪酸,而野生为24种;驯养和野生斑尾刺虾虎鱼肌肉脂肪酸中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9.58%和40.91%;饱和脂肪酸总量野生斑尾刺虾虎鱼显著高于驯养斑尾刺虾虎鱼(P<0.05),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野生斑尾刺虾虎鱼低于驯养斑尾刺虾虎鱼(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4.合理投喂饲料投喂应遵循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四定"原则,投喂的饵料需新鲜、适口性好、没有变质情况,投喂量应根据气候和小龙虾的摄食情况适当调整,在小龙虾生长旺季,合理搭配动植物饵料,每天傍晚投喂1次,投喂地点需固定且均匀分布在虾稻田浅水处,方便小龙虾摄食。具体操作要求是:8月底投放的亲虾除自行摄食稻田中的有机碎屑、浮游动物、水生  相似文献   

9.
一份尚未公开发表的报告——《尼罗罗非鱼海水驯化养殖试验》记述:(1)1982年9月,广西北海市横路山虾场受台风袭击决堤,堤内海水驯养的20万尾尼罗罗非鱼被冲入大海.25天之后,北海市渔民在附近浅海围网捕获100多斤.(2)同一次台风,北海市白蚝壳虾场一口海边大塘决口,虾儿逃之夭夭.35天之后,人们发现与虾混养的一小群尼罗罗非鱼,从缺口回到原虾塘定点投喂处觅食,并在塘边打窝作巢,准备产卵.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最适宜的投喂时间,本实验将120只初重约68 g的幼蟹随机分养在24个塑料缸(70 cm×40 cm×50 cm)中。采用一次饱食投喂(将昼夜分为8个时间点:10:00、13:00、16:00、19:00、22:00、01:00、04:00、07:00,每个时间段作为1个处理组,每天每个处理组饱食投喂1次)的方法研究中华绒螯蟹的昼夜摄食节律。结果显示,幼蟹在不同投喂时间点表现出24 h周期性的摄食节律,且总摄食高峰期在22:00。从其中6d的平均摄食量可以看出,河蟹主要在19:00~22:00时间段摄食;在肝胰腺酶活性方面,淀粉酶活性在19:00~22:00内高于其他各组,且在22:00获得最高值;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钠钾ATP酶酶活性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13:00~22:00时间段这些酶的酶活呈现上升的趋势,且最高值均在22:00获得。在相关摄食基因表达方面,肝胰腺中Lept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22:00点显著低于13:00和16:00,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中胆囊收缩素(CC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22:00点显示出最低值,与10:00、13:00、04:00和07:00点相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存在明显的摄食节律,这可能与光照紧密相关,最适宜的投喂时间为22:00。  相似文献   

11.
3.饵料投喂黄金鲫摄食时间较其它鲤、鲫鱼类都长,几乎全年都在摄食,当养殖池水温升至6℃时,就应在晴天开始投喂,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投喂,都应在投喂前先给予3~5分钟响声,并坚持从少到多、由慢到快、再从多至少、由快到慢的投饵原则进行投喂,从水花至夏花阶段的日投饵次数以3~4次为宜。每天上午7:30~9:30,11:00~12:30,下午2:30~4:00,6:30~8:00进行投喂;或上午8:00~9:30,中午12:30~下  相似文献   

12.
缴建华 《科学养鱼》2012,(10):19-20
(8)饲养管理饲料投喂。鱼苗下塘后即开始投喂豆浆。每1.5千克黄豆加水20千克,浸泡10~12小时后磨浆,当天磨成的豆浆当天投喂。一般每天投喂2次,9:00-10:00和14:00-15:00各1次。鱼苗初下池时,每亩每天用黄豆2~3千克,以后随水质的肥度而适当调整。经泼洒豆浆10余天后,开始投喂由鱼粉、豆粕、次粉混合制成的糊状饲料,糊状饲料制成团置于岸边水面以下处,同时继续泼洒豆浆。鱼苗下塘20天后,停止投喂豆浆。水质调节。鱼苗下塘5~7天后开始注入新水,  相似文献   

13.
<正>池塘养殖台湾泥鳅,一般在5月上旬放养,9月上旬捕捞上市销售,而在7-9月秋季期间,正是泥鳅生长进入第二高峰期,也是泥鳅高产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认真搞好饲喂管理工作,对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有很大作用。一、饲料投喂7-9月水温适中,台湾泥鳅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应将每天投喂两次改为3次,即6:00-7:00、 11:00-12:00、 17:00-18:00。投喂的饲料应把原来的普通混合饲料  相似文献   

