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鲟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学术研究价值。由于多年的捕捞和生态环境恶化,导致鲟鱼资源日趋衰竭,全球性鲟鱼类物种资源的濒危状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鲟鱼人工繁殖及亲鱼产后护理技术,提高亲鱼成活率,对保护珍稀鲟鱼物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任华 《河北渔业》2011,(3):31-32
<正>自然界中鲟鱼由于过度捕捞、水质污染和兴修水坝等人为原因,资源遭到极度破坏,大多数种类处于濒危状态。为了更好地保护鲟鱼物种资源,弥补自然界鲟鱼种群不足的问题,湖北天峡鲟鱼有限公司利用循环型工厂化车间养殖鲟鱼,经过多年的养殖研究取得了技术性的突破,现将养殖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鲟鱼卵制作的鱼籽酱等制品一直是国际市场上的珍品,价格不菲,但鱼卵又是鱼类资源之根本,过多的采集鲟鱼卵对珍贵的鲟鱼资源再生带来严重危机,因此,国际濒危动植物保护公约组织(CITES)一直将鲟鱼卵纳入保护范围,实行极严格的配额限制。鲟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8种鲟鱼的分布国,也是10多种鲟鱼的引进养殖国,有的鲟鱼野生种群极其濒危,有的鲟鱼人工养殖已形成产业。如何做好鲟鱼的保护发展管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作者从我国鲟鱼自然资源与养护概况、鲟鱼保护管理现状、鲟鱼管理政策进行分析,提出鲟鱼保护发展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 (CTES)的缔约国,鲟鱼是公约保护物种。为使鲟鱼养殖业稳定有序发展,专家建议:成立鲟鱼联合会或协会组织;陆续制定出台有关鲟鱼保护的配套管理政策,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我国现有鲟鱼 (含中华鲟 )资源、制定养殖鲟鱼的生产、加工、销售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引进外来鲟鱼苗种,防止养鲟业无序恶性竞争等。要开展科技攻关,解决养殖难点,积极创造条件,突破中华鲟的全人工养殖繁殖技术关,早日形成规模化生产,保证苗种的优质化。要对鲟鱼生产各个阶段的饲料配比与加工进行专题研究,实现鲟鱼养殖全人工饲…  相似文献   

6.
匙吻鲟引种试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命忠 《内陆水产》2000,25(6):27-27
匙吻鲟(Polyodonspathula)原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隶属于鲟形目,白鲟科,匙吻鲟属,体重可达40kg,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它与我国中华鲟、白鲟一样,皆为当今世界的珍稀动物。世界现有鲟形目鱼类27种,由于鲟鱼寿命长,性成熟晚、繁殖周期长、资源补充极为缓慢,加上过度捕捞、修建大型水坝和污染等因素,致使鲟鱼资源急剧减少,多数处于濒危或极危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对鲟鱼产品,特别是鲟鱼籽酱的稳定需求,在我国,从北向南迅速铺开,掀起了一股鲟鱼养殖的热潮。长沙市水产科技推广站于1999年7月…  相似文献   

7.
鲟形目鱼类属于软骨硬鳞鱼,是大型经济鱼类,生长速度快,其肉质鲜美,软骨可提炼硫磺软骨素,尤其是鲟鱼鱼子酱素有"卵黄金"之称。由于鲟鱼资源的急剧下降,1996年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CITES)将所有鲟鱼鱼子酱的生产和进出口采取许可制和配额制。  相似文献   

8.
黄石爬鮡为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由于酷捕、水域环境污染等因素,黄石爬鮡的天然资源量急剧减少,已处于濒危状态.本文分析了濒危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鲟鱼是世界鱼类中个体最大、出现最早、寿命最长,生长最缓慢、生命力最旺盛的水中"活化石"。鲟鱼肉厚骨软、味道鲜美,肉和卵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鱼卵可加工成鱼子酱,与鹅肝、松露并称"世界三大美食"。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改变和过度捕捞等原因,世界范围内的野生鲟鱼资源明显减少,处于濒危状态。在广东韶关,云子潭水产养殖有限公  相似文献   

10.
鲟鱼产业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鲟鱼产业是我国新兴的产业,在渔业生产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伴随着我国农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鲟鱼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同时也存在诸如鲟鱼资源、疾病防治、苗种质量、养殖技术等许多问题,为了使我国鲟鱼业可持续健康地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及感悟,将目前鲟鱼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加强濒危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维护自然水域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系统完整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我省有土著鱼类105种,目前已有达氏鳇、施氏鲟等21种濒危鱼类,占土著鱼类的20%。从土著濒危鱼类所占比重看,加强濒危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已刻不容缓。应主要采取以下保  相似文献   

