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了水稻新品系‘沪选102'的田间主要农艺性状以及叶片的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沪选102'的表型显著区别于‘稻谷香5号'、‘安徽黑米'、‘秀水128'及‘秀水134',在不同生育期,其不同部位呈现不同程度的紫色,成熟糙米呈深黑色,有光泽,粒型优美;其株高107 cm,穗长15 cm,穗粒数120.9粒,千粒重24.58 g;多年产量稳定在7 800—8 100 kg/hm~2,高于多地主栽黑米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为调整苹果品种种植结构,丰富山东省中熟苹果品种,推动地区产业健康发展,以'凉香'、'红将军'、'甘红'3个中熟苹果品种为试材,测定比较果实的一般品质、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水解氨基酸含量、总黄酮、单宁、维生素及6种酚酸的含量.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甘红'的果实平均单果重最大,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87-1'葡萄的花序整形方式,以3年生'87-1'葡萄为试材,分别在花前和浆果开始生长后进行不同长度(留穗尖4,5,6和7cm)的8个处理.通过测定和分析单粒重、果实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研究不同花穗整形处理对'87-1'葡萄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各项指标进...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河西绿洲温室茄子种植的适宜品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设计方法,对6个茄子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爱丽舍'与'济杂长茄1号'有较高的早熟性;不同品种光合速率大小的顺序为'爱丽舍'济杂长茄1号'谷雨茄王'长杂8号'航茄2号'兰杂2号';'爱丽舍'在株高、茎粗、小区产量和折合667 m~2产量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110.64 cm、1.74 cm、85.89 kg/9.6 m~2、5967.86 kg/667 m~2,不同品种间产量高低的顺序为'爱丽舍'济杂长茄1号'谷雨茄王'长杂8号'兰杂2号'航茄2号'。这一研究结论,可为河西绿洲农业区温室茄子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以遗传背景相似的黄桃品种‘锦香'、‘锦绣'、‘沪454'和‘沪452'为试材,研究其生长发育和采后贮藏期间果实糖酸组分及代谢规律。结果表明:‘锦香'和‘锦绣'果实的奎宁酸、苹果酸、蔗糖和果糖含量分别于盛花期后90 d和120 d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说明‘锦香'和‘锦绣'果实分别于盛花期后90 d和120 d时风味形成,可进行果品的采摘;‘沪454'和‘沪452'果实的苹果酸、蔗糖和果糖含量分别于盛花期后140 d和150 d趋于稳定,奎宁酸含量均于盛花期后150 d时降至最低,建议‘沪454'和‘沪452'果实于盛花期后150 d左右进行采摘。采后第2天,‘锦香'果实的蔗糖含量出现高峰,之后呈急剧下降趋势,‘沪452'果实的蔗糖含量呈下降趋势。采后第6天,‘锦香'和‘沪452'果实的苹果酸呈下降趋势,综合得出‘锦香'的货架安全期为4 d;‘锦绣'黄桃果实蔗糖含量于第4天出现高峰,‘沪452'的蔗糖含量于第6天出现高峰;‘锦绣'和‘沪452'苹果酸含量于第8天呈急剧下降趋势,综合得出‘锦绣'黄桃的货架安全期为6 d,‘沪454'的货架安全期为8d。生长发育期间,果实有机酸呈下降趋势,蔗糖含量呈上升趋势;采收时,4个品种间苹果酸和总酸含量差异不显著,‘锦香'和‘沪454'果实蔗糖含量显著高于‘锦绣'和‘沪452';‘锦香'‘沪452'和‘沪454'中果糖/葡萄糖显著高于1,‘沪452'黄桃果实中果糖/葡萄糖的比例约等于1;‘锦香'黄桃的风味较为浓郁,‘沪454'和‘沪452'次之,‘锦绣'最低,果实糖酸组分及含量与果实的生育期呈非线性关系;整个贮藏期间,4个黄桃品种果实蔗糖和苹果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存在糖酸代谢进程。综合得出:‘锦香'和‘锦绣'黄桃果实分别于盛花期后90 d和120 d时风味形成并趋于稳定,可进行采摘;‘沪454'和‘沪452'黄桃果实于盛花期后150 d左右进行采摘。‘锦香'、‘锦绣'、‘沪452'和‘沪454'黄桃的货架安全期分别为4d、6d、4d和8 d。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绿宝石'梨果实发育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法及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果实生长过程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绿宝石'梨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以花后50 d的含量最高,分别达18.95 mg GAE/g DW、34....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5个水平的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夏王'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甜玉米‘夏王'的产量和果穗性状都有明显的差异;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幅度后又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植株果穗长度、果穗粗度、行粒数、正品果穗率和单穗重量均逐渐下降;综合性状表现,‘夏王'在上海地区春播适宜的播种密度为4.50万—4.95万株/hm~2,从鲜穗商品性及种植效益考虑,最佳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3种纸袋套袋对红茄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3种纸袋(红色袋、黄色袋和纸+膜袋)套袋对红茄梨(Starkrimson)果皮着色及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使果实底色变浅,盖色鲜艳,色调明亮,外观品质比不套袋的对照果实显著提高;3种纸袋套袋处理中,以套红色袋的果实着色指数最高,果皮盖色最深而且均匀、底色最浅,使果皮盖色更加突出鲜艳、美观,表明红色袋对改善‘红茄梨'的外观品质效果最好,其次是纸+膜袋,套黄色袋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
