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嫩草原西部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以杜尔波特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研究以松嫩草原西部杜蒙县为研究区域,运用采用ARCGIS软件,逐级进行土地适宜性纲、类、等的划分。经分析和统计,最终获得研究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各级各类土地适宜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2.
土地潜在适宜性评价模型设计是小流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土地适宜性评价数据模型设计中建立的土地基本信息表可以作为潜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数据来源,不必进行单独的数据模型设计。土地潜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模型,要在深入理解小流域规划过程中潜在适宜性评价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指标评价体系在系统数据库中的准确表达形式。在数据记录筛选后,读取评价记录中的田面宽度、地面坡度、土层厚度等信息,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数据进行逻辑对比,得出土地潜在适宜性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据流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对面向数据流的系统设计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将该方法运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通过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数据分析获得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数据流模型即分层数据流图;并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构设计获得系统结构图;最后根据系统结构实现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通过面向数据流的系统设计方法,提高了土地适宜性评价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漳州市为研究区域,采用矢量数据结构模型,以评价因子图层叠加后生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在组件式GIS开发工具Super Map软件支持下,建立一种可以由用户任意选择进行适宜性评价的农作物对象,确定适宜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适宜性评价咨询系统。系统支持用户事先将不作评价的地物类型剔除,同时可以通过将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建立的各种农作物生态指标库保存起来,从而使系统在用户的不断参与下更加方便实用。同时系统能够对收集的各类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具有相关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可方便及时地为地区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依据。结合土壤适宜性评价系统的开发实践,对土壤适宜性评价的实现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海涂围垦区土地资源多目标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繁  裘江海  周斌  徐建明 《土壤通报》2008,39(2):218-222
海涂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开发海涂的基础。选择浙江沿海典型海涂围垦区,基于GIS建立空间和属性数据库,采用栅格运算与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的土地资源进行多目标适宜性评价研究;根据优先用地规划方案,应用评价结果,初步实现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配置。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资源具有多宜性特点,不同利用类型的适宜等级间存在"重叠"现象;基于土地多目标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配置时,不同的用地规划方案会产生不同的配置结果。  相似文献   

6.
《土壤通报》2013,(6):1281-1286
以北京市农地及其后备资源为对象,依据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文献研究和信息技术为手段,分析农作物生态要求,构建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评价单一作物土地适宜性;并以用地配置优先序为前提,对评价结果进行栅格运算,形成综合评价成果。结果表明,顺义、平谷、房山、大兴、昌平等区更适宜发展蔬菜;延庆、密云、怀柔和房山等山区区县更适宜发展杂粮、药材和牧草;大兴、顺义、通州、昌平、房山、怀柔等区县适宜发展西瓜、甜瓜和甘薯;传统粮经作物宜在平原地区发展。结论认为北京农用地多宜性特征明显,但气候是所有作物分布的限制性要素,特色经济作物对土地选择性强过一般农作物,而蔬菜配置更依赖水土条件。  相似文献   

7.
可变模糊集方法及其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土地适宜性是多级别、多指标模糊评价问题,其模糊性在评价中应予以考虑。可变模糊集方法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通过模型参数的变化,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该文在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对长乐市农用土地适宜性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市农用土地适宜性等级介于中度适宜与高度适宜之间,略偏于中度适宜。可见该方法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耕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在新增其他用地配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针对城市边缘带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与农用地大量减少的矛盾,构建了土地自然生产潜力评价系统和土地发展压力评价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并以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为例,评价了城市边缘带土地的自然生产潜力和发展压力,划分了9大耕地适宜性分区,探讨其评价结果在新增建设用地时空配置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王辛庄镇60%以上的土地都具有较强的耕地适宜性,约50%的土地都承载着较大的发展压力,不同的规划目标导向下具有不同的新增建设用地配置时空顺序。该适宜性评价方法为城市边缘带新增建设用地的配置提供了明晰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区域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临沂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忠秀  谢爱良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1):176-178,181
设计多目标土地适宜性的评价体系,探讨评价因子的选取以及其权重的确定。采用因素限制法和经验评定法相结合对土地进行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并建立数学模型来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级别,同时以临沂市为例,实际分析论证该方法的实用性。最后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提出临沂市的土地利用分区。  相似文献   

10.
刘忠秀  谢爱良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4):123-125,128
设计了多目标土地适宜性的评价体系,探讨了评价因子的选取以及其权重的确定。采用因素限制法和经验评定法相结合对土地进行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并建立数学模型来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级别,同时以临沂市为例,实际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最后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提出了临沂市的土地利用分区。  相似文献   

