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7年入夏前后雨水偏少,随着温度的逐渐提高,进入5月中旬后,很多河蟹与小龙虾混养的池塘出现小龙虾暴死现象,现将其中一例较为典型的池塘处理情况介绍一下,供广大朋友参考。一、池塘情况该河蟹养殖池位于兴化市西郊镇西龙附近,总面积120多亩,分为3个池塘,滩面平均水深0.5米,环沟平均水深约1米,年初扣蟹放养量为900只/亩,每亩套养3厘米鳜鱼10尾,每亩放养田螺100千克。池塘滩面上种植水韭菜、轮叶黑藻和伊乐  相似文献   

2.
养殖泥螺暴发性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5年开始,浙江省养殖泥螺零星出现死亡,1996年死亡面积扩大,各地区平均亩产量明显下降,至1997年养殖泥螺出现暴发性死亡事件,死亡流行范围大、速度快、死亡率高,个别滩面甚至是颗粒无收,严重打击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极不利于海洋滩涂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养殖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本文根据近5年来对泥螺养殖状况及暴发性死亡发生情况的调查,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分析总结浙江省养殖泥螺死亡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2003年舟山市部分养殖场池塘养殖的文蛤、蛏子、毛蚶等贝类在短时间内发生大批死亡,死亡率分别达到20%至90%不等。现将死亡情况及其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缢蛏作为沿海滩涂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营养价值高、生长快、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显著,但近几年缢蛏养殖死亡现象日趋严重,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1 总结缢蛏死亡原因 1.1 滩涂老化 缢蛏属埋栖类贝类,其生长和存活除受到水质状况的制约外,与底质环境的质量也密切相关.由于连续多年的缢蛏养殖,有些养殖区滩涂老化,自然生...  相似文献   

5.
正稻田养殖小龙虾常见的一个问题是黑水,池塘进水后,稻茬腐败之后水体发黑。养殖户面临选择:换水后肥度下降容易滋生青苔,不换水则发黑、发臭,影响小龙虾生长。一、黑水的危害水体发黑,水体中有机质含量过高,夜晚消耗大量的氧气,不利于小龙虾的生长,严重的会导致小龙虾缺氧致死。1.虾多少,看水草,没有水草就没有虾一定的产  相似文献   

6.
通州市沿海有10多万亩淤泥质滩涂,此处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底质松软、有淡水注入,极其适宜缢蛏的生长繁殖。2006年开始,沿海群众充分利用这些滩涂资源,发展缢蛏养殖,2008年总养殖面积达到5万多亩。但2008年8月份以来,已生长到一定规格的缢蛏发生死亡现象,特别是进入11月份以后,死亡现象越来越严重,部分养殖滩涂死亡率高达70%-95%,甚至颗粒无收。这种情况极大地打击了养殖广的生产积极性,使滩涂出现抛荒趋势。笔者根据本地几年来缢蛏养殖的现状,通过典型事例和生产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7.
池塘养殖文蛤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地处瓯江入口处,气候温和,滩涂资源丰富,盛产文蛤。近几年,文蛤池塘养殖在龙湾区得到迅速发展,全区现有文蛤塘养面积近20000亩,年产文蛤近3000吨,出口量2000吨以上,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文蛤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0,(6)
通过对丰润区养猪场仔猪死亡统计发现,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0.4头,断奶成活数8.2头,每窝死亡2.2头,平均死亡率21.15%。造成仔猪死亡原因主要有产程过长或难产、脐带感染、母猪挤压、低温不食、腹泻、断奶应激等。根据病因采取加强母猪饲养管理,严把仔猪出生、补饲、断奶3个关键环节,显著提高了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小龙虾因蜕壳导致的死亡率高达10%~20%,是继发病感染死亡之后的第二大杀手。蜕壳过程是小龙虾的重生之旅。本文结合小龙虾现有的养殖模式及养殖状况,针对小龙虾蜕壳导致的高死亡率,简要总结了小龙虾在蜕壳期死亡的几点原因,概括了几点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期为小龙虾蜕壳死亡现象提供实用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黄启风 《海洋渔业》2000,22(3):126-127
<正> 华贵栉孔扇贝属暖水性双壳类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东南沿海海域,它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70年代末,该品种在漳州市东山湾开始养殖,80年代中后期,已发展成为漳州市沿海规模化养殖的优良品种。但随着东山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品种单一倾向及浅海生态环境失衡等因素影响,1998年初东山湾养殖的华贵栉孔扇贝,发生暴发性大面积死亡,直接给养殖生产造成重大经济  相似文献   

