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陕西省大鲵资源保护及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鲵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陕西南部的秦岭、巴山、米仓山地区是野生大鲵的重点分布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资源依然丰富;1990年前后人为的滥捕滥杀给大鲵资源造成严重破坏;2000年前后开始的大鲵人工驯养繁殖取得成功,使大鲵存活量有了一定的增加。总结了近20年陕西大鲵资源保护管理的经验教训,探讨大鲵资源保护管理的思路和措施。建议对群众的驯养繁殖大鲵行为因势利导,加强监管,积极探索开发性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2.
陕西大鲵资源养护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有尾两栖动物,1988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7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J)第14届缔约国大会被列为Ⅰ类濒危物种。为保护大鲵资源,我国在上世纪七十  相似文献   

3.
大鲵俗称娃娃鱼,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有尾两栖动物,1988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7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J)第14届缔约国大会被列为Ⅰ类濒危物种,是我国所特有的品种,故又称中国大鲵,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南郑县野生大鲵主要集中在巴山区海拔800~1200m的,气候温凉湿润,植被繁茂,水质清凉,透明度大的河流岩洞或水漂里。文章在对南郑县大鲵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现状全面深入细致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推动南郑县大鲵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印发通知加强大鲵资源保护并规范经营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刊讯(李明爽报道)大鲵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经过二十多年的保护和发展,其野生种群的主要栖息地得到保护,局部地区种群数量有所恢复;人工驯养繁殖种群数量大幅增长,在部分地区已发展成为一项新兴产业。为进一步协调好大鲵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1月8日,农业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野生大鲵"(特  相似文献   

5.
大鲵疾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Blanchard)]俗称娃娃鱼,隶属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大鲵科,是一种大型两栖类爬行动物,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际濒危物种。自然界中生长的大鲵,因为种群密度较小,饵料生物稀有,再加上在野生条件下的水质环境特别清新洁净,溶解氧充足,病源少且不易传播,所以野生大鲵的抗病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正>大鲵(Andrias davidiaus)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有"活化石"之称,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其肉质鲜嫩、味道独特,具有极高的经济、药用和食用价值。经过近40年的研究和推广,大鲵的人工养殖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特种养殖业。目前大鲵人工养殖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形成了原生态、仿生态  相似文献   

7.
<正>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是世界现存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已有3.5亿年的进化史,被称为"活化石",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目录"极危"(CR)物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鲵(Andria davidianus blanchard)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的栖息环境较为单一,加之人为的大量捕捉和环境的变化,使得大鲵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野生大鲵濒临灭绝。中国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人工养殖是保护野生资源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成鲵的驯养成功与否,关系到日后人繁和放流的成败。但是由于野生大鲵自身的独特性,其驯养技术还有待成熟,特别是野生成鲵,还保留相当强的野性。近年来,全国一些大鲵原产地在尝试野生大鲵的驯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笔者对成鲵驯养过程中的几个方面提出见解,供大鲵养殖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鲵饲养池水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正>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珍稀二类保护动物。为了保护和增殖这一野生种类资源,我们先后从产区引进了几批大鲵在江汉平原区进行驯养。通过几年观察,发现水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鲵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本文系统介绍了大鲵饲养池各理化因子的周年状况,并参考国内外其它珍稀水生动物的饲养水质指标,首次提出大鲵饲养的水质标准,为今后大规模进行大鲵引种驯化提供水质管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大鲵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个体较大的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被列为我国二类野生保护动物。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贵州省大鲵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资源量急剧下降,如不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大鲵将濒临灭绝。一、贵州省大鲵的资源概况贵州省是大鲵  相似文献   

11.
<正>从6月1日起,我国将实行养殖大鲵及其产品的标识化管理,今后市场上出售的人工驯养的大鲵(俗称"娃娃鱼")将拥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一次性的唯一身份识别标码,通过标识可以追溯到大鲵的具体产地以及一些相关信息。实施标识化管理,有利于保证养殖产品的质量,有利于对野生大鲵进行保护。上世纪80年代,大鲵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2.
对贵定野生大鲵自然生态保护区内王寨河6个断面不同季节浮游藻类的种类、密度进行了调查,并采用Margalef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王寨河春季有浮游藻类5门83种,秋季有4门66种.王寨河水质总体上清洁,有利于大鲵(Andrias davidianus)野生种群的栖息生存.  相似文献   

