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稻鳖共生模式是以稻田为基础,以水稻和鳖的优质安全生产为核心,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期下,大幅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一种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也是稻田综合种养的一项重要模式。浙江省目前推广的稻鳖模式主要有湖州平原地区"沟坑式"和丽水丘陵山区"梯田式"两种,全省推广面积1.5万亩以上。然而,现有的稻鳖  相似文献   

2.
<正>稻-鳖综合种养是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的常见模式,充分利用稻田空间,两者相互促进,达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效果。目前稻-鳖种养在全国各地均有开展,但具体的养殖模式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2022年笔者在肥西县进行了稻-鳖-鱼菜共生的综合种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稻鳖综合种养模式创新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的生态种养模式之一,但受当前土地保护政策限制和给稻田机械作业带来不方便等多种因素影响,推广工作常常事倍功半,效果不明显。2018年,我们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了稻鳖(甲鱼)综合种养模式创新试验。项目在坚持不破坏土壤、不改变土地现状、不影响水稻生产的情况下,深入探索稻鳖共生生态种养技术。通过一年试验与摸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亩增加养殖效益483元。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对安徽省常见稻渔种养产业化模式进行了系统介绍,稻虾种养原生态模式解决"小龙虾五月瘟"病害问题,稻虾种养369模式控制留田小龙虾密度,平板式稻田养虾模式预防土壤可能发生的潜育化,稻虾鳖模式可使老稻田和新开挖的稻田一样小龙虾密度可控,稻鳖蛙综合种养模式鳖蛙可全方位捕食害虫,稻鳅综合种养泥鳅服务水稻生产。2019年~2020年,安徽省累计推广稻渔种养产业化主要模式687.02万亩,实现总产值311.15亿元,利润174.24亿元。  相似文献   

5.
2023年在江西省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开展了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该模式利用稻田+垄沟+虾沟,在虾稻田环沟里耦合养殖鳖,进行种稻、养虾和养鳖共作。结果显示,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平均每667 m2产水稻662.5 kg、小龙虾80 kg、鳖105.9 kg;总产值13434.0元,纯利润达到8315.1元。表明垄沟稻虾鳖互利共生效果明显,稻虾鳖产量高,节本增效明显,该模式实现了“一田三用”,是一种适合在南方水源充足的地区大力推广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稻田生态种养技术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品养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稻鱼、稻蟹、稻虾、稻鳖共生,种植、养殖相互促进,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的一种新技术模式。2011年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在京山县的2块稻田中进行了稻田生态种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2014-2015年,我站与兰溪市少平水产养殖场合作在20亩的稻田里开展稻鳖共生生态种养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稻田条件稻田面积共20亩,由4块稻田集中连片组成,呈长方形,且水源充足、水质  相似文献   

8.
正稻鳖共生坑浮床水稻种植模式是以为越冬坑为基础,以水稻和鳖的优质安全生产为核心,在原稻鳖共生配置的越冬坑得到综合利用前提下,既不破坏原来稻鳖共生模式,也不改变越冬坑在稻鳖共生实际用途,除了增加一定数量浮板配置不需要增加任何其他辅助设备,有效解决越冬坑养殖尾水有害物质分解与综合利用问题,是稻田或池塘综合种养的一项重要延伸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促进贵州稻田养鱼品种的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解决传统稻田养鱼经济效益比较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等问题,2019年借助《山区稻渔配套模式集成与研究》项目开展了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新品种的研究工作,引进经济价值较高、市场需求较大的中华鳖以及生长速度较快、抗病能力较强的福瑞鲤2号新品种,在铜仁市思南县项目示范单位的稻渔生产基地针对稻渔综合种养“稻+鱼+鳖”模式开展了水稻种植、福瑞鲤养殖、鳖的养殖混合共生种养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虽然稻田单独种植水稻产量有所提升,但是稻谷收购价格一直比较平稳。水稻种植如何提质增效,如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值得探索。笔者从“一田双收”粮食提质、效益增收的思路出发,2021年在永新县辉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稻鳖综合种养试验。该试验生产有机稻米及优质鳖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达到了稻田提质增效的目的,摸索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致富路。现将稻鳖综合种养模式取得较好效益的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稻蛙综合种养模式技术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蛙共生是一种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具有其他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所不具备的特点,其推广范围广,适应性强,带来的综合效益高,越来越成为当前全国实施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正闽西北山区拥有像武夷山、大金湖等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该地区旅游经济带动农产品价格,特色水产品如稻花鱼、溪鱼、田螺等产品消费大、价格高,同时闽西北丘陵山区拥有大量海拔较高的稻田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满足了稻田综合种养的基本要求。闽西北的武夷山市、松溪县、光泽县等地分别开展了稻鱼、稻鳖、稻蟹综合种养试验。笔者长期在武夷山地区开展稻田生态种养的构建、推广和宣传工作,实践显示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为丘陵山区水产品稳产保供和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鳖类养殖的快速发展,农业面临着面源污染、空间资源不足、品质和安全性难以保障等困境。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得到了快速发展,“稻鳖共生、麦稻轮作”模式实现了“一田三收、一举多得”,是一种高效的生态环保农作模式。一、稻田选择与田间工程1.稻田选择根据鳖喜阳怕风、喜静怕惊的特点,选择背风向阳、环境清静的稻田,田块平整、排灌方便、水质良好,p H 6.5~7.5为宜。  相似文献   