赤霉酸对‘酥梨’及‘玉露香’梨果实品质及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膨大剂(赤霉酸A4+ A7)在‘酥梨’和‘玉露香’梨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酥梨’和‘玉露香,梨为试验材料,在幼果期(花后60 d)对果柄部位进行膨大剂(赤霉酸A4+A7)的涂抹处理,以未处理的果实为对照,分别测定果实的纵横径、平均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矿质元素(Ca、K、Fe、Mn)含量以及果实的耐贮性.[结果]‘酥梨’和‘玉露香’梨经赤霉酸A4+A7处理后:果实纵横径、果实硬度和平均单果重均低于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果实的耐贮性明显低于对照;膨大剂处理显著增加了‘酥梨’果肉的Mn含量和‘玉露香’梨果肉的Fe含量,极显著降低了‘玉露香’梨果皮的K含量.[结论]膨大剂(赤霉酸A4+A7)的使用不同程度抑制了‘酥梨’和‘玉露香’梨果实的生长,降低了果实的大小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10.
大力培育优质苹果品种,既能满足不同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也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金红'苹果具有果实鲜艳、口感香脆、含糖量高、耐存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通过对'金红'苹果选址、选苗定值、果园管理、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提高'金红'苹果产量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紫阳长茄是以68029为母本、H91—26—8为父本育成的优良长茄新品种。该品种极早熟,果实紫黑色,品质佳,长棒形,果长28-35cm,横径5~6cm,单果重250-350g,产量一般可达5000-8000kg/亩,耐湿、耐寒、耐弱光、抗病,适宜保护地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奉黄1号'为江西省自主选育的一个黄肉猕猴桃新品种,不同采收时间对猕猴桃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本文对9个不同采收期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品质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以便科学准确地判断其最佳采收期,从而为该品种今后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盛花后(DAFB)133,140,147,154,161,168,175,182,189 d共9个时期采收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各采摘期及其软熟期果实的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干物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10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不同采收期猕猴桃的贮藏时间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奉黄1号'猕猴桃各项品质指标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不同的规律性变化.采摘期的可溶性固形物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上升趋势.果实达到软熟状态时,140、175 DAFB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采摘期的干物质含量在147 DAFB达到最大值.果实硬度随采收期的推迟而呈下降趋势,猕猴桃果皮硬度于175 DAFB后迅速下降.154 DAFB采收果实软熟期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延迟而呈上升趋势,于189 DAFB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随采收时间的推迟,抗坏血酸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161 DAFB软熟期的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随着采收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在140 DAFB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161 DAFB采摘的果实综合得分最高,其达到软熟状态后,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果实贮藏时间长达10 d.