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分别利用0、1000、1500和2000Gy60Coγ射线处理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种子,对同一剂量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剂量间辐照情况相比较,研究苜蓿根尖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苜蓿种子可以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诱发根尖细胞产生单微核、双微核、多微核、小核、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单桥、双桥、多桥、游离染色体、落后染色体等多种畸变。同一辐照剂量下,龙牧803苜蓿对γ射线辐照敏感性最强。在0~2000Gy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各种畸变率不断提高,至2000Gy辐照剂量时,各种畸变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核辐射诱发小麦抗白粉病突变新种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电子束、NaN_3与 EMS 处理3个小麦品种,在总剂量不变的情况下,用γ射线间歇辐照;用育种常用剂量(250~300Gy)辐照16个品种和12个杂种,诱发小麦抗白粉病突变,在 M_2进行苗期抗性突变体的筛选。结果表明,丁射线、电子束、NaN_3与 EMS 均为诱发小麦抗白粉病突变的有效诱变剂,而且电子束与 NaN_3的诱变效果更好。不同诱变剂诱发白粉病抗性的适宜剂量:丫射线300~350GV,电子束100~200Gy,NaN_31~3mmol/L,EMS 0.3%左右,品种间略有差异。γ射线间歇辐照较连续辐照的突变频率高,杂合材料较纯合材料的诱变效果更好。利用核辐射获得86份抗白粉病的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二稜皮大麦品种舟麦2号和秀四的幼胚及其愈伤组织为离体诱变材料,研究了γ射线不同剂量辐照后的离体培养反应、生理损伤及诱变效应。结果表明,用γ射线辐照离体大麦幼胚及其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是10—20Gy,MR_2代的突变频率可比常规诱变技术(300Gy γ射线辐照干种子)分别提高33.9%—82.1%和32.7%—229.6%;比离体培养技术分别提高84.0%—150.3%和82.4%—352.9%,而且仍可维持相对较好的培养反应。用30Gy辐照幼胚的诱变效果则可提高9—13倍,但严重抑制了离体培养物的再生能力,并导致了MR_1代严重的生理损伤。  相似文献   

4.
将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的离体根状茎切成长各约1cm的顶段、中段和末段,用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剂量分别为0、5、10、20、30和50Gy。测定了不同辐照剂量下新生根状茎的生长,研究了辐照原初根状茎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30和50 Gy处理的根状茎虽能存活,但未有新生根状茎的发生,生长停滞。辐照原初根状茎上CAT和SOD的活性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均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G-POD的活性则表现为先略降低后升高。综合新生根状茎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物同工酶谱的结果,春兰诱变育种的适宜剂量应在20~30Gy间,且最合适的诱变部位是根状茎的顶段。  相似文献   

5.
同步辐射(软X射线)对水稻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彩莲  陈秋方  金卫 《核农学报》2000,14(3):141-144
对不同剂量的同步辐射 (软X射线 )辐照水稻种子 ,研究其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 ,软X射线同步辐射处理后 ,在水稻根尖细胞内可诱发各类染色体结构变异。 3个品种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提高 ,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下降。同步辐射的细胞学效应与γ射线相似。 3个品种的辐射敏感性从高至低的顺序为加育2 93 >舟 90 3 >浙 73 3  相似文献   

6.
魏国  王雯雯  项艳 《核农学报》2009,23(5):799-804
用剂量分别为15、20、25、30和35Gy的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晚香玉单瓣、重瓣两个品种的种球,以未辐照种球为对照,以通过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筛选出优良品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均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出苗率降低,植株变矮,开花延迟,花期延长。15Gy和20Gy处理组的植株辐照损伤较小,长势相对较好,尤以20Gy更为突出,2品种间单瓣的耐辐照能力较重瓣强。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不同辐照剂量下的2个品种的植株叶片进行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在20和25Gy剂量下,过氧化物酶、酯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强。经农艺性状及同工酶分析,初步筛选出2个晚香玉品种的适宜辐照剂量为20Gy。  相似文献   