14.
正近两年,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稻鳅共生作为"养鱼稳粮增收工程"主推模式之一在杭州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其中在亚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开展了水稻、泥鳅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稻田改建(1)选址:实施稻鳅共生试验单个稻田田块面积约7亩,分为4块,总面积30亩。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15.
鳖虾鱼稻生态种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虾鱼稻生态种养技术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在传统的虾稻连作技术和稻田养鳖技术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鳖、虾(小龙虾)、鱼、稻在同一稻田生态系统内共生互利,种植、养殖相互促进,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的新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稻—虾—鳖共生模式下稻田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及蜘蛛种群数量的变化,在稻田中进行了稻、虾、鳖种养殖试验,对该模式下的虫害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稻—虾—鳖共生田块中未见虫害爆发,平均每百株水稻蜘蛛的数量分别是常规稻田的2.34、4.00、8.08和5.47倍,虱蛛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虫害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稻—虾—鳖共生田块每亩(15亩=1 hm2,下同)平均利润为7 160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常规种植的对照组田块每亩平均利润为370元。  相似文献   

17.
浅谈河南省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意义稻鱼共生互促,鱼虾吃掉田中害虫、幼卵及杂草,排泄物又肥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至60%,减轻面源(稻渔)污染,构建出环境友好发展模式。稻田综合种养每亩产优质稻谷约800斤,不同模式养殖约产小龙虾(鳅、鳖)100斤、鲫鱼200斤、蟹(鳝)60斤。经品牌打造,目前其稻米价格均在10元以上,粮食产值大幅提升。产出的优质水产品,每亩净  相似文献   

18.
正稻鳅共生养殖模式是指在水稻田里养殖泥鳅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由于养泥鳅田必须具备泥鳅适宜的生存环境条件,所以养鳅稻田与常规稻田管理是不同的。为了探索稻鳅种养田优质绿色水稻生产管理技术,2018-2019年,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连续两年在沈高镇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开展稻鳅种养模式试验和示范,发展两个规模50亩以上的稻鳅种养户。试验示范结果,试  相似文献   

19.
<正>"稻鳖共生"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中华鳖的新型种养结合生态模式,中华鳖能摄食水稻病虫害,水稻又能将鳖的残饵及排泄物作为肥料吸收,同时鳖的活动能清除稻田里的杂草,水稻湿地环境又有利于鳖的隐蔽和生长,互相起到预防病害、促进生长的作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泰州市姜堰区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面积达4200亩。种养模式有稻鸭、稻鱼、稻鳅、稻蟹、稻鳖和稻虾等,其中以稻虾为主要模式。笔者通过入户指导和走访调研,华港镇许庄村卢群2018年开展120亩稻虾连作模式成效显著,平均亩产小龙虾151.1千克、水稻640千克,亩效益5075.9元,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一、小龙虾养殖1.工程建设(1)地址选择:种养基地为姜堰区里下河地区华港镇许庄村卢群承包的120亩连片土地,土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