14.
在80L的玻璃水槽中用新鲜和腐烂的水生大型植物及促生长用商品颗粒饲料(40%粗蛋白)饲养斑节对虾幼苗(PL50)30d以上。投喂大型植物的幼虾之生长和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投喂颗粒饲料)。投喂新鲜禾本茨藻(100%)的幼虾与投喂腐烂的海滨蔓藻(65.4%)、新鲜海滨蔓藻(58.9%)和颗粒饲料(52.5%)的幼虾相比成活率最高。投喂腐烂禾本茨藻的幼虾成活率最低(30.6%)但生长最好(头胸甲长(C  相似文献   

15.
以27%鱼粉组饲料为对照组,用6.0%的玉米蛋白粉替代对照组饲料中的部分鱼粉(相应替代对照组饲料配方中22.2%的鱼粉),配制成2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在室外4口池塘进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is)生产性养殖试验。经过一茬养殖,结果发现:投喂玉米蛋白粉饲料组与投喂鱼粉饲料组的日本沼虾在生长速度上无显著差异,投喂两种饲料对池塘水质影响也无明显差异,投喂两种饲料的日本沼虾的总产量分别为1 219.5 kg/hm2和1 033.5 kg/hm2,投喂两种饲料的投饲系数分别为2.4和2.2。使用玉米蛋白粉饲料养殖日本沼虾比使用鱼粉饲料可增收毛利润2 669.00~2 717.30元/hm2。  相似文献   

16.
为制定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投喂策略,文章研究了卵形鲳鲹昼夜摄食、耗氧规律和胃肠排空时间。摄食节律采用分段式连续投喂法(1昼夜,每隔2 h投料1次,连续3 d);耗氧节律采用流水呼吸法测定(1昼夜,24 h中每2 h测定1次);胃肠排空时间实验采用一次饱食投喂法(1昼夜,每隔2 h取样1次)。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属于白天摄食类型,分别在10:00和14:00—16:00间出现2个摄食高峰(P0.05);耗氧高峰期分别在08:00和16:00出现(P0.05);饱食后,胃内含物比率下降迅速(P0.05),7 h下降约50%,第15小时出现极低值(P0.05),19 h后胃内含物为0。在摄食后3 h内全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第11小时达到最大值(P0.05),之后逐渐降低,在第21小时出现极低值(P0.05)。研究建议在卵形鲳鲹网箱养殖生产中,宜在光线较强、耗氧和摄食高峰的上午(09:00—10:00)和下午(14:00—16:00)时段进行投喂,投喂频率2~3次·d~(-1),投喂间隔7~9 h。  相似文献   

17.
朱耀先 《海洋渔业》1988,10(6):279-279
<正> 江苏省启东县浅海养殖场试用新鲜糠虾作为对虾仔虾期饲料获得成功,从而大大节省了来源紧张、价格昂贵的卤虫卵的使用量。投喂对虾仔虾的糠虾,要求用淡水或过滤海水将糠虾在纱网袋中洗净,拣去杂质即可投喂。日投喂量,每100万尾仔虾约投新鲜、干净糠虾4~45公斤,分3次投喂。由于糠虾极易腐烂变质,未投完的糠虾应速冻保存,随用随取,用水解冻后便可投喂。  相似文献   

18.
在饱食投喂条件下,选用鲜活饵料沙蚕(Nereis succinea)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亲虾进行营养强化培育60 d,通过比较不同的投喂频率2次/d(F2组)、3次/d(F3组)、4次/d(F4组)对亲虾摄食、生长、繁殖性能、虾体组成和肝胰腺的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旨在探究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最适投喂频率。结果显示,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亲虾的日摄食量逐渐增大,F2组显著低于F4组(P0.05),但与F3组差异不显著(P0.05);亲虾的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投喂频率对各组亲虾的单次产卵量、相对产卵量、无节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孵化率、蚤状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变态率、性腺指数、初产时间和产卵间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亲虾全虾主要体组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也不受投喂频率增加的影响(P0.05);F2组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低于F3、F4组(P0.05),而不同实验组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和生产实际情况,建议在饱食投喂条件下,凡纳滨对虾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19.
3.投料及防病管理本次试验养殖全过程投喂优质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前期一天喂3次,中后期每天喂4次,投喂量灵活把握,可根据虾的生长情况、天气情况、水温、水质条件及时适当调整,大雨天不喂,高温天气少喂。每天投喂量控制在占虾体重的3%~4%,每次投喂量前期以控制在2小时吃完为好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国内有关罗氏沼虾育苗饵料的研究概况,包括罗氏沼虾育苗饵料组成、投喂量和投喂方式以及替代饵料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