13.
正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是3.5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并延续至今的古老物种,被称为"活化石"。因其叫声很像幼儿哭声,故人们又叫它"娃娃鱼"。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和过度捕捞,野生种群濒临灭绝。在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大鲵食用价值极高,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中人参"。大鲵全身都是宝,是一种集保健、医药、美容为一体的珍贵物种,被专家誉为  相似文献   

14.
《河南水产》2006,(4):F0003-F0003
大鲵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俗称“娃娃鱼”,是3.5亿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生存繁衍下来的珍稀物种,目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是人类珍贵的“活化石”。河南省卢氏县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达70%,山上溪流清澈,潭洞无数,环境幽静,气候适宜,是大鲵繁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鲵是全球现生最大的两栖动物,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与经济价值.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野生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人工养殖子二代及之后子代可作为水产品或药食资源加以利用.作为一种我国特有且珍稀的水生动物,在兼具保护与利用的双重特性下,大鲵种质资源现状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尽管有多重保护地位加身,其野生种群现状依然不容...  相似文献   

16.
大鲵(Megalobatrachus daividia nus(Blanchard))是一种野生珍贵动物。为保护和增殖大鲵资源,1978年我们对大鲵的人工繁殖作了初步研究,采用人工授精,首次获得了人工孵化的幼苗。但雌大鲵未经人工催产,大鲵的受精卵是从成熟的大鲵以人工托出卵带进行人工授精而得到的。如何采用人工催情,达到母鲵产卵与雄鲵排精,并使其受精,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1979年,  相似文献   

17.
<正>大鲵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以及科研价值(陈云祥等,2009)。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具有得天独厚的野生大鲵资源,在广大干部、群众大力保护下,种群繁衍迅速,得到了农业农村部专家们的高度肯定。在进行保护的同时,大鲵人工饲养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大鲵的各种疾病不断暴发,严重影响了养殖生产,给养殖农户造成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正>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国大鲵人工养殖从2012年(第一届大鲵保护与发展论坛)的400万尾增长到2017年(第二届大鲵保护与发展论坛)的1500万尾,随着养殖量增加,疾病已成为人工养殖的限制性因素。其中,腹水病是大鲵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报道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各种规格大鲵均为感染对象,由于大鲵相互攻击撕咬形成外伤、投喂变质饵料肠道破坏或者环境恶化等引发感染,感染后主要症状为腹水,严重者眼球外凸,有一层白膜覆盖,解剖后以肝脏出血点、肠  相似文献   

19.
大鲵人工养殖研究的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鲵(Anadrias davianus)是我国野生珍稀动物之一。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药效。在国外亦属名贵水产珍品。大鲵分布地区范围小,产量低,经济价值高,但近几十年来,由于捕捞过度,资源量日趋减少。因此,保护、研究大鲵愈受国家和科技界的重视。在我国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江西和广东等省区,已先后开展了大鲵的分布、数量等的调查研究工作,有的并已进行人工养殖试验,但在福建省沿海  相似文献   

20.
<正>大鲵是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以及经济价值。它广泛地分布于我国的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的支流中。湘西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湘西州八县市历来就有大鲵分布,如龙山的酉水河、保靖的酉水上游、凤凰的沱江、花垣的牛角河、永顺的猛洞河、吉首的峒河上游等。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滥用农药毒鱼、炸鱼等的影响,大鲵的产量逐年减少,有的溪河中大鲵濒临灭绝。为此,2006年以来,湘西州部分养殖户开始进行大鲵的养殖,但是,在当地大部分的大鲵养殖公司依旧没有掌握人工繁殖技术,再加上2015年以来大鲵价格低迷,每千克市场价格低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