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6月中旬,河北省滦平县两间房乡某一养殖户新建一栋肉鸡大棚,饲养的4800只肉仔鸡,31日龄发病,带3只死鸡和2只病鸡到兽医站就诊。畜主叙述:一开始鸡只状况良好,特别精神,到7日龄时有点拉稀  相似文献   

2.
2007年7月,我场饲养的4100羽32日龄AA肉仔鸡突然发病,并有死亡鸡只,经观察诊断,确诊为发生肉鸡腹水症。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吉林市某肉鸡场,在2005年10月19日饲养的6800只20日龄的肉仔鸡发病,病鸡精神萎靡,羽毛蓬乱,采食下降,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为肉仔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继发大肠杆菌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鸡场在14日龄进行了法氏囊首免,到20日龄时  相似文献   

4.
肉鸡低血糖症是指10日龄左右的仔鸡呈尖峰死亡的烈性疾病,又叫尖峰死亡综合症,本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8~18日龄的肉仔鸡,10~15日龄出现死亡尖峰。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发病突然,头部震颤,运动失调,瘫痪,昏迷死亡。东丰县横道河镇长兴村王某养鸡场饲养的3200只肉鸡在15日龄发现有表现站立不稳,东倒西歪,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该鸡场于2008年2月20日引进AA肉仔鸡16000只,于15日龄后开始发病,以一侧或两侧跛行为主要症状,膝关节增生肿大,病程历经2d后,病鸡出现下痢,排黄色水样便。开始误诊为新城疫,并采取对症治疗,用水溶性红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常发于3月龄以上的蛋鸡群,而在密集饲养区的肉仔鸡中罕见发生。但前不久,笔者在一个蛋鸡、肉鸡混养村里见到了肉仔鸡喉气管炎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郑州市郊区某养鸡户在相邻的鸡舍里散养着A、B两群艾维茵肉鸡。仔鸡在15日龄前均...  相似文献   

7.
黄炎坤  王涛  姬正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735-735,757
在7、14、21、28日龄分别从同批次同舍相同饲养环境下饲养的AA肉仔鸡中随机抽出20只健康鸡只.先进行活体称重,再分别解剖,摘取其心脏、脾脏、法氏囊进行称重,研究不同周龄末肉仔鸡心脏、脾脏和法氏囊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体重之间比例关系.结果表明:心脏、脾脏、法氏囊重量随着日龄和体重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而其与体重的比值与日龄和体重的增加呈不规律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肉仔鸡饲养中添加鱼油的应用报道不是太多。选择 4 0日龄土杂肉仔鸡 4 5 0只进行为期 3周的试验观察。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鱼油 ,对鸡的免疫力无影响 ,但对肉鸡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肉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均有明显的提高。结果还表明 ,土杂肉仔鸡日粮中添加 2 %鱼油效果优于添加 3%的鱼油  相似文献   

9.
牛至油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10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速大肥(维几尼亚霉素)15mg/kg,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牛至油100mg/kg作为试验组,研究日粮添加牛至油后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分两个阶段,前期1~3周龄,后期4~6周龄,每个阶段始末称重。28日龄和42日龄分别翅膀下采血用β微量法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ND抗体水平;42日龄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随机宰杀8只,采血后分离出法氏囊和脾脏,并立即称量鲜重。结果表明,添加牛至油后两组鸡只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免疫器官重量差异都不显著(P >0.05),两组鸡只新城疫抗体水平前后期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上旬,盐山县韩集乡~养殖户饲养的2000只肉仔鸡,其中90只发病,发病率达4.5%。从10日龄陆续发病,经临床观察、剖检、化验诊断为鸡白痢。  相似文献   

11.
某个体饲养场饲养罗蔓蛋鸡2500羽,90日龄上笼,上笼前饲喂自配料,生长发育一直良好,成活率为93.7%.上笼后更换某个体鸡场的全价料,100日龄时鸡出现零星死亡,110日龄时死亡93只,后经诊断确诊为鸡内脏痛风,现将发病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安阳县柏庄镇一养鸡专业户 ,由于养鸡经验不丰富 ,1998年在饲养一批罗曼蛋鸡时 ,曾因用药过量 ,造成喹乙醇中毒。 1999年改喂肉仔鸡 ,10月 2 1日 ,因喂饲拌有过量痢特灵原粉 ,造成肉仔鸡中毒。经过用药治疗 4d后 ,肉仔鸡精神恢复正常。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1999年 10月 15日 ,养鸡户杨某在清理鸡粪时发现粪便比前几日稀 ,并且个别鸡的粪便表面有点带红 ,便怀疑是球虫病和鸡白痢混合感染。 10月 16日 ,杨某将 10 0 g痢特灵原粉拌于3 0 0kg饲料中饲喂肉仔鸡 ( 3 5日龄 ,80 0只 )以治疗球虫病和肠炎。 10月 19日早上…  相似文献   