7.
张文英  李煦远 《核农学报》2004,18(3):179-182
用 3种剂量60 Coγ射线辐照 4个陆地棉品种 (系 )风干种子 ,以其γ2 代群体的株型、叶型、铃型、果枝类型等形态特征为指示性状与对照相比 ,分成正常型与非正常型 ,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辐射能改变棉花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方向和相关程度 ,不同辐照剂量对棉花经济性状的影响不同 ;在辐照后代群体中 ,正常型单株能较好地将高产、优质结合在一起 ;针对不同类型γ2 代个体选择重点和方向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60)Coγ射线辐照蜜环菌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6 0 Coγ射线辐照对蜜环菌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发现 :1 0~ 80Gy低剂量辐照能提高蜜环菌的生活力 ,促进其生长 ,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对细胞膜脂过氧化无明显影响 ,2 0Gy辐照效果最显著 ,菌丝体生长量较对照增重 3 1 2 0 % ,MDA含量较对照低 2 7 4% ;大于 80Gy辐照则随剂量增大生长受抑制 ,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1 0~ 80Gy辐照还提高了菌丝体中SOD活性 ,高于 80Gy则随剂量增加酶活性降低 ;POD活性随辐照剂量递增酶活性提高 ,与MDA含量呈正相关。6 0 Coγ射线辐照提高了蜜环菌中核酸含量 ,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较对照分别提高 3 1 %~ 2 84 3 %和2 40 %~ 1 61 41 %。 2 0Gy剂量辐照使DNA、RN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提高 ,3者呈明显正相关 ;2 0 0Gy辐照使DNA、RNA含量提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呈下降趋势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3 89和 -0 73 40。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 ,2 0Gy辐照对DNA链无明显影响 ,而 2 0 0Gy辐照则出现严重拖尾 ,表明DNA链有严重断裂。DNA断裂主要发生在辐照后 6h之内 ,以后能自动修复  相似文献   

9.
应用电子自旋 (ESR)波谱术研究了同步辐射辐照种子产生的自由基及其与辐射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辐照的种子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 ,其种类、性质不同于γ射线 ,短寿命自由基 (小于 48h)产额高于γ射线 ,长寿命自由基 (大于48h)的稳定性大于γ射线。同步辐射自由基产额与辐照剂量呈线性关系。用3H TdR掺入法研究了受辐照种胚萌发早期DNA的合成动态 ,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能够引起种胚DNA的损伤修复合成 ,其特点不同于γ射线。原冬 6号和北京41 1品种的DNA修复合成出现在种胚吸水后第一个正常的DNA合成峰之前 ,京冬8号品种出现在第一个小峰之后和 2个高峰之前  相似文献   

10.
用γ射线辐照中间偃麦草散粉期的穗,用其花粉授予普通小麦“J-11”和“中国春”,研究不同剂量辐照花粉对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结实率、杂交种子含胚率、杂种幼胚培养和杂种幼苗获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9Gy低剂量γ射线略提高了中国春×中间偃麦草的结实率,表现出低剂量辐射的刺激效应,但对J-11×中间偃麦草却未表现出刺激效应。所有剂量的辐射对杂种幼胚均有伤害作用,杂交种子含胚率、杂种幼胚成苗率随剂量增加而下降。30Gy处理时有12.9%~14.5%的杂种幼胚发育成了植株,但该剂量应用到小麦中难以获得后代。在50~100Gy高剂量γ射线处理杂交种子胚发育不良,通过幼胚培养未能得到植株。将花粉辐照技术与幼胚拯救技术、花药培养技术有效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突变体,提高诱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1.
金梦阳  危文亮 《核农学报》2009,23(1):95-122
以1Gy/min的剂量率,用不同剂量(0~800Gy)的60Co γ射线辐照续随子干种子,对M1种子萌发情况及苗期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供试剂量范围内,辐照对续随子发芽率无明显影响,对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生长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效应;且抑制效应随剂量的增加和幼苗的生长而增大。在以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以活力指数下降一半时的脊梁VID50及幼苗半致癌剂量GR50为标准,通过回归分析初步预测,供试续随子适宜辐照诱变剂量约为400~600Gy.  相似文献   

12.
辐照对地被菊种子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辐照(10~50Gy)对地被菊种子发芽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30Gy以上辐照剂量显著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20Gy以上剂量辐照造成了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也呈升高趋...  相似文献   