12.
目前所有鲟形目鱼类均处于不同程度濒危状态,物种保育形势非常紧迫。鲟鱼生殖内分泌生理学研究是研究鲟鱼类生殖特性和人工繁殖的理论基础,对于物种保护和水产养殖均具有重要价值。与硬骨鱼类比较,目前人们对鲟鱼生殖内分泌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集中在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所调控的生殖生理特性,已经对生殖轴上关键内分泌激素(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类和性类固醇激素等)和环境因素对鲟鱼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开展初步研究,生殖内分泌学研究手段已经成为评估野生和养殖鲟鱼类的生殖发育状况的重要工具。对鲟鱼生殖内分泌学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鲟鱼的生殖特性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鲟鱼是一种古老的软骨硬鳞鱼类,起源于泥盆纪(距今4.5亿年~3.5亿年),是硬骨鱼中最原始的类群和现存最古老的辐鳍鱼类。化石记录显示鲟鱼进化异常缓慢,因此也被称为活化石。依照最新硬骨鱼分类,鲟形目鱼类隶属于硬骨鱼高纲辐鳍鱼纲软质亚纲,软质亚纲目前仅存鲟形目。现存的鲟形目鱼类有27种,呈现不同程度濒危状态,所有鲟鱼均被列入《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保护公约》附录II中。  相似文献   

14.
匙吻鲟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的酷渔滥捕 ,鲟鱼资源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有些种类已濒临灭绝。运用人工养殖的鲟鱼亲本繁殖制种是保护鲟鱼物种、恢复鲟鱼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 2 0 0 1年我们利用人工培育的匙吻鲟亲本进行了人工催产与孵化 ,得苗 11 9万尾 ,在国内首次获得匙吻鲟人工繁殖成功。 2 0 0 2年利用上年催产过的亲鱼再次催产并获得成功。1 人工繁殖技术1 1 亲鱼来源 :匙吻鲟亲鱼 ,平均体重 9kg ,共13尾。原种为湖北省水产局从美国引进 ,本公司从 1992年的受精卵中经过孵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等阶段培育后 ,将其中的一部分用池塘培…  相似文献   

15.
一、鲟鱼产业概述 (一)鲟鱼产业发展历程 1.鲟鱼相关技术研究起步 我国有关鲟鱼的资源及其保护研究始于建国初期,而开展养殖技术研究则相对较晚.  相似文献   

16.
魏青山 《水库渔业》1983,(4):66-70,35
苏联研究鲟鱼资源增殖有悠久的历史,在理论和生物技术方面迄今已日趋成熟和完善,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他们研究鲟鱼资源增殖涉及的生物学科范围很广,包括鲟鱼的生物学、人工繁殖和育苗、培育新品种、移植驯化、人工模拟产卵场、资源保护等。为了促进我国鲟鱼资源的增殖,苏联发展鲟鱼业的途径和经验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为此,现将所见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马平  张良松 《科学养鱼》2005,(11):40-40
2005年10月11~12日,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有关专家,在浙江省淳安县首次召开人工养殖鲟鱼生产鱼籽酱专家论证会,按照《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申请出口人工养殖鲟鱼鱼籽酱一事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北京地区鲟鱼养殖业发展迅速,市场销路好,发展前景广阔,但是鲟鱼养殖苗种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和捕捞天然水域的野生亲鱼进行繁殖获得。国外进口的苗种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受到国外相关法规限制,数量无法保障;野生捕捞的亲鱼也将随着天然资源的不断衰竭,而出现数量急剧减少的困境,而且多数品种已处于濒危或极危状态。可以预见,鲟鱼苗种将成为制约未来国内鲟鱼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立足自身研究以解决鲟鱼人工繁殖技术,生产优质鲟鱼苗种已成为目前国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任华 《水产养殖》2012,33(2):37-38
鲟鱼是鱼类中最古老的一种,起源于2亿年前的古老硬骨鱼类,由于鲟鱼的古老及其极高的营养价值,致使鲟鱼肉及鲟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不断上涨,鲟渔业成为世界上利润最高的产业之一。由于过度的捕捞和江河污染,破坏了栖息地的生活环境条件,导致了世界性鲟鱼资源大量减少,处于全面频危、极危状态。为了保护鲟鱼物种资源,20世纪中期,人们逐渐开始研究增加鲟鱼资源与增殖方法。  相似文献   

20.
鲟鱼是鲟形目、鲟科鱼类的总称,分布在我国北方的主要有中华鲟、史氏鲟等。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鱼肚、龟鼻、鱼筋、鱼骨等能做出独具风格的名菜,尤其是鲟鱼籽酱被誉为“黑色珍珠”,堪称珍品。由于全球范围内对鲟鱼的过度捕捞及水电工程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鲟鱼资源量大幅度下降,乃至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