13.
将正常免疫的AA肉仔鸡于10、20及30日龄时,按抗体水平的高低分成2组(H组、L组),接种新城疫病毒建立人工致病模型,对攻毒鸡群的症状、病理变化及抗体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发现,日龄及抗体水平不同的肉仔鸡均表现非典型新城疫,淋巴组织广泛性坏死是其主要病变,L组比H组病情严重.发病率及病理变化的程度10日龄时攻毒低于20与30日龄攻毒,各感染组鸡的抗体水平均呈先迅速下降后逐渐回升的消长规律,但L组抗体水平始终低于H组.试验结果表明,日龄及抗体水平与抵御新城疫病毒的攻击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将400羽健康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按0、0.1、0.5、1 mL剂量口服紫锥菊提取物药液7 d。25日龄时再次口服7 d,按肉鸡正常程序免疫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紫锥菊提取物能够显著促进肉雏鸡免疫器官发育,提高外周血中新城疫抗体,是一种效果极为明显的免疫增强剂,并且能显著促进肉鸡的生产性能,以0.5 g·只-1为日最佳饲喂剂量。  相似文献   

15.
肉鸡猝死综合征是造成商品代肉仔鸡后期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以肌肉丰满、发育好,无明显症状,眼观健康的肉鸡突然死亡为特征,死亡率0.5%~5%,最高可达15%.该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倾向于认为是以营养代谢失衡为主. 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多发于8~21日龄的雏鸡,病程短,发病前没有任何异样.发病鸡肌肉丰满,体重多超出日龄相应群体的标准体重.常常在饲养员进舍喂料时,个别鸡只突然失控,翅膀急剧扇动或离地跳起,从发病到死亡持续时间1分钟左右.死亡后一般为两脚朝天,颈部扭曲,肌肉痉挛.病鸡嗉囊和肌胃内有刚进食的饲料,十二指肠内容物呈奶样外观,胸肌呈粉红色或表现苍白.  相似文献   

16.
某鸡场饲养的2624只艾维茵雏鸡在2日龄时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肌肉注射免疫,0.2毫升/只,6日龄用新城疫一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饮水免疫,7日龄用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均为0.05毫升/只,,21日龄时鸡群发病,当天死亡21只,23日龄时出现死亡高峰,死鸡423只,随后病死鸡逐渐减少。到30日龄时,共发病2135只,发病率为81.4%,共死鸡1338只,死亡率为51%。  相似文献   

17.
将正常免疫的AA肉仔鸡于10、20及30日龄时,按抗体水平的高低分成2组(H组、L组),接种新城疫病毒建立人工致病模型,对攻毒鸡群的症状、病理变化及抗体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发现,日龄及抗体水平不同的肉仔鸡均表现非典型新城疫,淋巴组织广泛性坏死是其主要病变,L组比H组病情严重.发病率及病理变化的程度10日龄时攻毒低于20与30日龄攻毒,各感染组鸡的抗体水平均呈先迅速下降后逐渐回升的消长规律,但L组抗体水平始终低于H组.试验结果表明,日龄及抗体水平与抵御新城疫病毒的攻击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姜华 《中国畜禽种业》2013,9(6):155-156
大肠杆菌、非典型性新城疫已成为危害肉仔鸡的主要疾病,两种传染病混合感染,会给诊断及治疗带来较大不便。1发病情况地点:辽宁海城某鸡场;畜禽种类:肉仔鸡;养殖数量:3000羽;日龄:32日龄。具体情况:该批鸡只长势一直不错,3日龄做过新支二联弱毒苗,14、28日龄曾饮水免疫过两次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中等毒力),做完第二次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后,鸡只状态有所改变,呼吸道症状开始出现,且愈来愈严重。曾用过罗红霉素、泰乐菌素等,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死亡鸡数由  相似文献   

19.
将120只1日龄AA肉鸡均分A、B、C、D四组,饲养至8日龄时,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剂量分别为:60g/kg(A)、40 g/kg(B)、20 g/kg(C),持续7d,D组为对照组.各组试验鸡于15、22、29日龄时3次扑杀,采取血液样品,分别检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新城疫抗体滴度.结果表明:黄芪试验组均能提高鸡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添加黄芪各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与D组对照比较,A组差异极显著,B组差异显著,C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肉鸡传染性腺胃炎发病率较高,给肉鸡养殖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廊坊市安次区一养殖户杨某饲养6 000羽AA肉仔鸡,2014年5月发生了传染性腺胃炎,经过7 d的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控制。鸡群自14日龄(5月10日)免疫后即有轻微呼吸道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缩头,生长不整齐,粪便黄而稀。18日龄时鸡群开始粪便内含未消化完全的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