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4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第4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于1996年5月24日至6月2日在韩国首都汉城举行。本届大会是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第1次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召开。主办单位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韩国茶文化联合会,参加大会的主要有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茶叶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际花生高产学术研讨会国际花生高产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8月25-29日在山东省莱西市召开。参加会议时有来自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韩国、泰国、越南、津巴布韦和中国等9个国家的50余名专家学者。会议主要目的是交流以亚洲为主的世界花生主产国近年...  相似文献   

3.
国际稻瘿蚊治理研讨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稻瘿蚊治理研讨会1996年10月27—30日,在老挝万象召开了国际稻瘿蚊治理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老挝、越南等国政府及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的42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本次会议的目的是通过了解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4.
《古今农业》2010,(4):116-116
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日本农业历史学会、韩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中国华南农业大学承办的第十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9月24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市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历史上的水稻、水利、水运”。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史学者代表约12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资讯     
<正>亚洲11国达成草地贪夜蛾防控共识11月12-14日,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联合召开亚洲区域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国际研讨会,共商协作推进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大计。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老挝、缅甸、韩国、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的11个亚洲国家的60多位农业官员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11  相似文献   

6.
2008年8月25~29日,第三届国际龙眼、荔枝及其它无患子科果树学术研讨会将在中国福建召开,8月份正好是福建龙眼高峰产季。此次,国际研讨会由国际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福建农林大学主办,福建省农业厅、福建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园艺学会和福州市人民政府协办。此次研讨会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种植户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有利于他们交流和分享在荔枝和龙眼产业的科研成果、技术和专家经验,大会议题主要包括:(1)世界荔枝、龙眼和其他无患子科水果的生产和贸易情况;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三届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与对策专家组第四次会议。13位专家组成员和特邀专家,以及稻飞虱抗药性监测与治理项目实施省植保站负责人约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专家组副组长钟天润主持,交流了一年来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与治理工作情况,并围绕重大粮棉病虫,特别是稻飞虱和Bt棉田棉铃虫抗性监测治理对策进行了认真讨论。全国农技中心主任、专家组组长夏敬源对专家组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2007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8.
曾添媛 《农业考古》2004,(4):251-256
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在2002年5月25日,应邀参加韩国茶道协会在济州岛西归浦市举办迎接世界杯国际茶文化交流大会。中、日、韩三国茶艺表演交流,此次的交流是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自从1992年创办以来,第一次赴韩国进行国际茶文化交流。时隔两年,2004年5月5日,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再次被邀请参加韩国宝城郡主办的第30届宝城茶乡节,第三次韩、中、日三国茶文化交流大会。宝城位于全罗道西南,也是韩国最西南的城市之一。宝城在韩国是出产绿茶最多的茶乡,为了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与弘扬茶文化,每年都举办茶乡节。  相似文献   

9.
2002年第一届生物防治与生物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召开以来,世界各国在该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讨会已于2004-2010年每年一届先后在泰国、中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成功举办了7届,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和开发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的优质平台。为及时交流和分享近年来各国在生物防治与生物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农业考古》2002,(4):312
第七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 2 0 0 2年马来西亚国际茶文化节于 9月 10日至 12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这是继韩国以后第二次在中国之外举办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9月 10日 ,第七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 2 0 0 2年马来西亚国际茶文化节 ,在吉隆坡双威度假酒店礼堂隆重举行开幕仪式。马来西亚文化艺术与旅游部长阿都卡迪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胡正跃 ,斐济驻马来西亚大使卡卡鲍以及各国驻马来西亚使节 ,与来自 2 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茶人、茶文化、茶学专家 10 0 0多人聚集一堂出席了开幕式。阿都卡迪和刘枫分别…  相似文献   

11.
《农业考古》2007,(2):14-14
由韩国《茶的世界》杂志社、韩国国际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台湾佛光山国际佛教促进会协办的“第二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21日至23日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举行,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近200位茶人出席了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12.
2010年9月24—26日,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日本农业历史学会、韩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承办的第10届东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历史上的水稻、水利、水运”。参加会议的近120位专家学者来自日本、韩国和海峡两岸的中国。  相似文献   

13.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公布,目前越南允许对越出口植物来源农产品的国家有11个。其中,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泰国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被列入向越南出口植物来源农产品的正式名单。此外,中国和老挝在2012年12月31日前可向越南出口植物来源农产品。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介绍,各国向越南出口植物来源农产品之前需严格遵守出口前、在口岸和进口后三个步骤的监测规程,其目的是加  相似文献   

14.
<正>东亚地区是农业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主要分布区域。截至2023年5月,中国、日本、韩国三国拥有GIAHS项目共37项,占全球总数的一半。基于中国、日本、韩国三国悠久的农业历史文化、领先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试点工作及其国际影响,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ERAHS)于2013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5.
《农业考古》2007,(2):67-67
2007年3月13日至15日,由香港行政总署委托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茶与中国文化研讨会”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30多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就茶的历史文化、茶产业和饮茶健康等主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0月15-17日,在韩国釜山市举行“第六届国际茶道联合大会”,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茶道专家和茶文化研究者以及茶艺爱好者四百余人出席了这次盛会。详细情况见本刊344页《重访韩国日记》一文,下面发表的是一组各国代表在开幕式上的祝辞.  相似文献   

17.
《中国畜禽种业》2008,4(22):73-73
2008年10月16日,OIE亚太地区代表处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亚洲地区野鸟迁徙和家禽监测研讨会”。会议由OIE亚太地区代表处的官员主持。来自OIE总部、亚太地区代表处,以及日本、中国、中国香港、越南、马来西亚、蒙古、老挝、韩国、泰国9个国家和地区的3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为促进东亚农业历史的研究,探索东亚农业文明的特质、形成、发展与交流,以及全球视野下东亚农业文明的地位,促进东亚国家农史界的交流,特举办"第13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3届中华农耕文化研讨会"。一、会议主办、承办及协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日本农业历史学会韩国农业历史学会承办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协办单位:江苏省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于5月22日~24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此次博览会是经农业部批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与德国纽伦堡国际博览集团共同主办的。本届展会展出了来自300余家展商(德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意大利、丹麦、奥地利、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的上千种有机产品。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2014有机食品市场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交流会和第一届有机人大会。  相似文献   

20.
我们日本煎茶道清泉幽茗流家元一同衷心的祝贺第六届国际茶道联合大会的开幕。和郑相九会长、郑南伊校长、韩国茶道协会会员以茶交流都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到如今继续和韩国。中国的茶人交流茶文化,在二十世纪末期聚在一起,我感受很深。各国茶文化练磨后表演的国际茶道每回都有新变化,以丰富的技巧铭记在我们的心里。被多样化价值观所摇晃的现时代里与传统文化共存并不容易,但这才可以表现综合艺术,内涵精神性和历史性的煎茶道……将要到来的千年继承发扬茶道,负有新时代文化的责任。新千年——对世纪到来之际,希望以大家共同力量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