本研究表明盛花期后161 d是'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奉黄1号'为江西省自主选育的一个黄肉猕猴桃新品种,不同采收时间对猕猴桃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本文对9个不同采收期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品质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以便科学准确地判断其最佳采收期,从而为该品种今后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盛花后(DAFB)133,140,147,154,161,168,175,182,189 d共9个时期采收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各采摘期及其软熟期果实的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干物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10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不同采收期猕猴桃的贮藏时间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奉黄1号'猕猴桃各项品质指标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不同的规律性变化.采摘期的可溶性固形物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上升趋势.果实达到软熟状态时,140、175 DAFB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采摘期的干物质含量在147 DAFB达到最大值.果实硬度随采收期的推迟而呈下降趋势,猕猴桃果皮硬度于175 DAFB后迅速下降.154 DAFB采收果实软熟期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延迟而呈上升趋势,于189 DAFB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随采收时间的推迟,抗坏血酸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161 DAFB软熟期的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随着采收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在140 DAFB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161 DAFB采摘的果实综合得分最高,其达到软熟状态后,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果实贮藏时间长达10 d.本研究表明盛花期后161 d是'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早蜜'椪柑是近年来选育推广的椪柑新品种,其采后贮藏特性尚不清楚,为进一步完善'早蜜'椪柑配套生产技术.[方法]研究以湖南湘西地区2个主栽椪柑品种——'早蜜'椪柑及其芽变亲本'辛女'椪柑为材料,果实在常温条件下贮藏80 d,每10 d取样监测其贮藏期的品质变化,以期为'早蜜'椪柑的配套栽培和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在未经防腐保鲜剂处理的条件下,'早蜜'椪柑和'辛女'椪柑的腐烂率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早蜜'椪柑腐烂率显著高于'辛女';贮藏80 d后'早蜜'椪柑的腐烂率高达15.2%,而'辛女'椪柑贮藏期间腐烂率始终维持在5%左右.两品种果实的失重率均呈现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贮藏期间两品种失重率均维持在4%以下,失重率差异不显著.随采后贮藏时间的延长椪柑果皮色泽逐渐由橘黄色向橘红色过渡,果实的色泽变优.2个椪柑品种采后果皮色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和CCI值上,贮藏使果皮a*和CCI值显著增大.贮藏前后'辛女'椪柑果皮色差a*值的增幅明显大于'早蜜'椪柑,贮藏80 d后'辛女'椪柑果皮的CCI值显著高于'早蜜'椪柑.采后贮藏期间'早蜜'椪柑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辛女'椪柑,前者保持在13.3°Brix左右,后者在11.8°Brix左右;2个椪柑品种果实贮藏前后可溶性固形物变化不显著.贮藏期间'早蜜'椪柑Vc含量持续显著高于'辛女'椪柑,2个椪柑品种Vc含量均呈现先急剧下降然后又相对平稳的变化趋势,贮藏结束时Vc含量显著减少,'早蜜'100 g FW含Vc量为37.7 mg,'辛女'100 g FW含Vc量为28.1 mg.贮藏期间'早蜜'椪柑各糖组分含量整体上高于'辛女'椪柑,以蔗糖含量差异最明显.两品种蔗糖含量在贮藏30 d最高,后逐渐下降;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在贮藏30 d内变化不大,贮藏50 d时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2个椪柑品种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柠檬酸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果实贮藏初期'早蜜'椪柑柠檬酸含量为4.86 mg/g FW,'辛女'椪柑为7.45 mg/g FW,贮藏80 d后均维持在1.95 mg/g FW.'早蜜'椪柑苹果酸的含量略高于'辛女'椪柑,两品种苹果酸在贮藏30 d内变化不大,30~40 d迅速下降,贮藏40~80 d有机酸含量有上下波动至贮藏结束.[结论]'早蜜'椪柑和'辛女'椪柑的采后贮藏特性存在显著差异,'早蜜'椪柑采后短期内易腐烂,该品种采后果实表现出高维生素C和高可固、高糖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探究喷施不同浓度萘嵌戊烷和秋水仙素对白木通优良品种'黔通2号'果实农艺性状的影响,为生产中筛选提高'黔通2号'可食性的化学诱变剂提供参考.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1%、0.15%、0.2%)和萘嵌戊烷(0.1%、0.15%、0.2%、0.25%)喷施6年树龄的'黔通2号'盛花期花序,分析成熟期果实...  相似文献   

16.