11.
华贵栉孔扇贝暴发性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贵栉孔扇贝属暖水性双壳类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东南沿海海域,它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70年代末,该品种在我市东山湾开始养殖,80年代中后期,已发展成为我市沿海规模化养殖的优良品种。但因受东山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品种单一倾向及浅海生态环境失衡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对河蟹养殖很重要,而且水草对生态的保护非常重要。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水草死亡而影响水质和河蟹生长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简要分析常见水草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水质因素水体经常出现浑浊、有机质多、水色不好等不良水质,往往会导致水草叶面附着无机悬浮颗粒如泥沙、饲料碎屑、死藻和粘滑类有机物以及活体的蓝藻、丝状藻  相似文献   

13.
1989年以来我国华东、华南和华中等地区10多个省市的淡水养殖场相继发生了鱼类大批量死亡(或称之为暴发性死亡),其受害鱼类之多,流行地区之广,流行季节之长,在我国养鱼业历史上十分罕见。养殖鱼类的暴发性死亡引起了许多科研单位的注意,不  相似文献   

14.
<正> 淡水暴发性鱼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流行范围最广、发病种类最多、死亡率最高、危害和损失最大的急性传染病,故最初被称之为淡水养鱼暴发性鱼病即细菌性败血病。 几年来,笔者深入到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做鱼饵料、添加剂、渔药的售后技术服务,目睹此病的流行与危害极其严重,现将发病的原因、规律、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25日下午,笔者与渔政相关人员一起去三堡乡解庄附近了解发生的死小龙虾、死鱼一事。具体查看两处。一处是藕田养小龙虾,藕田周边有环沟,水浅,约0.5米。跨过进、排水沟,站田埂上,视野里见小龙虾7~8只,未爬行。养殖户捞取一只,肉眼细看了一下:体表正常,胃无食,鳃丝无异常,活力弱。养殖户说不久就会死亡。了解周边得知:22日加水,后来陆续有人  相似文献   

16.
17.
<正>目前报道的鲫鱼主要病害有大红鳃、鳃出血等,给鲫鱼产业带来近乎毁灭性打击。2016年7月初武汉汉南五湖养殖区某养殖户养殖的鲫鱼暴发大规模死亡,笔者接到用户求助后到现场展开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取样分析。本文就此次鲫鱼病害发病原因及防控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该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并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每年白露秋分时节鱼类出现大批死亡,养殖户称之为白露瘟,主要是细菌、寄生虫与环境并发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原因如下:一、环境因素1.夏、秋季节转变。此时气温下降,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导致水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水温上、下层温差大。  相似文献   

19.
林宝定 《海洋渔业》2000,22(2):80-80,79
<正> 泥螺俗称梅螺、麦螺、黄泥螺等,其质味美,营养丰富,食用方法有腌制、酒渍,还可鲜蒸、烧汤,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浙江省慈溪市东部滩涂含砂量少,富含油泥,适宜泥螺生长,泥螺粒大质脆,以三北黄泥螺闻名于江、浙、沪一带。  相似文献   

20.
鳜鱼暴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为名贵鱼类,在市场上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养殖前景看好。近几年来,苏州吴江市的鳜鱼养殖面积迅速扩大,养殖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最近二三年,尤其是2002年,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出现鳜鱼大面积暴发性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进行多年的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过程中对该病的主要症状、流行规律、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防治对策,供养殖者参考。一、主要症状及流行规律近3年来,从每年的7月中旬开始,水温上升到时,鳜鱼体表和鳃丝寄生大量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继而出现烂鳃病、出血病,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