11.
余光英    员开奇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179-184,192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碳平衡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增强发展可持续性的根本途径之一。研究参考已有文献,将碳平衡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分别从经济、生态、社会角度建立了基于碳平衡的城市圈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碳源适宜性评价和碳汇适宜性评价两个方面。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获得了研究对象的两类适宜性的综合评价值和多边形图示。碳平衡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各城市适宜性差异显著,存在较大的区域内协调潜力。选取多目标规划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城市圈的碳排放权进行优化配置研究,并将碳排放权优化限制结果引入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中。最后得出了各城市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比,进一步强化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碳排放权配置研究可以有效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碳平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对土地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土石山区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影响土石山区土地适宜性的因素主要是年降水量、土层厚度、地面坡度和土壤种类,据此建立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土石山区小流域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规划的长春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根据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可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划分。以长春市为例,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植物、土地利用等因子,对不同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GIS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将各因子进行加权叠加计算,可得出长春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并将其划分为保护区、保育区、缓冲区和适宜建设区;为合理有效地安排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长春市生态规划土地类型提供依据。从保证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居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角度为城市土地利用提出建议,为下一步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提供有益补充和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永兴县冰糖橙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斐法以及GIS空间叠加方法,对永兴县发展冰糖橙产业的土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永兴县共有冰糖橙种植高度适宜性土地1 426.85hm2,适宜性土地28 858.43hm2,勉强适宜性土地406.57hm2,不适宜性土地4 639.71hm2,适宜性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5.72%,整体隶属度值为0.84,位于二级水平。基于土地评价结果,形成了永兴县冰糖橙适宜性评价体系,并提出了永兴县冰糖橙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漳州市为研究区域,采用矢量数据结构模型,以评价因子图层叠加后生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在组件式GIS开发工具SuperMap软件支持下,建立一种可以由用户任意选择进行适宜性评价的农作物对象,确定适宜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适宜性评价咨询系统.系统支持用户事先将不作评价的地物类型剔除,同时可以通过将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建立的各种农作物生态指标库保存起来,从而使系统在用户的不断参与下更加方便实用.同时系统能够对收集的各类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具有相关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可方便及时地为地区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依据.结合土壤适宜性评价系统的开发实践,对土壤适宜性评价的实现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网络的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分析目前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方法及其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引入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来解决自动定权问题.根据构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GIS和BP神经网络的L-M优化算法对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济南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的土地适宜性可划分为5类,模拟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合理可行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为不同条件下露天采石场选择最佳复垦模式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3种土地复垦模式中适宜性评价因子的权重。[结果](1)选择地形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个层面中采场边坡坡度、采场岩壁粗糙度、植被覆盖度、有效土层平均厚度、年均降水量、社会经济水平、距城市距离、采石场集中连片度这8个因素作为适宜性评价因子,构建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2)以焦作市北山露天采石场复垦为缝山针国家矿山公园为例进行验证,评价体系分析结果与现有采石场土地复垦模式相一致。[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可以较好地指导露天采石场的土地复垦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决策树模型的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矿区传统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决策树的1D3算法加以改进,建立基于改进决策树的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以平禹二矿为研究区,将改进的评价模型运用到塌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选取7个评价指标作为测试属性,提取100个已确定复垦方向的评价单元作为样本,运用改进的ID3算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决策树,然后运用生成的决策树分类规则,对各评价单元按其属性进行分类,最终确定各评价单元的复垦方向,并将分类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决策树模型的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不依赖于经验知识,依靠样本的自主学习,制定分类规则,得到的分类结果较为客观合理,而且决策树分类规则确定后,可以直接应用于同一地区的其他待评价区,且分类过程简单明了,便于操作,避免传统评价方法中较为繁琐和复杂的计算过程,提高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效率,为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矿山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能够正确合理地确定矿山损毁土地复垦方向。基于此,以府谷县伙盘沟煤矿为例,根据矿山实际,分析了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损毁土地情况,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安徽省长丰县为例,利用GIS对长丰县不同耕地中的草莓适宜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建立评价基础属性数据库、选择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因子的组合权重和隶属度等,得出长丰县不同耕地上草莓适宜性评价的分级方案,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GIS技术进行草莓适宜性评价研究,可以从宏观上合理布局草莓的种植,实现产量的最大化,为稳产增产提供了科学指导,同时也能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