‘紫荣8号’是以‘NSN’为母本、以’M55-3-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紫色长茄杂种一代新品种。生长势强,抗性好,连续座果能力强,商品率高。果形长棒形,果皮平滑,皮色紫红,着色均匀,光泽好,果长29.6~30.3 cm,横径约5.0 cm,单果重284.9~286.1 g;果肉白色,肉质紧实,品质优,耐贮运。中早熟,耐寒,适宜华南地区春秋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芥蓝遗传资源,提升芥蓝杂交育种水平,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芥蓝新品种‘秋宝芥蓝',具有中熟、品质优和商品性好的特点。‘秋宝芥蓝'叶片近圆形,叶长16.0 cm,叶宽15.7 cm,菜薹长19.8 cm,薹粗1.8~2.0 cm,单薹质量100~120 g,播种至初收55~60 d。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593.9 kg/hm2,比对照品种‘顺宝芥蓝'平均增产11.0%。‘秋宝芥蓝'耐涝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广州地区适播期为9—11月下旬。  相似文献   

18.
生物炭对盐渍化土壤改良及甜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物炭在盐渍化土壤中的改良作用以及对甜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有机肥(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的土壤电导率显著降低,在果实成熟期,栽培‘冰雪脆'土壤电导率由1 232.8μS/cm降为940.0μS/cm;生物炭处理土壤呼吸作用小于对照,在果实膨大期,栽培‘玉露'土壤呼吸作用比对照降低了48.28%,差异显著;在开花期,‘冰雪脆'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25%和69.99%。与施用有机肥相比,生物炭处理降低了土壤中可溶性盐分的含量以及土壤的呼吸作用,减少了温室气体CO_2的排放,同时提高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但对甜瓜生物量及果实品质没有显著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砧木对酿酒葡萄‘赤霞珠'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材料】以4年生的‘赤霞珠/3309C'‘赤霞珠/5BB'‘赤霞珠/贝达'和‘赤霞珠/SO4'砧穗组合为处理,‘赤霞珠'自根苗为对照,测定不同砧木‘赤霞珠'的生长、光合性能、荧光参数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以‘5BB'和‘3309C'为砧木能够显著增加‘赤霞珠'的新梢长度和粗度,但叶面积却显著减小,各处理间叶片干鲜比无显著差异;以‘3309C'、‘SO4'、‘5BB'和‘贝达'为砧木的‘赤霞珠'净光合速率(Pn)分别比自根苗高25.4%、23.2%、14.3%、3.8%;‘赤霞珠/3309C'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最高,分别达23.01%和21.48%,‘赤霞珠/5BB'次之.主成分分析显示:各处理在果实品质方面的综合排名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赤霞珠/3309C'、‘赤霞珠/5BB'、‘赤霞珠/SO4'、‘赤霞珠/贝达'、‘赤霞珠'自根苗.【结论】以‘3309C'和‘5BB'为砧木的‘赤霞珠'在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方面均表现均较好,更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优质荔枝新品种‘岭丰糯’在深圳南山地区引种并推广种植的可行性及前景。[方法]采用定植‘怀枝’圈枝苗,1年后以高接换种的方法进行引种,同时嫁接对照品种‘糯米糍’,高接后观测记载物候期、成花挂果、产量等表现,对果实性状、果实品质等进行采样测定和对比。[结果]2014年4月上旬引入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麒麟山疗养院果园开展生产性试验。引种5年表现: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与‘怀枝’砧木完全亲和,高接后第3年开花挂果,对照品种‘糯米糍’高接后第4年开始挂果;成熟期在6月20日至7月10日,较当地‘糯米糍’晚7~10 d,留树期长5 d;2016—2018年平均单株产量3.25、4.38、13.75 kg,丰产稳产特性明显;成熟期果皮鲜红色,果实呈心形,平均果形指数0.99,焦核率93.33%,平均单果重22.07 g,可食率78.8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4%, Vc含量367.2 mg/kg,可滴定酸含量0.07%。[结论]果实外观、丰产稳产特性、早结特性优于当地‘糯米糍’,品质与当地‘糯米糍’相近,市场前景好,适宜作为优质晚熟荔枝品种在深圳南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