13.
γ射线辐射对高羊茅种子发芽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12  
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高羊茅的3个品种千年盛世、知音和猎狗5号的干种子,观测辐射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的SOD、POD和PPO酶的活性。结果表明,50Gy的辐射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较高剂量的辐射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萌发过程中3种酶的活性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高羊茅的适宜辐射诱变剂量为150Gy。  相似文献   

14.
60Coγ辐射对木槿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0Coγ为辐射源,采用不同剂量率(50~500 Gy/h)辐照木槿休眠种子,对辐照后种子进行播种观察。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低于200 Gy时促进种子发芽,低于100 Gy时能提高幼苗成活率;辐照剂量大于200 Gy时抑制发芽,并导致真叶和侧根难以形成,直至幼苗死亡。剂量率对辐照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得出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为目的进行辐照时的剂量以50~100 Gy为宜,以促进变异为目的进行辐照时剂量以100~200 Gy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以椿树种子为材料,用60Co γ射线进行了0、30、50、75、100、150和200Gy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对椿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获得耐盐突变体。结果表明:辐照抑制了种子的萌发,成苗率下降,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椿树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50Gy,适宜辐照剂量是50~75Gy。辐照后的植株经0.5% 的海盐筛选,共获得9株耐盐能力提高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60CO射线处理菘蓝种子的剂量效应。结果表明,菘蓝种子的出苗率、幼苗生长、开花和可育株率、单株结籽量等,皆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减少,适宜的菘蓝诱变剂量应为900~1200GY。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60Co-γ射线辐射对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种子的生物学影响,本研究以金花菜干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剂量(0、400、600、800、1 000、1 200 Gy)辐射处理,测定了发芽率、植株存活率、幼苗株高、分枝数、开花数量、荚果数量等指标,利用直线回归方程计算金花菜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LD50)。结果表明,辐射剂量为400 Gy可显著提高金花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400~1 200 Gy)逐渐降低;辐射剂量与成活率、幼苗株高、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低剂量(≤600 Gy)可促进金花菜的种子萌发、生长和结实,高剂量(>600 Gy)则抑制金花菜的生长和结实;金花菜干种子辐射的LD50为580 Gy。本研究结果为金花菜诱变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辐照处理对Bt水稻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别以50、100、150、250和350Gy的60Co γ射线处理Bt水稻成熟干种子,将其培养成实生苗,进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的检测,并观察水稻苗期的生长状况,以研究不同辐射强度对Bt水稻...  相似文献   

19.
~7Li离子束诱变紫松果菊的生物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松果菊的风干种子进行不同剂量的7Li离子束注入和γ射线照射处理 ,结果表明 ,与γ射线照射相比 ,7Li离子束注入处理具有损伤效应轻的特点。二者虽然在一定剂量范围都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但对种子成苗的影响依诱变源和剂量不同而有所不同。7Li 1 0 9ions cm2 处理对幼苗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 ,随着7Li离子束剂量升高 ,幼苗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真叶的生长发育迟缓 ,成苗率明显下降。γ射线处理的种子成苗受到显著抑制 ,处理剂量越高 ,成苗率越低 ;当剂量高于 1 5 0Gy时 ,一般不能萌发真叶而导致幼苗死亡。在7Li离子束处理的M1代植株中出现花期、花径、花色、瓣形或瓣数的变异类型 ,变异主要发生在 1 0 11ions cm2 和 1 0 12ions cm2 两个剂量处理中 ,总体变异频率在 1 67%~ 6 67%之间。  相似文献   

20.
60Co-γ射线辐照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60Co-γ射线辐照对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的影响,用0(对照)、20、40、60、8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其萌发率、成苗率的影响及其M1部分表型变异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20和40 Gy60Co-γ射线辐照后,种子萌发率分别为68.33%和87.91%,显著高于对照(41.25%);60和80 Gy 60Co-γ射线辐照后,种子萌发后的成苗率分别为70.72%和68.37%,显著低于对照(96.29%),且存在显著的致死效应;60和80 Gy辐照剂量可显著缩短M1的叶长和叶宽,其中60Gy还可显著降低M1旗瓣宽度,提高旗瓣长宽比.综上,20 ~40 Gy辐照剂量可以改善德国鸢尾种子萌发率,60~ 80 Gy可以作为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的诱变剂量.本研究结果为利用60Co-γ射线改善德国鸢尾杂交种子萌发率和开展辐照诱变育种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